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习练十年方入门</p><p class="ql-block"> 都是莫言获奖惹的祸!朋友刘兄送了一套莫言的著作。借着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热度,白天有空读,晚上读,零晨醒了读,读了莫言大部分作品。记得2013年三四月份,其他收获暂且不说,读的直接结果是脖子受凉有些僵!</p><p class="ql-block"> 物极必反!坏事变做好事!周末休息到铁西公园里逛一逛,晒晒暖阳。恰巧在公园西北角遇到了亦友亦师的高老师(练武氏太极拳有功夫)。聊了几句,我说了自己身体状况和练拳(主要练简化太极拳)情况,高老师就做了个轻松动作,从自己的脚底整个重心被推动了!自此基本舍弃习练简化太极拳剑,开始了武氏太极拳的习练。</p><p class="ql-block"> 习练过程中,动作会忘记变形。张老师看着我能坚持练武氏太极拳,主动加以示范纠偏,保持了习练武氏太极拳较为规范的拳架。虽有习练暂停短时的间隔,还是坚持了下来。2022年,随着内退在家无事可做,看书疲劳就增加了每天习练太极拳量次,开始觉出了身体松沉的感觉。就在这一年,从南屯搬来同一小区、与高老师出于翟老师同门、有武术造诣的于老师,也主动指导,习练量次保持中有所增加。此后,关注网络有关太极拳视频,误入形体下沉误区,腿弯膝盖有些不适。</p><p class="ql-block"> 今年体检等待时,与邹书记聊到了太极拳。我对邹书记习练功夫早有耳闻,他对我坚持习练太极拳也了解。于是他主动引到楼梯间感受了他的功夫,真是名不虚传!从而就建议我跟他的老师杨老师练练。</p><p class="ql-block"> 体检后的第二天一早来到公园,由邹书记引荐,见到了杨老师并加入方圆太极俱落部,当即就接受杨老师的指导及拳友们的帮助。杨老师和蔼可亲,谦和慈祥;是位好老师,教学有方:正确示范,点出差错;极有耐心,多是鼓励;口传身授,从不保留。仿佛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自己对太极拳认识有了改观,以前不理解的,有所理解了;以前不信的,有些都信了!杨老师鼓励说,以前的所有练习都不会白费。这似乎如人生之路曲曲折折,对与错有时难辨,才走到了当下的自我。自己尽快改正纠偏,时日不多,走向正轨,受益良多。如同走路,打拳变轻松了不少;气沉到了脚底,形成了一条气柱;按脚腰肩肘手练习,学着走意气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像人生一样,练习太极拳须经过走架、松沉和形意气三阶段,一段不能少,差别只是快慢程度而已,差别只是学得效果高低而已。这正如孩子成长过程,必须经过应有的阶段,经过自己的探索体验,甚而至于叛逆,方才成熟一样。因此,做事情要有静待花开的定力。</span></p><p class="ql-block"> 现在,杨老师再给学习机会,整理翟老师前些年鱼台太极拳讲座,内容是解读《太极拳论》《太极拳经》的,这是杨老师给的太极拳经典理论受教机会。</p><p class="ql-block"> 邹书记的真诚接纳,杨老师的正确指导,感觉自己刚刚走入了正道,方才入了太极拳门槛。正所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年习练方入门,转益多师谢师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太极体悟个体化,德艺双馨弟子欣。</p> <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