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p><p class="ql-block">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p> <p class="ql-block">瑟调曲是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善哉行》、《陇西行》、《折杨柳行》、《西门行》、《东门行》等三十八种。所用乐器有笙、笛、节、琴、瑟、筝、琵琶七种。梁启超认为《瑟调曲》应属《清商曲》。</p> <p class="ql-block">巫山: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p><p class="ql-block">巴水:巴山之水。巴山,大巴山脉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同时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三回曲:三次回转曲折。</p><p class="ql-block">下复高:下声又高声。下声,笛声低音的称呼。</p><p class="ql-block">猿啼:猿猴的啼叫。断还续:断了又接续。断断续续。</p> <p class="ql-block">古时,因秦岭和大巴山的阻隔,中原到巴蜀之地异常艰难。不但山高水阻,路险途远,而且荆莽丛生,虎豹成行。所以,川西平原尽管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巴蜀却依然被中原人士视为不毛之地、僻荒之野,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愿涉足。</p><p class="ql-block">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卷四十相和歌辞十五,录有五位诗人的《蜀道难》诗,其中四位都侧重于再现入蜀之艰,蜀道之险。刘孝威说:“玉垒高无极,铜梁不可攀。”⑴阴铿曰:“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⑵张文琮感慨:“飞梁驾绝岭,栈道接危峦。”⑶而李白那句读着就会令人失色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⑷更是对蜀道难最好的浪漫总结和艺术概括。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为天下人的共识。</p><p class="ql-block">与其他《蜀道难》诗不同,萧纲的《蜀道难》另辟蹊径,轻点蜀道之难之险,重写一种与蜀道之蜿蜒曲折相关联相类似的情绪情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