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村】我的2024(9)

又一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一村】年末盘点</p><p class="ql-block"> 《我的2024》(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暮年寻根“回娘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h1><br></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b></h1><h1><br></h1><h1> 老西门文庙地块的拆迁说了20年,这次终于动真格的了,我们还有一个兄弟在那里有一间房子,拆迁分到了一笔钱,然后请家里的几个兄弟在文庙边上的“孔乙己酒店”搓一顿。对放在“孔乙己酒店”有些惊讶“那边不是都封了吗?”电话问了,回答这酒店和文庙一起保留。老房拆迁喜忧参半,但家人们相聚总是高兴的。这酒店多少也带有一些对老城厢的怀念。</h1><h1><br></h1> <br>  孔乙己酒店是1994年我在搬出老城厢以后建造的。因许多同学、同事、朋友都生活在南市文庙附近,这些年一些老同事相聚怀旧,文庙附近也没什么比较好的酒楼,就经常约在“孔乙己”。<div><br></div> <br>  孔乙己是古式的装潢,花格木门木窗,墙上对联字画颇具古风,也和边上的文庙相配。后门就是文庙的花园,所以生意一直蛮好,还租用了马路对面的民宅作为包房,两年前一次在“孔乙己”聚餐,包房就是以前中学同学家的客厅。<div><br></div> <br>  聚餐前先去文庙边上走了一下。小学就在文庙边上的“文庙路小学”,后来女儿也在这里上小学,我们成了校友。放学了常去文庙爬假山或在回廊里玩捉迷藏游戏。<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庙的大成殿和魁星阁是似乎永远不开的。上世纪70年代,文庙的后院造了一个“南市区青少年游泳池”,我每天游个早早场,然后去上班。八十年代文庙的旧书市场一度红火闻名上海,每逢休息天和节假日我可以在里面逛上一天。</p> <br>  搬出老城厢后只要去老西门我就要在文庙边上走一下怀怀旧,但文庙的大门始终是关着的。所以也只能从孔乙己酒店楼上眺望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庙了。<div><br></div> <div><br></div> 餐后从“孔乙己酒店”出来,我们全家一起走了曾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弄堂,和老城厢做一个最后的告别。<br> 在老西门和文庙之间有一条长长的弹格路,解放前这条路上有一个尼姑庵叫“静修庵”,所以这条路叫静修路。静修路上有一个酱油店一个胭脂店还有一个由尼姑庵变为的里弄生产组,只有100多个门牌号,不过弄堂众多,有合德里、三多里、三在里、华兴里等十几个弄堂,我就居住在50弄,也就是萱寿里。这是一条只有12个名牌号的石库门里弄,我感到在南市除了龙门邨以外,这条红砖水泥结构的弄堂在南市也可以算数一数二了。<div><br></div> <br>  我住的2号是一幢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两层老宅院,两天井六厢房还带有小花园,据说以前这儿是某报业大王的住宅,在那个年代很显气派。五十年代这里只住着3户人家,到了六十年代住进了10来户,七十年代成了高峰期,达到了17户人家,在这个石库门里我住了将近四十年。<div><br></div> <br>  走进萱寿里,最让我记忆的是过街楼。整个小学中学的暑假都是在这过街楼下度过的,上午在过街楼下的穿堂风中做完了作业。躲开正午的阳光,过街楼下成了纳凉圣地,摆个小椅子,拿个半导体昏昏入梦。待到黄昏,自家门前摆个小桌子,几个菜,一张报,一把蒲扇使劲拍着蚊子。夕阳下弹格路画着拉长的身影,木屐板敲得满条弄堂夸拉夸拉响。在我上班以后,祖母几乎每天都会搬个小竹椅坐在过街楼下等我下班回家。<div><br><br></div> <div><br></div> 沿街的门窗都已被水泥木板封住,但封不住的是历历在目的对岁月满满的记忆。<div><br></div> <h1><br></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b></h1><h1><br></h1><h1> 年初和老单位同事小聚,地点选在南车站路半淞园路口的香港原味茶餐厅。南车站路564号,我17岁进厂时的老单位“上海电力修造总厂”原址就在这里。2005年,上海世博会选址南外滩,老厂搬到了南汇航头。2010世博期间这打造成了“最佳城市实践区”。老同事选择这里见面,就是回娘家叙叙旧。</h1><h1><br></h1> <br>  从西藏南路下了地铁后,我一时找不到南车站路了,打开百度导航,才走进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我从17岁进厂到42岁离开,把青春岁月都留给了这里,这些年老做梦都梦见这里的车间厂房了。<div><br><br></div> <div><br></div> 有些老同事好多年没相遇了,餐后大家在老厂房的地段走了一圈,走过当年的金工车间、调泵车间、焊条车间、动力车间、食堂,仓库……老的办公楼几经翻建,但最后的楼宇还是保留着,“南车站路564号”的路牌还在墙上刻着。说起往事一切都历历在目,望着彼此青丝成白发,大家都唏嘘不已。<br><div><br></div> <br>  人到暮年总喜欢怀旧,而寻根是怀旧的一种最真实的回归。从广义上来说,寻根是寻找“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的祖先源自何处”的答案,从狭义上说,也就是到你或祖辈出生养息的地方去看看。今年5月走了欧洲的一些小镇,依然是五六百年前这番模样。但我们的城市发展太快,不要说五六百年,有些五六十年前的建筑也都已改造换代,要找回故地重游的感觉只有在梦里了。且找且珍惜吧。<br><div><br></div> <div><br></div><div>谢谢观赏</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