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书本学写作

心平气和

<p class="ql-block">‌汪曾祺的十大金句:</p><p class="ql-block">‌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span>这句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就像草木对光阴的依恋一样。</p><p class="ql-block">‌2.<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span>这句话描绘了家庭温馨的场景,强调了亲情和家的温暖。</p><p class="ql-block">‌3.<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span>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强调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好。</p><p class="ql-block">‌4<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span>这句话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5.“<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故事。”‌ </span>这句话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未知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6<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span> 这句话通过花来表达对访客的欢迎和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7.<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黄油饼是甜的,混着的眼泪是咸的,就像人生,交杂着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 </span>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人生的复杂和美好。</p><p class="ql-block">‌8.<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span>这句话强调了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p><p class="ql-block">‌9.<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活出自己的价值。”‌</span> 这句话表达了人在生活中需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p><p class="ql-block">‌10.<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作‘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span>这句话强调了静的重要性,认为静是一种修养和生活的方式。</p><p class="ql-block">这些金句不仅展示了汪曾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学习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昆明的雨》一文。课前有先生的名句引入,先让学生自读两遍,谈阅读感受。学生多数能说出先生的语言特色:平淡、美好、激发人们感受身边事物的美好,热爱生活。接着带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寻找美好,先从寻常的滋味美找起,进而是景物美、人情美、氛围美。然后进行品析赏读,最后总结。由于练习册上有一篇先生写的《端午的鸭蛋》,所以把滋味这一部分重点赏读,又把两篇放在一起总结先生写美食的方法,引入练笔:写身边的美食。提示:1.可以是饭馆街角里品尝的,也可以是家里的寻常饭菜。2.情感可以单单是对美食的热爱,亦可是对家乡的宣传,还可以是表达感恩、暖暖的亲情等。3.在借鉴名家的同时,必须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7日)</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胡辣汤</p><p class="ql-block"> 八五班 赵逸谦</p><p class="ql-block"> 追忆似水流年,胡辣汤的香气从未走远……</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河南,以胡辣汤最为出名。河南的人多,喝胡辣汤的人也多。听妈妈说,我第一次喝胡辣汤,是在我刚学会说话、蹒跚学步时。看来,我也属于胡辣汤元老级别的粉丝了吧。</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小学后,每天早上妈妈都会带我去早餐店喝胡辣汤。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胡辣汤,身体和心里都暖暖的。每天上学的路上也会路过好几家胡辣汤店,门口、屋内都坐满了人,胡辣汤和包子出炉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小镇,吸引着每一位路过的行人。</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碗胡辣汤,一份河南情。”在网上刷到的有关来河南的旅游攻略上,绝对是会有一条“尝尝河南的胡辣汤。”每每看到这,我的心中都会涌现出一种自豪感,不禁嘿嘿一笑。</p><p class="ql-block"> 胡辣汤,胡辣汤,杂七杂八的食材熬成的辣汤,我见过的里面大都放点粉皮、花生、肉之类的食材。光是看上一眼,再闻几下就会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拿起汤匙舀一勺,慢慢送入嘴中,粉皮的滑嫩,花生的酥脆,会让你觉得这胡辣汤简直是人间美味,好吃到下一秒仿佛就会跳起来。最好吃的方法是将薄饼泡在汤里,再捞出来,蘸上胡辣汤的饼,好吃到也是难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次我和妈妈去外地旅游时,见到了一个熟悉的招牌“正宗胡辣汤”,我想到了家乡的胡辣汤,有点馋了。于是便和妈妈进去点了两份,刚尝了一口,看着妈妈微微锁紧的眉头,和面前“不正宗”的汤,我俩相识一笑,唉!露从今夜白,“胡辣汤”还是故乡好啊!</p><p class="ql-block"> 河南香醇胡辣汤,本地热烈迎客情。如果你要问我对河南胡辣汤的评价,我会用一个字来回复你——“中!”</p> <p class="ql-block"> 藏在心底的爱 </p><p class="ql-block"> 八(5)班 任亚轩</p><p class="ql-block"> 一声轻响和着温润的冬日,叩上我的眉睫,浓浓的粥香将我带回那个下午。</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发烧了,睡梦中醒来,我被一阵响声吸引,隔着磨砂玻璃,我瞥见一个略微矮胖的熟悉的身影,烹调的技术显然不娴熟——那是父亲。</p><p class="ql-block"> 他右手持着木勺,小心地在锅中慢慢搅拌,却不敢离锅壁太近,细致地画着弧。厨房内的温热气体在玻璃上结了一层水汽,我半倚在厨房门口,方才模糊的身影在我眼里渐渐清晰。向上望去,柜门上像贴了张纸,依稀辨得是一张菜谱。父亲甚至细心地标好,每种配料放置的顺序和每种食材的数量,一笔一划,整齐排列。我想父亲许久未曾认真地写过字了吧。</p><p class="ql-block"> 我开始静心凝望父亲的背影,那件驼色的毛衣好像已经穿了很久,边角有些微卷,也起了不大不小的毛球,父亲轻轻侧过身去。光线恰如其分地洒在他的脸上,照亮了他微皱的眉头和深邃的眼神,仿佛在细细品味他的年华。不知怎的,心里有种莫名的酸涩,这样温柔细致的父亲,我还是第一次发觉。 </p><p class="ql-block"> 父亲小心地将汤盛在旁边的木碗里。我轻推开门,对上父亲无措的目光,他有些慌张地将手上的污渍往围裙上抹了抹,抽出一只手摸摸我的额头:“你咋起来了,这还烧着呢?”我看着他摇了摇头,一股香气悠悠晃晃的潜入心底,父亲手上的碗中有着浓稠的暖黄色的汤汁,升腾着热气,枣在碗里打着圆润的旋儿。</p><p class="ql-block"> 父亲举着碗放在我眼前:“喝喝看”。他的话突然多了起来,“红枣是托人从新疆带的,都是些好东西呢……”每说一句话,他的眼底都泛着像那碗汤一样暖的光泽。 </p><p class="ql-block"> 一口粥下肚,香醇的汤流入五脏六腑,入肚后,细细回味。口齿留香,将枣含在口中,一口咬下去,软糯的触感留在舌尖,香甜的汁水流入口中,粥的口感醇厚。</p><p class="ql-block"> 那天的粥意外的好喝,是里面加了魔法吗?是爱的魔法吧!今天回味,心中的暖还在荡漾。</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火烧"</p><p class="ql-block"> 八(5)班 秦俊伟</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中原,多为旱地,麦子多,面也就多,所以这里最经常吃的就是各种面食,而我最喜欢吃的是“火烧”。 </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火烧”,其实就是一种烧饼,不过我还挺喜欢这个名字的,“火烧”,顾名思义,就是用火来烧烤出来的。刚从炉里出锅的火烧色泽金黄,冒着浓浓的热气,还有浅浅的小磨油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尤其是饥肠辘辘时,更觉咸香可口暖胃。</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美食也不断创新。现在,多数顾客都会让师傅在里面夹一些油炸菜,常见的有绿色的生菜、紫色的洋葱、薄薄的土豆片或红萝卜片、面筋等,再闻上一口那浓郁的香气,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外皮,恰到好处的调料在你的味蕾爆发,真可谓是一个色香味俱全啊!</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小区门口,有一个火烧摊。这家火烧摊在这个小县城可算是出了名,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顾客排着长队来买。炎炎夏日,即使等上十几分钟,热得满头大汗也不肯离开。也有的人会一口气买上好几个火烧,把塑料袋都撑得鼓鼓的,带回家当做馒头吃。它不仅比馒头有味道,口感也比馒头好得多。几张火烧平摆在桌面上,俨然是一幅描绘火烧云的图画!</p><p class="ql-block"> 火烧这个食物,只有刚出锅时才好吃。如果再加热一下的话,就没有原来的味道了。那如果把火烧放凉了怎么办?哎,我有一个办法,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只要再配上一碗同为中原特色美食的胡辣汤,就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口味更上一层楼。把火烧掰碎,泡在胡辣汤里,不仅能给它加热,还让他吸满了胡辣汤的汤水,颇有陕西羊肉泡馍的滋味。吃上一口,那真可谓是人间美味。</p><p class="ql-block"> 中国美食千千万,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口简单的火烧夹菜。每吃上一口都会让我情不自禁地说上一声我们河南的方言“中!”</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胡辣汤 </p><p class="ql-block"> 八(5)班 孙林晓 </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中原,最出名的美食便是胡辣汤,几乎十家店三家都卖胡辣汤。 </p><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欢妈妈做的胡辣汤。每天中午放学,我一推开家门,便有一股鲜香的味道涌入鼻腔。进到厨房,母亲匆忙的背影在灶台前映入眼帘,袅袅的炊烟萦绕在母亲周围,似厨神下凡,将这“琼浆玉露”盛在我的面前。阳光透过碧玉般的翠叶,光瀑洒在庭院内,透过袅袅的炊烟,好似李白所言,“日照香炉生紫烟”,我坐在院子里,将盛有热乎乎的胡辣汤的碗捧在手心里,在阳的照耀下,琥珀色的汤晶莹剔透,深吸一口气,整个人都仿佛沉浸在这份美味中,咬一口丸子软糯Q弹,饮一口汤咸香美味,一碗汤下肚,五脏六腑都舒畅了。母亲笑意盈盈地望着我:“慢点喝,没有人跟你抢!”母亲做的胡辣汤总是加了许多丸子,许多肉,而饭馆的总是很稀的汤水,可能是食材太贵吧。 </p><p class="ql-block"> 我们河南人经常喝胡辣汤,于是胡辣汤变成了我们的特色美食,你要是来我们河南啊,你必须得尝尝我们河南的胡辣汤究竟有多美味,保准让你赞不绝口,想喝一碗又一碗。网上有关河南的视频底下准有人评论,“你们河南人天天都喝胡辣汤,人是不是用胡辣汤做的啊?”可见河南的胡辣汤有多著名! </p><p class="ql-block"> 曾经沧海难为水。之前我和妈妈一起去外省旅游,恰好瞧见一家招牌“河南胡辣汤”,我便和母亲去尝尝,可第一口便尝出了根本不一样,还是家乡的味道好啊!可谓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河南的胡辣汤可真地道啊!他乡的胡辣汤,我可瞧不上! </p><p class="ql-block"> 我怀念那个骄阳正好的中午,怀念母亲笑意盈盈的眼神,更怀念那碗胡辣汤,那碗承载着母亲对我满满爱意的胡辣汤,那碗寄托着我美好回忆的胡辣汤。</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玉米糁</p><p class="ql-block"> 八(5)班 杜政起</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社旗,那是一座美丽而温馨的城市。有一种食物,朴实无华,却又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那就是玉米糁。</p><p class="ql-block"> 它虽然没有大米白面那般精细,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玉米糁是家乡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它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玉米糁从播种、施肥、浇水,到收获、晾晒、研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农民们的辛勤汗水。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一颗颗饱满的玉米变成了美味的玉米糁,贮存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它的做法非常简单,锅里水烧开后放入玉米糁,熬制粘稠,如果配上红薯那更是一绝,把它煮到软烂得当之时,用勺子把它压成薯泥,再用筷子搅拌,粘中带着甜,怎么也喝不够。真应了家乡那句俗语:“玉米糁,放红薯,肚子吃得歪扭住。”我也喝过其他地方的玉米糁,但大多数要么是玉米太甜,或者打得过于细腻,没有一点颗粒感,喝不出家乡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玉米糁也很有讲究。太大不能煮成粘稠状,太细了则像很滑的奶油一样,没有一点点质感。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美味的食品层出不穷,但玉米糁在餐桌上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每当爷爷做玉米糁的时候,我都会耐心地等待,期待着美味的到来。除了煮成粥,玉米糁还可以做成其他的美食。比如,妈妈会用玉米糁做成玉米糁饼。她先将玉米糁和水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团,然后擀成薄饼,放在焖鸡块的上面,笑着对我们说:“这叫小猪盖被”。等鸡块好了,饼也熟了,放在焖鸡块的汤汁里,简直是人间的美味佳肴。</p><p class="ql-block"> 暑假小姨从深圳回来,点名要喝家乡的玉米糁。我们都笑她在外面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还回来喝玉米糁?她语重心长地说:“外面的饭没有家乡的味道。”是呀,家乡的玉米糁,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糁,就能勾起他们对故乡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我爱家乡的玉米糁,爱它的朴实无华,爱它的醇厚美味。它是家乡的味道,是我永远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胡辣汤 </p><p class="ql-block"> 八(5)班刘美琪</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河南,一提到河南 必有人会说:"你们那里的胡辣汤最好吃啦"!我的家乡的胡辣汤是最具特色的…… </p><p class="ql-block"> 每逢星期天或是放长假的早晨,街上的人可不少。不为别的 就为了吃到最新鲜、最美味的早餐。去的晚了,别说饭了, 连个馒头碎屑都吃不到。要想找到一家好店,一定要擦亮双眼。越是那些看起来很悠久的,很沧桑的饭店,做出的饭才越是美味。 </p><p class="ql-block"> 我常见的胡辣汤里一般都放有人造肉、 粉条、面筋、牛肉……喜欢喝胡辣汤的人都知道吃之前放一小勺香油,一小撮香菜,吃起来会更鲜美。胡辣汤,故名思义, 吃起来会很辣吗?不是的, 胡辣汤喝起来味道微辣,粉条被煮得很筋道,但并不显得硬,老老少少都能吃,都爱吃。如果喜欢吃辣的,可以放上几勺辣椒油。店里的辣椒油都是由店主亲手制作的,不辣却极香醇,放在胡辣汤里刚刚好。桌子上还有醋,滴一点儿品尝起来味道会更鲜。 千万不要小瞧那些老爷爷老奶奶所经营的流动摊位,虽然只有几个小凳子和小桌子,但能够吃出那独特的烟火气息。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秘制的配方,所用的食材也是零添加的、新鲜的食材。</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次下大雪,妈妈有事早早就出门了,我只能出去吃饭。外面刚停雪,到处都白茫茫的一片。 我正愁怎么吃早饭时,忽然发现在街角的地方,有一个穿灰袄的身影。走近一看, 原来是一位老奶奶在那里卖早餐,我一下子就闻到了胡辣汤的香味,"奶奶, 这胡辣汤多少钱一碗"?我走过去去问道,老奶奶笑眯眯眯地说道:"不贵的,4块钱一碗。”我连忙付了钱,老奶奶盛完后放在一边。我想自己端, 老奶奶连忙说:"你等一下,我放点儿香油,太烫了, 我来端吧"!我说:"谢谢奶奶"。老奶奶端着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我快速地吃完了那碗胡辣汤,只感觉那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胡辣汤了…… </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河南,不仅有美味的胡辣汤,还有纯朴、善良、温情、勤劳、智慧的好公民。</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粉条</p><p class="ql-block"> 八(5)班 李泓扬</p><p class="ql-block">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之上,有一个县城叫社旗。社旗,是由刘秀在此地起义赊下了一面旗而得名的县城。</p><p class="ql-block"> 一谈起社旗,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招揽山西与陕西商人到此歇息的山陕会馆;是坐立在此的挹爽门等九处名门;是美味的胡辣汤;是”天长地久”的赊店老酒……但人们不知道的是社旗也是一个盛产三粉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粉条色泽饱满,细腻润滑,劲道之中还有淡淡的香味。粉条盛产的时候,几乎家家的晚饭里都掺有粉条:猪肉白菜炖粉条,粉条菜汤,凉拌粉条……各处饭馆里也都会做有关粉条的饭菜,就连高中食堂的饭桌上也会有一碗猪肉白菜炖粉条。粉条大多是土黄色的,炖菜,炒菜,凉拌都行。做成菜的粉条滑滑的,全身上下都浸满了味道,还有点软糯,只能用筷子轻轻的挑起放在嘴边,用力一吸,粉条便像涂了油似的溜进嘴里。用舌头搅,用牙齿嚼,香味沾染在了每个味蕾上,咽下去,浑身都充满了能量。</p><p class="ql-block"> 春节前后粉条变成了”热销产品”。人们一股脑儿地存着,成大袋儿地扎捆着往家里送。到了初二走亲戚的时候,男女老少的手里都掂着成袋的粉条。如果不是去送给别人的,那就一定是别人送的给拿了回来。每每年后各家的屋子里定有几大袋的粉条,可以留着慢慢吃,也可以给外地朋友。孩子们吃粉条是很随意的。拿着筷子一根一根的夹着吃或搭在碗边,然后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掉在碗里,喝汤时一并下肚。亦或是把他们卷成”鸡腿”,蘸些醋,一口下去就是超大的满足,酸香回味在嘴里美极了!</p><p class="ql-block"> 家乡的美数不胜数,但我最爱的是美味的粉条,欢迎四海宾朋前来品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烩面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八(5) 班 周轩宇</span></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河南,是中国的粮食大省,盛产小麦,面食多。南阳方城烩面就是特色面食之一。人好、地好、美食也就越传越好。 </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逢是烩面馆,都是清一色挂着"方城"的招牌,可见名气之大。要是在春节送给亲人一份烩面,那可真厚道。</p><p class="ql-block"> 每逢吃烩面,我总是很恼怒,因为本来吃得很慢的我,却感觉越吃越多。吃烩面也讲究,比方说,得放些羊肉暖暖身子,不然也太没味了。吃烩面时, 用一双筷子就够了,吃面条时要慢慢挑,以免汤汁溅到身上,但同时也不能太慢,要不然会"越吃越多",若还觉得没味儿的话,放点儿辣椒。趁热,端起碗,喝口汤那才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 烩面的味道鲜美,源于它筋道的面片、独特的汤汁和配料。烩面片用上等白面制成,入口筋道。先要和面,放置数分钟后,擀制成两指宽的面片,外层涂抹少许植物油,一片片码放整齐,保鲜膜覆盖备用。需食用时再把面片拉扯成长条入锅煮面,这样就保持了面皮新鲜的口感。汤汁由羊肉和羊骨慢炖三个小时以上,熬成白亮的浓汤才行,汤中富含钙和胶原蛋白等营养。汤里放上鲜嫩的奶白菜或经霜打的菠菜、清香扑鼻的香菜,喜爱吃辣的朋友还可以淋上一勺香喷喷的辣椒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烩面一定会让你吃个肚子滚圆。 </p><p class="ql-block"> 曾有一次,我去武汉吃上一碗烩面,花的钱多吧,可味道却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高度,这与家乡的烩面一比,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河南的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也将文化底蕴,历史典故融入我们河南人所熟知的每一种事物。</p><p class="ql-block"> 河南,消费水平低,可美食底蕴却不低,它将人间之温情进行融合,构成了河南特色。 要是你来河南,可一定要吃上这一碗凝聚人间温情的方城烩面呀!</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无论是仿写、自主练笔,只要你用心,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希望你们都能够勇敢地尝试,记录平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美满,那样你会更出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