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飞来峰,又名灵鹫峰,是一处山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飞来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等,洞洞有来历,极富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道曾盛道:“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据前人记载,飞来峰过去有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埋没。仅存的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东南侧最大的一个洞叫“青林洞”,它因洞口形似虎嘴,又称“老虎洞”或“金光洞”。青林洞口上方的三尊佛像是“华严三圣”,中间的毗卢遮那佛,双手结智拳印,寓意佛光普照众生;两侧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守护着佛法的庄严。这龛佛像建于公元1282年,是元代作品中较早的一龛,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飞来峰诸洞穴及沿溪间的峭壁上,雕刻着从五代至宋、元时期的石刻造像470多尊(其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年代最早的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公元951年所造。这些精美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的珍贵历史遗产。</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喇嘛教造像,现存元代汉、藏式造像约100多尊,雕刻精细,容相清秀,体态窈窕,且保存较为完整。青林洞口外壁上的毗卢遮那和文殊、普贤造像,是杭州西湖最早的一龛元代石刻造像。呼猿洞口左侧有一块宋代高浮雕造像。</p> <p class="ql-block">灵隐飞来峰 北宋卢舍那佛会浮雕</p> <p class="ql-block">青林洞南口,有一龛乾兴元年(1022)的“卢舍那佛会”浮雕,壶门式花头龛高146厘米,宽150厘米。本尊卢舍那,头戴宝冠,身着圆领通肩袈裟,端坐在高束腰莲座上,双手作说法状;左侧文殊菩萨骑狮.由拂菻牵引,狮旁有一侏儒;右侧普贤菩萨骑象,由獠蛮牵引,象旁亦有一侏儒;又有菩萨4尊、天王4尊分立两旁;龛楣上端有飞天两身,戴宝冠,着天衣,佩璎珞,捧鲜花,凌空飞舞散花;龛外侧刻乾兴元年(1022)胡承德造像题记。</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在地质构造上属石灰岩,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怪石嵯峨,古树繁茂,且洞壑遍布,传说有72洞,大多已经湮没。</p> <p class="ql-block">玉乳洞的介绍</p><p class="ql-block">里面有很多的精美的石刻,洞口两侧还有古朴的禅宗六祖像。是研究禅宗发展的重要实物。同时这里还有雷公与凤凰的相对浮雕,充满了神话色彩,形象生动的让人惊叹。洞内的钟乳石奇观与佛祖相互映衬,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面朝是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江南靖士有一颇含哲理的《飞来峰》诗:“游客到山停步睎,长当一石味玄机。须知物事随因变,莫谓飞来便不飞。”(《载敬堂集》【自注】当:面对,对望)石刻有西方三圣像(五代)、卢舍那佛会浮雕(北宋)、布袋和尚(南宋)、金刚手菩萨、多闻天王、男相观音(均为元代),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玉乳洞六祖像</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龙泓洞口有理公塔,一名灵鹫塔,是杭州现仅存的明塔,用石块砌成,六面七层,殊为罕见。全塔由下至上逐级收分,结构朴实无华,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理公之塔,是为了纪念灵隐寺开山祖师慧理禅师。始建年代无可考证,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重建,现塔为明代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重修,是杭州现存唯一的明塔。宝塔用石块精心砌成,六面七层,自下而上逐级收敛,二层刻有塔铭,三层刻《金刚经》等,四层以上皆刻佛像。整座宝塔虽无华丽之饰,却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显得庄严而神圣。</p> <p class="ql-block">在理公之塔旁边的佛龛内为元代黄财神雕像,是五色财神之首,头戴宝冠,眼睁如铜铃,脚踏海螺,可赐予众生财福。因此,黄财神的脚被众多信众抚摸得油光锃亮,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内心的渴望与期盼。</p> <p class="ql-block">金刚手菩萨</p> <p class="ql-block">左为元代弥勒佛像,右为元代释迦如来</p> <p class="ql-block">龙泓洞,俗称观音洞,里面有一尊慈祥的观音造像,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洞后有一线天景观,天气好的时候阳光透过石缝照进洞内,神秘又美丽。</p> <p class="ql-block">水月观音像(元代)</p> <p class="ql-block">游飞来峰时,你会看到此山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其景观与周围诸峰迥异,徜徉在灵隐、飞来峰、三天竺一派悠远、深沉的佛国氛围里,寻访并尽情领略佛教艺术的魅力,能真切感受到蕴藏在西湖山水之间的丰厚的历史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现有的龙泓洞,洞中端坐一尊观世音造像。洞的左面是射旭洞,透过岩顶的石缝能看到一线天光,这就是著名的一线天。在藏六洞可闻淙淙不绝的水声。西侧山上还有呼猿洞,相传是僧人慧理呼唤黑白二猿处。冷泉猿啸曾是钱塘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传说</p><p class="ql-block">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p> <p class="ql-block">宋代造像有200多尊,以上型居多。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是宋人造像中最精致的作品。南宋大肚弥勒像是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尊,也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大肚弥勒。那坦胸露肚、笑口常开、“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的形像,使游客竞相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尤其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而这其中最出名的也是游客看的最多的则是布袋弥勒造像,这尊弥勒像位于冷泉溪南侧,粗眉大眼,嘻笑颜开,一手按布袋,一手执念珠,袒腰踞坐,自然生动,两侧围绕十八罗汉,依山势布局,或静或动,姿态各异,龛的周长达900厘米,是飞来峰造像群中最大的一龛,去过飞来峰的人应该都见过这尊造像</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其一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此峰惊奇地说:“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p> <p class="ql-block">元代多闻天王</p> <p class="ql-block">救度佛母坐像 元</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的元代造像尤其珍贵,弥补了我国五代至元代的石窟艺术的空缺。1982年,国务院公布飞来峰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造像有三个全国之最:一是元代造像最多,最集中的一处。二是雕造的对象从过去以佛为主体过渡到以罗汉为主体,是全国石窟中雕造罗汉最多的地方。三是就汉族地区来说,是供奉与西藏喇嘛教有关的佛像最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元代无量寿佛</p> <p class="ql-block">大势至菩萨坐像 元</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表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p> <p class="ql-block">拜过飞来峰石刻,接下就去灵隐寺。寺院前有一座冷泉亭,与湖心亭、集贤亭和翠微亭并称为四大名亭。这座亭子的名字背后,蕴藏着一则颇具诗意的传说:当年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时,曾踏足于此,挥笔写下“冷泉”二字。而后,苏轼在担任杭州官员时,在这两个字后面添上了“亭”字。由两位文豪题写的匾额,为这里增添了厚重的历史韵律。虽然现如今已时过境迁,匾额已非当年那一块,但亭子的名字依然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楷模"的由来</p><p class="ql-block">"楷模"一词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其实"楷"和"模"是两种树的名字。楷树,即</p><p class="ql-block">黄连木,是原产我国的一种落叶大乔木。据古书记载:"孔子家上生楷,周公家上生模,故后世人以为楷模。"至此后,以树喻人,把模范、榜样以及为人师表的风范称为"楷模"。</p><p class="ql-block">灵隐这株散发着沧桑正气的楷树,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家可以和楷树合影,展示自己的"楷模"风采吧!</p> <p class="ql-block">曲院风荷,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总占地面积12.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8000平米。</p> <p class="ql-block">曲院原名麯院,位于金沙涧(西湖最大天然水源)流入西湖处,南宋这里辟有宫廷酒坊,湖面种养荷花。夏日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曲院风荷成为“西湖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杭州,题写西湖十景景名时,就把这个久废的旧景移至苏堤的跨虹桥畔,亲书“曲院风荷”四字,立碑建亭。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麯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p> <p class="ql-block">旧时的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近年经过扩建,现在的曲院风荷起自跨虹桥畔的碑亭,沿岳湖、金沙港直达卧龙桥外的郭庄,迤逦数里,建成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湖滨密林区5个景区,面积达426亩,成为西湖环湖地区最大的公园。东接岳湖,南邻郭庄,北接竹素园、植物园、岳飞墓庙,既是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游名园,也是西湖北线热点游览区。</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康熙则题写了“曲院风荷”,立碑在曲院亭中。可惜的是这位“千古一帝”写了个别字“曲”,害得300多年的游客苦苦寻求这个“院”到底“曲”在哪里。当然,他刚刚写出时,杭州人心知肚明是皇帝老倌写了个大别字,不敢指出而已,因为从宋朝(或晚至明朝)起,当地人已把此地叫为“曲院”。明朝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说:“曲院,宋时取金沙涧之水造曲以酿官酒。其地多荷花,世称‘曲院风荷’是也”。而这个“曲”当时没有对应的简化字,是不可以写成“曲”的,写“曲”就是别字。一定要写,就得找出个什么“曲院”来。</p> <p class="ql-block">到了康熙的孙子坐天下时,这个“曲院”仍然没着落。别字赫然摆在那里,乾隆觉得连自己的颜面都一并不好看,于是在碑的背面刻诗说:“莫惊误笔传新榜,恶旨崇情大禹同。”“榜”就是题字。“恶旨”则是“绝旨酒”。《战国策》说大禹“绝旨酒”并断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乾隆诗的意思是,康熙哪里是笔误,是因为厌恶旨酒,就连造酒的“曲”都不愿意写了。这样一来,爷爷不但没有写别字,还借改“曲”为“曲”倡导“恶旨”,长保国运,用心何其良苦。乾隆真是端的了得,隐恶扬善挖空心思。天子至尊,口含天宪,张嘴就是法律,叫臣子三更死,臣子就活不到五更天。说“曲”不是别字就绝不是别字,天下何人敢说半个“不”。正因为这样强势,康熙还毫无顾忌地写错字,把“避暑山庄”的“避”字右上角“辛”下两横写成三横,搞得“辛”不“辛”、“羊”不“羊”的;把“花港观鱼”的“鱼”下面4点写成3点。</p> <p class="ql-block">西泠桥</p> <p class="ql-block">孤山岛</p> <p class="ql-block">苏堤,旧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苏堤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 年),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p><p class="ql-block">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堤岸两侧柳树成行,绵延近3公里。苏堤上有六座桥,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苏堤的美景,苏堤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也是西湖十景之首。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p> <p class="ql-block">西湖三岛</p> <p class="ql-block">苏堤春晓</p><p class="ql-block">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景观由苏堤和清明时其上泛绿的植被组成。苏堤是跨湖连接南北两岸的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最为完整的景观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p> <p class="ql-block">"苏堤春晓"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题名景观﹣-"西湖十景"之首。堤位于西湖西部水城,自南屏山北麓至北山,长2797米、宽30-40米。始筑于北宋元佑间(1086-1094),为杭州知州苏轼主持浚湖时以湖泥堆筑而成,堤上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六座单孔石拱桥,夹道植桃柳,形成"间卷杨柳间株桃"的景致。苏堤观景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春日,晨光初启,绿柳如烟,红桃如雾,全堤红翠间错,生机盎然。遥望湖西诸山,层峦叠嶂,满目苍翠;东望外湖,视野开阔,湖山胜景如图画般展开。</p><p class="ql-block"> 题名景观"苏堤春晓"始于南宋,历经演变,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钦点御题四字景目,并立碑筑亭于苏堤而定型。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题写诗文,刻于御碑背面。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修碑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里西湖赛艇训练</p> <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题刻“苏堤春晓”景名的御碑位于苏堤压堤桥以南21米的堤体西缘,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苏堤春晓”景名所立,碑为太湖石所制,通高2.56米,宽1.05米,厚0.22米;碑额正反面浮雕海水和云龙图案;碑身正面刻康熙御题行书“苏堤春晓”四字,背面刻乾隆1751年御题七言绝句,侧面刻乾隆1757年、1762年两次为该景观御题的两首叠韵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角攒尖顶木构亭,坐西朝东,面积为12.2平方米,通高4.8米。</p> <p class="ql-block">苏堤春晓</p><p class="ql-block">清代 乾隆</p><p class="ql-block">通守钱塘记大苏,取之无尽适逢吾。</p><p class="ql-block">长堤万古传名姓,肯让夷光擅此湖。</p> <p class="ql-block">苏堤保障了西湖水量,沟通了西湖南、北两面的交通,分隔出旷阔的外西湖和静谧的里西湖。苏堤的建设和历代的整治都是在满足水利基本需求、以风景园林为主导的思路下开展的。将风景园林学科中有关美学、生态、社会的因素都与水利工程紧密结合。</p> <p class="ql-block">桥长16.9米,净宽7米,单孔净跨4.7米,半圆石拱桥。望山桥上东眺吴山,西观丁家(山),层峦叠嶂,岚翠可挹,望山之趣更在“双峰插云”“不见庐山真面目”“妙处难与人说”。</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曾二度来杭为官,一是宋熙宁四年(1071年)到宋熙宁七年(1074年)时任杭州通判,二是元祐四年到六年任杭州知州,前后共五年。</p><p class="ql-block">苏轼刚刚来杭州时,就发现运河上的船只航行速度极慢。苏轼向当地人打听情况,一位生活在运河旁的人抱怨道,运河中的淤泥实在太多了,疏浚运河是个大工程。河里淤泥不少,而一艘船要走三五天才能出城,所以只能先堆在岸边了。苏轼决心疏浚运河,他派遣军队疏通杭州运河,不到半年就疏浚运河长达十余里,运河的水深八尺,船只往来顺畅。</p> <p class="ql-block">桥长16.9米,净宽6.4米,单孔净跨6.2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桥。“锁澜”二字和“映波”是对仗的。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俶塔,近实远虚。</p> <p class="ql-block">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四月的一天,杭州父老来到太守府衙,请求苏轼治理西湖的。苏轼听后非常忧心,十八年前他担任西湖通判时,水草只遮盖了十分之二的湖面,如今已经遮盖了一大半。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几十年后西湖就将完全被水草覆盖。苏轼立刻上书向朝廷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请求朝廷拨发钱款治理西湖。</p><p class="ql-block">治理西湖,看上去很简单,清除水草和淤泥即可。但是挖出来的淤泥和水草堆积如山,到时候又该如何处理。思考后,苏轼决定用湖底的淤泥和水草筑造一座长堤,连通南岸和北岸,这样不仅能解决难题,还能增加行人的便利和湖面的美丽。苏轼也采纳了钱塘主簿的建议,命人将沿岸部分开垦出来,让农人种植菱角。农人在种植菱角前都会清理水草.,这样就解决了水草滋生的难题。之后,宋朝廷批准了苏轼的提议,并下拨专用款项。苏轼立刻组织人开湖筑堤。半年后,西湖焕然一新,湖水干净清澈,一道长堤连接南北两岸。苏轼又让人在长堤两岸种植杨柳、修建亭台,给西湖增添魅力。</p> <p class="ql-block">苏堤由南而北的第一桥。桥长17米,净宽7米,单孔净跨7.4米,半圆石拱桥。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p>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苏堤</p><p class="ql-block">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杭州西湖景区面积59.04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为6.5平方公里,由北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浴鹄湾、乌龟潭、茅乡水情和金沙醇浓这些水域组成。环湖四周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以及"三评西湖十景"等。西湖景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是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它全长2797米、宽30-40米,以长堤六桥、桃红柳绿为主要景观特色,自古至今均为观赏西湖全貌的最佳地带。</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