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饺子的冬至

烟火丫头

<h5>坐在暖洋洋的城市书屋里,很是惬意。</h5><h5>我扭头环顾了一下四周,偌大个书屋就我一人,孤戚戚的。手机叮咚一声,有消息提醒,拿出一看:今日冬至。</h5><h5>冬至,小年。</h5><h5>小时候,总听娘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印象中,总感觉冬至一过,娘就会特别的忙。她忙着为一家人过新年,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准备我们兄妹几个过年穿的棉袄棉裤,准备过年的鞋袜,准备过年的新衣服,准备过年各种吃的……总之是各种的忙。</h5><h5>我对一些传统节气大多比较模糊,唯独冬至记得最清。</h5><h5>在我的记忆里,无论是小时候家里紧张,还是后来生活好了,在冬至这一天,娘总会早早备好饺子馅,中午给全家包美味的饺子。我爱吃饺子,每年早早的盼着冬至这一天。冬至到,我就可以吃到娘包的鲜美的饺子。</h5><h5>娘包的饺子弯弯,像耳朵。</h5><h5>娘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冬至吃饺子,耳朵不会冻,手脚也不会冻。可不知为何?每年冬至,我都高高兴兴地吃了娘包的饺子,可我的手脚还是会冻。每当手脚冻得又红又肿,胀得十分难受时,我就会撅着嘴去质问娘。娘会心疼地拉过我红肿的手,心疼地哈着热气给我暖,还把我的手握进她温暖的大手里。</h5><h5>记忆中,娘的手总是暖暖的。娘总是一边暖着我的手,一边笑着说:丫头啊,今年冬至,你肯定是吃饺子吃少了。你看娘的手。</h5><h5>娘说着,将自己的手指杈开,让我看。</h5><h5>娘的手,还真是没有冻。只是娘的手掌上有着一道道的小缝,缝隙里黑乎乎的。年幼的我很嫌弃地说娘手脏,笑话娘是个老大人还不洗手。</h5><h5>天一暖和,我的冻伤的手,就会痒得受不了。每当这时,我总会拿手在娘身上蹭痒痒。蹭得又痒又疼时,就对着娘不停哭泣。娘会温和地抱着我,给我擦脸上的泪。</h5><h5>那时,娘的手触碰着我的脸,粗剌剌的。有时,还会剌疼我。我经常躲避着娘的手。看着娘手上一条条黑兮兮的细纹,奚笑着,说娘早上又没洗手,说娘的手会扎人,疼。</h5><h5>这时,娘只是笑笑。现在想想,娘那时的笑里,透着对儿女和生活太多的无奈。</h5><h5>我结婚了。</h5><h5>婚后,每年冬至,娘还是会早早备好饺子。娘怕我们忙,会特意将包好的饺子送到单位,放下后立马就走。上完课,我们回到家,看着屋里茶几上摆放的饺子,知道是娘来过了,心里总是暖暖的。</h5><h5>感觉那时有娘疼,真好。</h5><h5>娘包的饺子大多是萝卜猪肉馅,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每次包饺子,娘都是一个人和面、剁馅、擀皮、包捏,直至下锅蒸煮,一个人手脚麻利。无意中见过娘包饺子,高兴了还会哼上几句,陶陶然,乐在其中。</h5><h5>后来,居家迁到县城后,离爹娘远了。但冬至这天,我们也开始自己包饺子,可总感觉自己包的饺子里少了点什么。</h5><h5>大多时候,爱人会和我一起包饺子。可每次,我们不是把面和软了,就是和硬了;要么就是把馅调得不是咸就是淡;或者皮干,捏不到一起;反正每次都打算着要好好吃一顿饺子,可煮到锅的饺子,一动就破,很快成了一锅乱炖;舀到碗里时,皮是皮,馅是馅。</h5><h5>孩子们笑话我和爱人,说我们包的饺子,像逃离战场的散兵游勇,丢枪器械的,狼狈的很。于是平常日子里,这些年我们基本都不做饺子,想吃了,就带着孩子到外边饭店吃。可外边卖的饺子再美,终究是吃不出记忆中饺子的味道。</h5><h5>我还是怀念娘包的饺子。</h5><h5>娘包的饺子,每个都很支棱。娘每次把面和好后,会再让面醒上一阵子,而后拿一块湿笼布罩在面上。这样包出的饺子,不仅皮不干,还有韧性,耐煮。煮熟的饺子也是完完整整,一个一个白白胖胖,滑溜溜的。</h5><h5>饺子煮熟后,可干吃,亦或调成酸辣汤。每次,干吃时,娘会准备一个料碟,调配上醋、酱油、辣椒。偶尔,在爹的要求下,还会准备上一些蒜泥。那时,饺子是真好吃,娘的爱也是实实在在的。</h5><h5>看着窗外云淡风轻,氤氲数日的天,终于晴朗了。屋外和煦的阳光,看起来很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满,这个没娘的冬至,我却感到有点寒。</h5><h5>这几年,娘去了,冬至的饺子也变了味。</h5><h5>思绪还在游荡着,爱人打来电话,说:冬至,中午吃饺子。是啊,冬至了,应该吃饺子。</h5><h5>冬日的空气里,藏着一丝丝干冷。我说:天冷,还是吃糊涂面吧。冬至,寒冷是真实的,思念娘也是真实的。</h5><h5>今年,我的冬至,不吃饺子。</h5><h5><br></h5><h5>——写于悦己斋(共计1766字)</h5>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王爱芳,网名丫头,司卫平工作室文创人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宜阳作协副主席,宜阳实验高中英语教师。发表文字一百多万,出版长篇小说《黄花苗》,散文集《爹大娘亲》,长篇报告文学《精彩开始的地方》(合著),城市散文《宜阳宜阳》(合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