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世独立于大黑山里的哈尼人

山人瑞新

<p class="ql-block">  隐藏在大黑山里的哈尼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来是要去看瑞士人在版纳打造的悠然居的,可是早晨5点10分就醒了,想既然这一天开始得这么早,岂能浪费了这长长的时光,干脆去远足探访沙药村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网上介绍,沙药村是大黑山里保留着浓厚的原始气息的哈尼族村落,这里的建筑都是传统的哈尼族风格。如此这般,我是一定要亲历一番的,好在路途不算遥远。</p> <p class="ql-block">  洗漱,吃饭,整理东西,6点50方才结束出发。想公交车7点首发,我得换乘,就来不及了,于是学老骥伏枥,去骑单车。谁知操作“哈啰”单车,网页提问是否更换电话号码,不知如何处理,又退不出去。只好关机重启。</p><p class="ql-block"> 寻找我熟悉的“青桔”单车,跌跌撞撞的骑到山水云天处,停放时,却找不到退出的页码了,不得不求救于附近超市的女子。等我连跑带颠急三火四赶到公交站点时,7点13分,不知首发车过去了没有。查看站牌,首发是8点。敢情我是自己瞎忙乎了。</p><p class="ql-block"> 上车后,导航也误导我,指示在悦景庄正门下,可那里不停,只好选择在下一站下,再往回走。在雅居乐营销中心下车后,导航提示仍然往前走。到了欢乐谷商业街站,前面还有路,但没有站点儿了。正确的导航,应该是在这里下车。我被误导,反倒歪打正着了。人生剧本设置的情节总是充满着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 和迎面而来的本地人夫妻询问沙药村,夫妻俩热情的回身手指大山,说就在山里,路也好走。有了他们的指点,可以放心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过雅居乐最后的一栋楼房,遥望大黑山,重重叠叠的山峦中,有三道山梁,沙药村就在中间的那道山梁上。按导航的提示,4,5公里,步行1小时3分钟。</p> <p class="ql-block">  走进山里,看见田野中密密的架条,山梁清晰可见了。</p> <p class="ql-block">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有山必有水。</p> <p class="ql-block">架条的密林中,看到一个正在劳作的农妇。</p> <p class="ql-block">  这田地像种花似的,打理得横竖分明,而且地膜,大棚,棚架一一俱全。不禁由衷地感叹哈尼人的勤劳能干。想起去香格里拉的路上,导游指着一个少数民族的村落说,这个少数民族最懒。相比眼前的哈尼人的田地,他们是很会过日子的人。</p> <p class="ql-block">  一个菜农正在劳作。这里的豆角地已经引入了灌溉设施,可以补旱季无雨之不足了。</p> <p class="ql-block">  天上闲云守望,地上秧苗茁壮,天地自然和谐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  山水相依,和光同尘。</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土地,能被利用的,都利用了。</p> <p class="ql-block">  沙药村近在“咫尺”了,看到了骑摩托带小孩的哈尼族少妇。我想着到村落里应该去的公共场所,随口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村里有寺庙吗?问完就后悔了。女子回答,我们哈尼人不信教。</p><p class="ql-block"> 曾经随导游访问过哈尼村寨,哈尼族没有宗教信仰,但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他们有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崇拜。</p> <p class="ql-block">  白云生处有人家,芭蕉后面藏村落。</p> <p class="ql-block">  看到大门了,好像正在修建中。</p> <p class="ql-block">  大门对联,一个喜迎,一个笑迎。</p> <p class="ql-block">  进寨后的第一眼,一个蓝色瓦片的哈尼族吊脚楼人家,在山峦,白云,花树的簇拥之中,很有典型性。</p> <p class="ql-block">  参观猪舍。西双版纳第二大少数民族的哈尼人养猪是出名的。猪也有红毛的。</p> <p class="ql-block">  大门,哈尼小楼,猪圈……好像序幕似的,离正式的村落,还有一段“过渡”的山林,竹林,以橡胶树为主。</p> <p class="ql-block">  有石碑立于道左。是个民族团结模范村。</p> <p class="ql-block">  居住在山腰里的村落,小楼里参差错落,护墙的高度能看出山势的陡峭。</p> <p class="ql-block">  为了在斜坡上得到平面,不得不用了支架。</p> <p class="ql-block">  一个很富有生活气息的农家院落,院里的男主人穿着迷彩服。这迷彩服仿佛是这里男性的时装。</p> <p class="ql-block">  山坡村落狭窄的村路。</p> <p class="ql-block">  院落里挂着腊肉,还有两个猪蹄。</p> <p class="ql-block">  有氧吧,有向日葵区,荷花区,富在深山有远亲,这里也开始招揽游人了。</p> <p class="ql-block">  两棵树中间挂了一个圆桶木,不知所以。后来解开这个谜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一户人家很规范,吊脚楼楼梯,房上挂着玉米,庭院花草,杂物布置有序。</p> <p class="ql-block">  屋里有一个老婆婆,在忙着家务。这是我唯一看到的穿哈尼族人服饰的老人家,衣襟上好像有银制饰物。</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的人家,贫富有些差别。</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大山里的村落,竟然也有公厕。这几乎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村落边缘地带的一户人家,后来才知道,命运安排了我和这户人家的缘分。</p> <p class="ql-block">  出村的后门,也有一个大门。</p> <p class="ql-block">  导航又一次误导我,把我指引到芭蕉林里了。</p> <p class="ql-block">  我陷入了芭蕉林中,四面都是芭蕉,翠绿绿的。</p> <p class="ql-block">  看到了一个劳作的“大叔”,过去搭讪。这位“大叔”说,芭蕉林是有人承包的,他是打工的。这里的芭蕉还得三个月后才能成熟。他采芭蕉叶子是为了喂鱼。山下面有他一个鱼塘,养的鱼有罗非,也有白鲢。</p><p class="ql-block"> 在版纳,芭蕉,香蕉的叶、杆是可以喂猪喂鸡喂鱼的,我在其他地方见到过。</p> <p class="ql-block">  每棵芭蕉的下面,都有几棵小苗。芭蕉成熟后,被砍掉,小苗就取而代之,做到可持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  返回时,发现大门处有木人,分出男女来。这也是一种图腾吧。想起朝鲜族人也是如此,他们更是标明了,天上大将军,地下女将军。两个相距几千里的民族,在这方面的信仰上不谋而合了。</p> <p class="ql-block">  手机电量剩下22%了,听到了电锯的轰鸣声,便进去谋求充电。见门口立柱一个牌子,写着阿发。这个户主叫阿发。</p><p class="ql-block"> 主人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正在锯板子,听了我的来意,说,充吧!</p><p class="ql-block"> 阿发是在做蜂箱。他说,现在蜜蜂正在找家,做了蜂箱就把蜜蜂引来了,在此安家。明年5月份左右就可以收蜜了。一年收一次。野蜂蜜100元一公斤。</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蜂箱缝隙有牛粪,阿发说,是故意涂抹的,防止干裂。说着话,就见有蜜蜂钻进蜂箱里了。阿发说,它们来得太早了!他是要做好后分散开放在外面的。我追问,会不会被偷。这有些像下鱼篓子,起晚了就被看见的人一窝端了。阿发笑着说,不会的!阿发又说,他要做30个,已经做好了27个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屋外有人喊了一声,是问什么。阿发回了一句,哈尼话,听不懂,我扭头一看,外面的老太太背着背篓,是用额头背的。我急忙拔下手机,奔了过去,招喊着,拍视频。</p><p class="ql-block"> 这老太太背着背篓,除了额头有背带,肩膀上还有一个半圆形的木枷,让过脖子,卡在肩膀上。这样把重力勒在肩膀上的两条线扩大到整个肩膀,让承重的面积扩展开来,再加上额头用力,发挥出了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曾经在市区见到过这样的一幕,拍了照片,还在朋友圈发了《戴“枷锁”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  看着老妇人远去的身影,我在想,是谁发明这么个劳什子,给妇女增加了负担。</p> <p class="ql-block">  回来继续充电。说到寒冷,避寒,阿发说,他女儿在北京,他去过北京。女婿是山东人,在一家公司当二把手。女婿能听懂他的话,结婚十年了。他60岁了,我问刚才过去的老太太是他说是他亲家,找他儿媳妇的。这是他儿子的家。我说,阿发是你儿子。这里还实名居住啊!他说,门牌号就这样。儿子盖这个房子花了20多万,清理地基就1万多,干了7天。这里都是山,是开出了一个山包。他还有一个儿子,结婚了,住在景洪。我问傣族和哈尼族现在关系缓和了,他说缓和了。</p><p class="ql-block"> 充电到56了,撤了,感谢阿发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临走时回望,一个很善良的人。</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人也烧竹子,竹子很多呀!</p> <p class="ql-block">  也算是一个劳动场景,一个老汉肩扛木头回家。</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当年建房子时山坡有多么陡了。</p> <p class="ql-block">  简介</p><p class="ql-block"> 沙药村委会隶属景洪市嘎洒镇,位于嘎酒西南部,属山区村委会,下辖沙药、南西、曼迈一、二组4个村民小组,距镇政府所在地10余公里,最远的曼迈一,二级距景洪市17公里,居住民族以哈尼族、拉祜族为主,有农户296户、总人口1280人,均为农业人口,劳动力885人。国土面积21.82平方公里,海拔985米,年平均气温20度,降水1090毫米,适宜种植橡胶、茶叶、杉栎、竹等作物,有耕地面积318点,亩:林地面积7086.2亩,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为主;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p> <p class="ql-block">  实名制居住的又一例证,户主叫“捌大”。还有叫“二批”的,甚至也有叫“阿门”的。但是也有汉族人的姓氏。</p> <p class="ql-block">  很少看见村民,有三个在一个走在画面里,算很少的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有些穷酸相门庭的户主叫“加二”。</p> <p class="ql-block">  满脸胡须的哈尼人老者和我介绍实名制居住,说这个门牌是最近刚刚挂上的,原来是个小本本。</p><p class="ql-block"> 实名制居住在我的邻村曼景勐寨就实行了,我以为他们是独一无二,现在有第二个了。</p> <p class="ql-block">  走上“正街”了,这里的住户比较密集。</p> <p class="ql-block">  哈尼人也傣化了,也敬重水井。</p> <p class="ql-block">  古朴,原始,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  竹楼里面,三个人。</p> <p class="ql-block">  想起了愚公: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去瞭望台,身后一辆小车跃然而上。车轮很小,形同玩具,是什么力量驱动它爬坡的呢?这也是个能人。他告诉我,登高台上不去了,有人承包了。</p> <p class="ql-block">  一个农妇捡拾了一些破开的竹片拿回家,楼上的小小少年在往下观望。</p> <p class="ql-block">  小院人家。</p> <p class="ql-block">  也有高门大户,率先走向新时代的。门口一女子,体现了哈尼人以黑为美以胖为美的审美倾向。</p> <p class="ql-block">  一只雄性的金鸡独立于一个叫“二”批的人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山居。</p> <p class="ql-block">  现在知道那些箱子是干什么的了,连同两棵树中间的那个箱子。是哈尼人为蜜蜂设下的诱饵。</p> <p class="ql-block">  饥不择食慌不择路贫不择妻,还有困不择席。一老头坐车上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  正门这里也有图腾。</p> <p class="ql-block">  中午开饭了。哈尼妇女简单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  黄色的纸片是粘贴小咬的。小咬多了,叶子上容易着“密虫”。</p> <p class="ql-block">  山野田园家居。</p> <p class="ql-block">  看见打药的,就恐惧。现在还有没有不打药的菜了?</p> <p class="ql-block">  看见玉米就格外亲切,引起甜杆,烤玉米的回忆。看到豆角秧也是如此,张黎的歌,“爬满了豆角秧”,是家乡夏天的典型景致,令人回味无穷,豆角也是美食。</p> <p class="ql-block">  到站点儿了。两条腿已经近乎拉胯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深山里的原生态老寨和哈尼人的形象,成为我的永恒记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