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温情,四幼饺子香

👧🏻

<p class="ql-block">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在中国,冬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各地有不同的习俗来庆祝冬至,例如在中国南方地区,人们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而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从冬至开始,中国进入数九寒天,即“进九”,意味着天气将逐渐变冷。人们通过数九的方式来计算冬天的日子,直到九九结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冬至吃饺子和汤圆的习俗各有其文化和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吃饺子的习俗:</p><p class="ql-block">团圆象征: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冬至吃饺子有团圆、美满之意,因为这是一年之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之后白昼将逐渐变长,人们通过吃饺子来表达对家庭团圆的期盼。</p><p class="ql-block">纪念历史人物: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相传张仲景在冬至这一天看到很多穷人的耳朵被冻伤,于是用驱寒的药材和羊肉一起煮熟,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做成“驱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善举,便在冬至这天吃饺子。</p><p class="ql-block">季节转换:在中国北方,冬至被认为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始生的时刻,吃饺子有“顺阳”的意思,即顺应阳气的升发。</p><p class="ql-block">吃汤圆的习俗:</p><p class="ql-block">团圆和完满:汤圆的圆形象征着团圆和完满,吃汤圆意味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在冬至这个特别的日子,吃汤圆成为南方地区庆祝家庭团聚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祈福和祭祀: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相信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可以得到神灵的庇佑。汤圆作为一种祭品,用以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健康、平安。</p><p class="ql-block">传统节气食物:汤圆主要由糯米制成,糯米性温,被认为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适合在寒冷的冬至食用,以补充身体的热量。</p><p class="ql-block">无论是吃饺子还是汤圆,这些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家庭、健康和幸福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p> <p class="ql-block">  随着冬日的脚步悄然临近,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在这个寓意着团圆与温暖的特殊日子里,岚皋县第四幼儿园里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温馨气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节日的温暖,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冬至包饺子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前,老师们首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了冬至的由来和习俗,特别是吃饺子的传统意义——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敬仰。</p> <p class="ql-block">  随后,到了动手实践的时刻。老师们将事先准备好的饺子皮、馅料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并耐心地教孩子们如何包饺子。从拿起饺子皮,到放入适量的馅料,再到小心翼翼地捏合边沿,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虽然他们的动作略显笨拙,但那份认真和专注,让人不禁为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 当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出锅时,整个幼儿园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饺子,那份满足感和成就感溢于言表。不少孩子还主动将饺子送到老师和同伴的嘴边,分享着这份冬日里的温暖与甜蜜。</p> <p class="ql-block">  此次冬至包饺子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让他们学会了感恩与分享。在这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日子里,岚皋县第四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家的味道,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温馨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 编辑:王 煜</p><p class="ql-block"> 审核:马丽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