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漫步开平村落,但见碉楼静立田野之间,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伫立在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自立村碉楼群下,青山脑海中飘过历史中的一幕幕:几代华侨海外奋斗积攒财富投资家乡福阴子孙,历经多次政治运动碉楼主人不知所踪……这碉楼背后无尽的神密色彩,为研究近代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开平现存碉楼共1833座,其中有40座录入《世界遗产名录》。本篇图文由碉楼(景区内外)、塘口世遗长廊、碉楼文化与建筑艺术展、赤坎古镇等几个层次分别叙述。</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碉楼既有古希腊的柱廊,又具古罗马的券拱,亦含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多元文化交织,却与本土元素相融,在中式乡村的质朴氛围里和谐共生,毫不突兀。开平碉楼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交融汇聚的不朽丰碑,让每一位来访者心醉神迷,沉醉于这跨越时空的大美之间。</p> <p class="ql-block"> 自立村的碉楼是开平碉楼的代表,地处开平市塘口镇西部的自立村,始建于清代,后更名为“自力村”,寓意“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民国时期,同宗海外侨胞返乡置产,遗留有多座保存完好的碉楼,如澜生居庐、龙胜楼、云幻楼、铭石楼等,这些碉楼融合中西、风格迥异、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碉楼景区在建设中保留了适当的原住民,他们是当地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其存在有助于保持景区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住民纯朴悠闲的自然生活状态,能让游客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享受愉快的旅游体验。</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由美国华侨方润文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主楼、附楼和庭院组成,总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主楼高五层,集防御、居住功能于一体,是早期居住型碉楼建筑的代表。现庭院为铭石楼展览馆的入口处,通过庭院可上楼逐层参观。篇首三张照片是青山在铭石楼顶层俯拍的。下面三张合成照片是铭石楼各层的内景。</p> <p class="ql-block"> 通过展示碉楼主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家具、服饰等实物,以及珍贵的照片和文献资料,游客可以直观感受到华侨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们在海外奋斗后回乡建设的艰辛历程。通过观看碉楼内部的设施细节,可以看出其在生活和防卫中优越的实用性。</p> <p class="ql-block"> 开平塘口世遗廊道像一条纽带,起到了重要的串联作用,把全市碉楼和古村镇连接起来的作用。通过“最美世遗廊道”打造“一线串四珠”的发展布局,成功将分散的碉楼和古村镇连接起来,形成了整体的旅游线路,促进了全域旅游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塘口世遗廊道在细节建设上做足了文章,包括公路两旁公交站点的设置,也是别具匠心,富有地方特色,不愧是最美世遗廊道。</p> <p class="ql-block"> 青山住宿的开平市塘口镇潭溪村鸿运楼客栈,距离自立村碉楼景区不远。但其实就在潭溪村内也有不少碉楼建筑,有的被圈在了学校之内,青山隔着校门拍摄了一张碉楼的照片,足够精美和沧桑。</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后期,当时社会动荡,匪患频发,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安全,侨乡的富裕人家开始修建碉楼。随着时间的推移,碉楼的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到20世纪初,开平碉楼达到了鼎盛时期,整个地区拥有数千座各式各样的碉楼,成为当时的建筑奇迹。</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最大的特点就是中西合璧多元化。设计者或工匠按照主人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和建筑要素糅合在一起,自成一体。这些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元素在碉楼中和谐共处,表现出华侨和侨乡民众开放包容的心态,是当地民众主动接纳海外文化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在里村拍摄碉楼时突然降雨,越下越大,青山戴着伞帽坚持拍摄。这个村因有一部分碉楼是被丢弃无主的,所以感觉村里人少,雨中更显凄凉。但通过拍摄细节,感觉田间种植的有庄稼或果蔬,说明有农民在这里生活。</p> <p class="ql-block"> 在里村,青山目睹雨中孤寂沧桑的碉楼,心中泛起无尽苍凉。岁月如梭,昔日碉楼辉煌不再,只留下断壁残垣,诉说着过往云烟。时光无情,无人居住之碉楼如一幅凄美画卷,引人深思。此情此景,难以言表,只愿岁月静好,历史长存。</p> <p class="ql-block"> 开平自立村碉楼景区举办的碉楼文化与建筑艺术展介绍了开平碉楼的建筑历史和数量、位置,使游客能够深入了解碉楼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的窗口,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p> <p class="ql-block">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开平的碉楼遍布于乡村田野间,现存约1833座,主要分布在开平市的塘口等15个镇,其中自力村、锦江里等村落碉楼分布较为密集,形成了独特的碉楼群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中,不仅仅用塘口世遗廊道串连了沿途多个碉楼景观,也连接起诸如赤坎这样底蕴深厚的文化古镇,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漫步古镇,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历史的呼吸与文化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赤坎华侨古镇位于开平市中部潭江河畔,已有370年开埠建墟历史,拥有600多座骑楼,绵延3000米,包括19栋独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物建筑,涵盖骑楼、碉楼、老街、民居、宗族祠堂、宗族图书馆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让赤坎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由旅美华侨和归国侨胞捐资兴建的赤坎基督教堂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教堂的修建引入了西方的宗教文化、音乐、绘画等,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拓展了当地民众的视野,培养了多元文化共存的包容心态,也为西方人士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平台,在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地方经济、教育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造型美观功能实用的赤坎骑楼建设,不但融合了西方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的特点,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侨乡发展的历史,见证了赤坎作为百年商埠的繁荣,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古镇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 赤坎古镇的关氏宗祠承载的是家族数百年变迁的历史,对于研究家族在当地的起源、发展以及迁徙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建筑艺术分析,关氏宗祠体现了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风格和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建筑的装饰风格,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上图图左:窄楼梯只能一人通过,人生要独自面对,无法依赖他人。窄楼梯陡峭狭窄,通过时须小心谨慎,一步步走过。窄楼梯不一是非要向上,只要走对了向下也无妨,人生有时要灵活变通……赤坎的窄楼梯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攀登体验,且富含哲理。图右的粤来粤爱则是广东话中一种谐音游戏,它利用“粵”与“越的谐音表达“越来越爱”的意思,既体现了广东话的独特韵味和幽默,又巧妙地传达了一种情感的递进。</p> <p class="ql-block"> 温罄提示:欣赏更多美片,可百度摄影家王新民官方网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