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回忆抗战时期在萍乡上埠</span></p><p class="ql-block"><b>父亲汪璠任萍乡瓷厂厂长时的十件事</b></p><p class="ql-block"> 汪大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15px;">汪大绶,1935年生,1938至1944年在萍乡上埠,1951年从江西乐平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部队历任文化教员、政治指导员、宣传科长、宣传处长、基建工程兵文工团政治委员等职。1984年转业后,曾任《中国煤炭报》副总编辑,高级政工师,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是我们全家离别萍乡上埠80周年。我父亲汪璠是中国陶瓷工业先驱、陶瓷高等教育开拓者。抗战时期的1938年,父亲由江西陶业管理局调任江西萍乡瓷厂厂长,全家从江西乐平到萍乡上埠安家,一直到1944年离开,留下了美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10日上午,芦溪电瓷博览园摄制组成员在北京采访我,了解抗战时期萍乡瓷厂的情况,又提出让我回忆父亲任萍乡瓷厂厂长期间一些生活上的小故事或趣事,于是,我回忆起以下十件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件事:父亲敬重陶瓷前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最敬重的陶瓷前辈是张浩,多年在他亲切关怀指导下任职。张浩(1876—1954),字犀侯,是江西第一批赴日留学生,1901年考入东京工业大学窑业科,1906年毕业回国,参与创办江西瓷业公司,1913年将中国陶业学堂改制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任首任校长,1938年任江西陶业管理局局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浩对父亲十分赏识,写过“少年英俊”的评语,曾三次推荐父亲就任新职,是父亲的“伯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父亲在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任教时,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工业实验所在各地选调陶瓷技术人员,张浩遂推荐29岁的父亲去南京该所任技士,以便于和中央取得联系,促进江西瓷业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8年,父亲在江西陶业管理局任工务科长时,由于景德镇靠近前线,江西陶业管理局无法开展工作,奉命迁往江西萍乡,集中全局力量创办“江西陶业管理局萍乡瓷厂”,张浩推荐33岁的父亲出任厂长,他自己担任指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年,日本侵略军侵占萍乡,萍乡瓷厂被迫停工,当时在萍乡的江西省立陶业学校迁往景德镇,张浩又推荐39岁的父亲担任校长,自己在学校任教,全力支持父亲的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件事:父亲依靠陶瓷专家治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萍乡瓷厂集中了一批陶瓷科技人才,包括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陶瓷专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充分发挥陶瓷专家的作用。萍乡瓷厂设电瓷部,邹如圭担任主任;美术瓷部,彭友贤担任主任;普通瓷部,汪琛担任主任;烧窑部,彭绍虞担任技士。邹如圭、彭友贤、汪琛都是留学归来的陶瓷专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效地促进了陶瓷生产。特别是电瓷部,采用机械生产,年产量200~250万件,军事、交通部门都到厂订购,有力地支援了抗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第三件事:父亲注重厂校合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上埠,是江西陶瓷生产和教育的中心,这里不仅有当时江西唯一的省营瓷厂,还有全国唯一的江西省立陶业学校。父亲与陶校校长舒信伟都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窑业科,关系密切,厂校合作,亲如一家,父亲在陶业学校兼职任教,陶业学校学生到萍乡瓷厂实习,部分学生毕业后到萍乡瓷厂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曾对陶业学校毕业生讲了三句话:一不要软化,就是不要受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是非不明; 二不要腐化,就是自己不要腐化堕落;三不要恶化,就是不要恶化人家,把好人带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1988年在北京对我说到这件事,记忆犹新。我感到这三句话至今仍有借鉴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第四件事:父亲注重培养人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萍乡瓷厂吸收陶校毕业生担任技术工作,培养技术人才,经过锻炼后再支援各地。先后介绍张圣兴、谢谷初、汪珏、方时去湖北恩施创办瓷厂,黄履兴去四川,熊全去广西搞陶瓷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萍乡瓷厂年轻员工邹建金在父亲身边工作,聪明能干,勤奋好学。父亲对他关心、培养,使他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为陶瓷专家,日后曾赴朝鲜帮助建瓷厂,担任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1987年,他撰写《忆陶瓷前辈汪璠》一文,感谢老领导多年对他的关心、培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五件事:父亲关心职工生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萍乡瓷厂一般采用计件工资制,以期增加工人收人,全厂职工年终分红利,办了供销合作社、公共养猪场、公共菜圃,组织了工人俱乐部,每周出版《萍讯》,报道生产情况及职工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同工人打成一片,熟悉工人情况。1975年11月,我专程回萍乡上埠故地重游,父亲在一张字条上写了当年萍乡瓷厂工人周鸿逵和王树生的姓名。我到上埠后,凭这张纸条,在萍乡电瓷厂顺利找到了周鸿逵和王树生两位师傅,受到非常热情的接待,愉快叙谈,合影留念。他俩感动地对我说:时隔30多年,汪厂长还记得我们,让你远道来看望,真是我们敬佩的好厂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六件事:父亲作的一首抗战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爱作古体诗词,现在保存下来的有100多首,其中第一首是1940年元旦在萍乡上埠作的抗战诗《民国二十九年元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厄运颠连廿九年,山河破碎满烽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无端倭寇侵诸夏,不与仇敌共戴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载艰难余泪血,长期抗战荡腥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从今誓雪中华耻,重整乾坤捷讯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这首诗充分抒发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和对抗战的必胜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七件事:父亲注重结交挚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萍乡瓷厂总务科长潜伯陆精明能干,是父亲的得力助手,共事六载,情同手足。1943年潜伯陆离开萍乡瓷厂时,父亲深情地做《赠友》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六年相处能攻玉,肝胆交情若断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历次风波欣共济,艰难尤见故人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8年在北京,父亲整理诗稿诗同我谈起这首《赠友》诗,深切怀念故友,并记得潜伯陆的长女潜明兹的名字。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获悉潜明兹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从此取得联系,建立起难能可贵的两代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八件事:父亲爱唱的京剧选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萍乡瓷厂逢年过节举行娱乐活动时,父亲有个保留节目,就是清唱著名京剧《捉放曹》选段(陈宫唱)。因为《捉放曹》的故事是鞭挞曹操心毒手狠、枉杀无辜的罪恶行径,倡导宽宏大量的胸怀,所以父亲最爱唱京剧《捉放曹》选段。据兄长大纲回忆,1936年前后,爸爸在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工业实验所任技士时,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教唱京剧的店铺,爸爸晚上就到那里去学,回来就练唱,唱的最多的就是《捉放曹》选段。从此,父亲经常清唱《捉放曹》选段,并影响到我从小就跟着唱,至今仍会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九件事:父亲爱好的运动和棋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出生在江西乐平,从小在家乡乐安河学会了游泳,担任萍乡瓷厂厂长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坚持在上埠穿镇而过的小河里游泳,并带动我们兄弟学会游泳,进而从小养成了爱运动的习惯,终身受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围棋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游戏。父亲在日本留学时,课余时与同学下围棋,觉得下围棋有益于提高逻辑与策略规划能力、锻炼记忆力和专注力、培养耐心和毅力、增强情商与社交能力。父亲抗战初期在江西陶业管理局任职时,曾在景德镇同新四军领导人陈毅将军下过围棋,参加陈毅将军召开的座谈会。到萍乡上埠后,仍不时与同事下围棋,并带动我们兄弟学会下围棋,成为全家的共同爱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十件事:父亲注重对子女的教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在繁忙的工作中,时刻关注子女的成长,既有言教,又有身教,身教重于言教。父亲母亲培养子女传承好家风,有好身体,好品德,用功读书,增长知识,并制定了规划,每个孩子都要上大学,而且要上名牌大学。我姐姐静娴、哥哥大纲在上埠上学,成绩优秀,后来都考上北京大学。在姐姐、哥哥的影响和带动下,三弟大经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在上埠出生的四弟大绩、五弟大绥,后来分别考上湖南湘雅医学院和同济大学。姐姐、哥哥和弟弟们大学毕业后,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了父亲母亲的殷切期望。</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0日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90年,璠公(左三)同二儿大绶(左二)、四儿大绩(右)、五儿大绥(左)在北京欢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里的张浩(中)、汪璠(左)、赵渊(右)三位老校长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央电视台报道汪璠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5年11月,作者回萍乡上埠看望原萍乡瓷厂工人周鸿逵师傅一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璠公题写的抗战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