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征入伍的日子里

医者仁心

<p class="ql-block">50年前的1974年的最后几天,换上了军装应征入伍了。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仍能记起当时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年高中毕业后刚刚半年,当时正在善集村西的引黄干渠修桥的工地上劳动,听到了征兵的消息后随即回家报了名。先是参加公社组织的目测、体检、选拔,随后又参加了禹城县武装部征兵办公室组织的体检和政审,最终善集公社有11名青年应征入伍。</p><p class="ql-block">那年部队来善集公社接兵的同志叫赵伍纪,后来到部队得知他是营部的通信班长,回部队后提为营部的书记(正排级),他是71年的兵,陕西渭南人,后来听说副团级转业回原籍。记得新兵定了后他到过我家走访,感觉人还不错,我们还互送了小礼物。</p><p class="ql-block">发了入伍通知书后的那几天,可谓是人生的高光时刻,天天有人请吃饭,大队上请了小队上请,这是我们村的老传统,不管是谁参军都是这样,那个年代军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崇敬度很高,拥军优属工作做的特别到位,当时中苏交恶,战争气氛颇浓,“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深入人心,家里有当兵的,大门上都挂着红红的光荣牌,过年过节还扫院子、贴春联。我们于1974年12月25日发了军装、挎包、等物品,即将离开家乡的那几日忙碌的情景虽过去了半个世纪仍记忆深刻,天天走亲戚串朋友向他们告别,有的知己亲戚还给我个零花钱让我带上,还有的同学签名送个笔记本,那份情意一辈子都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1974年12月29日这一天是新兵起运的日子,村里的民兵连长一早赶着小驴车把我送到禹城,集合地点是禹城搬运社,这天中午在禹城吃的最后一顿饭是白面馒头,猪肉白菜炖粉条,那个年代百姓普遍还是吃玉米面窝头,吃白面馒头那是过年过节的事儿,更别说吃肉了,所以这顿饭印象会这么深,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下午4点左右新兵开始上“闷罐车”,善集公社和大程公社算是一个新兵排在一个车厢,排长叫张同业,陕北人。这种闷罐车宽约两米七八,地上铺着苇席,白天端坐在两侧,晚上一人挨一人,通褪儿睡觉,挤在一起挺暖和的。当时正值十冬腊月天,可谓是滴水成冰,新兵发的冬装包括衬衣、绒衣、棉衣,棉被,这个时候无一例外全用上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才把棉袄棉裤脱下来。车厢门口的大铁门留了一个缝,为的是方便解小便,解大手就必须到兵站才能解决了。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放了一个铁炉子,一是为了取暖,二是为了方便烧点开水。吃饭的问题基本都是在兵站解决,时间大概就是半个小时左右,下了车就往兵站的餐厅跑,部队打前站的人员已经让兵站上的工作人员把饭菜准备好了,我们是风卷残云,三下五除二,十几分钟就解决了,然后就是打开水、上厕所,一分钟都不能耽误,所以这一生中吃饭快的习惯大概就是这么养成的。如果沿途没有合适的兵站就餐我们发的还有干粮凑活一下。</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军列途经禹城、德州、石家庄、郑州、宝鸡、天水、兰州直到河西走廊的清水,沿途在哪些兵站停过车吃过饭已记不清楚了,只想着列车经停天水兵站时正值1975年的元旦,在这里度过了参军后的第一个新年。元月3日军列到达了清水车站,清水这个车站虽名不见经传,但地位要超过一个地级市的火车站,这里是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中转站,从这里就开始走上了我国唯一由部队管理的铁路(现在已交于地方),于1975年元月4日下午到达东风车站,我们团的二营驻防在离东风车站三、四公里的采石场,晚上就去了我团二营的营房宿营,第二天继续乘火车前行,于5日的下午到达额济纳旗境内的反修站(该军用铁路的最北端),然后上了团里来接新兵的“解放牌”的大箱板,站在敞篷车上有生以来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戈壁沙漠以及零星的红柳、胡杨、骆驼刺。这一路走来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于1975年元月5日傍晚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方圆百里少有人烟的“一号山”,这是八座人造山中最靠近中蒙边境线的一座(中苏交恶时堆砌而成)。</p> <p class="ql-block">去一号山唯一的一条路(近年战友拍摄)</p> <p class="ql-block">一号山及附近的卫星地图</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边界冲突不断升级,苏方在我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我进行武力威胁。这座人造山是上世纪60年代末在国家经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花了近亿元人民币建造的, 其内部结构为混凝土浇筑的立体防御工事,多达好几层,具有作战、指挥、瞭望、通讯各种保障等多种功能。在山的四周还开挖了护山河或放坦克壕沟,沙土覆盖在浇筑好的钢筋水泥工事上,形成菱形山体。驻守一号山地区的是守备师的一团一营,其中这个连的5连为加强连,驻守在一号山以东七八公里外的居延海附近的一个自然小山包“敖包山”,其余的四个连队和一个营部驻防一号山,其中一连、四连是步兵连,二连、三连是炮兵连,二连是122加农炮连,三连装备的是以反坦克为主的85加农炮和以防空为主的14.5毫米四联高射机枪。我分到了一营三连,营房位于山的东侧。一号山的营房都是地下的,这种房子冬天能挡风御寒,在戈壁滩上很实用,取暖烧的是“地龙”,近似于烧炕,室外烧火,室内取暖,取暖不是烧的煤,而是烧的柴,这些木柴是取之部队驻地周边十几、几十公里以外的红柳、胡杨、梭梭柴。部队饮水困难,要到一里地之外的抽水井用架子车去拉水,人造山中有饮用水的自备井,只供战时使用。在这里解小便不用去厕所,在营房的附近挖一个坑,放上能透水的沙子石子当小便池使用,周围没有任何遮挡,因为这里是男人的世界,听老兵说有的战士当兵几年没见过女人。从这里到蒙古国不足二十几公里,后来在一号山的山顶上站岗时能清楚的看到边防站的营房。从一号山往东六、七公里就是闻名遐迩的东居延海,如今已经成了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近年拍摄到的一号山影像</p> <p class="ql-block">到达部队后没有经过人们熟知的新兵连集中训练,直接分到了连队的战斗班,我分到了3连的2排5班,当时的提法是“以老带新”。我们这些新兵由本连队组织集中学习训练了一周,内容是学习“三大条令”(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了解我们驻守的一号山在备战苏修入侵中的战略意义(当时在我们对面的蒙古国驻有苏联的两个师),还学习了一些简单的俄语、蒙语的外语喊话,如“缴枪不杀”,“举起手来”等。要求我们尽快熟悉部队生活,由一名社会青年转变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鼓励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安心卫国戌边,为祖国守好北大门,口号是“要学骆驼抗风沙,要学红柳把根扎”!从此以后开启了18年的军旅生涯。</p> <p class="ql-block">从卫星地图上看,现在的一号山地区与50年前大不一样了,前面的边防站附近成了策克口岸,通往策克口岸的铁路从一号山旁边经过。一号山,魂牵梦绕的地方,有生之年很想回去再看看。</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后再叙战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