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34年的羊城,风云变幻,既承载着历史的重负,又孕育着未来的希望。这一年,广州的左翼文化运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广州“文总”及下属组织遭受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60余名成员相继被捕,一些核心人物更是被通缉。到了8月,温盛刚、谭国标、凌伯骥、郑挺秀、何仁棠、赖寅仿等“广州文总”的主要领导人不幸遇害,他们被后人铭记为“广州文总”六烈士,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广州的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陈济棠主政期间,民国市政府合署办公大楼于1934年落成,巍然屹立于今日的广州市府前路,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而早在1933年2月,广州海珠桥正式通车,桥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成为当时广州的一大盛景,不仅便利了市民出行,更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在社会生活层面,1934年的广州仍以银元作为流通货币,币值相对稳定,购买力较强,这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安定与繁荣。尽管外界环境复杂多变,但广州人民的生活依旧充满活力,市场繁荣,百业兴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尽管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广州的文化活动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广州“文总”自1933年3月成立以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为了推动左翼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最终在1934年初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其成员并未因此消沉,许多人转而投身中国共产党的怀抱,继续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1934年的广州,是一个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交织变化的城市。面对种种挑战,广州人民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为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一年,广州不仅留下了历史的烙印,更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探影局档案:1934年美国画家广州之旅录像,逛嫁妆一条街,三层塔今何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