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沧桑情依旧 老战友携手聚石城

镜头下的故事(探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聚会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随笔)老战友当兵50周年相聚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光阴隽永着记忆,时光崭新着希望,日子在柴米油盐的滋味里,一边踏实于平凡生活的美好,一边追寻着诗与远方的浪漫。用我们的睿智,平仄岁月的韵律,诗意着生活的寻常,在心存美好的斑斓与明媚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 12月19日,原坦克十师74年入伍的新昌藉战友在白云山庄相聚啦!大家</span>共同回忆50年以来的战友之情,回忆在部队时的感受,回忆回地方后的心得,回忆家长里短晚年生活的点滴。现在虽然老了,军装不穿啦,但每个人还是显得那么从容不迫,大智若愚, 镇定自若, 气度非凡, 老兵的峥嵘一点没有变,气氛显得那样的和谐, 每个人都那么吸人眼球,场面如一缕阳光, 光彩照人;如一场细雨, 给人以洗礼;如一阵清风, 为在场人吹拂;如一碗好酒, 使所有人畅快。话闸一打开,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这次聚会还特邀了一个车皮去当兵的嵊州、上于的老战友和比我们晩几年当兵的80年入伍的新昌藉战友代表参加了会议。还有萨克斯乐队、舞蹈队、武术队等参与演出给予助兴,聚会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王蒙《战友颂》一诗中写得好:</p><p class="ql-block"> 找一个理由,和战友见一面,</p><p class="ql-block"> 不为别的, 只想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一口老酒、一声老哥, 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当兵至今,50年再相聚,就是最好的理由,最亲情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老战友步入会场</p> <p class="ql-block">聚会签到处</p> <p class="ql-block">老战友见面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嵊州、上虞嘉宾代表</p> <p class="ql-block">80年兵嘉宾代表</p> <p class="ql-block">秘书长主持会议</p> <p class="ql-block">会长作当兵50周年总结发言</p> <p class="ql-block">嘉宾代表发言</p> <p class="ql-block">老战友代表发言</p> <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50年过去,没留下痕迹,也没有感觉便流走了。但我们的心还是时不时的装着旧时光的石城,石城里有旧事,旧事里有旧人,旧人里有我们那一段曾经当兵入伍的故事。时光老人仿佛停下脚步,时间凝固在这一刻。这是一段难忘的旧时光,一段浸泡在细雨里,沉寂在咖啡里的慢时光,记载着41位青年当年应征入伍的故事。优雅的年轮,编织成一册散发油墨清香的日历,年年,我们都谨记此日,这就是人生中最特殊的日子! </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入伍通知书和汽车站集中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1974年的12月19日的一大早,锣鼓喧天,应征入伍青年的家门口聚集了很多人,有居委会的主任、人武部门的干部、锣鼓队等一行人,扛着参军光荣的横幅,给新兵家庭送上了入伍通知书和光荣之家的牌匾,还有军人年画的年历,周围邻居和亲朋好友也都上门祝贺致意,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喜庆气氛之中。到了31日,应征入伍的新兵,在五金公司楼上会议室集中就寝,第二天一早,在欢送队伍的领路下,新兵队伍起程,身穿绿军装、胸戴大红花、双肩背着被包,手拎行李包,沿大街一路步行去新昌汽车站,可谓精神抖擞,英姿勃勃,威武神气,真让路人羡慕不及!因为当年新昌招收的600多个普通兵中,只有我们是坦克兵,乙种身体,感觉特别“鲜嗦”。到站前广场时,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一大群送行的家人朋友也都拥挤在这狭小的站前广场上,争先恐后地致问候语。家长们更是千叮咛万嘱咐,没完没了的。送行队伍中的锣鼓声响彻云霄、如雷贯耳。一辆客车的车头上粘着一朵大红花,车的两边玻璃窗上粘着“欢送新兵”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站前过道上停着。大概八点多钟,出发的时间差不多了,接兵部队的人随即集合所带新兵,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矫健的步伐,有序上车。待人员上完车,车将起动,分别的时候,许多新兵和家长、朋友都高喊着保重、保重,有空多写信,激动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流……什么也没有带走,只带走了匆匆,带走了故乡的留恋,带走了亲人的嘱托,满怀憧憬。50年过去了,可脑子里还留着那段无言的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闷罐子火车和新兵连营房</p> <p class="ql-block">当年新兵连指导员王立功</p> <p class="ql-block">当年在部队时的部分照片</p> <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少年从戎,壮怀激烈,</p><p class="ql-block"> 一腔热血苦守国防,报国志;</p><p class="ql-block"> 看今朝,白发相聚,风华不减,</p><p class="ql-block"> 闲庭信步固守故地,抒豪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每当打开我们50年前,在部队时用过的那本泛黄的日记本,看到当年记载着每一件事、写下的每一首小诗时,我们就会想起在那绿色军营中度过的日日夜夜,一草一木还记心上,高骊山,小裔庄,走进营区,游泳池,大礼堂;连队营房分在路两旁,高炮营三七炮;侦察连坦克车,修理营大厂房;通信营电台车,运输营解放车;警调连站门岗;千米之外还有师医院和东风煤矿。后来调防到三界营房,万亩人造森林围在营区旁,三公里处就是三界镇的集市和三界火车站,津浦铁路连接南北(北起天津北站,南至江苏南京浦口站)。每当想起这些,心潮激荡;情不自禁,热泪盈眶。半个世纪过去,依旧历历在目,像在眼前一样。那个年代,我们年轻而朝气蓬勃,满怀憧憬和梦想,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用热血和青春捍卫我们的家园。在那里,我们彼此扶持,相互鼓励,一起经历了超强的训练和岗位比武,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就是晩上睡觉做梦,也在喊着训练口号;一起经历没有野战条件的野营拉练和野外生存训练,没有帐蓬,挖个土坑,上面盖上块雨布,找一些稻草在里面一铺,就地睡觉,外面雪花漂落,寒风吹的呼呼的响,里面呼噜打的吐吐响。一个晚上下来,由于嘴里呼吸出去的气体,在雨布下就长成了一根尺把长的水蜡烛,白天行军,由于没有野炊灶,只好炊事班自己在山地挖土灶,由于行军时间紧张,经常没等饭做好就岀发了,战友们只能分点生米饭,在行军途中啃咽吃了,经历是饱一顿饿一顿,找不到自来水,就用河、湖、溪沟的水,当食用水,面对种种想𣎴到的艰苦生活,从不叫苦;一起经历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新疆中苏边境防卫调防和嘉山女山湖、洪泽湖和淮河大堤等的抗洪抢险,人人写血书、表决心,上连部请愿,在保家卫国、抢险救灾与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个个经得起考验,一起流血、流汗、流泪,一起为了信仰和理想奋斗,一起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当时部队的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掉皮掉肉不掉队,流汗流血不流泪。”“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服役当兵就是这样:有汗就擦干汗,手里的训练不会放下;有泪抹去泪,脚下的行军路不会后退;有苦咽下苦,心里的苦酸不会发泄;有难肩上扛,任何任务都不会躲避。在困难面前彰显出大无畏的精神和英雄本色,真正体现出军人最坚强的性格,最坚韧的意志。最能吃苦,最守得住寂寞,最甘于奉献的军人品质。正如作家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报告文学那样,生动的展现了当时的战斗场景和英勇事迹,展现了战士的纯洁品质、坚韧意志和淳朴谦逊的气质,展现了战士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称得上为“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日记本和训练场景</p> <p class="ql-block">  但我们也有动情的瞬间,也有脆弱的神经,有一颗柔弱的心。情感会突然破防,瞬间宣泄。当我们当兵离开家乡的片刻。当登上黑漆漆的闷罐车,当火车的大铁门咣的一声关闭火车徐徐启动时,我们的情感会瞬间宣泄,热泪盈眶。这时心中会有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有对军队生活的热盼,有对从军之路的诚惶诚恐。那时候我们在想:此去将向何方?何日再回家乡?军旅生活会有多么艰辛?一切都是未知数。可以说我们是带着惶恐的心情奔向军营,一路思绪,五味杂陈,闷罐车的夜绝对不会入眠。到了部队后,经过三个月新兵连的苦熬,对部队的新鲜感慢慢消退。当进入正常训练、执勤时,想家的念头慢慢爬上心头。于是在夜深人静时,望着窗外一轮明月,思乡的念头愈来愈重。特别是独自站在岗哨上,会不自觉的面向家乡,思绪瞬间飞跃千山万水,回到家乡。于是会有泪水盈眶。这种情感只能自己吞咽。思乡的情感是硬生生熬过来的。当三年服役期满,可以回家探亲时,我们的脑子一下子懵了,喜悦感瞬间冲破头脑。于是联络同乡,互带诿托,兴冲冲地乘上火车、汽车,不分昼夜奔回家乡。当踏上家乡的土地,打开熟悉的家门,看到日见苍老的父母时,感情的大门瞬间打开。喊一声爸妈,瞬间从一个伟岸的军人变成一个柔顺的儿子。突然泪奔,把几年对他们的思念化作一汪泪水。当我们的战友退伍、转业分别时,战友们会热烈相拥,挥泪告别。我们知道,此一别可能是终生之别。山高路远,此生再难相见。当战友走后,望着空空的床铺,心中有无法诉说的惆怅和无助。当时又没有通讯工具,只有写信联系。当我们自己退出现役摘下领章帽徽时,一颗心如在空中垂直落地一样,无比惆怅、失落。从军人又回归到老百姓,漫长的军旅生涯从此结束。背着行囊,回到家乡、见到父母兄弟姐妹时,那一瞬间,就会无声而泣,泪流满面。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军人情结。</p> <p class="ql-block">七八年退出现役</p> <p class="ql-block">  这个情结,无法用言语表达,一声兄弟、一次握手、一壶浊酒、一曲军歌、一张合影、一句保重、一脸热泪、一个拥抱,一个表情,一段护送⋯⋯一次次的让人言欲止而哽咽;一次次的激动打湿了眼眶;一次次的回忆让人刻骨铭心!一次次的让人感动....这就是军人的情怀,是感情的交融、是信念的碰撞、是岁月的见证,是永恒的回忆,是军营生活的延续,是战友情谊的加温!</p> <p class="ql-block"> 这些情怀,是激情燃烧的军营生活熏陶了我们,是严格的军事训练磨砺了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塑造了我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部队生活不仅强健了我们的体魄,他还使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构筑了我们认识人生、博击人生的基本框架,为我们在漫长的人生征程中踏平坎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那首歌里唱的“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是解放军给了我们终生的不悔——咱是当过兵的人。</p> <p class="ql-block">  正如罗福祥演唱的《当过兵的人》歌曲(节录)那样:</p><p class="ql-block"> 咱们都是当过兵的人</p><p class="ql-block"> 当过兵的人浑身精气神……</p><p class="ql-block"> 当过兵的人只需看背影</p><p class="ql-block"> 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人</p><p class="ql-block"> 走路昂起头一步一脚印……</p><p class="ql-block"> 做人最实诚做事最认真</p><p class="ql-block"> 军营练就真本领</p><p class="ql-block"> 神州大地任驰骋</p><p class="ql-block"> 酸甜苦辣尝个遍</p><p class="ql-block"> 风霜雪雨写人生⋯⋯。</p> <p class="ql-block">  脱下军装尽管多年了,但我们的血管里依然流淌着军人的血。我们最爱看的电视还是中央七频道,“军营的味道、军事科技等节目”,反映部队那威严刚毅、气吞山河的部队作战训练场面,反映当代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装备,特别是中国进入3艘航母时代,更使我们激动万分,看着看着,常使我们热血沸腾,热泪涟涟。也因此常常勾起我们老兵的怀旧情结;每次我们集会,就会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那激昂嘹亮、排山倒海的旋律,会让人的躯体顿时充满了活力,血脉仿佛被一种空前沸腾的生命冲击着、激动着,她让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勇往直前的气概。每到八一建军节,我们都会想着再穿上军装,过一把军人瘾!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共同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相聚和分离。</span>一起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彼此之间始终保持着相互关心、问寒问暖的兄弟情。</p> <p class="ql-block">老战友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战友们不论当兵几年、几十年,回到了家乡,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从不气馁,不妥协,奋勇拼搏,一路向前,始终没有忘记昔日军人固有的传统和作风,在广阔的天地里,没忘老战友,结交新朋友,在不同领域做出了各自的业绩,个个活出人样,取得一席之地,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作出应有的贡献。战友之间的友谊,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减少,反而更加纯朴、厚实,心心相印,不间断的保持联系。从过去的写信到电话联系,从微信群到不定时相聚,特别是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国庆节、春节,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联系或相聚在一起,回忆当年的战友情谊,感受彼此之间的深情厚意。</p> <p class="ql-block">1995年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1997年坦克十师师长翟大成、政委郝允侠,到新昌看望部下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的岁月,匆匆而过,我们从青年变成了老年,变老无法阻止,只能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一个人从青涩慢慢成熟,再慢慢变老,也许就是成长的印记。岁月不饶人,不管你人生如何辉煌,如何纵横世界,但都逃脱不了终会变老的结局。虽然,每个人都会感觉做人真的好累,有时真想每天都什么都不干,只遛弯、吃饭、睡觉,该多好。那只是梦中的“世外桃源”。如果一个人每天喜欢怨天尤人,那只能在怨怼中度过余生。实际上,做人一简单就快乐,一世故就变老。变老的路上使我们懂得了,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不要畏惧,不要遗憾,活着的时候要开心,到老了以后要放宽心。时间会把我们从年轻到变老,不是不陪伴,是需要努力,我们的付出都会在时间中沉淀!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做个简单明了的人,享受阳光与温暖,生活理应如此。人生若不努力,除了年纪在涨,头发变少,容颜变老,你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你喜欢的人还是与你无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日渐变老。</p> <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  老战友,我们已经奋斗过了,己到夕阳路上养老的过程,可以寻一处乡间幽静的民宿,离开人潮的喧闹,告别烦恼的穿梭,找一个自认为清静的地方,约上三两战友,坐在厅室里,看着窗户的空间,要上一壶酒、或是一壶茶、或是一杯咖啡,在微光慵懒的倾斜下,停止在时间的斑驳里,不被尘世的尘埃渲染着色。慢慢的在高脚杯的倒影里细说流年似水,彷徨在红酒微微的醉意里,我们虽不是流连的过客,而是时光里聆听的歌者。空气中凝固着的流年,溢满咱们的心田,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一盏茶、一壶酒、一杯咖啡的温暖,足以驱散我们老年的孤独和疲惫,不再让忧伤侵湿我们的眼睑,在这微微的光芒里,静静的聆听心灵在呼唤,发出的声响空灵,响彻来时的路。两叶幽窗,七尺罗帐,坐在窗前看风景,过尽烟雨都不是,只余一腔幽思在月明、月暗淡间渐渐相思成了垢,任凭时光怎样流逝也去不掉。窗台下溪流的流水声,就像那镶嵌在酒厨里旋转着的时针转动一样的动听,迷醉在时空里,如张开的微笑在天与地的边缘旋转,荡漾在心湖的斑斓里,让时间慢慢的流逝,不让纹痕成为忧伤的借口,静静的听着时间游走,步履轻盈,优美如仙境。不要为了赶上列车的班车忘却了沿途的风景,忘却了来时的目的,忘却了心灵深处还有一方净土。在这里可以静静的看着天空的云卷云舒,看着烟雨萦绕在江南的山水间!街巷里!乡村石桥里。给自己一个漫步原野的时间,紧闭双目,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管,不再烦恼,不再忧虑,不再悲喜,只需静静的聆听风吹过的沙沙声,鸟的呢喃声,鱼儿在水里的跳跃声,这该多好!</p> <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  从白昼至夜晚,从春季至冬季,从在襁褓的小孩,到在奔跑的少年,从走向社会的中年,到退休在家步履蹒跚的老年,陪伴在身边的是永不相离的时光岁月。 “白驹过隙”,只有仅仅四个字,却令人如此惆怅,时光从指缝间流过,“滴答滴答”指针在不停的转动,证明我们一年一年的蜕变。人生路上充满了未知和变数,只有稳住心态,才能稳健走过每一段路程。心态如磐,人生方稳。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用一种稳健的步伐去丈量人生的长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掌控好自己的人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p> <p class="ql-block">201 9年6月、9月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虽老了,更要自找快乐,因为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那些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都成为了我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从中汲取力量和温暖。曾经的梦想、奋斗的历程、真挚的友情和深厚的亲情,都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宝藏,岁月的流逝让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不再为琐事烦恼,不再为过去遗憾。我们学会了感恩,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哪怕是一顿简单的饭菜,一次温馨的聚会,一个亲切的问候,都能让我们心生欢喜。珍惜与家人、战友、朋友相处的时光,用心去感受彼此的关爱和陪伴。</p> <p class="ql-block">20 20年8月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20 21年6月、11月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  因为,幸福真是一种内在的感受,老话说的好:知足常乐。这是多少辈人积淀而生出的智慧。人生似旅途,一边再见,一边遇见,好多人代替了好多人,好多人也忘记了好多人。渐行渐远的是不同频的人。余生虽不长,但不必慌张,可以不努力,但千万别着急。这就像炖一锅老火靓汤,急不得,火候到了,自然香飘四溢。所有不如意和难过,只要坚持过亦能过。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与不放弃。</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20 22年8月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20 23年7月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20 24年1月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4日老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  人这一辈子就是一场向阳而生的旅程,生命不会永远存在,青春不会永远不老,容颜不会永远年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时间陪我们漫步人生,幸福陪我们春夏秋冬。人生难得晚年闲,悠悠自在过余年。一颗心思好好活,健康快乐心中甜。少管世上千万事,虽为凡人也神仙。愿往后余生,所得皆所愿,所爱皆所求,安静生活,惊喜相遇,从容处世,慢慢变老,该来的都在路上,该走的都已踏上归途。</p> <p class="ql-block">副秘书长主持文艺节目</p> <p class="ql-block">老战友自娱自乐</p> <p class="ql-block">怀念战友</p> <p class="ql-block">战友兄弟</p> <p class="ql-block">我还没有爱够</p> <p class="ql-block">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军中绿花</p> <p class="ql-block">小白杨</p> <p class="ql-block">咱当兵的人</p> <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p> <p class="ql-block">武术表演(大刀、拳术)</p> <p class="ql-block">萨克斯队应邀演出(小白杨、强军战歌)</p> <p class="ql-block">军嫂应邀演出(新疆舞、苹果香)</p> <p class="ql-block">舞蹈队应邀演出(烟雨小镇)</p> <p class="ql-block">旗袍秀(中国茶)</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莺老师应邀登台演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关斩卞、封金挂印》曹操唱段,《闹九江、大闹喜堂》张定边选段。</span></p> <p class="ql-block">  (王莺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四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浙江省新昌调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云书院导师、原新昌调腔剧团团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合唱《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全体老兵</p> <p class="ql-block">  指挥:王莺老师;</p><p class="ql-block"> 伴奏:萨克斯乐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月如梭,星移斗转,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永远的前行中,始终严谨着年轮的刻度,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不用刻意地去修辞岁月的平仄,便能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中,准确表达出每个人一生不同的韵律。或遗憾,或得意,或淡泊,或热烈,诗意着生活不同的寻常,却寻常着每一个生命同样的归宿。说春花,说秋月,说夏荷,说冬雪,说的都是人世间一切的反反复复。然,到头来才知道,岁月,才是那个最好的说书人,让看戏的人熬煮悲喜,熬煮容颜,熬煮一生的时过境迁。</p> <p class="ql-block">中午聚会会餐</p> <p class="ql-block">下午陪同嵊州、上虞战友游览大佛寺</p> <p class="ql-block">  五谷杂粮一壶茶,笑看皱纹脸上爬。</p><p class="ql-block"> 历尽人生天下事,酸甜苦辣五味杂。</p><p class="ql-block"> 人老方知余生贵,岁月欠我好年华。</p><p class="ql-block"> 笑看夕阳无限好,潇潇洒洒过当下。</p><p class="ql-block"> 七十当今无古稀,八十方到中年期;</p><p class="ql-block"> 九十出头尚称老,百岁可称古来稀,</p><p class="ql-block"> 忘掉年龄糊涂过,唯有健康数第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感恩那个时代,感恩部队大学校,感恩哪个时候的首长,感恩曾经风雨同舟的老战友,感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工化连老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通信营老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高炮营老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修理营老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运输营老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警调连老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军分区老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医院老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老战友聚会结束了,但生活还在继续,遇见的分开了,分开后又遇见了……, 人生就是这样,在一次次聚散离别中,开始新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p> <p class="ql-block">老战友们相互敬礼道别</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夏盼秋凉,冬盼春暖,时光总是这样,给点苦头,给点甜头,再给点盼头,就这样把我们给盼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远去的,是悠悠岁月,</p><p class="ql-block"> 走近的,是片片真情。</p><p class="ql-block"> 听到的,是声声问候,</p><p class="ql-block"> 送上的,是最美祝福。</p><p class="ql-block"> 祝愿老战友们健康快乐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的是嵊州、上虞的4位老战友嘉宾,赶来参会和祝贺;感谢盛金火、章仁富、吕贤忠三位老战友为聚会召开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筹备组的各位老战友,辛苦努力、无私付出,使聚会开得圆满顺利,尽管还是有个别老战友,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只能表示遗憾和慰问。感谢到会的各位老战友的积极参与,尽管家中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仍然一一克服,按时参加。战友聚会,时间虽短,这份情谊且永留心间!</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9日于新昌</p><p class="ql-block">栏 目:镜头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主题:战友50周年聚会</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12.19</p><p class="ql-block">地点/场景:新昌</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当过兵的人》罗福祥演唱</p><p class="ql-block">拍摄工具:手机、单反摄影</p><p class="ql-block">撰文: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