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的交汇处,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隋唐以前,乃是历代中央王朝开边、治边、经略西南的重要据点。境内出土的文物既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又同其它地区的文化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体现了雅安文化的多元性。</p> <p class="ql-block">雅安市博物馆,二级博物馆,位于青衣江畔。经“4.20”灾后恢复重建升级改造后,展示功能大大提升,融合数字化表现手段,多方位、多感官地向观众呈现文物背后的历史。馆藏文物共20000余件,是四川省唯一一个集展示功能与文物中心库房为一体的市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馆前广场上的雕塑原型为出土于芦山县清源乡的东汉青铜印章。印钮为环状卷曲螭龙纹,上部踞有一只凤。正方形印台,以一宽带与环状龙身相连。印文为篆书白文″李宜私印"。该印印钮是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龙凤一体雕塑形象,开启了后世以龙凤题材的艺术创作先河。</p> <p class="ql-block">雅安市博物馆陈列以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两条道路为主线展示雅安各地出土的珍贵文物,中心展区设有汉嘉神韵、辟疆拓土、汉风流被、雅风流韵、边茶藏马五个展厅,其内容包含汉代石刻、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印章、书画艺术及雅安边茶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进门后的大厅不是挑空的,中间是浅浮雕的古代雅安地图</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馆里场所有限,临时展览放在了序厅位置,位在主展厅之前。</p> <p class="ql-block">姜城遗址城门兽。相传姜维于此筑城,故古以来便以姜城名之,现尚存北城墙及南城墙各一段。2000年6月于北城墙处发现汉代古城门,为我国所发现的汉代城门中之最为清晰者。</p> 汉嘉神韵——汉代精品石刻展 <p class="ql-block">雅安地处四川省西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雅安是我国现存汉代大型石兽最多的地区。目前,全国共发现东汉石兽20具,雅安有13具,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造型生动夸张,气势磅礴,或足踏蟾蜍、小兽,或肩生双翼,均作急步前行状,充分体现了汉代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中尤以芦山县石羊上村的独角兽造型独具特色,头部硕大,向左后方倾斜,左前腿因石质原因在早年便已缺失,但这样一来更加体现了这具石兽的魅力,被誉为“兽中维纳斯”。独角兽,学名獬豸(xiezhi;哥字同猁),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相传形似羊,青毛,四足,头上有独角,善辩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因而也称直辨兽,触邪。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治狱以獬豸助辨罪疑,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均准确无误。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古代法官戴的帽子又称“獬豸冠”。而芦山县姜城遗址出土的石兽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具东汉城门石兽,为研究汉代城市建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另外,带翼神兽——天禄、辟邪等具有浓厚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色彩,它们既保存着中国古代传统石刻艺术的精粹,又吸收了外来文明的诸多因素,成为秦汉以来我国石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西南汉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石刻楼房</p> <p class="ql-block">杨君石兽</p> <p class="ql-block">石羊上石兽</p> <p class="ql-block">【高颐慕阙及石刻】高颐墓阙及石刻,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姚桥镇。建于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坐北向南,为扶壁式双阙,东西阙相距13米。东阙已残,主阙从斗拱层以上和子阙在早期散失,仅西阙保存完整,阙前有石刻神兽一对。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高颐墓阙及石刻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高颐阙由基、身、楼、顶四部分组成。主阙十三层,高6米,子阙七层,高3.39米。阙上刻有多组浮雕,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及神话传说。在第层雕成枋头24个,其上阴刻24字隶书铭文“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口(方)”。高颐墓是我国现存唯一保留有完整的墓、阙、碑、神兽及神道组合形式的汉代墓葬。高颐墓阙是我国现存汉代仿木结构石质建筑中保存最完好、雕刻最精美的石阙。</p> <p class="ql-block">石箱村石兽</p> 汉代石棺 <p class="ql-block">石棺是汉代墓葬中较为典型的葬具之一,其墓室主要是砖室墓和崖墓。汉代石棺主要分布于川、渝一带,其它地区也有发现。</p><p class="ql-block">成。</p><p class="ql-block">汉代石棺的石质主要是红砂石和青石,其棺体和棺盖多由整块石料凿</p><p class="ql-block">汉代石棺大多都有雕刻,雕刻手法主要是浮雕、减地浮雕、阴线雕等。雅安芦山县出土的王晖石棺便是浮雕手法的代表,而荥经石棺则包含了浮雕与减地浮雕两种手法。</p><p class="ql-block">汉代石棺的雕刻内容主要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道家内容、日常生活等类型。早期石棺的雕刻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及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主要题材有伏羲女娲、车马出行、宴乐等。晚期石棺雕刻内容主要体现的是道家思想,其典型代表依然是王晖石棺,其棺体上所雕刻的青龙、白虎、玄武图案便是道家思想的具体反映。关于汉代晚期道家思想内容在石刻文物乃至其它遗物上广泛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东汉末年频繁的战乱导致经济衰退、人口骤减、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出世观念便深得时人所信奉,从深层次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宁和谐生活的一种向往。</p> <p class="ql-block">荥经石棺,由红砂石所凿。石棺一侧整个画面刻四个大斗拱,中设一门,分隔为两组图案。左侧有一男一女,盘脚而坐,男的右手抚着女的右下颌骨正作亲密接吻状,应为秘戏图。相对一侧在138厘米内,刻一匹矫健的骏马,拴在树上。左侧一侍马人手提一桶,马在张口,双耳耸立,作观水思饮状。马身后一侍马人正担一担桶行进。石棺前档头刻双阙,高79厘米,长70厘米。这是一双庑殿式双层楼阁式阙。后档头刻一朱雀,展翅欲飞。石棺内容丰富,雕刻精湛,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石刻镇墓俑</p> <p class="ql-block">一块足有3米多宽、4米多长的水晶玻璃地板下,一个完整的汉代木椁墓原型静静地躺在地下。透明的玻璃地板下坠着的点点水珠告诉人们,这里适度的湿、温环境能让这块2000多年前的珍贵葬器安然保存。</p> 辟疆拓土——古道悠远 丝路初开 <p class="ql-block">四川盆地西侧的高原山地,有几条呈南北流向的大河,它们与纵列其间的山脉并行展布,形成了一个广袤地理范围的河谷通道,被称为中国西南横断山区“南北民族大走廊”。雅安所处的大渡河及其支系青衣江河谷山地,位于这条“民族大走廊”的中段东部。</p><p class="ql-block">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有许多南来北往的部落族群沿着这条“南北民族大走廊”迁移活动。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北方黄士地区的人群和西南山地的人群便经由这条通道保持着文化交流与接触,在大渡河畔留下了特色鲜明的“富林文化”。汉源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彩陶器、细石器,则说明雅安地区的史前文化与黄河上游地区的原始文化之间有着诸多联系。</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以来,“巴”、“蜀以及《史记》中被称为“西南夷”的西南各古代部族,更是频繁地与北方族群在这条“南北民族走廊”发生过交流融合,荥经、宝兴、芦山,汉源等地都留下了具有北方“草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从青铜时代开始,雅安地区便成为“北方草原文化”、“巴蜀文化”、“滇文化”等南北族群文化的交融之地,为汉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南北东西不同的古文化荟萃于物产丰富,</p><p class="ql-block">环境优越的雅安,传统习俗与族群部落不同的人群在这里繁衍生息,和睦互助。千万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陶石物语】中国西南山地是亚洲人类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从旧石器时代的“元谋直立人”到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遗址的发现,显示了西南山地在经历更新世冰期之后仍然保持完好的生态环境,为远古先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人们在这里结成了规模不同的群团,从采集、狩猎到种植作物、驯化动物,建造居所、制作陶、石用具,生生不息,延绵千万年。</p> <p class="ql-block">乳白色花岗岩磨制石凿,乳白色汉白玉磨制石斧,黄绿色磨制石锛</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汉白玉凿,汉白玉磨制石凿,青灰色磨制石凿</p> <p class="ql-block">红褐色花岗岩磨制石矛,新石器时代。红褐色花岗岩磨制。矛身为等腰锐角形,直柄呈长方形。弧尖锋两侧。磨制光洁,器型规整,柄顶端有打击痕迹,肩到矛身中上部有一弧形浅色带。</p> <p class="ql-block">巴蜀镶嵌绿松石勾连凤鸟纹四钮青铜盖罍。青铜质。罍身为平口,直唇,直颈,弧肩,鼓腹,平底,圈足,圈足底微向外侈。肩腹间有对称四个竖环耳。四环耳中有三个为素面;另一个的接面凿有等分的平槽三周,两侧的环面上亦各凿环形平槽一周,槽中均嵌以绿松石填平。一环身右侧的腹上有阴刻的巴蜀符号一组,与此对称耳的左侧也刻有一组。盖顶的环钮上校面也凿平行环槽两周,两侧面上凿环形平檀一周,檀内均嵌以绿松石填平。盖顶中心刻涡漩纹及变形的勾连凤鸟纹一周,器身颈及肩上各饰一组鸟纹和勾连凤鸟纹。四竖耳间的腹中部,各饰一由涡漩及变形凤鸟纹组成的圆形图案。这些纹饰上均镶嵌绿松石。此器造型高峻,庄重自然,其纹饰精美细致,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卷云纹青铜带钩。鹅首圆脑,长颈前屈,凸目啄翅。胸前挺,尾椭圆,短柱T形纽。尾面以金银错蟠螭纹,光泽熠烁,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巴蜀印章】巴蜀地区有不同形制的青铜质和其它质地材料做成的印章,这些印章一般带有小钮,印章上的印文有“王”和“心形纹”、“手形纹”、“月形纹”等各种神秘的符号,其少数印文为汉字。巴蜀印章不同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文印章,很可能是象征巴蜀贵族首领的族徽一类的标识。类似这种以图象和符号作为印章内容的考古遗存在两河流域西亚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中也有所发现,反映着不同古代文明之间某些相似的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巴蜀图形圆桥钮“王”字纹青铜印章。圆形印,体较薄且扁平,桥形钮。印面中部上端刻、正中、下端刻纹饰,两侧刻“王”,组成巴蜀图语。</p><p class="ql-block">巴蜀覆斗形兽钮“王”字纹青铜印章。印体呈覆斗形,其上为立雕兽钮,印面上刻并连双“心”,两侧各刻一“王”,共同组成巴蜀图语。</p><p class="ql-block">巴蜀月牙形“心”纹青铜印章。印面由“心”、三角等组成巴蜀图语。月牙形印。印体扁平,桥形钮。</p><p class="ql-block">巴蜀圆形卷云纹青铜印章。青铜质。体略厚,上小下大,呈覆盆形,半圆环纽。</p><p class="ql-block">巴蜀鸟形“双心”纹青铜印章。体扁平,体上沿一周凹弧棱,使印背呈一内缩平台,鸟形钮,鸟的下腹部有圆穿,鸟背有长方穿。印面阴刻并连“双心”、“月牙”、卷云等组成的巴蜀图语。</p> <p class="ql-block">巴蜀虎头纹“成都”铭文青铜矛。该铜矛发现于战国晚期船棺葬,其蛟部錾刻有“成都”二字。在这支矛被发现前,关于“成都”城市称谓的最早由来是西汉,在战国墓里发现了“成都矛”,说明当时已经有关于“成都”的说法了,将成都历史向前推了200年。</p> <p class="ql-block">青铜钺,中原式素面青铜钺,烟荷包形青铜钺,巴蜀弧刃青铜钺。钺是中国先秦时代兵器,长柄似斧,圆刃可砍劈,重量也较斧更大,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在当时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但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终退为仪仗用途,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表现之用。巴蜀式青铜钺以形态如同烟荷包式者最具特征,俗称为“烟荷包钺”。</p> <p class="ql-block">虎头纹青铜戈。呈十字形,弧刃。援本中脊微隆,内直平,内中部一圆穿,栏侧有二长条形穿。突起的虎头纹饰于援本脊部,卷云纹、回纹组合图案饰于内两侧。戈表面呈灰黑色,纹饰清晰,应为战国时代巴蜀之物。</p><p class="ql-block">巴蜀虎头纹青铜戈。一级青铜质。直援,有脊,中胡四穿。内长方形,中部有一圆穿。援末及胡上铸有虎纹,侧身。头硕大,张口吐舌,虎身饰云雷纹,长尾上卷。此器型图纹是战国巴蜀兵器上所常见,具有极强地方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中国先秦时期的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流行于商至汉代。受新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击,亦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三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的击发有勾、挂、扎、挑等。最早用青铜铸造的戈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500年。</p><p class="ql-block">巴蜀式青铜戈分为无胡和有胡两种,其最大特征是在戈内上铸出虎纹、手心纹、花形纹等图案,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p> <p class="ql-block">巴蜀云纹青铜鞘剑。剑鞘分前后两片合成。整体略呈三角形。两侧饰翼,中空呈菱形,鞘正面满饰云纹,背面充素。内装巴蜀短剑二件,一为素身,另一柄茎至刃后端饰巴蜀符号。剑均为扁茎无格柳叶形,隆脊,柄端有两圆穿。另有一小削,直背弧刃,素面无纹。该器为研究巴蜀青铜兵器提供了无可取代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剑的功能主要用于刺杀,劈砍、划拉只是其辅助功能。中国青铜剑的产生始于商代。早期剑身较短,制作粗糙。春秋晚期,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p><p class="ql-block">巴蜀青铜剑是巴蜀文化主要青铜兵器之一,形制为柳叶形,剑柄无格,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有格剑,而与欧亚草原游牧人使用的柳叶形青铜剑十分相似。展品中芦山县出土的带鞘铜剑保存完好,是研究巴蜀青铜兵器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巴蜀鸟鱼纹青铜剑。剑身较短,似匕形。尖锋,弧刃,叶较宽,弧脊,无格,宽柄略呈梯形,柄上有大圆穿一个,小圆穿二个。剑身后端两面均饰浅浮雕喙鸟一只,其中一面的柄后端小圆穿两侧,一侧饰刻一鱼像,另一侧饰刻一巴蜀符号。此刻图语纹饰是战国时代巴蜀兵器上所常见,极具地方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巴蜀银斑纹青铜剑。宽叶较薄,侧刃呈弧形,中脊两侧下凹,侧刃脊部向柄部急转内收,柄窄细,有二穿,饰银斑纹。</p><p class="ql-block">巴蜀青铜剑。窄叶较薄,刃沿较直,柄短且</p><p class="ql-block">宽,柄侧沿呈斜直,柄有二穿,素面。</p><p class="ql-block">巴蜀柳叶形银斑纹青铜剑。叶宽且厚,锋刺尖利,中脊贯通全剑向两侧起刃,横断面呈菱形。刃沿向柄侧圆转,有限无格,柄宽且长,前侧后中各有一圆穿。饰银白斑纹。</p><p class="ql-block">巴蜀手心虎斑纹青铜剑。弧尖,直刃,叶较宽,扁茎,弧脊有槽,无格。脊槽两侧饰虎斑纹,剑身后端铸“手”、“心”纹等巴蜀符号。</p> <p class="ql-block">镂空鱼形柄青铜剑(战国)。物叶形剑身中脊隆起,双刃、无格、靠基部饰两排三角形纹饰。柄分两段,前段扁平中空,并饰一道三角形纹的簸,后段呈鱼形,面背皆为排列整齐的两行镂空方格。</p><p class="ql-block">蝶弦柄三字格短青铜剑。短剑型,宽叶,两刃沿直,格宽而短,格后角方形外侈,右螺旋柄面呈三角形,柄部铸留不规则小孔通中空。剑为合范铸成,器形颇具北方草原文化风格。</p><p class="ql-block">螺旋柄三字格青铜剑。柳叶形剑,隆脊,双铡刃,三叉形格略内束,粗螺旋纹柄。柄首椭圆中空,端处为十字形穿,格柄交处与椭圆柄首两侧均各有一横断裂痕,已形成二分之一的断裂状。</p><p class="ql-block">直背环首青铜刀。直背扁平,单直刃,刃背平直前折。柄端椭圆下弯,有环。</p><p class="ql-block">直背环首青铜刀。直背前斜折,刃沿呈弧形,直柄,柄下屈呈环状。通体扁平,单刃,格部和柄部各两条弦纹。</p> <p class="ql-block">喇叭形单口锥刺圈纹双联腹陶罐。1974年出土于汉源大窑石棺葬。卷唇侈口,长颈,两球体罐腹联壁且相通,虽各有小平底但不在同一平面上,罐表饰有对称的刻划弦纹和锥刺纹。陶质为红陶,腹部有一小块圆形绳纹陶片,纹饰向里,乃制作时伸入手指的小孔,尔后即用此陶片封补,再敷泥粘合后焙烧,此亦是早期制作较为复杂器物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该罐造型奇特,似为古代男性生殖崇拜的一种遗存。</p> <p class="ql-block">红褐粗砂四足双耳羊头纹陶罐。马鞍形口外侈,双流,球形腹,宽带耳连接口沿和腹部。圜底,四只三棱桂形短足外撇,颈两侧饰对称乳突,斜肩前后堆饰羊头纹,腹部一圆形击孔,口沿略有损伤。红褐色,砂粗,厚胎,火候偏低。该器形具有典型石棺葬文化特征。双耳陶罐早在我国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便已经开始流行,后来在先秦两汉时期西南夷系统的石棺葬、大石墓和土坑墓中都有出土,以其马鞍形的大口、显著的双耳和器腹部装饰的一对如同羊角般的大涡旋纹最为引人注目。</p> 汉风流被——汉平天下 经略以道 <p class="ql-block">王朝开边,以开道始;王朝略边,依道通否定;王朝治边,沿道设据点。中原王朝在西南边疆的一 切活动都离不开道,依赖于道。远古辗转相通的“蜀一身毒(印度)”道,经秦汉的经营,终于成为郡县相连、驿路相接的西南丝绸之路。从唐蒙、司马相如开西南夷道始,直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设置永昌郡,整个西南边疆才完全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开边的神圣使命得以完成。汉文化随着道路的延伸,流布西南,染化了当地居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汉平西南】王朝的开边,除了要战胜自然天险,还要面临当地部族土酋阻道、杀吏等强烈反对。西汉武帝时平南越,诛且兰侯,又收服夜郎,定邛,迫降滇国,直至东汉明帝时永昌郡的设置,标志着汉代最终完成平定西南边疆的大业。</p> <p class="ql-block">方形圆环螭龙凤鸟钮“李宜私印”铜印。馆前广场雕塑原型。印钮为环状圆环卷曲螭龙纹,龙身饰满鱼鳞,上部蹲有一只凤鸟。正方形印台,以一宽带与环形相连。印文为篆书白文“李宜私印”四字。该印造型独特,字体疏畅,铸工精湛,具有较高文物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泥质浅灰辫索纹盘口陶壶。泥质浅灰陶。盘口长颈,溜肩鼓腹,大平底。颈部、肩部颈交接处及肩部有三道双线辫索弦纹。肩部有两周掐印括号纹饰。</p><p class="ql-block">泥质乳钉瑞兽纹陶储钱罐。泥质灰陶,顶部有一狭縫,两个小凸起间有一小纹饰,顶部侧面有一方形小孔,素面。小直口,颈部外折呈两道凸纹和粗绳纹,斜肩,鼓腹,平底。颈部折上有对称方孔穿,为固定器盖。盖顶面堆饰三个乳钉呈三角形,相间饰堆饰双瑞兽。两瑞兽尾间有一长条形斜穿孔。盖下沿对称方孔穿与器颈部一致,均为同一方孔穿。</p><p class="ql-block">乳丁鱼纹青铜牌饰。长方形薄片状,正面边沿有廓,内底饰乳钉纹,并饰一凸线鱼纹。背为素面,长方形环柄。</p> <p class="ql-block">牛灯</p> <p class="ql-block">龙虎斗铜饰件。虎扑身压龙,肢体互交。虎口街龙角处,呈撕状,两脚后蹬,长尾卷附左躯。虎身通体阴刻线条纹和似麦穗纹。龙身饰圆圈纹和齿纹。</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蹄形三足青铜鐎斗。盆形、腹部有四道凸旋纹,底沿有宽0.5cm的凸纹一周,独角龙形曲柄,兽面纹蹄形三足。鐎斗又叫“刁斗”,为炊具。</p> <p class="ql-block">石马。马首端直,颈上鬣毛刚劲有力,马体肥状,着鞍辔,鞍下有一方形鞍鞋,镳、衔、辔清晰。</p> <p class="ql-block">泥质深灰陶魌头。仅存头,圆眼,高鼻,双耳卷髻。口大张,圆柱形颈。魌(qi)头,为方相之属,上古时专门承担驱鬼逐疫的任务,蚩尤是中国最古老的方相氏。《周礼·夏官》有一处较简单的记载:“方相氏,狂夫四人。”郑注:“方相,犹言放想,可畏怖之貌。”说明古之方相氏只有极端丑陋可怖之人方可担当。据唐王瓘《轩辕本纪》记载,黄帝的次妃嫫母也曾做过方相氏。嫫母,是出了名的“丑女”。唐杨惊注《荀子》:“嫫母,丑女,黄帝时人。”今之魌头便是其遗像。至汉代,为护佑墓主人安宁,有些墓便放入魌头以驱逐孤魂野鬼。</p><p class="ql-block">由于方相丑陋至极,以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丑角之源。</p> <p class="ql-block">四兽跽坐青铜人像。此铜人像制作方法是分段铸造焊接成形,固定于台中心支柱上。铜人双手抚膝,头上似有锥髻,张耳,凸额,眉上挑呈如意状,瞠目上斜,隆鼻,侈口露齿,乳头凸出,肚脐凹陷,通体有纹。坐于卷云纹锥形台上,台由四兽环托,兽作正面回首状,脚粗短,尾长大,各以一爪托前兽三臂相环结。兽立于实心饼台上,台上刻连续菱形纹,台周围刻锯齿纹。这种铜人很少发现,只云南昭通汉墓出土一尊与之近似,但其头部的椎特长,并已残损。成都成汉基内曾出一残座,其中支柱尚残存,其结构、造型、纹饰与芦山铜人座完全相同,只是略小,兽为三头。</p><p class="ql-block">独角虬龙西王母红砂石摇钱树座。整体黄砂岩雕琢。座为椭圆形,略呈锥形,座面雕刻以《山海经》中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为主题,中心石室一慈眉善目的西王母形象,一武士侧卧于石室前,石室周围山峦重叠,刻饰人物众多,神情势态各异。山顶有一条带翅的独角虬龙盘踞,应是守护神山的开明兽之属。雕塑的整体,似“西王母所居之昆仑神山”。该文物于1987年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汉代画像砖及考古文物展”赴美国展出。</p> 雅风流韵——唐宋以后的雅安 <p class="ql-block">泥质黄褐绿釉双头人面首蛇身卧姿陶俑。泥,施浅绿色釉。福身车西两头为双头人面前,头服裹中子,微样,两蓄作左右顾盼状。两首间由似鲩身的状物绕标通,人首颈部与蛇身相交处有一周凸核,远视如急元,海通塑像生动、夸张、细腻,具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邛窑系青瓷省油灯。整体呈盏形,内外施釉,外施釉有及底。器内边沿饰一弓形条,尖唇饼足,足削棱一周。空心双层,外壁边缘有一小孔,胎成青灰色。1989年仁加乡出土。是用两件深度不同的盏坯重叠后捏合盏口,施釉后烧制而成。使用时,从腹部的流孔将灯油注入夹层空间内,再放人灯蕊,盏上面盛清水,经有关专家实验,此灯不结灯花,照明时间则比普通灯具长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省油灯】油灯碗为夹层,夹层有注水口,可注水以降低灯碗的温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可以省油。即是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提到的省油灯碗,通过实际使用“可省油几半”,故名。这种省油灯为唐宋四川地区所独有,唐(五代)邛崃烧造后,宋代成都琉璃厂窑继续烧造过,但造形不及邛窑。</p> <p class="ql-block">唐代鸾凤纹铜镜。八出葵花形,圆钮。窄沿,通体已成黑漆古状。浮雕纹饰精美,分两层,内区为主题纹饰钮左右各一鸾鸟振翅站立于花枝上,钮上草叶纹;外区边饰为折枝花草与灵芝云相间环列。内外区图案间以一弦纹。</p> <p class="ql-block">八瓣菱花形航海铜镜(宋)。镜边呈八角莲瓣形,有钮,背面底部为翻滚怒涛,浪中楼船远帆,龙腾鱼跃,是一幅非常生动的鱼龙戏舟图。随之出土的有“宣和通宝”。</p> <p class="ql-block">宋代铜镜的铸造虽趋于粗糙、简朴,但镜背纹饰出现了楼台亭阁、山水花鸟、小桥流水、人物故事等现实生活题材,亲切、真实,富有生活气息,是以前铜镜未曾出现过的。航海图纹铜镜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一种新风格纹样铜镜,别开生面,独树一帜。除我国发现外,在韩国和日本等地均有发现。</p> <p class="ql-block">方形板钮“右德(怀)略指挥兼第一都记”铜印。板纽,阳文篆书“右德(怀)略指挥兼第一都记”10字,竖列3行。指挥,是五代以后的军队编制单位。都,也是晚唐以后的军队编制单位,宋代沿用其制。“右怀略”虽不见史志,但以遣词度之,当与少数民族地区有关,思延乡旧属稠门安抚司,在五代时管归附王建,孟知祥政权,此印当为五代至南宋间的军事长官印。</p> <p class="ql-block">三彩瓜果篮(宋)</p> <p class="ql-block">三彩泥质灰白黄绿釉陶玄武(宋)</p> <p class="ql-block">由于宋代明器的内容题材与社会葬丧习俗结合紧密,因此宋俑不仅为宋代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习俗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陈列中的宋代陶俑,造型生动、形态各异,同时能体现了各地不同的风俗及审美倾向。所陈列的陶俑分别出土于芦山、荥经、雨城区三地,其风格造型便可看出明显的差异。这些陶俑皆施低温彩釉,俗称“宋三彩”。</p> <p class="ql-block">绿釉人身鸟首形陶立俑,泥质黄褐深绿釉背物陶男俑,深绿釉双手扶头巾陶女侍俑,三彩绿釉陶立俑</p> <p class="ql-block">“至正七年置”青花纪年铭文盖罐。直颈、丰肩,肩部有对称环形系,腹以下渐收,矮圈足。盖面隆起,上有宝珠形钮,与罐有子母口相合。通体施青白釉,腹中部以青料书“至正七年置”。带有纪年铭的完整元代青花器物较为少见,目前公认的有大维德基金会藏“至正十一年”(1351)铭青花象耳瓶一对,江西丰城凌氏墓出土“至正戊寅”(1338)款青花釉里红塔式罐与楼阁式谷仓各一件,以及这件“至正七年”(1347)铭小盖罐。严格来说,这件小罐是带有青花铭文的青白釉器,同一窖藏还发现了卵白釉、青釉高足杯、青白釉瓷盘、绿釉碗、铜盘、铜盆等器物。它不仅是断代的标准器,也是研究至正年间民用瓷器的重要材料</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三足狮钮瓷盖炉(明)</p> <p class="ql-block">方唇平沿,束颈,鼓腹,双带耳贴肩上,平底鲁足,狮钮盖,钮两边有对称逗点形孔,青白釉,日沿,盖沿、底无釉,狮尾、臀绣环为赤色。造型美观大方,比例适度</p> <p class="ql-block">孔雀绿螭虎蒜头形陶瓶(明)。蒜头形,圆唇,细长颈,圆鼓腹,斜角,高圈足,颈部缠绕堆饰螭虎一只,螭虎头颈部釉色窑变为酱色,器形通体施孔雀绿釉,呈冰花状。圈足底及外沿不施釉。器形精美雅致,极富匠心。</p> <p class="ql-block">顺治三年“雅州”铜印。铜质,印面正方形,椭圆形柱形纽,廓内满汉两种阳刻文字各占印面一半,汉文为九曲篆“雅州印”3字,印身背面有楷体阴刻“雅州印礼部造顺治三年正月日”款题,印身一侧为阴刻楷体“顺字二千三百三十四号”边款。雅安明至清雍正六年称雅州。清雍正六年后改州为府,不用雅州印信,应上缴清廷截角注销了。此印虽经使用但耗损轻微,故推断其流落的时间可能在康熙十三年吴三桂进军雅州,清官吏出走遗失。</p> <p class="ql-block">1939年雅安城与现在的雅安城全景对比</p> 边茶藏马 <p class="ql-block">此展厅基本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展现了当年边茶贸易运输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边茶运输】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雅安的茶叶已经翻过大相岭被运到大渡河以西,这条当年的牦牛道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茶道。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进行茶马交换主要通过青藏、川藏、滇藏三条线路。雅安一带出产的茶叶在唐宋时期大多经由青海入藏,明朝开始,以牦牛道为基础延伸形成的川藏茶道取代青藏道成为汉、藏交通的官道,并随着贸易的兴盛,逐渐在高山峡谷中发展成复杂的道路网络。数百年后古道上再也没有马蹄得得、驼铃悠扬、茶草芬芳,但磨光了的石板路、一簇簇的拐子窝、被冷落的关隘和客栈依然提示着这条文明古道旧时的繁荣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岁月迢迢,江水东去,追昔雅州,物阜民丰,南路边茶千古一绝。青衣本西蜀一隅,奈何女娲补天,心神情异,留下无尽烟雨。得此天赐滋润,始有蔡蒙山青,平羌水美。天地精气,尽育生灵。前汉吴理真,开启人工植茶先河,茶成农事入万家,九峰皆园户,十里闻焙茶。藏马汉茶互市盛,民族和谐千年兴。唐宋元明清,作坊焙茶忙,工艺熟又精。明有兴顺、义兴,清有恒泰、聚成。百年老店号,代代相传承。更有运茶事,撼天动地更感人。背夫千千万,皆为穷苦人。拐子跺山惊天地,山歌一吼泣鬼神。草靴踏破云深处,千夫已过大相岭。</p><p class="ql-block">壮哉!二郎山高,大渡河横,藏汉骨肉情更深。伟哉!古道万里,茶缘相连,铸成巍巍丰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观用时不到两个小时。走出博物馆,回看建筑,感到这是去过的最接地气的博物馆之一,没有气势宏伟的建筑、风格独特的造型,门前就是社区的市民广场,沿江都是茶坊茶馆茶座。</p> <p class="ql-block">在馆前广场看青依江对岸的雅安城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