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茨堡大学老校区

蜀都闲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风景优美之美因河畔,有一座千年古城维尔茨堡。城内不仅有马林贝格要塞城堡、维尔茨堡宫、旧桥、大教堂等诸多著名建筑,更有驰名德国及欧洲之著名高等学府维尔茨堡大学。此番专程前往,探访其老校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维尔茨堡大学全称为:尤利乌斯•马克西米利安•维尔茨堡大学(Julius - Maximilians - UNIVERSITÄT WURZBURG),乃当今德国历史最悠久四所大学之一,亦为德国巴伐利亚州第一所大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学全称中“尤利乌斯”,是为纪念重建大学之维尔茨堡采邑主教--尤利乌斯·艾希特·冯·梅斯佩尔布伦(Julius Echter von Mespelbrunn),而“马克西米利安”则为直到维尔茨堡被巴伐利亚永久统治后才被冠名大学,以致敬1806年巴伐利亚王国第一任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Joseph),及其推行之世俗化改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维尔茨堡大学之历史可追溯到1402年,迄今已600多年历史,乃当今德国历史第四悠久之大学,仅比德国最古老之海德堡大学晚16年建校,并成为德国U15大学联盟成员,科英布拉集团创始会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591年,拥有神学院、法律学院、哲学院之维大老大学,在祝圣过之大学教堂内全面竣工,而维大医学院则设在尤里乌斯(Juliusspital)医院内。至此,维大已建成四个经典学院、颇具规模之大学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处即维尔茨堡大学神学院,其大门外墙上挂有一块巨大铜质铭牌,上刻有德汉双语文字,其曰“纪利安神父,耶稣会传教士,康熙年间钦天监官,1655年9月14日生于维尔茨堡,1720年7月24日卒于北京。”德国人纪利安,早年就读于维尔茨堡大学神学院,后去中国传教,于1709年任清廷钦天监监正,乃康熙年间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之正五品官员。更于此后制造出天地经纬仪,至今仍放置于紫金山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墙上一展示牌上显示:曾在这里学习与研究之学者Athanasius Kircher,1629 - 1631年为维尔茨堡大学伦理学、数学、希伯来语、叙利亚语教授,亦为那个时代最重要之博学家;最早将疾病起源追溯到细菌(“动物”);为翻译象形文字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此居住与研究之Friedrich W. J. von Schelling,1803 - 1806 年任维尔茨堡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唯心主义者,同费希特与黑格尔一起,成为哲学史上一个单独之时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道气势不凡、厚重沉稳之大门,毫不掩饰其古老而沧桑,此即维尔茨堡大学老校区。共有14名诺贝尔奖得主从维尔茨堡大学老校区走向世界,其中包括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因在大学物理研究所发现X射线,成为全球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门厅拱顶有精致之结构,橡木制作之大门虽历数百年,仍完好而不失高雅,门上之铜质拉环,堪称精美之古典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维大老校区成四方围城形式,皆为五层砖石构造楼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之维大老校区,一小部分仍作为教学区域,大部分皆作为图书馆馆藏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园一角,有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维尔茨堡大学教授威廉·康拉德·伦琴之雕塑。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射线,亦称伦琴射线,为一种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能量极大之电磁波。此发现一经问世,即广泛应用于人体医学诊断,以及做工业领域探伤等,对人类社会发展贡献莫大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园内中部,一座古老之井台依然照旧,其建造之初,乃为学校师生提供生活用水之必须。然其历史使命早已终结,遂默然安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在1586年,“老大学”之三翼就已经建立,大学教堂开始使用。整个设施由乔治·罗宾(Georg Robin)设计,他此前曾规划过朱利叶斯医院。朱利叶斯·埃希特对自己之大学极依恋,遂在教堂为自己建起一座坟墓,里面埋着他的心。1696年,古滕贝格对教堂进行修复。外观由艺术家Antonio Petrini重新设计,教堂塔楼得以建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之大学教堂塔楼,基本保持原有形态,高达91米,至今仍为该市最高之塔楼。堆满书籍与档案之教堂,随1804年改革而世俗化。教堂最初为礼拜场所使用,1851年才被用作书籍与档案库。1945年3月16日之轰炸中,新建筑之教堂被烧毁,仅朱利叶斯·埃希特之心脏舱幸免于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战以后,校长维尔纳·乌尔曼(Werner Uhlmann)决定于1970年重建。1985年11月7日,该教堂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美丽教堂之一,得以重新开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