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上,将“青城山及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背依岷江的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自古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公元142年,哲学家张陵在青城山上创建道教。晋代(公元265〜420年),青城山上建了很多道观,此地遂成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道教的中心。唐代的杜光庭是中国思想史和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在青城山被收集起来,后来称为“道教经文”。17世纪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道教学者和众多弟子齐聚青城山。此后,青城山继续发挥其作为道教知识和思想中心的作用,一直延续至今。与武当山道观不同,青城山道观没有再现皇家庭院的特色,而是再现了川西的建筑传统,因而在道教建筑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青城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10余座。建福宫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 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采用按中轴线对称展开的传统手法,并依据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各种建筑。建筑装饰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长寿和升仙的思想。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道教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距今2200余年。 水为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历史。水为这里创造了无尽的财富。水为这里带来了天地的灵气和永恒的凝聚力。“水”来自成都西北部的岷江,一座修建于2250年前的水利工程将丰富的岷江水引进了平原,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充满着东方哲学和智慧色彩,直到今天还在源源不断地为成都平原创造着奇迹和世代富饶。 都江堰灌溉系统约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生态工程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它在唐、宋、元、明时期屡经改建和扩建,利用天然地形和水文特性来解决调水灌溉、排走沉积物、洪水控制和无坝流量控制等问题,至今仍控制着岷江的水流,灌溉着成都平原肥沃的农田,很好地发挥着水利作用。 都江堰处于岷江从山区泄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加上百丈堤、二王庙、人字堤等辅助堤与河道,确保了向成都平原定期供水。 鱼嘴位于岷江的排水口,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鱼嘴分水堤的基本作用,是把河水流下时带来的大量泥沙“放”过去。它充分利用弯道, 把泥沙少的表层水疏导到内江,把泥沙多的下层水疏导到外江。<br> 飞沙堰坐落在鱼嘴分水堤的下端和人字堤之间,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br> 宝瓶口进水口位于都江堰市南部的离堆台和它对面的悬崖之间,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能够控制和保持水量,自动灌溉成都平原,即使在干旱或洪水时期也是如此。<br>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自江西萍乡</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