记忆的回味 ‍高中下学的第一课

邹元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这是我读完高中后的第一课,使我终生难忘。记得在一九七五年七月的某一天,我跟随生产队的小车队,去三十里之外的檞林煤矿去推煤。头一天晩上,母亲就为我明日去远处推煤,准备干粮。当时是烙的单饼,虽说单饼,但可是厚厚的大大的。母亲一张张烙好,等待凉后,又一张张叠起来,用包袱包好,切上咸菜,一并放进布袋里,算是明天的饭食。同时,我把小车的轮胎打足了气,装置好篓子。母亲让我早点休息,准备明日一早就走。那个时候,家家都没有钟表,具体什么时间出发,谁也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才迷糊了一会儿,就被母亲喊了起来了。揉着惺忪的睡眼,拿上母亲为自己准备的饭菜,推起了小车,跟随着队里的其他人出发了。从我们村到檞林煤矿,大约三十多里路。推空车轻便些,便抄小路走的。几十辆小推车,一字儿在路上排开,推小车的队伍长长的,影影绰绰的身影,在黑夜的小路上晃动,还不时的飞出歌声和笑声。那时候的小道,多是窄窄的,穿过多个村庄,走过多片农田,淌过几条小河。在夏日黑夜里,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在日出东方太阳爬山的清晨,就到达了煤矿。只见前来推煤的人和小推车堆满了广场。等矿上的人上了班,我们排着队,把空车称了重,工作人员便把各自的重量,用粉笔写在小车的醒目处。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从他们一上班,一直等到了太阳落山时刻。人多煤少,一矿车煤上来,装不了几小车。多数人都在焦急等待。等待期间,是非常难熬的。正值暑期,头顶烈日,炎热难耐,广场上无树荫可寻。只能竖起小车后,蹲坐在一侧的小片车荫下。早饭和午饭,就是在这片小小的荫凉下吃过的。俗话说“闲饥难忍”,还真是有道理的。十二个大大的厚厚的单饼,在难忍的等待中,一次又一次消耗掉了。太阳落山了,单饼被吃完了。装满煤,过秤之后,我们各自推起车来上了路。返回时,是走的大路。我是第一次出门推煤,只能时刻跟着别人的后面,生怕跟不上,会迷路掉队,一路在惶恐中跟着前行。记得走到高庄公社的坡草洼村西时,要过一条河,河上没有桥,只能推车蹚水过。在河边停好车子,脱掉鞋子,挽起裤脚,赤着脚推着重车。车轮阻水哗哗作响,赤脚陷沙硌得生疼,握着车把,弓着身子,艰难地蹚过河。而后,再重新穿上鞋子,迅速赶路。接下来是一段很长的坡路,抬眼望去,望不见长坡的尽头。而天色也渐渐的暗了下来,这时,只有鼓足勇气往前赶,避免掉队。因为所带来的饭中午已经全部吃没,推起重车时最需要能量时,已没的吃了。忍着吧!可是自已没有力气呀!眼前的路走起来更加艰难了!眼前发黑,大汗淋淋,只觉得抬腿迈步,可不见前行多少。好不容易赶到了莱城,行到了有微弱灯光的城里的马路上。到了小城北边的老供电局的门口时,就知道有的家人,赶出二十几里来迎了。心里终于有了点希望,鼓起勇气,推起煤车,再慢慢前行,等待着自己家人的到来。供电局以北,又是一段四五里的长长的坡路。那时全是土路,路面高低不平,天黑路不平,饥饿又心慌,煤车只乱晃。这时,我们队伍中,有几人干脆停下来,在原地等待了。还有一位哥哥,实在是累急了,就直接躺在了路边,并大声嚷着,让其他人捎口信,问问他的父亲,到底是要煤?还是要儿子?以致成了后来的笑谈。也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爬上了这长坡。最后,父亲接过去推,我跟在后面往家赶,不一会儿,我们就拉开了一段距离。夜里很晚才回到家。又吃上了母亲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美美的饱餐了一顿。总算是结束了高中毕业后,第一次独自买媒推煤的经历。没有掉队,坚持不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高中生照样可以参加重体力劳动,从而完成了从学生到社员的过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这是一次艰难而有意义的砺练,虽天热、路远、时长、车重,艰难诸多,但能够不畏困难,不言苦累,勇于坚持。从而培养了自已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了个好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