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续上篇,接着阐述我所认知的“中国茶道精神”。</p><p class="ql-block"> 继续按照我的思路,依据哲学思辨和美学的思维去理解“精”、“敬”、“悦”和“归”。(之九十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篇,继续探讨“中国茶道精神”中的茶德。今天,着重谈谈本人是如何修炼自己的茶德的(实践方面37)。</p> <p class="ql-block"> 接着上一篇,继续阐述茶德修炼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提出“我的茶境”的概念?当时,我也是凭着一股热情,想把自己喜欢的那些好茶叶,都给“夸奖”一遍。我也知道,名茶太多了,一定是一个很长的“连续剧”。我就自己设定一个模版,学着《红楼梦》和武侠小说那样的开头,先来一首诗,然后介绍背景知识,然后再谈谈这种茶叶的“妙处”。写着,写着,就觉得很落俗套,而且没有什么新鲜感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开始“思考”,自己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是怎样的?各种茶叶的历史渊源如何?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很是为难啊。就干脆停下来。从头开始学习。这个“学习”,就是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认知有偏颇的,还容易混淆,至少是有误区的。</p> <p class="ql-block"> 比如,有的人就问:会背《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吗?我很干脆地告诉他,我真的背不了。</p> <p class="ql-block"> 还有的人说他“熟知”中国历史,他可以把“上下五千年”都背下来了。甚至知道其中的皇帝是谁。真厉害啊。这就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了?</p> <p class="ql-block"> 还有的人,说是熟读《四书》、《五经》,还对《易经》很感兴趣。也有的喜欢《二十四史》、《史记》之类的典籍。快要赶上大师了。</p> <p class="ql-block"> 有的人,不但自己学习《论语》、《老子》、《孟子》和《庄子》,甚至是半生不熟、就按奈不住地上阵教别人怎么解读了。</p> <p class="ql-block"> 在茶学方面,很多人以为知道《茶经》、《大观茶论》这些文献以后,再能背几首诗词,就算是茶学、茶文化方面的专家了。</p> <p class="ql-block"> 当然,我这里列举的,是一些“极端”现象。不过呢,真的要注意避免一些“大坑”的。尤其是引导自己家的小孩子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搞清楚真假(优秀和糟粕)文化”。我这里强调的是要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我是选定了唐代的茶诗为“突破口”,认真学习、研究。而且是大胆地“解读”,逼着自己去探索、追根求源,慢慢地走上了“正道”,收获是非常大的。</p><p class="ql-block"> 这里,蕴含着什么“奥妙”呢?且听下回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源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