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火了凤凰古城,2021年到凤凰旅游,了解到茶峒古镇才是他小说《边城》的原型地,便萌发了要到茶峒古镇看看的意望。想看看沈从文先生笔下茶峒古镇优美的风景、淳朴善良的风俗人情及田园牧歌般的边城风貌。2024终于成行。</p> <p class="ql-block"> 茶峒古镇是湘西四大名镇之一,沈从文《边城》小说的原型地,为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历史上为军事防御要地,它隶属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利用沈从文《边城》小说的知名度,提振发展旅游业,茶峒在2005年正式更名为边城。</p> <p class="ql-block"> 边城茶峒与重庆的边城洪安古镇一江相隔,并与贵州省接壤。</p> <p class="ql-block">茶峒古镇旅游主要游览内容:</p><p class="ql-block">1、古镇风貌;</p><p class="ql-block">2、乌篷船游江,打卡一脚踏三省广场;</p><p class="ql-block">3、重庆边城红安游(百年老街、刘邓大军二野司令部旧址);</p><p class="ql-block">4、寻觅沈从文小说《边城》提到的几处原型地。如翠翠居、白塔、拉拉渡、碾房及沈从文旅居地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茶峒古镇,宛如一颗隐匿在湘西山水间的璀璨明珠,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魅力 。</p> <p class="ql-block"> 茶峒古镇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湘西韵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保留得相当完好。</p> <p class="ql-block"> 边城茶峒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湘西韵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保留得相当完好。</p> <p class="ql-block"> 木结构房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花木窗,石板路蜿蜒,两旁店铺林立,古色古香,仿佛时光倒流,时代驻留。</p> <p class="ql-block"> 茶峒古镇充满了古朴典雅的气息,可以在这里体验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 茶峒古镇,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历史上为军事防御要地。茶峒因清水江而兴,历史上曾是西南官道上的重要驿站。</p> <p class="ql-block"> 茶峒“凭水依山筑城,一半着陆,一半在水”。进入景区,沿江边栈道,随古老的城墙前行。</p> <p class="ql-block"> 抵达茶峒北门码头,乘乌篷船游江,前往一脚踏三省石碑广场。</p> <p class="ql-block"> 清水江是茶峒的灵魂,即沈从文小说《边城》中提到的“白河”。小说中的许多场景都发生在清水江边,成为了《边城》故事的核心背景,是为茶峒绘制的一个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流经茶峒的清水江,发源于贵州梵净山,流经重庆秀山、花垣茶峒,汇入酉水、沅江,终入洞庭湖。</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在其小说《边城》中描绘了清水江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的民风,使得茶峒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登岛游览一脚踏三省广场,这里的清水江段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独特地理位置于一体的风景区。茶峒因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而闻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 一脚踏三省广场,它也是历史、文化和地理的交汇点,可感受独特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别样风情。</p> <p class="ql-block"> 游江结束即可在重庆洪安古镇码头上岸,也可直接返回茶峒码头。</p> <p class="ql-block"> 洪安古镇,位于重庆、湖南和贵州三省交界处,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是一脚踏三省的插花地,被沈从文小说《边城》赋予了灵魂。</p> <p class="ql-block"> 洪安古镇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秀美自然风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主要景点有:洪茶拉拉渡码头、语录塔、古镇老街、刘邓大军二野司令部旧址等。</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语录塔,矗立在拉拉渡码头,是一座红色的塔形建筑。这座语录塔是整个渝东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语录塔,留有文革时期的特殊印记。</p> <p class="ql-block"> 老街长约千余米,地势时缓时急,沿街两旁青砖黑瓦,庭院深深。古街上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洪安古镇建筑古色古香,具有湘黔渝三省建筑风格,多为木质结构,包括吊脚楼、屋顶翘角、木格窗花等。</p> <p class="ql-block"> 万年台(戏楼)是当地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古镇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据了解,万年台三字是由鲁迅先生所题写。</p> <p class="ql-block"> 在老街的百年老店吃了顿地道重庆火锅,品尝“一锅煮三省”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洪安是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的第一镇。尚存有刘邓大军“二野”司令部旧址,现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的重要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 旧址共有两厅八个房间,陈列了历史照片、展示了当时的重要战役部署和决策过程。</p> <p class="ql-block"> 旧址楼下是参谋长李达和政治部副主任张际春的住室,楼上是邓小平、刘伯承的住室。</p> <p class="ql-block"> 刘邓率领二野前委、二野司令部,驻扎在当时的复兴银行。</p> <p class="ql-block"> 体验拉拉渡是茶峒边城之行的一大亮点。拉拉渡又名洪茶渡口,具有近千年历史。刘邓大军由此挺进大西南,让她镌刻上了红色革命印记。</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6日,二野三兵团十二军一○六团先头部队从湖南花垣县抵茶峒。</p> <p class="ql-block"> 在茶峒设立了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渡江指挥所,并相继解放了洪安。洪安是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的第一镇 。</p> <p class="ql-block"> 《边城》小说里翠翠和祖父谋生使用的拉拉渡,不用划浆,而是由一根钢丝将两岸码头紧紧相连,借助拉索,渡船往来于重庆与湖南两地,穿梭于清水江上。</p> <p class="ql-block"> 返回茶峒,去找沈从文小说《边城》提到的几处原型地。</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旅居地,在这里追寻大师足迹,感受大师灵气。这里就是一部地域文化与文学艺术交融的“边城”缩影。</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旅居地,是《边城》源起之处,是湘西最纯朴的民宅,湘西传统生活的文化之窗。边城文化的密码,很大一部分就浸润和潜隐在这个看似极其平常的古宅之中。</p> <p class="ql-block"> 走进茶峒,寻梦沈从文《边城》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 标牌介绍:碾坊是一种将谷物碾成米或面粉的工作场所或店铺,曾出现在沈从文代表作《边城》中。在《边城》中,碾坊也是一种意象,不仅反映了湘西的时代特征和民间习俗,还象征着一种“爱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白塔是古镇著名的标志之一。它与茶峒的风水关系密切,见证了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白塔守护着渡口,守护着翠翠一家,守护着翠翠的梦。</p> <p class="ql-block"> 翠翠居则是沈从文《边城》中翠翠与爷爷曾居住的地方,充满了故事与回忆。</p> <p class="ql-block"> 茶洪大桥是清水江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是《边城》小说中描述的“白河”上的桥梁。它是“一脚踏三省”的象征,船行右手方向是重庆洪安,左手方向是湖南茶峒,前行是贵州松山县。</p> <p class="ql-block"> 边城茶峒仿佛是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画卷,将古朴与现代、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让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