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随笔></p><p class="ql-block"> 小春联 大文化</p><p class="ql-block"> ——春联写作漫谈</p><p class="ql-block"> 文/楚国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同时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邃底蕴。为此,我写了一副贺联,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 源起殷商,型成汉武,看人文荟萃,写福字,贴春联,包饺子,舞龙狮,喜列非遗添锦绣;</p><p class="ql-block"> 穆于腊祭,闹在元宵,叹底蕴深长,挂灯笼,放花炮,祭先贤,拜亲友,荣登史册壮乾坤。</p><p class="ql-block"> 随着春节的临近,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喜庆的氛围。春联,作为春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那么,如何撰写一副充满韵味和祝福的新年春联呢?本文将带你领略其中的文化与技巧。</p> <p class="ql-block"> 一副好的春联,必须是民俗性、时代性、文学性三者兼备。但具体如何把握与体现,那还得从五个方面来讲。</p><p class="ql-block"> 一、春联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春联是对联,所以具有所有对联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种类对联具有相同点;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个品种,所以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以此与其他种类的对联相区别。那么,春联到底有哪些内在的特征呢?</p><p class="ql-block"> 第一,在历史上具有悠久性。现在,人们都承认春联起源于远古时的桃符。但将对偶句写在桃木上究竟从何时开始,尚待研究。《全唐诗》有后蜀孟昶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公元964年的事。但在敦煌莫高窟发现有12副春联,其中一副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是刘丘子作于唐开元十一年即公元723年,就是说,这比孟昶春联早241年。世界纪录协会将其收录为世界最早的春联。春联发展到这样成熟,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到了北宋,春联早已很普遍,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以证明。苏轼在黄州时写有春联“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就对联成为与唐诗、宋词齐名的独立文学样式而言,其中春联的历史可以与近体诗齐名,比宋词要早两三百年。</p><p class="ql-block"> 第二,在时间上具有固定性。春联是一到春节就贴,只有过春节时才贴,在时间上是固定的,是统一的。而别的对联就不具有这种性质,喜联是结婚时才贴,寿联是过生日才贴,挽联是治丧时才贴,这些联在时间上具有偶然性、分散性和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 第三,在数量上具有最大性。春联的数量,是其他任何种类对联不可比拟的。春节,几乎家家贴春联,有的还不止贴一副。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概莫能外。我国14亿多人,有约3亿多户,加上许多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再加上海外华人,一年的春联,少说也有三亿多副,数量之大超出人们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第四,在内容上具有迎春性。这是春联的本质特性。世上春联每年几亿副,副副都贯穿着辞旧岁、迎新春的思想。可以说,迎春情结是春联的统帅、灵魂和生命线。春联的题材可以千变万化,但必须与春节的气氛相融、相辅、相连、相关,最少也应相近。</p><p class="ql-block"> 二、春联的立意</p><p class="ql-block"> 春联的立意,就如同工程设计的图纸,文章撰写的主题,学校教育的大纲。一副联的立意决定着整副联的基本面貌。所以,要写出一副好的春联,首先就要在立意上动脑筋。</p><p class="ql-block"> 第一,立意的角度要坚持多样化。</p><p class="ql-block"> 春联立意的角度和侧面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一些方面:</p><p class="ql-block"> (1)描春景 </p><p class="ql-block"> 春回地暖,日丽风和,阳春白雪,满目生机,这与人们迎接春天的雀跃心情十分和谐。因此,春联自古以来就以描绘春景为擅长的笔法。如:春莺唱柳、喜鹊登梅。又如传统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在描写春景时,常用一些具有新春特色的词,如:</p><p class="ql-block"> 植物——竹、梅、杨、柳、桃、李、杏、茶。动物——莺、燕、鹊、凤、鹏。器物——爆竹、酒杯、锣鼓。颜色——红、绿、金、碧。 举个例子: </p><p class="ql-block"> 燕落谁家, 喜檐下垂红, 溪头涨绿;</p><p class="ql-block"> 春归何处, 看棚友剪韭, 陌上飞花。</p><p class="ql-block"> 此联中有: 燕、红、绿、韭、花。</p><p class="ql-block"> 几处梅茶开赤白;</p><p class="ql-block"> 一园桃李斗芳菲。 </p><p class="ql-block"> 此联中有: 梅、茶、桃、李、芳菲。</p><p class="ql-block"> (2)颂吉祥 </p><p class="ql-block"> 祈福纳祥、驱鬼避邪,是远古桃符的原始功能,从桃符向春联演化过程看,吉祥话语是不可少的,如:春光播福、和气致祥。</p><p class="ql-block"> 又如传统春联:</p><p class="ql-block"> 天增岁月人增寿;</p><p class="ql-block"> 春满乾坤福满门。 </p><p class="ql-block"> 而今,吉祥话已不单是对个人、对一个家庭的祝福了,更多地是对祖国江山热情的赞颂,对祖国前程美好的祝愿,如: </p><p class="ql-block"> 天地英雄气;</p><p class="ql-block"> 风云浩荡春。(赵朴初) </p><p class="ql-block"> 八表同庥瞻丽日; </p><p class="ql-block"> 四民有庆乐丰年。(刘叶秋) </p><p class="ql-block"> (3)限时令</p><p class="ql-block"> 有些对联已用了几百年,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属于“长命百岁”的。用多了,便有陈旧之感,应该出新。对联出新的途径之一是限时令,这大致有两种情况:作干支联 即在春联中嵌入当年纪元的干支(甲子、乙丑、丙寅等),如: </p><p class="ql-block"> 甲弟连云欣发展;</p><p class="ql-block"> 子年遍地祝丰收。 </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间不同干支纪元都作了现成的联,供每年选择使用。应该说这是一种创新,但也有缺憾。由于天干10字、地支12字在组词能力上有限,往往干支联文辞生涩,用典过僻,一般人读不懂。也有时干支联并不完全符合当年情况。如果不承袭前人,结合本年实际作干支联,通畅易懂,雅俗共赏,则是上乘之作了。</p><p class="ql-block"> (4)作生肖联</p><p class="ql-block"> 即在春联中嵌入本年的生肖(鼠、牛、虎、兔、龙、蛇等),如: </p><p class="ql-block">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p><p class="ql-block"> 此联是1981年《羊城晚报》征联作品,实际上可以用于今后任何一个“鸡年”(×酉)和任何一个“马年”(×午)。只用一种生肖的,有指示当年的作用,如戊辰年联: </p><p class="ql-block"> 顺雨调风龙气象;</p><p class="ql-block"> 锦山绣水凤文章。 </p><p class="ql-block"> 用相邻两个生肖,可表示年份的交替,如丙寅年联: </p><p class="ql-block"> 牛耕绿野;虎啸青山。 </p><p class="ql-block"> 卯时美景花方艳;</p><p class="ql-block"> 兔岁良辰洒更醇。</p><p class="ql-block"> 请大家注意,生肖有时可以替代,即用其谐音。常用以“阳”代“羊”如:</p><p class="ql-block"> 阳春开物象;丽日焕天文。 有些生肖,不是人们“喜爱”的动物,且不吉祥,因此很难直接入联,如鼠、蛇、犬、猪、猴等,就不一定生硬地入联,称“鼠年”、“蛇年”、“狗年”了。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做出趣联来。 </p><p class="ql-block"> (5)写时事 </p><p class="ql-block"> 以时事入联,是对联的传统,也是春联的传统。可写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正在发生的事以及将要出现的事。这些事件,都关系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借春联之机,表示群众的关注情绪。如: </p><p class="ql-block"> 且把桃符纪国耻;</p><p class="ql-block"> 常看竹叶报平安。</p><p class="ql-block">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春联。又如: </p><p class="ql-block"> 翻身休忘本;饮水务思源。 </p><p class="ql-block"> 这是土地改革时期农村的春联。这类对联是历史的记录,是生活的写照,如果有兴趣把各个历史时期甚至每年的春联搜集齐全,可能会成为小型编年史和中国大事记的。当然,写时事联要注意不要将标语口号合盘端出。 </p><p class="ql-block"> (6)抒胸臆 </p><p class="ql-block"> 有些春联,看起来没有什么春意、春景,也不嵌干支、生肖,纯是有感而作,直抒胸臆。如:"自题乙巳蛇年春联"</p><p class="ql-block"> 冬尽年来,星移斗转,看蛇行天下,春满人间,廉字铭心兴社稷;</p><p class="ql-block"> 蟾宫折桂,学海行舟,喜屋里言欢,堂前把盏,祖风励志耀家山。(楚国良)</p><p class="ql-block"> 一般说来,这类春联有较强的艺术性。</p><p class="ql-block"> 其实,春联立意的角度远不止这些。上面仅仅是举些例子。春联立意多讲究,笔下题材广无边。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p><p class="ql-block"> 第二、立意的原则要遵循个性化。</p><p class="ql-block"> 个性化了,就不是千人一面,千腔一调,千篇一律,千联一样。为此,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p><p class="ql-block"> 一是因时立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春节作为一个时间段的分界点,每一点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两点之间相隔越久差别越大。如:“一宵分二纪;三步跨双千。”这是胡盛海写于 2000年的春联。这副联时间信息特别精准,并具有唯一性。</p><p class="ql-block"> 二是因地立意。各地有各地的特点。“门迎五老笑;潮弄九江春。”只有庐山及其附近才适合贴此联。“门对吴都,日映钢花红胜火;窗含赤壁,风吹翠竹绿摇天。”只有黄州、鄂州才切合此联。因此立意一定要抓住当地的本质特征。</p><p class="ql-block"> 三是因人立意。人们的年龄、性格、素质、经历、职业、生活等无不千差万别。这些正是春联立意个性化的极好素材。传说朱元璋给一位阉猪匠写过这样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因人置联,十分贴切。</p><p class="ql-block"> 四是因事立意。据说,从前有位教书先生春节前父亲去世,他写了这样一副春联:“年在严不在;春回椿未回。”利用谐音,将旧时把父亲称为“严”和“椿”的习惯寓于春联里,准确地传达出他家春节前所发生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五是因景立意。“绿竹凝眉摇碧海;青松耸翠映蓝天。”这是江南景色。“雪海茫茫,大地春回苏冻土;冰花灿灿,寒窗日照耀晶莹。”完全是一派北国风光。</p><p class="ql-block"> 六是因业立意。“管天公喜怒;知世态炎凉。”这是气象部门的春联。“教理教文,教富国强民科学;育才育德,育顶天立地新人。”这贴在学校再好不过了。“凭我绝尘趟富路;为君护足步青云。”这是一副获奖行业联,题目是《鞋店》。“当护生灵鸡犬豕;莫亏朋友马牛羊。”用在畜牧所很恰当。</p><p class="ql-block"> 总之,个性化是一切事物都具有其特殊性决定的。有个性化才有多样化,个性化是多样化的前提。多样化了才有百花齐放,才有万紫千红。所以,只有实现个性化,才能呈现春联的多彩多姿。</p><p class="ql-block"> 第三,立意的要求要避免一般化。</p><p class="ql-block"> 个性化只是前提而不是目的。凡是好联都具有个性化,但不能说凡是个性化的都是好联。所以,还应提出避免一般化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一是力求新颖。要做到,岁岁年年门贴对,年年岁岁意翻新。特别是已跨人新时代,更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新,最主要的是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紧贴时代发展的方向,反映时代变化的心声,从而使春联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p><p class="ql-block"> 二是寻求巧妙。这叫出奇制胜,标新立异,突发奇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奇。这是避免一般化的重要途径。</p><p class="ql-block"> 三是追求深刻。这样,才能博得人们的喜爱、欣赏和传播,并从中受到启迪或引起共鸣,从而实现春联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四是但求有情。感情越深越真,越是好联。如:“海水有心连两岸;春风得意促三通。”充满期盼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p> <p class="ql-block"> 三、春联的美学</p><p class="ql-block"> 春联,是中华对联众多门类中的一个门类,其本质特性同其他门类一样是“对仗美”。上下联之间,字数、词性、平仄、结构、音步、语意等,都表现出对偶、对品、对应、对照、对比、对立、对称、对等。因而“对仗美”是对联美学的本质特征,这也是中华对联独有的质的规定性,形象地说,是对联文学样式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独有的DNA或指纹。春联是对联,因而“对仗美”是春联美的身份证、入场券、大前提。但是,只有对仗美还不够,还应该有语言美、时尚美、思想美、意境美、形象美、巧构美等等。创作春联实际上就是创造美,“春联大赛”,顾名思义 就是春联的“选美大赛”。所以,创作春联,一定要牢记把春联写得美些美些更美些。</p><p class="ql-block"> 第一,语言美。一切文学都是用文字语言表达的,春联自然也不例外,她第一次亮相映入人们眼帘的面貌,实际就是文字语言。是否能够使人“一见钟情”,就取决于文字语言。因此,所谓春联的语言美,实际上就是春联的脸面非常好看。</p><p class="ql-block">不用化妆,本来就是小康面目;</p><p class="ql-block">何须打扮,毕竟正当特色时光。</p><p class="ql-block"> 这是撰联高手、获奖专业户曹克定的获奖作品。这副春联的语言,就像平时说话、答嘴、唠喀一样,但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自然、生动、真实、新鲜、活泼。开门见山的“不用化妆”的否定句,而其作用却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小康”不是化妆化出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干出来的。“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小康”是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向往的憧憬,但直到2020年才全面建成实现。这是天大的成就。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完全消除绝对贫困,毫不夸张地说,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能做得到。</p><p class="ql-block"> 田逢春雨苗尤壮;</p><p class="ql-block"> 政惠民生梦也香。</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语言,听起来很亲切很温馨,很真实很享受。</p><p class="ql-block"> 第二,时尚美。这也就是说春联要有时代性、时间性。换句话说,春联的时尚美也就是树木的年轮美,文字的《史记》美,婴儿的足印美。“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副春联很美,但只有季节美而没有时代美,清代可用,民国可用,现在同样可用。这可以看成是通用春联。而创作春联,最理想的是应该有时尚美。</p><p class="ql-block"> 泻封闭闸门,唤醒九州欢四海;</p><p class="ql-block"> 开精神枷锁,迎来百鸟闹三春。</p><p class="ql-block"> 这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创作的一副春联,铭刻着改革开放深深的印迹。这次会议决定,将全党的工作着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这本来是政治话题,但“百鸟闹三春”的自然美把政治美形容得非常到位。这种感觉只有亲身经过那次伟大转折的人们才会体会得到。</p><p class="ql-block"> 得意春风,放胆耕耘无税地;</p><p class="ql-block"> 飘香腊酒,倾杯敬谢护农人。</p><p class="ql-block"> 这是27届张河清获一等奖春联。这副春联的时尚美非常鲜明。2005年底全国人大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全国免交农业税。这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农民种田不纳税。这是多么大的恩情,真是天大地大不如中共的恩情大,河深海深不如人民政府对农民的感情深。一句“倾杯敬谢护农人”,把“放胆耕耘无税地”的时尚美形容得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 第三,思想美。任何文字、任何语言都含有思想。当然,思想有苍白的,有深刻的,有负能量的,有正能量的。春联的思想美,就是深刻思想、正能量思想。</p><p class="ql-block"> 春到羊年思跪乳;</p><p class="ql-block"> 晖繁寸草应知恩。</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副生肖联。充满“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代代相传,比喻尊老敬老、奉养长辈的孝心。“孝”字,老在上,子在下,恰恰是上述两句话的形象文字阐释,是孝心的教化。“教”字左为孝,右为文。说明教字最初本义就是教育人们行孝。下联取材于唐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三春的太阳使万物复苏,比喻母爱给予子女的巨大恩情。而子女即使是再有孝心,也只不过是复苏了的万物中的一寸之草。这是教育人们懂得滴水孝心难报涌泉之恩。所以,这副联充满了思想美。</p><p class="ql-block"> 第四,意境美。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白的虚无缥缈的妙不可言的梦幻般的美学状况。就是说,意境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明的美轮美奂。</p><p class="ql-block"> 鱼戏寒波翻雪浪;</p><p class="ql-block"> 鹊衔春影上梅梢。</p><p class="ql-block"> 这副春联美得诗情画意,美得耐人寻味,美得美不胜收,美得莫名其妙,美得垂涎三尺,美得一塌糊涂。“寒波”应是冰冷的,鱼应该并不喜欢,但一个“戏”字却道出了“年年有馀”的鱼欢快无比的乐观心情。苏东坡有“卷起千堆雪”词句,所以“翻雪浪”就具有了诗味美。“春影”谁见过,春天有影吗?即使是有影,那“鹊”怎么“衔”呢?而且还要衔住“上梅梢”。客观世界本不存在这种情况,但在文学世界、在艺术世界却可以存在。正是这种“无中生有”的艺术创造,使人们得到了一种春联意境美的精神享受。美的内涵是巧妙而又天衣无缝地将“年年有鱼”、“喜鹊登梅”的吉祥意象嵌入联中。</p><p class="ql-block"> 第五,形象美。实际上,语言美也好,时尚美也好,思想美也好,意境美也好,都是通过形象美展现出来的。而局限于用概念对概念的对联,肯定缺乏形象美。</p><p class="ql-block"> 竹唱黄莺风染绿;</p><p class="ql-block"> 梅开白雪玉镶红。</p><p class="ql-block"> 这副春联通过“竹”、“梅”、“黄莺”、“白雪”、“风染绿”、“玉镶红”的形象,来给予人们视觉享受的。所以说,写春联写出形象美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第六,巧构美。“巧构”,就要奇思妙想,要会玩文字游戏,更要会放飞想象的翅膀。也就是古联表达的“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p><p class="ql-block">伴侣犹如双曲线,既成对数,焉能三角;</p><p class="ql-block">夫妻更是同心圆,不可微分,无论几何。</p><p class="ql-block"> 这是28届春联大奖赛十副最佳联之一,作者是何友轩。自1980年春联大奖赛以来的40多届中,这是“巧联”系列最巧妙的一副对联。把数学概念融入夫妻关系之中,经过别出心裁的奇妙组合,准确而强烈地表达了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纯洁、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爱情。巧得不能再巧了,美得不能再美了。</p> <p class="ql-block"> 四、春联的字数</p><p class="ql-block"> 春联字数,这本不应是列入如何创作春联中的问题,但这又确实是个值得讲讲的问题。这是因为楹联界以及数量不少的联友有个误区,就是以为对联越长越好,甚至出现过申请世界长联吉尼斯记录的事情。实际上,把短联写好才能显示出对联创作的真实水平。春联是老百姓用来张贴的。从绝大多数老百姓住房门柱的情况看,所需7字联的数量最多,如果是楼房大门,单边11字联也有需求。根据这个春联市场的实际,敬请广大联友多写7字至11字的春联作品。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这是因为:</p><p class="ql-block"> 第一,有利于人民大众。对联和诗词在格律上存在许多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对联使用、适用、实用的范围更广。如果说,诗词是文人文化,那么有理由说对联是名副其实的大众文化。如果只是一味写长联,写不适合于老百姓张贴的冗长对联,这样的作品就丧失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如果你写的春联人民不张贴使用,那还有什么用呢?</p><p class="ql-block"> 第二,有利于阅读欣赏。春联是要书写张贴出来供人们阅读欣赏的。自古以来,或是自有春联以来,看到的 7 字联最多。“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也止有7 字。</p><p class="ql-block"> 第三,有利于扩大影响。适合于人民大众书写张贴的春联,有时可以起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扩散作用。记得有一年在春联大奖赛获一等奖的联,“剪个嫦娥奔月去;贴张福字接春来”,消息公布后,即刻传遍互联网络,传遍神州大地。</p><p class="ql-block"> 第四,有利于教化践行。适合于老百姓张贴的春联,不仅可以张贴于门上,有的还可以铭刻于心上,换句话说,好的春联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乙未年,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春联赛事活动,有一副获一等奖联:“诚为事业闪光点;信是人生指路灯”。既通俗,又形象,甚至可以说是一副以“诚信”为主题的格言联。</p><p class="ql-block"> 第五,有利于传承光大。在人民大众中一代又一代传承的对联,有几副是长联?可以说是一副也没有,只有那些朗朗上口、具有普世价值的适合于张贴的春联,才能百看不厌,百贴不厌,如“向阳门第风光好;行善人家福禄多”,“勤劳就是摇钱树;节俭当称聚宝盆”,等等,常诵常新,常用常新。而一些冗长的对联,很难收到这种效果。</p><p class="ql-block"> 第六,有利于扬长避短。概括力强,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是中华对联这种独特文体的最显著特点。言简意赅,才是对联这种文学样式的长处。写对联,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多写适合于老百姓张贴的春联,恰恰可以满足发挥对联内在优势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五、春联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说是春联创作规律,但细细端详起来,又觉得是些老生常谈。正是:春联难写终须写;老话常谈也得谈。</p><p class="ql-block"> 第一,平仄要工。平仄相谐就是音韵和谐。汉字的特点是绝大多数字一字一音,音节分明。楹联通过联中汉字的平仄交替和对立,做到高低配合、长短相间、升降适宜、和谐自然,从而给人带来抑扬顿挫、节奏明快、音韵协调的音乐美感。在楹联创作时,要注意上下联互相对偶的字要求平仄相反,平仄对立。</p><p class="ql-block"> 例如:</p><p class="ql-block"> 龙腾好运到;福运满家园。</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副2023年龙年春联,虽然只短短10个字,但问题不少。</p><p class="ql-block"> 问题之一:"好运","福运"属于不规则重字,且上下意义相近,属于"合掌"。问题之二:上联"好运到"出现"三仄尾",对联中"三仄尾"或"三平尾"都属于忌讳之举。问题之三:上联后面是二一节奏,下联是一二节奏,于律不合。</p><p class="ql-block"> 如果该联不作为废联处理的话,可考虑作如下修改:</p><p class="ql-block"> ①龙腾好运到→龙腾鸿运到</p><p class="ql-block"> ②,以"龙腾鸿运到"为基础,再修改下联。</p><p class="ql-block"> 下联对"龙腾"的字可以参考"凤舞"、"虎跃"再来对后三个字,"鸿运到"可参考"锦程来"、"惠风和"或"彩屏开"等字。可修改为:</p><p class="ql-block"> ①龙腾鸿运到;春至福祥来。</p><p class="ql-block"> ②龙腾鸿运到;凤舞彩云飞。</p><p class="ql-block"> 第二,遣词要准。这一点相当重要。其实“推敲”典故就是告诫人们在写诗写联甚至是书写各种文章时把词汇用得准上加准,这也就是“诗不厌改”或“联不厌改”的精神实质所在。例如:</p><p class="ql-block">一脉湘江,千年雨湖,扁平治理描风景;</p><p class="ql-block">龙腾盛世,凤舞新城,幸福同心强古郡。</p><p class="ql-block"> 此联主题明确,意在点赞《湘潭雨湖区扁平化治理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的经验在全国闻名。结构新颖,上下联一二分句采用自对,属于447式。但对联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有自身写作的特点与要求。</p><p class="ql-block"> 问题之一:对联要求仄落平收,上下联结句"风景""古郡"同为仄声,不合律。问题之二:上下联第三分句前四字有待商榷。</p><p class="ql-block"> 上联"网格扁平化治理"省略为"扁平治理"易生歧义,一提起"扁平"二字,人们更容易与"扁平疣"联想在一起,另,"扁平化治理"作为专有名词"不宜随意简写。下联"幸福同心"因果关系倒置,应该是同心协力才带来幸福,而不是因为幸福才同心协力。如果仅从平庂对仗而言,可修改为</p><p class="ql-block"> 一脉湘江,千年古郡,扁平治理描风景;</p><p class="ql-block"> 龙腾盛世,凤舞新城,幸福同心强雨湖。</p><p class="ql-block"> 如果从逻辑关系上讲,则"扁平治理","幸福同心"均应修改。修改后可这样写:</p><p class="ql-block">醉吟文庙,坐拥雨湖,基层治理描风景</p><p class="ql-block">凤舞升平,龙腾盛世,党政筹谋绘画图。</p><p class="ql-block"> 第三,造句要新。如湘潭县洛口诗词楹联学会张新果老师题山塘小学大门联:"山色最峥嵘,霞蔚云蒸滋凤唱;塘鱼真活跃,你追我赶化龙飞。"此联上下比始终以校名山塘为突破点,上联一分句是讲校园环境色括尊师重教的氛围。第二分句云霞是比喻老师,蒸蔚是讲老师忠诚教育事业对学生无私的付出和呵护,从拼音学起到写文章阅读时,希望他们都成为凰一样。下联是讲在老师精心培养之下终于看到成绩。学生们生机勃勃,像一塘鱼儿,并在学习上你追我赶,最终像龙一样飞上广阔天地。此联有三大亮点:第一紧扣主题。第二拟人手法别具匠心,从没讲呕心沥血,没讲三尺讲台,一支粉笔,这就是联意在言外。第三语言朴实易懂,妙构佳作。</p><p class="ql-block"> 第四,想象要奇。其实,“造句要新”也需要新奇的想象,因为她是想象整体的一个侧面。这里所说的“想象”范畴更广泛些、更宽阔些。所谓“想象要奇”,奇就奇在把本来扯不到一起的东西扯到一起,更奇在扯得“自然”、扯得“合理”。</p><p class="ql-block"> 第五,修辞要雅。前面说到,要创作出优秀对联和精品对联,平仄上要讲求协调性,遣词上要讲求精准性,语言上要讲求新颖性,思想上要讲求丰富性,想象上要讲求奇特性,还有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修辞上要讲求文学性。“文学”的本质是讲求美的。就是说,对联创作不仅要遵守对仗规则,而且要把联文及其所反映对象表现得有美学欣赏价值。如一副颂扬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联:“春雨春风,慰劳董奉公门第,赤子心田繁杏树;中医中药,问鼎诺贝尔殿堂,青蒿素苑摘皇冠。”董奉是汉末与华佗、张仲景齐名的中医大家。用“董奉公”与“诺贝尔”相对,以“青蒿素苑”与“赤子心田”相对,作者不知动了几多心思,令人钦佩。这副联还反映出作者对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医中药的深厚感情。</p><p class="ql-block"> 万卷书香增底蕴;</p><p class="ql-block"> 两行对语绽华光。</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春联难写,年年写,要写好和出彩又要积极向上、大众化、接地气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一是要多读。多阅读古人前辈名家名联,移花接木,融汇贯通。二是要推敲。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精神。反复推敲琢磨。三是要请教。向名师求教指导,三人行必有我师,做到不耻下问。四是要交流。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切磋。五是要勤走。行万里路,多把好联拍下来学习。深入生活,高手在民间。六是要锻练。参加各级采风和培训学习,不断充电,拓宽视野,终身受益。 </p> <p class="ql-block">附件:</p><p class="ql-block"> 如何贴春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p><p class="ql-block"> 春联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桃符”就是春联的前身。</p><p class="ql-block"> 大约从周朝起,迎春就会挂条幅,人们为辟邪祈福,会在门旁,用桃木制成桃木板,在上面画两位门神的神像,宋代的文人往往将诗句写在桃符上,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春联。</p><p class="ql-block"> 如何区分春联的上下联?</p><p class="ql-block"> 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一幅横联,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 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即仄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 如何帖春联? 传统的张贴春联讲究右手为上,左手为下。即春联的上联应贴在人面向门的右侧,下联贴在左侧。</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很多人按横批方向确定上下联的左右。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p><p class="ql-block"> 虽然与传统帖法不同,但也是一种民间习惯。 </p><p class="ql-block"> 何时张贴春联?</p><p class="ql-block"> 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春联什么的都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但大多数还是照个人的时间安排来选择贴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福”字的历史渊源? </p><p class="ql-block">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p><p class="ql-block"> 先今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组成:示,指神祗;田,指耕地、打猎;一字,按《说文》解释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把福字贴在门前,文字记载有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帖春牌,祭扫祖宗。”“帖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帖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把福字把福字贴在门前,文字记载有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士庶家不论门前,文字记载有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p><p class="ql-block"> “福”字要倒着帖吗? </p><p class="ql-block"> “正处正贴,偏地倒贴”。</p><p class="ql-block"> 正处正贴:大门厅堂应该正着贴。因为大门寓示着庄重、典雅,端端正正地贴在门上,有“迎福”和“纳福”之意。</p><p class="ql-block"> 偏地倒贴:垃圾桶、水桶、家里的箱子、柜子可以倒着帖。倒贴“福”字,取“福”到之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