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梦”情深 遗憾无穷

青出于“兰”

<p class="ql-block">  张爱玲的人生三大遗憾:多刺的鲥鱼、无香的的海棠,与未完的《红楼》。《红楼》未完是张爱玲对文学创作的一种遗憾。然而,《红楼》未完岂止爱玲遗恨无穷,我也深有同感,真想叫醒沉睡的雪芹先生把后续补上。</p><p class="ql-block">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之第一回中直接以作者的身份写下的一首诗。小说中说,空空道人把《石头记》从头到尾抄诗录下来后,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并将《石头记》改为了《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来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繁华而又衰落的贾府,与书中的人物同悲共喜,感受着他们的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几度大笑又几度泪流不止。</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开篇便以一块神奇的石头和一位神秘的僧道引出了一段传奇的故事。这块石头不仅记录了贾府的兴衰荣辱,更见证了宝黛之间纯真而悲剧的爱情。贾宝玉,一个衔玉而生的贵族公子,他性格叛逆,不拘礼法,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不满。可是在高鹗的续写中最终踏上科考路,中了第七名举人,然后出家,最可恨的是又把“塌”了的贾府用科考的方式扶起来,高鹗所续写终是“兰桂齐芳”让人大笑不止。不若八七版《红楼梦》的结局感人,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p><p class="ql-block"> 林黛玉,一个才情出众、多愁善感的女子,她与宝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因命运的捉弄而最终未能走到一起。他们的爱情,如同那短暂而绚烂的春花,虽然美丽动人,却终究难逃凋零的命运。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高鹗所续写篇目中应该是最成功的,看了世人的狠毒冷淡,看了紫娟的情深义重,看了黛玉的心如死灰。“只见黛玉接到手里也不瞧,挣扎着伸出那只手来狠命的撕那绢子,却是只有打颤的分哪里撕得动?”“瞅着那火点点头往上一撂。”“猛听黛玉直叫到:‘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这样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平叙方式妙极,效果痛极,泪几度滚下来。叫是“直”的,“宝玉”是跟感叹号的,“你好”是折断的,语言的魅力太大,让人想入非非,又恨意浓浓,恨宝黛无缘,恨封建礼教,恨人性自私……</p><p class="ql-block">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不仅塑造了宝玉和黛玉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的人物。如精明强干、善于算计的王熙凤,她虽然手段毒辣,但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深的孤独与无奈,在高鹗补叙中王熙凤病死无钱风光治丧,亏得平儿拿出体己才粗略办了,不若八七版病死狱神庙被狱卒用破席裹着在冰天雪地里随意埋得凄冷,并配上《终生误》的曲子,那凄清才刺骨;如温婉贤淑、善解人意的薛宝钗,她虽然最终成为了宝玉的妻子,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却无人知晓。这些人物的形象和命运,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更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它通过对贾府的兴衰荣辱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如封建礼教的束缚、贵族生活的奢侈浪费、官场的腐败黑暗等。这些现象不仅导致了贾府的衰落和灭亡,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必然崩溃和灭亡。同时,《红楼梦》还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它告诉我们,人性既有善良、美好的一面,也有自私、贪婪的一面。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才能走向真正的幸福和成功。</p><p class="ql-block"> 少年时代读《红楼》,寻寻觅觅爱情中,专挑宝黛爱情篇章读,恨所有阻挡他俩爱情的人;中年时期读《红楼》,冷冷清清析人性,反反复复校版本,真真切切学本领(写作技巧)。</p><p class="ql-block"> 一入红楼梦似真,虽有遗憾假语存。</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