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u>定位</u></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u>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蜀山古南街位于丁蜀城区东北部,2010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四至范围:西至蠡河西侧民居、南至东坡路、北至通蜀路、东至蜀山,保护范围面积为12.8公顷。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以蜀山、蠡河、南街等共同构成“河绕山转、街随山走、河街并行”的独特格局,完整保存了明清以来紫砂陶业的制胚、烧制、经营、运输等整体产业链和空间形态,是宜兴紫砂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u>紫砂源泉</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唐宋之际,宜兴窑场的窑炉技术不断改进,南山一带烧窑用的松柴燃料很多,蜀山具备了成为专业性陶瓷手工业街镇的必要条件,宋元以后,蜀山一带在其他窑场日渐衰落之际却得到了新的发展,“陶都”的雏形逐渐形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蜀山紧靠交通便利的古运河蠡河,与依托长江、太湖、京杭大运河水系的无锡、苏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工商业城市紧密相连,因而发展成为当时最大的陶器贸易集散地。这些不可或缺的条件,使蜀山逐渐从普通农村集镇迅速成江南著名的手工业街镇,成为紫砂产品贸易的源头,同时成为紫砂文化的发祥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明朝开始,中国制茶工艺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崇尚饮茶,把饮茶上升到修身养性、自我完善的精神高度,对饮茶器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紫砂陶应运而生,得到广泛使用,紫砂陶成独立的生产体系和陶瓷门类,蜀山形成了专业的紫砂陶产区和商贸集散地,成为当时最大的紫砂壶产销街镇。蜀山古南街也逐步形成了依山傍水、有街有窑、前店后坊的格局,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蜀山各地商贩云集,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清代,宜兴紫砂更世人所重视,许多文人雅士赶到蜀山定做紫砂壶,与蜀山制壶名匠合作,留下许多经典佳作。民国四年(1915),紫砂同业公会在蜀山成立,同业公会成立后,开展行业管理,保护艺人权益,提高艺人工艺水平,积极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民国时期宜兴紫砂五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屡获大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紫砂窑户们组织起来,在蜀山成立了“宜兴紫砂产销联合处”,1955年建立蜀山紫砂生产工场(后称紫砂合作社),同年10月,工场办起了紫砂工艺班。1957年,紫砂工艺班搬迁至现在宜兴紫砂厂址的新工场。从此,源自蜀山的宜兴紫砂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逐渐达到了前所未及的高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u>大师摇篮</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蜀山这座江南古镇、南街这条明清老街与宜兴紫砂有着深厚的渊源,它是宜兴紫砂的发祥之地,又是紫砂等陶器销往世界的“水上陶路”的起点,更是哺育紫砂艺术巨匠大师成长的摇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明初制壶四大家时朋之子时大彬,紫砂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式的大师,在蜀山开设“三友居”陶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清嘉庆年间,蜀山南街一度被称“杨氏街”,杨彭年、宝年、凤年兄妹均是制壶名手,杨凤年更是史籍记载第一位紫砂女艺人。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的“曼生壶”名垂青史,历来鉴赏家所珍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清代末年紫砂名匠黄玉麟学艺蜀山,终老蜀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民国时期的著名紫砂艺人有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冯桂林、李宝珍、陈光明、汪宝根等。其中李宝珍、汪宝根、范大生出生于蜀山南街或附近农村,俞国良晚年定居蜀山,陈光明自幼侨寓于蜀山,程寿珍在蜀山工作,冯桂林在蜀山学艺成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紫砂七老”中,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出生成长在蜀山,任淦庭、王寅春、顾景舟、蒋蓉虽然不是生长于蜀山,但他们很早就长期从艺生活在蜀山古南街。他们是紫砂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对中国紫砂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代出生于蜀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徐汉棠、徐秀棠、李昌鸿、顾绍培、鲍志强;学艺成才于蜀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汪寅仙、谭泉海、吕尧臣、周桂珍、曹亚麟;出生、成才于蜀山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有:何道洪、曹婉芬、季益顺、毛国强、吴鸣、徐达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明、清到现当代,蜀山始终是紫砂艺术的中心,这里聚集了一大批紫砂艺人,造就出一代又一代名匠大师,古南街是名副其实的大师摇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