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摩洛哥,舍夫沙万。26日,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门。</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具有浓浓的西班牙风格,涂满各种蓝色颜料的小镇。建于15世纪,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一直都是各国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有摩洛哥天空之城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蓝白色调的原始原因是这样的颜色可以避蚊子。随着游客对这样色彩的热衷,于是,越来越多的住户把房子外围涂成这样。</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团人在小镇分成了3拨:地导领着在最前面,我们四人在最后,领队在我们前面呼应着第二拨和我们四人。有2位当地人问话第二拨人,领队接了话,结果这2位当地人索要“带队费”,领队和我们都解释说我们只是游客,但一直不肯离去(导游的职业特征似乎也是明显的)。领队与地导沟通多次无果,最终付了每人100迪拉姆得以解决。</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的酒店,条件比较好,但大巴无法开上去。昨晚下车后,沿着这条路去酒店。看到这餐厅,二位导游都说呆会儿来这里吃饭,我们四人中某人非常开心,她那中国胃可以得到满足。来了2人,一位不带辣的面条,一位是辣的面条,吃得很舒服!50迪拉姆左右。</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盛产橘子和苹果。我们吃的苹果长得不漂亮(据说长得漂亮的都出国了),但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驱车往得土安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得土安。有“欧非大陆纽带”之称,15世纪末伊比利半岛的收复失地运动(Reconquista)时期,许多被西班牙赶出的阿拉伯摩尔人,移居到得土安,这里成了他们的避难所。其古城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此,今日城内所见的清真寺、凉棚和数不清的走廊及通道,都深受安达鲁西亚建筑艺术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大道。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也不知这是一个什么古建筑,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造型是摩洛哥国徽。</p> <p class="ql-block">皇后广场。</p> <p class="ql-block">得土安传统集市。</p> <p class="ql-block">午餐厅。</p> <p class="ql-block">餐厅内。</p><p class="ql-block">有人弹琴唱歌,因为我的座位比较局促不方便走动,没记录。</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位于摩洛哥王国的西北角,此地为欧洲之交,自古以来一直被用作贸易港,17世纪被葡萄牙当作礼物随公主嫁赠英国,23年后因当地人民反抗而回归,1912年由八个列强国家商定为国际共管自由港。</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初见直布罗陀海峡。</p> <p class="ql-block">皇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右边是直布罗陀海峡(实际上还有一小段路),左边是大西洋。</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丹吉尔。斯帕特尔角上的卡斯巴大灯塔,塔的右边是直布罗陀海峡,左边是大西洋。大西洋的对岸是西班牙的塔里法。</p> <p class="ql-block">非洲洞。当地人亦称之为“大力神洞”。洞虽然不大,但令人称奇的是,这个洞穴的洞口竟酷似一幅非洲地图(镜像),甚至连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都有。它的奇迹之处在于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非洲洞旁,大西洋。</p><p class="ql-block">大西洋的浪比直布罗陀海峡的大。</p> <p class="ql-block">跑马场。</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海峡畔,在百年历史的CAFE HAFA 茶馆悠闲地喝着薄荷茶,吹着海风、听着海浪声、看着海鸥飞翔…。这是在摩洛哥的最后一个节目。明天乘船去西班牙的塔里法。</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直布罗陀海峡畔的中餐厅。</p> <p class="ql-block">在摩洛哥段的第二次中餐,也是在摩洛哥的最后的晚餐,很丰盛。尤其是只有中国胃的游客,更是欢欣!值得拍下来。</p> <p class="ql-block">下榻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高德地图在摩洛哥只能打卡国家名。从同伴那里荡来这足迹图--从卡萨布兰卡(20日)逆时针走向至丹吉尔(26日)。</p><p class="ql-block">20日下午抵达卡萨布兰卡(摩洛哥的西部,濒临大西洋,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和“大西洋新娘”。)游玩圣人区、哈桑二世广场、闻名的瑞克咖啡馆(用餐)。</p><p class="ql-block">21日,上午,卡萨布兰卡,游玩迈阿密大道、哈桑二世清真寺(建成时是世界第三大,现在是第四大);下午,抵达红珍珠--马拉喀什(摩洛哥第三大城市,位于该国南部,坐落在阿特拉斯山脚下,被誉为“南方的珍珠”。即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也是摩洛哥中南部马拉喀什-萨菲大区的首府。该市以红色城市闻名,其老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游玩巴西亚皇宫、库图比亚清真寺、伊夫圣罗兰私人花园。</p><p class="ql-block">22日,驱车瓦尔扎扎特方向去,途中游玩伊特·本·哈杜筑垒村--摩洛哥最美村落(这个古城是中世纪兴建起来的乡村防御工事,地处摩洛哥南部高高的阿特拉斯群山之中,守卫着一条穿过撒哈拉沙漠的重要商业路线--重要关口。几个世纪以来,这个利用摩洛哥特有的赤土泥烘干搭建的建筑物群,是非洲最杰出的建筑精品之一。据说它修建于12世纪--柏柏尔人穆瓦希德王朝的鼎盛时期),1987年录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游玩瓦尔扎扎特电影老城,《红海行动》等影视作品就在这里拍的。</p><p class="ql-block">23日,往梅尔祖卡-撒哈拉沙漠-方向去,途中弯道至托德拉峡谷(欧洲人攀岩、当地人避暑的好所在)游玩;乘四驱越野车进入沙漠腹地,看沙漠日落。</p><p class="ql-block">24日,看沙漠日出,驱车往非斯方向去。途中,游玩伊夫兰小镇(伊芙兰小镇。位于阿特拉斯山区海拔1664公尺,非斯南方60公里(一小时车程),于1929年开始建城,人口数仅约一万人的小城镇,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因其欧洲化的风格被称为“北非小瑞士”。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到此度假--非斯富人的后花园。在此地看不到任何摩洛哥文化的影子。伊夫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当时犹太人、阿拉伯人和罗马人先后在此定居和开发,使其成为撒哈拉沙漠北上商队的重要中转站。在近代,法国将其纳入殖民统治,进一步将其改造成为具有欧陆法式风格的小城)。</p><p class="ql-block">25日,上午,1. 游玩非斯古城(菲斯古城)中古世纪老城区,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 古兰经学院,这是一间古老的古兰经学院,是菲斯保存最完好的一间学院。3. 穆雷伊德瑞斯陵寝和娜塔琳水池。4. 皮革染色作坊,具有近千年历史。摩洛哥的皮革制造业很有名气,吸引世界游客前往参观。5. 梅克内斯城古城墙雄伟壮观,以有“胜利、凯旋”之意曼索尔城门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下午,抵达沃鲁比利斯城--世界文化遗产,古罗马北非遗迹。据记载,公元1世纪时,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城市,整个城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现在这里留有保存完好凯旋门和剧场白色石圆柱。甚至连古城街道、居民住房、油磨房、公共浴室、市场等都依然清晰可见,还有许多镶嵌式壁画。</p><p class="ql-block">晚上抵达舍夫沙万入住。</p><p class="ql-block">26日,也就今天:舍夫沙万--得土安--丹吉尔。不赘述了。</p><p class="ql-block">截止今晚,此行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旅之摩洛哥段的景点全部完成。</p><p class="ql-block">明天上午乘船横渡直布罗陀海峡离开摩洛哥去西班牙的塔里法,开始西班牙、葡萄牙段的旅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高中同学的配诗。</p> <p class="ql-block">21日,习主席到了卡萨布兰卡。明年1月开通了国内去卡萨布兰卡的直航,去摩洛哥游玩就便利了。疫情前国内每年有100多个团(最多25人)去摩洛哥游玩,疫情后是80多个。</p><p class="ql-block">摩洛哥目前人均收入约3000迪拉姆左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