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收官在関西[兵庫篇]

人在途中

<p class="ql-block">接续上篇《2024—收官在関西[和歌山篇]》,関西之行继续。</p> <p class="ql-block">沐浴在11月份灿烂的阳光下,从白浜一路北上,惜别和歌山県,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兵庫县的神户地区。</p> <p class="ql-block">首先抵达大阪駅,然后换乘JR神户線,前往神户三宫。大阪駅的站台上采用了这种五根绳索的隔离带,列車进站前与出站后处于落下状态,列車到站后隔离绳升起,让乘客上下车。全封闭站台、半封闭站台都见过,这种绳索隔离还真是头一次见识,颇感新奇。这也许反映了関西人的精明之道,毕竟这样几根绳索加个升降装置,比各种封闭门要便宜太多了。其实说到底车站站台上任何安全措施都类似于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防盗之举,只不过是一种安全提示或警示,绝对阻挡不了那些铁了心想要跳轨寻短见的人。但如此简陋的隔离措施,敢于出现在大阪这样人流量巨大的大城市车站里的,大概也只有日本了。因为依大多数日本人的性格,即便是在地上划上一条线,也会被视为雷池,能让他自觉老实的不逾越半步。</p> <p class="ql-block">関西地区很多JR電車靠近车门两侧的座椅背上,都设置了折叠椅,感觉挺实用的,之前在巴黎也有这样的这样的设置。因为国内的轨交车厢座椅采用的都是两侧长排设计,所以也借鉴不上了。</p> <p class="ql-block">兵庫县与和歌山县基本上位于繁华的大阪府一南一北。之前的和歌山市是和歌山县的县厅所在地,但只能算个小县城,高野山虽是聖域,其实也是山野之乡,白浜就一渔村渔港,给我的印象都充满了恬静与悠闲。走进兵庫县县厅所在地的神户,顿时觉得走进大城市了,尤其是在三宫駅这样相当于市中心的地方。出站就能看到高楼大厦,街头行人多了,连路边的吸烟所里都赶上插蜡烛了,还有类似于東京渋谷那种多个路口同时放行的人行通道,不过并没有那种千军外马同时过马路的汹涌人潮。</p> <p class="ql-block">在神户三宫的神姬巴士总站转乘巴士,前往神户以北的有馬町。那里是関西地区著名的温泉乡。</p> <p class="ql-block">约半小时车程,抵达有馬町的中心太閤橋。</p> <p class="ql-block">有馬温泉酒店预订须知上标注有抵达巴士站后请电话联系,酒店会派车迎接。打开地图看了一下,我们预定的酒店距太閤橋巴士站仅450米。寻思区区450米,步行仅需8分钟,与其站着等,自己走几步不也就到了,何必再劳司机跑一趟。</p> <p class="ql-block">却没注意到地图上还有一条小小的提示,全程上坡,落差38米!这450米的陡坡,让年龄加起来超过260岁,还<span style="font-size:18px;">拖着行李的</span>大叔大妈们遭了老罪,我的一善之念直接换了个气喘吁吁到怀疑人生啊!</p> <p class="ql-block">好在这次时间上可以直接入住了。酒店的环境还是让人很满意。</p> <p class="ql-block">我还是先要抽上一口,只是整个古泉閣就这么一个吸烟所,而且还是在閣外十多米处,烟民不易啊!</p> <p class="ql-block">兵库县神户的有馬温泉,是日本最古老的温泉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和岐阜县的下吕温泉、群馬县的草津温泉一同位列日本三大名泉之列。日本的温泉排名很多,但有馬温泉总能在各种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有馬温泉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它有两种温泉,一种是泉水中含有约为海水含量浓度两倍的铁盐,颜色似铁锈红的“金泉”,另一种是含无色透明的碳酸、放射能泉,名为“银泉”。</p> <p class="ql-block">换浴衣、泡温泉,好好犒劳一下像被灌了铅一样的16 条老腿。这古泉閣里男女各有两个温泉池,所以三泡到底,不用轮换,池水则都源自金泉一脉。</p> <p class="ql-block">根据介绍,这“金泉”源泉水从泉源井涌出的时候是白色的,泉水中的铁元素与空气接触后发生氧化反应,就会迅速变成了这样的茶褐色。</p> <p class="ql-block">之前的和歌山白浜白良莊グランドホテル面向太平洋,放眼望去是满目蓝白相间的赏心悦目,这古泉閣则是掩隐于山峦环抱之中,放眼色彩斑斓的枫红榉黄。</p> <p class="ql-block">古泉閣的夕食是名为“霜月”的会席制料理。</p> <p class="ql-block">特别出彩的是那一壶小火慢熬出的海鲜汤,鲜到眉毛落光啊。</p> <p class="ql-block">泡舒服了,吃舒坦了,那爬坡450米的心理阴影消散了,老腿似乎也轻松了,这心思就又开始活泛起来。但凡著名的温泉乡,总有一条比较有特色的温泉街,尤其是在夜间,灯火摇曳中透着一种暧昧的情调。点开谷歌地图,步行500米,关键是标注“较为平坦”,那就去瞅瞅有馬温泉街是个啥模样吧。</p> <p class="ql-block">结果就是这一丝活泛之念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有馬町完全就是一个地无三尺平,处处是陡坡的山区小镇。这古泉閣差不多位于小镇的最高处,有馬温泉最著名的“金湯”、“银湯”和一多半的温泉酒店、旅馆都位于山坳处。谷歌地图标注的“较为平坦”居然都是超过30度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45度的下陡坡路。我们艰难的绷直了腿,花了好久才看到了“金湯”,而且这有馬也没有灯火阑珊的温泉一条街,只有散落在小巷里的昏暗灯光。再也没有勇气继续用两条腿前行或是返回,只能呼叫酒店派车把我们接回。</p> <p class="ql-block">从和歌山到兵庫,从白浜到有馬,从海边到山区,从两室一厅到一室户,这里没有混浴,体验一下混居吧。</p> <p class="ql-block">迎来又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p> <p class="ql-block">古泉閣的朝食。</p> <p class="ql-block">这有馬温泉还有很多推荐的景区观光コース,但感觉都太过费腿,让我们望而怯步。经过和酒店工作人员的再三确认,从古泉閣前往瑞宝寺公園这条线路似乎坡度还算小点,距离也不太远。于是下决心再试一下。最后发现这条线路是我们在有馬走的最轻松的一段路了。所以说吧,如今那么多的APP,包括号称地图界第一的谷歌,胡扯瞎掰的都不在少数,要想靠谱,我觉得信人还是根本,别人信不了那就信自己。</p> <p class="ql-block">中间途径的有馬邮票博物馆。在这两只充满了年代感的老古董邮筒前,大妈们是不是显得特别年轻啊?</p> <p class="ql-block">有馬原先是有一座瑞宝寺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好端端的到了明治初期就被废弃了,该不会是寺院里的和尚们行为不轨吧?不过寺院一般都占据了风景比较美的风水宝地,好地方也不能因为几个无良犯贱的和尚就荒废了呀,所以这里就被改建成了公園。因为这一片地区种植了约3000株的枫树,因此它也成为了有馬乃至関西地区的“红葉名所”。</p> <p class="ql-block">之前漫步和歌西の园庭院,枫红还差点火候,本以为这一次又会与日本的红葉季擦肩而过了,没想到却能在瑞宝寺公園与“見傾”红葉邂逅了,有时候真的不能不往人品上找原因啊!</p><p class="ql-block">“見傾(もみごろ)”是日语中“最佳观赏期”的意思,形容红葉最佳观赏期的还有“紅葉狩り(もみじがり)”、“紅葉り(もみじり)”、“観楓(かんぷう)”等,这些都是日语中用以表达对自然美景珍视和追求的专用词汇。</p> <p class="ql-block">按照日本的“红葉見傾”情报,瑞宝寺的红葉是从11月20日开始“見傾”</p> <p class="ql-block">这枫叶的最佳观赏期其实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除了温度、天气,据说还与枫叶所含的花青素含量有关,可以说可遇而不可求。这次属于人品与运气双双加持,让我第一次赶上了日本的红葉見傾。虽然只是見傾开始,还不算是見傾最盛期,但眼前这种带有绿意点缀的景色,才是我最喜欢的秋意。因为绿色象征了生命力,一旦到了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程度,会让我想到它将盛极而衰,最终变成残叶枯枝,心中就会有一种悲凉之感油然而生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阳光、蓝天、白云、红葉、绿意,在我看来一切都刚刚好。虽然这有馬把我的两条老腿折磨的够呛,但此时此刻的瑞宝寺公園,让所有的折磨都得到了补偿。虽然有馬大概率是不会再来了(除非日本能认中国驾照),但至少此次的有馬之旅还是让我收获了不虚此行的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枫叶红了,栗子也到了收获的季节,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瑞宝寺燒栗子要来一份。不过别误会,那喂喂的小手可不是漂亮的栗子小姐姐的噢。</p> <p class="ql-block">结束瑞宝寺公園游览,回到古泉閣。这次老老实实让酒店的迎送车给送公交站了,别说400米了,40米都不走了,长记性了。</p> <p class="ql-block">日本之所以让我乐此不疲,以一宿二食三泡为特点的温泉酒店绝对功不可没。这些年漫游日本,关东、东北、北海道、中国、中部、九州、四国、冲绳八大地区的这类温泉酒店基本上都住过吃过泡过了,独缺近畿地区。这次白浜和有馬的两家温泉酒店算是把这空白点给补上了,虽然関西地区也有众多温泉,但白浜温泉和有馬温泉,可以算是関西地区的最著名的两大名泉,这回我算是把它们都泡过了。</p><p class="ql-block">日本每年都有各类的“温泉排行榜”出炉,各个地区或是县市也会自己出台各自的排行榜,不过那好像都只是围绕着温泉的历史、传说、功效。对我来说,温泉酒店的体验较之单纯泡个温泉更具魅力,也更吸引人。所以之前我综合宿、泡、食,再结合酒店本身与周边环境、氛围、服务,给自己这些年去过的温泉酒店列过一个排行榜。我心目中排名前十位的是:</p><p class="ql-block">No.1:【越後の宿 いなもとホテル】,</p><p class="ql-block">新潟県 湯沢町 中部地区。</p><p class="ql-block">穿过长长的隧道,走进越後山脉的环抱,置身豪雪的世界,泡池中欣赏日照金山,享受美味佳肴和甘醇地酒,在还能顺道去高半旅馆的霞の関感受一下川瑞康成的大师气息。</p> <p class="ql-block">No.2:【星野リゾート奥入瀬渓流ホテル】。</p><p class="ql-block">青森県 十和田市 東北地区。</p><p class="ql-block">近百平米的超大和室,冰雪相伴的室外泡池,丰盛美味的夕食朝食,漫步皑皑白雪和冰瀑之间……。</p> <p class="ql-block">No.3:【不老ぶ死温泉ホテル】。</p><p class="ql-block">青森県 西津轻郡 深浦町 東北地区。</p><p class="ql-block">乘坐五能线上的リゾート電車,来到坐落于日本海海岸线上的不老ぶ死温泉,虽然女士们不守规矩裹着毛巾下混池,但每个人都无暇关心那些赘肉,因为日本海炫丽的落日晚霞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No.4:【湯杜 匠味庵 山川】旅馆。</p><p class="ql-block">山形県 米沢市 小野川町 東北地区</p><p class="ql-block">小野川无疑是日本东北最迷人的温泉乡之一,而【湯杜 匠味庵 山川】旅馆能受到明仁皇太子的青睐,其舒适的温泉和优雅的和室自然有着特殊的情调,无论煎烤、寿喜,米沢牛都鲜嫩可口美味至极。</p> <p class="ql-block">No.5:【旅館 みやじまの宿 岩惣】。</p><p class="ql-block">広島県 廿甘市 宮島町 中国地区。</p><p class="ql-block">位于宫島红葉谷国立公园中,具有160多年历史的旅馆,与诸朝诸代女王天皇、首相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同泡一个温泉、同住一个客室、同赏一片红葉。还能品尝鲜嫩的碳烤生蚝,看宫島神社漂浮于海上的大鳥居,抚摸温顺可爱的小鹿。</p> <p class="ql-block">No.6:【ホテル ゆけむりの宿 美湾莊 】。</p><p class="ql-block">石川県 七尾市 中部地区。</p><p class="ql-block">坐拥七尾湾,尝女将亲手调制的抹茶,看照起潮落,享朝食夕食,泡凌空温泉。</p> <p class="ql-block">No.7:【旅館 おおみや】。</p><p class="ql-block">山形県 山形市 藏王町</p><p class="ql-block">雪乡里的传统旅馆,室外遍地皑皑,室内曲径通幽。山形牛可涮可烤,口感香嫩。看完藏王山特有的樹氷,再享受一下源泉风吕。</p> <p class="ql-block">No.8:【旅館 黑湯温泉】。</p><p class="ql-block">秋田県 田泽湖高原 乳头温泉乡 東北地区。</p><p class="ql-block">山毛榉树林簇拥下的高原坐落在秋田乳头温泉乡的古老密之湯,掩映在深秋时节漫山遍野斑斓色彩中的传统旅馆。穿越时空与我们这代人心目中的女神—中野良子同住、同吃、同泡,首次体验传统混浴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No.9:【旅館 みくりが池温泉】。</p><p class="ql-block">富山県 立山市 室堂町 中部地区。</p><p class="ql-block">位于日本阿尔卑斯山的在最高点,与雪墙为伴,享受日本海拔最高的温泉,欣赏狂风暴雪之后静谧的山峦和みくりが池。</p> <p class="ql-block">No.10:【旅館 美松 大江亭】。</p><p class="ql-block">福岡県 别府市 九州地区。</p><p class="ql-block">优雅静谧,一个人独享整座旅馆。在顶楼的泡池里俯瞰别府湾,品尝风味独特的马肉刺身。</p> <p class="ql-block">之前的这前十排名里,東北地区占了六位,中部地区占了两位,中国与九州地区瓜分了剩下的两个席位,北海道暂时没发现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関西地区则因为我还没有体验过这一地区的温泉酒店。这回补缺了関西地区,两家温泉酒店中,古泉閣中规中矩,入榜乏力,但白浜的白良浜グランドホテル充满惊喜,绝对有资格跻身我的排行榜。只是原先的十位不忍割舍,似乎也没理由出局,那就让它并列第5吧。</p><p class="ql-block">并列No.5 【白浜的白良浜グランドホテル】</p><p class="ql-block">和歌山県 白浜町 関西地区。</p><p class="ql-block">坐拥绝色无敌海景,裸身直面太平洋水,蓝天白云下的海滨沙滩,如诗如画般的“百佳日落”。尽享舒适宽敞的客室,品尝精致美味的佳肴。</p> <p class="ql-block">巴士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这就进了神户市的地界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到日本的Police车道路执法,还是个美女警察姐姐。可惜啊,日本不认中国驾照,害的我这样的艳遇相遇而不可亲遇啊!</p> <p class="ql-block">从三宫站坐電車,到元町站。</p> <p class="ql-block">元町,是神户最早的中心,元町的地名也因此而来。JR元町站的建造年份大概比较久,居然没有电梯,从站台到改扎口再出站,三层之间上下全靠两条腿。作为神户最中心的電車站,难道它把坐轮椅的都拒之门外吗?非常不可思议噢。</p> <p class="ql-block">神户市是兵庫县的县厅所在地,属于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是日本第七大城市,著名的国际贸易港,也曾经是世界第一大港。神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12000年的縄文时代,江户幕府末期,“黑船来航”事件使得日本在欧美的压力下被迫打开了国门,自1854年到1868年,下田(东京湾)、箱馆(今函馆,北海道)、横滨(神奈川县)、神户(兵库县)和大阪先后成为日本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p><p class="ql-block">相比于喧闹的大阪,神户算得上是一个大隐于市之地,即便是在元町与三宫这样属于神户历史、文化、商业的中心地带,大街上也没有那种人头涌动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神户東急REI酒店就位于元町最热闹的地段,我们関西之旅的最后4天都下榻这里。未到入住时间,先把行李寄存,大妈们歇息一下,我用一下吸烟所。</p> <p class="ql-block">楼下便是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对面是大丸百货,这一片区域都是神户开埠后最早的外国人居留地。</p> <p class="ql-block">酒店一侧就是南京町,这南京町是位于元町街和荣町街之间一条狭长的通道。南京町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名字,当初这里是由在日华人集聚形成的神户“中华街”(类似于美国的“唐人街”)。“南京町”这个名字在以前,是所有日本“中华街”的统称,但是战后其他地方都改了称呼,神户这条“中华街”就成了的全日本硕果仅存还称之为“南京町”的“中华街”。这里两侧聚满了100多家中华料理店,几乎可以看到全中国的各种菜系饭馆和风味小吃,混迹于此十之八九都是日本人,但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这些让他们趋之若鹜的“中国料理”早已经变味了。对我而言,这种和味中食的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再说中餐干嘛要跑日本吃呢?所以把它当成一景看一眼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与“南京町”紧挨着的,是“元町商业街”,它被誉为神户的美食与购物天堂。</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环境比隔壁的南京町清净、优雅,人也少很多。这里既能看极富日本传统的商品,也有代表着潮流与时尚的特色商店。</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商业街上的「焼肉ホルモン ひなた屋」吃了一顿牛丼饭,这丼饭的牛肉是自己烤的,有点自己动手,美味下肚的意思,而且它家的朝鲜冷面也非常好吃。</p> <p class="ql-block">解决了神户的第一餐,我们开始City Walk。这是神户的NHK大楼。日本的警察其实存在感并不强,区警署门口都看不到警车,偶尔在街头看到一位巡街的警察叔叔。</p> <p class="ql-block">一个身穿写着“交通安全”背心,看似也就刚步入校园的小学生过街,大妈似乎有点不放心,所以紧随其后。在上海,这个年龄的孩子独自上学、上街、过马路似乎挺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江户幕府末期的“黑船来航事件”,使得日本在欧美的压力下被迫打开了国门,作为开放的通商口岸,神户当年为蜂蛹而至的外国人开辟了多处“居留地”,大致类似于中国当年的“租界”,这北野异人街就是其中的一处。有意思的是日本人把那些闯进来的西方人称为“异人”,而中国人则把同一伙人称之为“洋人”。虽只是一字之差,细细琢磨,其含义似乎还是有很大不同。</p> <p class="ql-block">位于异人街入口处的这栋建筑上,赫然写着“Trump",这是蹭如今异人国当选大统领的热度还真是川普的房产?</p> <p class="ql-block">异人街不算很长,依山而建,山坡上小巷里还保留了很多富于异国情调的建筑,如今成了神户的一个旅游点。</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标志性的建筑,大概就是这座「風見雞館(かざみどりかん)」,屋顶上有一个鸡形状的风向标,据说在欧洲很常见。这栋建筑曾是一位德国进出口商人ゴットフリート・トーマス的府邸。不过这“風見雞”在日语里也作墙头草、见风使舵解。这可能就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吧,这位トーマス也是不辨国情,硬是要把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搬到这里来。虽然它如今成了神户异人街的标志,但如果他知道日本人眼中这玩意作这般解释,它还会把它搁自家屋顶上吗?所以说这入乡前问俗,入乡后随俗还是很重要噢。延伸开来说,这人类是不是也需要认真反思一下那种遇事总基于“我以为、我认为、我觉得”做判断、下结论的思维模式呢?</p> <p class="ql-block">神户当年的外国人居留地和中国当年的租界好像还是有点不同,大概属于日洋杂居,所以在那些异国情调的建筑之中,也有佛教寺院。据介绍还有神社,只是地处山坡高处,有馬的阴影还在,看到陡坡台阶双腿还会不由自主的打哆嗦,也就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溜达回到酒店入住。東急REI作为商务酒店,它除了位置极佳,客室也还算宽敞,餐厅、洗衣机、微波炉、饮料售货机、制冰机之类都有配置。微波炉下怕你加热后的食物烫手,还贴心的准备了木托盘。</p> <p class="ql-block">神户有两座山,六甲山和摩耶山,互为犄角,对神户形成拱守之势。据介绍从六甲山上,能看到千万级的神户夜景,莫耶山则是百万级的神户夜景。这个千万级和百万级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据说是从构成神户夜景的灯光花费的电费折算出来的,咱们自然要选择千万级的了。</p> <p class="ql-block">按照酒店前台小姐姐给的线路图,我们先電車再换巴士,抵达六甲山下的缆车站。</p> <p class="ql-block">六甲山缆车单程600日币,往復1100日币。</p> <p class="ql-block">六甲山缆车行程1.7公里,垂直落差494米,从昭和7年(1918年)开始运行,如今运行的是第三代缆车,复古风格,每30分钟双向开行。</p> <p class="ql-block">缆车轨道两头是单轨,中间设置了一段双轨,用于上下行缆车的交汇。</p> <p class="ql-block">登上六甲山,感受一下价值千万级的神户夜景。</p> <p class="ql-block">夜景很漂亮,但值不值千万百万那就取决于个人感受了。</p> <p class="ql-block">山顶的观景台上挂着一个人工大月亮,AI映象模拟出从月牙到满月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远距离俯瞰了神户的城市夜景,再近距离欣赏一下神户的街头夜景。</p> <p class="ql-block">与白天相比,夜晚的神户街头人气似乎更旺一些。</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日本有哪一处是24小时人気之地,那恐怕非バチンコ莫属。如果说日本有哪一种老少男女通吃的娱乐方式,那同样也只有バチンコ。</p><p class="ql-block">我在日本建伍时的师傅是个很有意思的日本人,虽然他没有参与过那场战争,据他说他的祖上也没有从过军,当过拓殖团,但他是我遇见的第一个能够主动反省日本军国主义时代罪恶的日本人。虽然脾气有点古怪,说话办事也有点看人头下菜,但履行起自己当师傅的职责时那绝对尽心尽责。当年他带着我没少跑日本的娱乐场所,但唯独这バチンコ是个例外,而且我也从没见他在哪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バチンコ店门前停下过脚步。唯一一次我说想去那里面看看,换回他十分严肃又语重心长的两个字:“だめ</span>”!就这一声“だめ”,害得我迄今为止一直与这个日本国民娱乐绝缘。虽然我走过路过会还是会停下脚步,但那声“だめ”始终阻止着我跨过那扇门去一探究竟的好奇与冲动,这两张照片也都是从门外拍的。</p> <p class="ql-block">日本的咖啡馆非常有情调,非常想进去喝上一杯,只是这大晚上的,实在怕喝兴奋了睡不着觉啊。</p> <p class="ql-block">在三宫商业街的这家大起水產寿司店,所有寿司都是现做现卖,售完即止,是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寿司専門店,而且价格也不贵,10貫售价含税还不到700日币。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买上两份回酒店当夜宵,美味!</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三宫街头。</p> <p class="ql-block">这次関西之旅原本是不包括四国島的,但为了一睹本州島与四国島之间的鳴门海峡漩涡奇景,特意安排了巴士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从三宫巴士站坐上巴士后,在高速上行驶了没多久,就驶上了明石大橋。明石大橋是一座跨越本州岛関西地区神户市垂水渠与淡路島淡路町之间的明石海峡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悬索橋</span>,是日本将四大主島(即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连成一片交通网的组成部分。包括引桥在内全长3910米的大橋始建于1988年,建造周期耗时十年,1998年正式竣工通车,在世界悬索桥建造史上开创了直升机架设牵引橋的先例。</p> <p class="ql-block">高速巴士由东向西横穿谈路島。日本人是不是信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得而知,但那島上的满目青翠郁郁葱葱,显然不是出自领导意志,让子孙后代们都能享受同一片绿水青山的意愿,展示了全体国民自觉持久的努力吧。</p> <p class="ql-block">经淡路島与四国島之间的鳴门大桥跨越鳴门海峡。这座鳴门大橋的全称是“本州四国连络公路大鳴门橋”,它和刚刚经过的明石大橋一样,也是一座悬索橋,全长1.63公里,建造花了九年时间,于1985年通车。</p><p class="ql-block">本州岛与四国島之间共有两座大橋相连,一座是濑户内海大桥,从冈山县仓敷市到香川县坂出市,全长37公里,2015年去四国島旅游时乘船从桥下穿行过、2019年从京都去爱媛县时乘电车从桥上走过。今天乘巴士从兵库县神户市的淡路島经这大鳴门橋跨越鸣门海峡登陆四国島德川县的鸣门市。至此,我也完成了将本州島与四国島之间两条通道一网打尽的小目标。北海道与青森县之间的轻津海峡2018年时乘坐新幹線穿过了连接北海道与本州島之间的海底隧道,这样日本本土北海道、本州島、四国島、九州島四島之间,就还剩一条本州島与九州島之间的関門海峡,虽然乘飞机跨越过N次,但那里有一条全长1公里的隧道可以步行通过,计划明年去走一趟,体验一下从本州島步行登陆九州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鳴門大橋四国島侧位于四国島最东端的大毛島的岬角处,跨过大橋中线,就进入了四国島上德川县的鳴門市境内了。在大橋四国侧橋头的鳴門公園站下车,这里辟有专门区域可近距离欣赏大橋的雄姿,与鳴門大橋合影纪念,并有步道通往鳴門公園。</p> <p class="ql-block">鳴門公園是日本在昭和九年(1935年)建立的濑户内海国立公園的一部分,这濑户内海国立公園也是日本最早设立的国立公園。</p><p class="ql-block">日本在1931年颁布了《国立公園法》,将最能代表日本的自然风景区域划分并指定为日本的国立公園,由中央政府直接认定和管理。之后各都道府县也按照地方政府提出,中央政府认定,地方政府管理的体制,开始将最能代表各都道府县的自然风景区域划定为国定公園。1957年日本在原先《国立公園法》的基础上又颁布了新的《自然公園法》,国立公園和国定公園被一并纳入管辖,公園的认定范围从最初的名胜古迹、原始的山区延展到海域、湿地景观。除了保证旅游观光属性外,还增加了关于自然与环境保护的条款。截止到2023年,日本国立公園34处,地域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占全国陆域面积的5.5%。国定公園目前共有56处,地域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占全国陆域面积的3.6%。无论国立还是国定,这些公園都建立在大自然风景绝佳之地。然后,重点来了,它们都是开放式的!都不收门票!从认定体制上说,它们与国内差不多,但是从运营管理机制上说,则是大相径庭。对于这一点,我也疑惑过,还曾与日本人探讨过,得到的回答却是一脸懵逼的反问,这些大自然的美景是上天给全体国民的恩赐,收门票的话钱归谁所有呢?于是我也无言以对的懵逼了。日本是一个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咱们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大概就是国情不同所致啊!</p> <p class="ql-block">鳴門公園内建有[うずの丘 大鳴門橋記念館],館内用图片形式展现了明石大橋与鳴門大橋的建造过程。</p> <p class="ql-block">还能通过AI映象身临其境的穿行于大橋上下,不过那种体验实在令人晕眩,看完之后大妈都站立不稳了。</p> <p class="ql-block">这次之所以特意安排了鳴門一日游,还是缘于很多年前在一份四国島的观光资料上看到的这一张浮世绘风格的うず画,这うず就是我们说的潮水形成的漩涡。</p> <p class="ql-block">記念館内有关于漩涡形成机理的说明,这是一种由特殊的海底落差结构,洋流方向以及潮汐相互作用构成的海洋奇观。</p> <p class="ql-block">这鳴門海峡的一侧是濑户内海,另一侧是通向太平洋的纪伊水道,这里每天两次的潮起潮落,日语称为“满潮”和“干潮”。满潮时太平洋水经纪伊水道分别通过鳴門海峡和大阪湾进入濑户内海,在5~6小时的满潮期内,濑户内海与纪伊水道两侧会逐渐形成最高达到15米的落差,然后到了干潮时潮水又会通过原路和落差涌入太平洋。由于海峡地势狭窄,海底地形复杂,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可以形成最大可达20km/小时的流速,于是就形成了鳴門海域独特的涡旋景观。</p> <p class="ql-block">根据百度资料,按照规模论,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海峡”、美国洛杉矶的“西摩海峡”与日本的“鳴門海峡”位居世界前三,论所形成的漩涡最大直径,“鳴門海峡”与英吉利海峡与法国ランス河交汇处、挪威的サルトストラウメン小镇排行前三。从記念館的布展内容上,挺能体现日本人的小心眼。它选择按形成涡旋直径最大的排名列出了能让自己排第一的三处,甚至还把偶尔会出现的南极洲涡旋也挂了出来,可因为论规模鳴門海峡只能排老三,它对那前两位干脆选择了只字不提。其实我觉得老三挺好的呀,家里排行上有哥姐罩着,下有弟妹可欺,单位里排老三既不冒尖承担责任少点,也不垫底该有的都不会少,何必整天执着于要当老大排第一啊,不值当,忒累!</p> <p class="ql-block">说到小心思,还体现在纪念馆的关于世界性大桥的展示上。咱中国的名桥不胜枚举,不管是历史上的四大名桥还是现代那些堪称世界桥梁精品的大橋,可在这所記念館里,居然只有一座卢沟桥在列,而且我觉得这未必是基于惭悔吧。</p> <p class="ql-block">登上纪念馆的顶楼,是一座360度的展望台,鳴門海峡与大橋,漂浮于纪伊水道一侧的飛島等都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走出記念館,顺着一侧的斜坡往海边走,去往大鳴門橋遊步道「渦の道」。大鳴門橋在建造之初,就考虑到了日后供游客近距离欣赏鳴門涡旋的需求,所以在大橋车行道下方,距离海面45米处,同步建成了一条从岸边向海峡延伸450米的海上漫步观光步道。</p> <p class="ql-block">当天公布的鳴門潮汐时间表。</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鳴門橋記念館」和「涡道遊步道」是需要购票的,分别购票是成人620+510日币,购买通票则是900日币,小薅羊毛230日币,还获赠特制明信片一枚。</p> <p class="ql-block">多语种的介绍册,潮汐时间表,漩涡形成的Q&A,加盖記念印章等,则可以Free 获取。</p> <p class="ql-block">遊步道两侧采用铁网结构,每隔100米设立有玻璃窗的休息所。实地遊步的体验证明,这些玻璃窗和休息所的设立太有必要了,因为海峡的风好猛了,绝对能把人吹到透心凉,如果没有它们提供一个缓冲区,我可能走不到第二个休息所就打道回府了。日本人搞那些不务正业别有用心的小心眼小心思让人不齿,但一旦用在这些方面,其事先考虑、周密规划的心思还是值得称颂、让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涡の道”遊步道的尽头是一片宽敞的回廊式结构展望台,地面上设置了10块玻璃地板,每块大约1.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透过玻璃地板,可以俯瞰45米以下奔流的海水和所形成的漩涡。</p> <p class="ql-block">不过当天不属于天文大潮,虽然赶上了满潮时段,但这漩涡看上去并不明显,也没有画作上那番雄伟。</p> <p class="ql-block">鳴門公園内也有游船穿行鳴門海峡的游览项目。</p> <p class="ql-block">在「大鳴門橋記念館」的另一侧,有一个位置极佳的公共展望台。</p> <p class="ql-block">也能将鳴門海峡、鳴門大橋周边的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看海、看島、看飛鳥。</p> <p class="ql-block">展望台上有2家面馆,我们选了景色更好的一家,观景、嗦面两不误。占据这么好的位置,这般可餐的秀色是無料手配的,因为这里的面条价格比神户市里面还要便宜,才人均不足1千日币的消费水准。这面馆一天大概率就做一个午市,食客也不算多,结合它的出面速度,估摸着一天的营收额都不足8万日币,这店是怎么维持下来的?老板娘为什么还能干的那么乐乐呵呵的?有没有什么生财之道经营秘诀让国内景区内的餐饮店借鉴一二的呢?</p> <p class="ql-block">吃饱了总想要抽上一支,不过找这吸烟所把我累够呛,整个鳴門公園范围内就这么一处,还特别不显眼。</p><p class="ql-block">鳴門公園的巴士站是一个单向站,只下不上,也没有反向站。所以还得乘当地的德川线路巴士前往鳴門高速站才能搭乘上回神户的高速巴士。</p><p class="ql-block">这鳴門公園到鳴門高速之间,有一个大塚美術博物館,这四国島虽然在日本属于相对落后的地方,但似乎很有文化底蕴,好些个博物館都名声在外。本来觉得这是走过路过不可错过的一次补课机会,不料事先功课没预习,这博物館的定休日好巧不巧就安排在了周六,让我徒唤无奈。</p> <p class="ql-block">鳴門高速巴士站挺逗的,购票所与车站之间起码隔了有3公里左右。买好了车票先坐这无人驾驶的单轨车,车厢内就一个“閉”字键,按下后就会自动关门、运行,大概2公里左右自动停站、开门。虽然这单轨车走的摇摇晃晃的,但感觉还挺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继续步行走过一段长长的甬道,再沿阶梯上行。</p> <p class="ql-block">这才算到了高速路上的巴士站。巴士基本会掐着点到达,因为这是一个多目的地、多巴士会社共用的巴士站,所以车到站后司机下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吼一嗓子自报家门,然后逐一查验乘客的车票信息,以免拉错了对象。</p> <p class="ql-block">如今日本的电子车票也开始流行起来,有不少人都是出示手机上的乘车码,司机扫一下就行。我还没学会电子票的玩法,所以还是买的实体票。当然,不管是实体票还是电子票,都是认票认码不认人,没有实名制,也没有安检过程。话说在日本的旅途中,让我感觉与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搭乘公共交通的便利化与简单化。除了搭乘飞机值机时的实名制和登机前的安检、酒店入宿时的身份登录外,无论乘坐新幹線、電車还是地下鉄、巴士,无论你在本地溜达还是跨县倒腾,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只要我自个儿不犯糊涂就没事,因为从来没人会来关心或是确认这一点,也没有仪器或是人工来对你进行安全查验。前些天有报道称广州有地铁因为突然升级安检措施,乘客入站耗时1小时。上海虽然没有发生类似情况,但“逢包必检”则是常态。虽说国情不同,我也认为安全无小事,但为什么也讲究“安全第一”的日本,似乎偏偏在公共交通方面就少了根筋呢?</p> <p class="ql-block">巴士再次驶上鳴門大橋。</p> <p class="ql-block">开始我的二次横穿淡路島。</p> <p class="ql-block">和所有的公共交通一样,日本的巴士车厢内非常安静,没人打电话,没有手机外放,车头的显示屏上会无声的显示车行方向和停车信息。车上的乘客绝大多数都是昏昏欲睡,并非日本人都有到站即醒的特异功能,而是因为日本的巴士司们都有一个传统的手工记事板,上面记录着每个座位上乘客的下车地点。所以在途中你尽可以放心打呼呼,但同时也得注意不要随意换座位。</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没到过淡路島,所以即便只是坐大巴途径,我也有点兴奋,所以毫无睡意。窗外的景色使人感觉到这是一个生态环境极好的海岛,我是不是该安排个时间来这島上住上两晚慢慢游一游?</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出现了一片乌云,然后车头的显示屏上就显示出了“前方有雨”的提示,正当我怀疑这预报准不准时,也就5分钟吧,车窗上真的开始挂上雨珠了,有点神奇噢。要说前方拥堵、事故,咱们的导航也能提前通知,但准确告知前方5分钟左右车程处会下雨,这个我们能做到吗?</p> <p class="ql-block">不过这雨来的快也走的快,不多时便雨过天晴,阳光再现。</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日本还有人在用着这种夏普翻盖式手机,居然还是卡在充电座上充电的款式,最神奇的是他就坐我边上。看着他神态自若的拨弄着这老古董手机的场景,感觉自己一下子被拽回了少说也有大20年的很久很久以前。这个可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高端品啊,它让许许多多与那个时代有关的记忆都浮现在了眼前。时光荏苒,岁月沧桑,让人感慨无限啊!</p> <p class="ql-block">不到1个小时,便完成了淡路島穿越,神户在望,再次驶上了明石海峡大橋。</p> <p class="ql-block">高速巴士在明石大橋神户一侧的高速路橋头有一个停靠站,叫“舞子”,从这儿下车可以坐电梯直达明石大橋公園,舞子也是四国方向高速巴士与神户轨交電車的一个双向换乘点。巴士从舞子站穿过眼前这条隧道后,下高速转向进入神户的快速路。</p> <p class="ql-block">神户的地貌基本上也算群山环抱,所以进出都有不少的隧道。进入隧道,请开车灯,这应该是新手就该明白的道理。但也架不住有些人的学车教练是体育老师,把这一课给漏了,于是隧道口还会有提示。记得一段时间前国内的隧道口突然冒出了一个灯光加射线的标志,引起了一些司机这是什么的干活的疑惑,害的交警蜀黍还得出面科普,这就是进隧道要开灯的干活。我注意到日本隧道口的开灯提示是这样的,有些用文字“隧道内点灯”,有些是文字“点灯”加车前一道光束射入隧道内的图形组合。尽管也有点不统一,但两种都直观清晰,不用解释也一目了然。虽说这些都属于细节,但与遍布监控摄像头却吝于加两个汉字相比,还是让人感受到管理理念上的差异。此外,日本隧道内灯光的光源和安装点位配置也比国内来的合理,视觉上清晰而柔和,既充分保证光照度又毫不刺眼。其实中国人很擅长于拿来主义,在这些方面拿一点或者说借鉴一下是不是可以呢?</p> <p class="ql-block">回到神户的三宫巴士站,有引导员引导车辆进站停靠。日本满大街从来看不到城管的英姿,但这样的引导员却不少。这又是与国内在城市管理资源配置上的一大区别。</p> <p class="ql-block">除了電車站内,在JR三宫站外,至少还有四五个如此规模的储物柜群。作为一个流动人口和游客众多的城市来说,这种储物柜绝对是一种强劲的刚需。神户也好,其他日本的大小城市也好,对这种刚需的满足,不仅是体现在数量上,规格搭配上,也体现在了区域设置的便利性上,值得大大的点赞。在来一次日本免不了大包小包的那些年代里,我为了解放双手,带回更多的大包小包,就经常用到它们。虽然这些年我已经用不上它们了,但每每看到它们,总会油然生出一种亲切感和感激之情,而且还会不由自主的联想起“人民城市为人民”这句经典名言。虽然这属于日本对我们城市管理理念的剽窃,但应该承认,还是有点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前一阵女儿来神户,发掘出了一家位于中央区,名叫「焼き鳥ももふた 」的串燒店(也就是国人的烧烤店),于是就给我们预约了。只是日本的地址管理真的不敢恭维,你要按照地址走,无论是谷歌还是雅虎地图,基本也就能把你带到20米以内,但最后能不能找到这家店,尤其是那种小店,那就得凭运气和本事了。这次我的运气和本事都下线,到了谷歌地图给我的终点,转了好几圈楞是找不着。打电话给店主,报了我的预约号,想让他给指个道,得到的回答却是没有我的预约。这让我有点犯起倔来,觉得必须当面理论一下。于是继续寻找,最后在一位路人的热心协助下,通过其他店铺定位辅助,在谷歌地图终点前10几米的一座大楼一层拐进去5米处,终于找到了这家「焼き鳥ももふた 」。和老板再确认,真的没有我的预约,这到底咋回事呢?一番沟通后才明白,因为日本的餐馆预约都是免费的,所以很多国人便会采用广撒粮的方式多店预约,最后凭自己心情去一家,剩下的留了空座却等不来客人,于是一部分餐馆便改而实行需要提前一天电话再确认。可这家店没把这一条写在最初的确认邮件上,到了24小时前,原先的确认就被自动取消了。虽然这老板话语里把这原因归结于中国人让我很不爽,但仔细想想有这种习惯的国人确实不少,再说这店里确实被挤的满满的没了空座,老板也再三“すみませんでした”了,并表示今后一定会在确认邮件上注明“電話再度確認必要”的表述,即便是还是难掩心里的一丝郁闷,咱也是知书达礼之人,不能当“食闹”啊。我这算不算是代同胞受过不好说,但我觉得店家今后对预约要求更明确一些,大家也能入乡随俗,改了主意就知会一下店家。这样大家就都和谐了,也不会遇上我这样的情况了。</p> <p class="ql-block">好在此处食肆林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了一家「魚寅海鲜居酒屋」有客室,还能抽烟。</p> <p class="ql-block">菜肴也价廉唯美,虽然没能吃上串燒,但有我中意的居酒屋氛围,还有美味的海鲜佳肴,让我郁闷全消。</p> <p class="ql-block">大叔大妈们也都十分满意。</p> <p class="ql-block">打着饱嗝,晃荡在三宫街头,享受灯光点缀下的神户夜景。</p> <p class="ql-block">清晨,神户街头,提着收集袋顺带捡拾垃圾的慢跑者们。虽然我没有参与其中,但我确保不乱扔垃圾。</p> <p class="ql-block">从酒店漫步前往几百米开外的神户港。</p><p class="ql-block">神户港位于大阪湾的西北侧,是一座海湾河口港。它从最初的一个小渔村,在日本的平安时代(约公元10世纪),发展成了日本与宋朝时代的我国和朝鲜之间海上贸易港,当时称为“兵庫津”。镰仓时代,它已经是日本的第一大港,室町时代更是成为了重要的国际贸易港。1616年起,虽然日本开始实行锁国政策,但“兵庫津”继续对当时的中国明朝开放。1868年的“黑船来航”事件后,“兵庫津”被迫成为日本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它也成了西洋文化影响进入日本的主要窗口,也是从那时开始,“兵庫津”正式改名“神户港”,神户成为日本的第四大工业区,阪神工业地带的中心,神户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日本著名的川崎重工、三菱重工、神户制钢、三菱电子等超大型企业就分布于港口周边几公里的区域内。今年是神户港开港156周年。</p> <p class="ql-block">这里又被称为“美利坚公園”,因为这片区域最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周边成为外国人的聚集地,美国领事馆也曾设立在这附近,附近的游轮码头也被称为“美利坚码头”。1987年,为纪念神户港开港120年,美利坚码头的防波堤被填平后改建成开放式的海滨公園。</p> <p class="ql-block">公園面积将近15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停泊在码头上的大型游轮,和有着豪华游轮外形轮廓的美利坚公園東方宾馆。</p> <p class="ql-block">港湾里启航的复古游轮和游弋的兵庫県警船。</p> <p class="ql-block">高达108米的神户塔就矗立在公園里。</p> <p class="ql-block">其实日本的咖啡馆非常有情调,咖啡也很美味,这这么好的位置却被星巴克占据,感觉有点可惜。要是这里是家日本咖啡馆,我肯定会选择进去坐着喝一杯,至于星巴克,那就算了吧。</p> <p class="ql-block">虽然蓝天白云下这海滨公園的景色很漂亮,但是应该还是晚上的夜景更漂亮。</p> <p class="ql-block">之前去鳴門,因为遇上館休日,与大塚国際美術館失之交臂,实在遗憾,那就一定不能再与兵庫县立美術館擦肩而过了。</p> <p class="ql-block">其他几位大叔大妈秉持看不懂就不看的原则,我则坚持看不懂也要凑个热闹的秉性,花500日币买了门票进去受受艺术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当天的展览主题是「女性特辑」,展品都是出自女性作者或是以女性为表现对象。</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是一个纯粹的艺术白丁,看绘画对我而言和看天书也没啥区别,充其量是能够分辨出油画、水墨画、铅笔画而已,但说到表现的内涵是什么,则可以说完全不明就里了。</p> <p class="ql-block">写实画能看懂是花还是草,稍稍变形也能分辨出是个南瓜,但一旦夸张成了抽象派和印象派,我就彻底蒙圈了。</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看连环画的功底,让我对木刻版画多少有些了解。这是一套以战争为题材的木刻版画,体现了对战争残酷性的认知。虽然日本经历过癫狂疯狂残忍杀戮的年代,但在能够反思战争,爱好和平的人始终存在。</p> <p class="ql-block">当然也知道这幅与中国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有几分相似的[羽衣天女],是一幅名画,是由美術館收藏的“国家指定重要文化财”,所以是兵庫县立美術館压箱底的珍藏品,因为它们都在介绍上写着呢。8月20日~12月8日之间在美術館举行的「女性」特辑展中作为特展品对外展出。我是躬逢其盛,正好赶上了,这好像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亲眼目睹艺术类的“国家指定重要文化财”噢。</p> <p class="ql-block">我虽不懂绘画,但从直观的感觉来说,日本女性属于东方一脉,油画并不太适合她们,中国仕女画、日本浮世绘的表现形式,似乎更能勾勒出她们的婉约风韵和美姿。</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记录手段,会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我们从幼稚青涩到风华正茂到意气风华最后走向风烛残年的全过程,无一例外都会由它记录下来,那就是标准像拍摄。一位名叫澤田知子的女摄影师,将她拍摄的4000组标准像汇集在一起,成为了这一组展品。要感谢这位女摄影师,她用这种独特的创意,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曾经、现在和未来,看到了人生的起点,途径和尽头。也让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无论是你妻妾成群,儿孙满堂,还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也一直会有一种默默无声,不离不弃的伴随。</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用时不时的远观近看,若有所思的驻足流连,甚至流连忘返,我成功的把一个白丁艺盲打扮成了一个大师?内行?资深爱好者?引得负责这片展区的小姐姐特意走上前来,低声询问想不想亲手触摸一下展品。虽然我其实不怎么想,但架不住小姐姐热切的目光啊,所以就作天大惊喜砸头顶上状回答道:“本当に?いいんですか”?然后姐姐就帮我带上特制的薄手套,又喷了点什么液体,引着我走到展台边,开始细声慢语给我介绍每一件展品。虽然我也没有完全听懂姐姐在说些什么,只是弄明白了这些手感润滑细腻的石磨艺术品,都是出自她那70年代生人的导师北川太郎之手,体现的主题是“時のかたち”。大概是想传递时间不单纯是一把杀猪刀,能干的不仅是游走江湖,快意恩仇,或是把个帅小伙子变成糟老头子,更能够于无声处、于无形间消磨去一切棱棱角角,让一切都变得圆润通滑的意境吧。其实这倒是与如今的我对时间功效与能力的认识很贴切。当然关键还是那充满了日本女性特有的温柔劲,加上如天籁之音般的绵软细语,真的让我如沐春风,陶醉其间,更让我不由自主的发出“本当に美しいです”、“楽しみましたね”!的喃喃自语。</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同时有安田忠雄的建筑展和青春展展出,这位可是日本建筑界的大名级人物。</p> <p class="ql-block">展品有他设计的建筑模型。</p> <p class="ql-block">以及他对旧建筑化腐朽为神奇的改造实例。</p> <p class="ql-block">之前总以为安藤忠雄是一个建筑设计师,所以看到他的建筑展觉得很正常,怎么还有个青春展呢?原来这个位于美術館顶楼的大苹果也是他的作品,这大苹果就取名叫“青春”。</p> <p class="ql-block">一个南瓜能成网红,一个苹果就能开展。两位大妈对北川君的石头艺术品产生不了共鸣,却兴致勃勃的与安滕君的苹果合影,大概也是想着大师作品能保佑她们青春常在吧,这就是大师效应啊!</p> <p class="ql-block">美術館里当时还有一个「石岡瑛子设计展」,原本也想去一窥究竟,刚好遇见两个参观者一边往外走一边在嘟囔着“何を意味か?全然分からないね!”一瞧这两位看起来远比我有知识有文化的主都在说一头雾水不明所以,觉得虽然我成功蒙了一把北川太郎的学生,但这种蒙人之举可以一而不可再,还是得有自知之明,就不去丢人现眼了。</p> <p class="ql-block">虽说刚刚饱餐了一场艺术盛宴,但那毕竟只是提供了修养方面的滋养,人还是得有肉支撑才行。</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来到了日本和牛的故乡,又怎么能不品尝一下“神户牛肉”的美味呢?位于三宫東門街的这家「雪月花本館」,也是女儿经过试吃后极力推荐并为我们预定的。</p> <p class="ql-block">首先要普及一下,在日本,食用牛肉被分为两种,即“国产牛肉”和“和牛”,这两者可不是一回事。在日本,但凡在日本饲养超过3个月,或是虽然在不同国家饲养过,但日本饲养时间最长的,就能称其为“国产牛肉”。而“和牛”,首先得是在明治时期(1868~1912)以前,就是以日本独特标准进行饲养和繁育的牛种,还需要通过《家畜改良增殖法》的注册制度能够证明其身份,并且还必须通过严格的标准审核标准。到目前为止,日本可以称之为“国产牛肉”的约有300个品种,而可以冠以“和牛”称号的,就四个原生牛种,如今繁衍下来的食用和牛牛种就一个黑毛和牛,满打满算也就12个品种。另外,这日本和牛的肉质标准是A1到A5,而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M级的所谓“和牛”,那其实是澳大利亚产牛肉的分级标准,是蹭日本和牛热度的澳洲牛肉,和日本和牛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噢。</p><p class="ql-block">牛在日本是个外来物种,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前后从海外引入日本,最初它是作为农耕的重要工具,所以从公元676年的奈良时期一直到1868年的明治时期,当时的日本有着严格的肉食禁止令,人是不食牛肉的。到了19世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开始将牛肉端上了餐桌,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能把握好引进、杂交、配种的度,导致了日本本土牛趋于大型化,但牛的肉质明显下降。今天日本之所有有“和牛”这一独步天下的顶级牛种,幸亏了两位养牛人。第一位是居住在日本兵库县见島的养牛人,名叫前田周助,他保留下了四头由见島牛与名为“Holstein"的欧洲奶牛交配牛,因为兵庫县属日本古时的但马国,因而“见島牛”又被称为“但马牛”,这“但马牛”被公认为现代日本黑毛和牛的始祖。目前被认定为日本和牛的那12个品种,绝大多数都是“但马牛”的后代或后裔,其中包括“神户牛”。“神户牛”之所以也位列日本“和牛”,得益于神户紧挨着但马,把“但马牛”牵着走几步就到了神户,但马种的牛在神户饲养,神户又是通商口岸,所以这“神户牛”的名气甚至超过了“但马牛”。</p> <p class="ql-block">另一位叫田尻松藏,他慧眼识牛,花重金买下了其中一头叫“ぬい号”生下的第四代牛“福江”。“福江”生下的第四仔是一头公牛,在田尻的精心培育和照顾下,最终成为了现代和牛的鼻祖,它也因此被命名为“田尻号”。这“田尻号”也真不容易,在12年的时间里辛勤播种,靠自然交配生下了1500头后代。之后经过漫长的交叉配种和选育改良,直到1939年才在兵库县的但马,培育出第一代的优良肉食牛种—黑毛和牛,这就是现代和牛的起源。最早只有兵庫县的“但马牛”、“神户牛”、三重县的“松坂牛”、滋贺县的“近江牛”能被称为“日本和牛”,他们都源自“但马牛”,而且都含有“田尻号”的血脉。所以说这前田周助、田尻松藏和“田尻号”都是日本和牛史上当之无愧的大功臣。饮水思源,每一位有幸品尝和牛的人,都要好好拜一下这两人一牛噢。</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了4份「惠」套餐,包括餐前小食、一品魚介類、当季素菜、牛肉、大蒜炒饭、味增汁、和式腌菜、水果、咖啡。牛肉选择了2份ロース(里脊)、2份フィレ(菲力牛排)。</p> <p class="ql-block">魚介類选择了シーフードベルト(带子),又另加了イカ(墨鱼)和タコ(章鱼)。</p> <p class="ql-block">先就着餐前小菜,来上一杯生ビール。</p> <p class="ql-block">帅哥登场,大餐开启。</p> <p class="ql-block">这位帅气的小哥,一人一刀一叉,熟练的在燒板上翻动、分解食料,整个过程流水行云,举重若轻、轻盈潇洒,伴随着香味四溢,让人赞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看着帅哥切割章鱼的动作,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了罗志祥呲牙咧嘴痛苦不堪的模样。哈哈,小猪啊小猪,你是我的偶像,我对你的爱犹如涛涛江水滚滚不息,但吃你的烤须须也是毫不嘴软噢!</p> <p class="ql-block">三种魚介類(海鲜)。</p> <p class="ql-block">普普通通的香菇、红椒、豆腐、南瓜、茄子,也要精细切割,让品种与颜色相互搭配,最后拼出造型。</p> <p class="ql-block">和牛隆重登场,右侧是ロース,左侧为フィレ。</p> <p class="ql-block">主角牛肉,无油燒き,红酒喷洒,胡椒点缀,快刀分切,ロース入口即化,フィレ略感Q弹,均是满口留香,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每每看到日剧《Dorcter—X》中西田敏行生前扮演的医院院长蛭间重生津津有味吃焼き和牛的模样,总让我心驰神往,垂延欲滴,这会轮到我亲口品尝了。说来惭愧,这还是我第一次吃鉄板焼き的日本和牛噢。</p> <p class="ql-block">然后洋葱与米饭牛油煸炒,配以味噌、腌菜。</p> <p class="ql-block">最后还有水果、冰淇淋、咖啡。吸烟所虽小,那份舒坦却是我单人独享。</p> <p class="ql-block">按理说这燒海鲜、烤素菜都比较清口,而牛肉人均也就110g的量,开始还有点担心吃不饱,寻思要不要再加点什么,不过和牛那号称“霜降”般的雪花脂肪真的太肥美,直接就把大叔大妈们给撑了,连喷香的大蒜黄油炒饭都没吃完。</p> <p class="ql-block">在清晨的阳光里,我见过你,在夜幕的笼罩下,我与你有约。能让我一天里跑两趟的地方,神户港绝对是第一个。</p> <p class="ql-block">较之于阳光下的城市天际线,我更青睐灯光将城市建筑轮廓勾勒在夜幕上、倒影在水波中的那种宁静祥和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1995年1月,位于兵庫县西侧的淡路島发生了里氏7.3级的大地震,重创了関西的阪神•淡路地区,因灾死亡人数达到6434人,相当于GDP2%的资产瞬间消失,成为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后50年间所遭遇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史称“阪神•淡路大震灾”。神户因位居震区中心地带,更是首当其冲。“BE KOBE”,据说是在阪神•淡路大震灾20年时诞生的一句口号,表达了神户对于从灾害废墟上的复兴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神户,它早已从地震的废墟中如凤凰涅槃一般得以重生。</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神户,它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现代时尚的都市,又是和洋文化交融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它是一个可以放慢节奏无限闲逛的滨海之城。吃和牛、喝咖啡,看海、发呆,感受生活的美好与随意,体验岁月的静谧与安然。这里有我喜欢的惬意,也有我中意的悠然。</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神户,我太爱你了!</p> <p class="ql-block">享受一下65岁以上老年人的割引福利。虽然需要出示护照,但日本人的算数能力似乎不那么好,没能达标的大叔也顺利薅到了羊毛。</p> <p class="ql-block">登上神户塔,神户港区、美利坚公園一览无遗。前些天夜登六甲山,看到的也是差不多的一片区域,那属于远观,神户塔上属于近看,犹如浓妆淡抹两相宜。继铁板焼き和牛之后,让我们又享受了一场108米高空上的视觉饕餮盛宴。</p> <p class="ql-block">原本这次的行程里是没有大阪的,可大叔大妈们强烈要求要去看看大阪府长啥模样。这个要求似乎也不算过分,何况神户与大阪属于近在咫尺,急行電車只需半小时就能搞定。于是坐上了小姐姐驾驶的JR神户線,直奔大阪而去。</p><p class="ql-block">途径淀川,它勾起了我20多年前的回忆因为这是我曾经到过的地方。当年我加入大金株式会社的化学事业部,它的制造工场就在这淀川岸边。</p> <p class="ql-block">梅田,位于北区,関西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大阪駅就位于梅田的中心位置,它不仅是JR、阪神、阪急三条電車線和大阪市御堂筋線、中央線、New Tram線三条地铁线以及诸多巴士線路的交汇点,周边更是摩天大楼林立,阪急、阪神两大百货,各种商务楼、银行、酒店汇聚一堂,成为大阪最著名的城市与商业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上吃过了和歌山特色的鳗料理,白浜、有馬温泉酒店的会席制,神户的海鲜居酒屋、雪月花铁板神户燒き神戸和肉,大妈惦记日本面条了。在大阪梅田阪急百货大楼B2层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无意中发现隐藏着一家虽然只有不到20个座位,却连续三年荣膺米其林餐厅称号的「なにわ麺次郎」。</p><p class="ql-block">撩起门帘,感谢你的光临,然后逐个引你进入,放下门帘,点餐、付款、指定入座,然后是下一位。面馆小哥一丝不苟的重复着这套流程,大家安安静静的排队等候。我们堪堪成为了当天的第一波食客。</p> <p class="ql-block">汤面、干拌两大类4个品种拉面,另有四种小食,最贵的一份拉面含税1550日币。大妈吃得赞不绝口,眉开眼笑,心满意足。我想起前些天看到网上有篇文章,说是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金沙厅里有一款蟹粉肉包,每年热卖到一包难求的地步。多少钱呢,98元/只,还要加上15%的服务费,也就是说想要一包入口下肚,得花上112.7元。相比之下,在「なにわ麺次郎」里,吃一碗最贵的米其林面条,折合人民币是75元。我一直没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单纯用汇率折换后的金额来比较不同国家的物价高低,而且据此热衷于吐槽日本的物价高。不管一个国家是不是旅游大国,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游客消费,这个国家的物价都是按照本国国民而不是他国国民的的工资收入水平决定的。好吧,日本国民的平均工资基本为30万日元/月,那么一个日本人一个月可以吃193碗米其林面条,或是吃127只杭州那家酒店的蟹肉包子。还有人说日本理发贵,一次合人民币100多,按现有汇率算它2200日币,这样日本人每个月至少能理136次发。如果把中国人的月平均收入算作5000元,同样是一个月,他可以吃44个蟹肉包子,或是吃67碗米其林面条,至于理发,如果是按50元一次,那就是一个月可以理100次发。当然人不能只吃蟹肉包子、米其林面条或是整天跑理发店,但算过这笔账后我是不会抱怨日本的物价了,而且这也让我对两国之间的物价孰高孰低有了一个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吃完米其林面条,,阪急百货大楼里的吸烟所再光顾一下。</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梅田是大阪北区的中心,那么難波,便是与之相对应的南区中心。乘上御堂筋線地铁,从梅田前往難波。这難波作为大阪南区的交通枢纽,是近铁難波線、南海電鉄南海線、JR大和線和地铁御堂筋線、四日線、千日前線的汇聚点,也是与梅田相媲美的商业中心。然后让大叔大妈们去见识一下難波的道顿堀、心斋橋。</p> <p class="ql-block">難波的道顿堀两岸、心斋橋筋,是大阪最富盛名的旅游景点和购物餐饮天堂。饶是大叔大妈们见多识广,看到这里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的游客大军,也有点目瞪口呆了。</p> <p class="ql-block">在地标性的道顿堀(连接木津川与東横堀川的运河)边和心斋橋筋前,让大妈们打个卡拍个照。走过了梅田、難波,也就算完成了大阪的走马观花。</p> <p class="ql-block">没泡过日本的咖啡馆,绝对是一场不完美的日本之行,不能让2024年的收官之旅留下这个遗憾。于是走进了道顿堀的这家咖啡馆。之所以对日本咖啡馆如此情有独钟,除了享受一下环境和氛围带来的舒适感,还在于日本咖啡馆里调制的咖啡,其香、苦、酸三种特质的调配比例,将馥郁悠长的香度,回味无穷的苦度,恰到好处的酸度完美的糅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最符合我口味的精品咖啡。</p> <p class="ql-block">回到神户,继续游荡在元町的街头和商业街,看看和洋风格交融的建筑和街头的美女。</p> <p class="ql-block">这次在和歌山县,礼了高野山的佛,到了兵庫县,也要敬一下神户的神。具有1800多年历史的生田神社,它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就大隐隐于三宫附近热闹的商业区之内。是一座以保佑结亲良缘、身体健康为己任的神社。因为这是所有人最需要也最渴望的,所以也成了人气最旺的神社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国比较看重孩子的满月周岁或是逢五逢十,对日本人来说,他们最看重的好像只是三、五、七这三个年份,届时要来神社为孩子举行名为“七五三詣”的祈福仪式。大概他们也相信中国人关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习俗,所以逢三、逢七都要来神社为孩子祈福,中间加个五,大约是考虑到万一三岁时看起来有走偏的趋势,那就到五岁时祈求神祇亡羊补牢,再给矫正一下。之所以7岁以后这种祈福就没了,大概就是相信这一辈子到老都定型了,是好是坏只能听天由命了吧。</p><p class="ql-block">当天正好遇上一对家长带着这位小女孩来神社做年詣祈福,我也在一边默默的送上我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在神社大殿的后面,还有一处迷你版的千本鸟居和稻荷大神神社。日本的神社都建有鸟居,用以区分神祇居住的神域和凡人居住的俗界,算是一种结界,代表神域的入口。不过一般来说一个神社都只有一个鸟居,之所以稻荷大神神社前会有千本鸟居,因为这稻荷大神是主管农业和商业昌盛的,所以也是人气最旺的神祇,无论是拜了稻荷大神后五谷丰登的还是赚钱发财的,就会来给稻荷大神建个鸟居,以示还愿感恩。日本最有名的稻荷神社是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那是全日本稻荷神社的总本宫,蔓延数公里长的千本鸟居更是极为壮观。生田神社里的稻荷神社只是伏见稻荷大社下的一个小社,所以规模比较小,鸟居数量也比较少,但也颇为上镜出片。</p> <p class="ql-block">以生田神社为中心,神户另外还有八座围绕着的神社,分别名为一宫神社~八宫神社,共同承担着守护神户的神祇之责。这其中的三宫神社就位于三宫与元町的交界处,而三宫这个地名,也正是来源于三宫神社。与热闹、繁华的三宫地区相比,三宫神社显得毫不起眼,前几次我走过时都没发现它。不时有人来到这里,虔诚的投钱、摇铃、拍手、合十鞠躬。虽然我看不出他们在侍奉的是哪路神祇,但入乡随俗,我也依样画葫芦的拜了拜。毕竟三宫乃至神户能从自然灾害中一次次复苏复兴,成为我如此喜欢的山海城市,离不开神助神佑啊。</p><p class="ql-block">三宫神社中还立着一块石碑,记录了明治维新初期,神户成为对外开放港口后的1868年,当时一支日本蕃队(相当于地方守备队)在神社附近遭到外国水兵的挑衅,几名水兵被蕃兵愤而砍伤,酿成国际纠纷,这就是史称的“神户事件”。由于当时日本的蕃政府与中国的清王朝政府一样软弱可欺,最终为了平息事态,蕃队队长泷善三郎被逼在异人外交官前引咎破腹自杀。中日两国都发生过类似于这种在自己的国土上,却要忍受异人、洋人寻衅滋事,作威作福的屈辱经历。只是在中国,这种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想到在今天的日本,当驻日美军继续用涣散的军纪和犯罪伤害着日本国民时,日本的政府却依然如100多年前的蕃政府一样,无所作为或是不敢作为,实在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関西之行即将结束,告别晚餐自然要选择我每次来日本都必定光顾的「磯丸水產•海鲜浜燒」。</p> <p class="ql-block">生ビール,焼き、炖煮、刺身海鲜,再加上焼おにぎり,这是我百吃不厌的最爱组合。</p> <p class="ql-block">再一次走进神户的城市夜晚。</p> <p class="ql-block">再一次走过三宫、元町的街头。</p> <p class="ql-block">再一次在三宫神社为神户祈福。</p> <p class="ql-block">再一次透过酒店的窗户看一眼神户的夜景。</p><p class="ql-block">神户,一座美丽的城市,那份安详中渗透着的热力,让我心醉,宁静中弥漫着的活力,让我留恋。面对即将到来的告别,涌上心头的,是依依不舍的惆帐和恋恋不舍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当旭日再次东升,就到了我们和神户说再见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沿着连绵不断的桥梁组成的高速路。</p> <p class="ql-block">顺着大阪湾的海岸线,高速巴士载着我们从三宫巴士站前往関西空港。</p> <p class="ql-block">虽然告别总会伴随着伤感,但沿途的景色多少抚慰了惆帐。</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发现反向车道堵车了。</p> <p class="ql-block">而且这还不是小堵,我们的巴士基本上保持着80km/H的时速,而这堵的一动不动的场景居然足足看了超过10分钟。幸亏这是反向车道,如果是我们这边堵成这模样,那是不是神户在留我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边的车道始终一路畅通,最后驶上跨海大橋。看来神户没有留我的意思啊!</p> <p class="ql-block">进入関西空港島,驶向廉航专用的T2航站楼。途中看到的人群聚集,是晨会还是闹事?</p> <p class="ql-block">巴士在T1、T2收到的礼遇还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下机时T2航站的简陋已经领教过了,所以对我而言,登机口有吸烟所,有免税的香烟、菓子卖,有大阪燒、焼きそば和咖啡供应已经心满意足了。只是我这次来関西空港是特意要买一个“NY”的,是一种薄脆、忌士、奶酪做成的和菓子,谁知它居然是T1航站楼免税店的限定产品,顿时觉得这関西空港歧视廉价航司啊。</p> <p class="ql-block">歧视无处不在,不能拒绝也只能默然承受。</p> <p class="ql-block">来回航班都是满座噢</p> <p class="ql-block">地勤人员的挥手致意,目送飞机驶离停机位,滑行经过连接机场島的海上大桥,到达起飞点。</p> <p class="ql-block">加速、起飞。再见,関西空港。再见神户。再见,日本。</p> <p class="ql-block">航班在蓝天之上白云之间平稳的飞行。回顾9天的行程,和歌山的静谧氛围,高野山上的聖域感悟,白浜的太平洋波涛,有馬的山间枫红,鳴門海峡的漩涡奇景,神户的城市风貌……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这次的関西之旅,充满了惊喜,让我发现了和歌山县和兵庫县这两个宝庫之地,尽管这次给了和歌山县3 天,兵庫县给了5天,但发现远远不够。怎么办?简单!立马将它们列入了必须故地重游、深入挖掘的计划之中,也许就在明年。</p><p class="ql-block">中日两国大海相连,一衣带水,既有着渊源悠长的历史交往,也有着难以回避的历史仇怨。总有媒体在网上炒作两国国民相互好感度不断创新低的新闻,但以我这些年到访日本或旅游日本的亲身感受,并感觉到各方面各阶层的日本国民对中国人始终都挺友好。至于国内,虽然“逢日必反”的大有人在,但有意思的却是每年跑日本旅游的人数始终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缘于难以跨过历史的那道坎。只是曾经的阶级矛盾、主义之争中也留下了惨痛的回忆,多少共产党人和普通百姓惨死在国民党人的屠刀之下,面对这样的历史,我们做到了“相逢一笑泯恩仇”,即便今天的台湾岛上整天回响着数典忘祖分裂国家的喧嚣,我们依然坚持一国两制,爱国一家。中日之间的那段战争历史过去快80年了,究竟还需要多久才能放下呢?毋庸置疑,历史需要铭记,但如果始终沉湎于历史而不能自拔,是否会让我们错失今天和遗失未来呢?人类也好,国家也好,民族也好,它的希望总是存在于前行中的前方。其实在这个星球上,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片区域一个人,都是具有多面性的复合体,好与坏,优秀与邪恶,先进与落后,无一不被包含在这种多面性的复杂里。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点概面。这个世界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纷争和战争,就产生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国家间的利益矛盾。两国之间的关系,不能放任于政治家的操弄,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从来都只是权力,最近韩国发生的那场闹剧,对此就做出了最现实的注解。如今的世界风云变化,经济关系始终要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也很难指望它成为保持理性的压舱石。要保持和维系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平稳致远,还是要靠国民的交流和交往。因为相比于贪婪的政治家,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唯有国民才对世界和平、民族和睦有着强烈的渴望。加强国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从交往中发现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发扬各自的优点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做到客观评价,取长补短。这样的国家、民族和国民才有未来,才能成为这个星球上的真正强者,才能受到全世界真正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好像没亏待两位大妈的胃,怎么连春秋的盒饭都不肯错过啊?</p> <p class="ql-block">飞临上海浦东机场上空,虽然航程不足1400km,航时不足2小时,这两地的天气状况还是有差异啊。</p> <p class="ql-block">历时9天的第25次日本之旅完美落幕,打卡日本全境都道府县的心愿单上又减少了和歌山、兵庫两县,去趟鸣门也算打卡德川县了,这样也就还剩群馬、富井、山梨、奈良、三重、鳥取、島根、山口、高知、鹿儿岛、宫崎11县尚未踏足了,頑張ります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