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文</b> | 成者荣之</p><p class="ql-block"><b>图</b> | 成者荣之、网络(致谢原作者)</p><p class="ql-block"><b>名胜古迹</b> | 孔府、孔庙、孔林</p><p class="ql-block"><b>背景音乐</b> | 西江月 古筝独奏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是在到邹城拜“两孟”之前,到曲阜拜“三孔”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曲阜位于山东西南部,北依泰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这里是孔子故乡、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周汉鲁都,堪称“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把它说成“东方耶路撒冷”也是十分贴切的。与耶路撒冷不同的是,曲阜除了孔子的儒学(儒教),各种宗教也都有发展。因黄帝生于曲阜寿丘,供奉黄帝的道教曾十分兴盛;佛教、伊斯兰教,甚至基督教、天主教在曲阜也得到传播。这一方面说明,儒教文化有包容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化呈现多样性发展,并具有集聚效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孔”,即孔府、孔庙、孔林,是历代纪念孔子、儒客朝拜之圣地。孔子生前在此地开坛授学,弟子三千,创立儒学,被誉为“万世师表”;此后二千年的中国历史被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曲阜三孔</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央,是孔子死后的第二年,由鲁哀公在孔子生前故宅基础上改建的;后经历代王朝,特别是唐宋王朝不断整修、扩建,遂成为如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群。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庙建筑仿皇宫之制,分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包括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四周有高墙,配以门坊、角楼。黄瓦红垣,雕梁画栋,碑碣如林,古木参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名为金声玉振,坊后是泮桥,桥后东西有“下马碑”,据说过去所有官员庶民从此路过,必须下马下轿,以示尊敬;就连皇帝祭祀孔子也要下辇而进,由此可见孔庙之尊严。然后是棂星门,表尊孔如同尊天;棂星门里建二坊,经太和元气坊、至圣庙坊,至圣时门。在孔庙第一进院落左右两侧建有对称木质牌坊,东为“德侔天地”,西为“道冠古今”,实际是孔庙的第一道偏门。圣时门取自孟子:“孔子,圣之时者也。”表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的。过圣时门,是一个偌大庭院,古柏绿荫;庭院东西二门,东为快睹门,西为仰高门;迎面是有三架拱桥壁水桥。过桥是弘道门,是雍正据《论语》“人能弘道”钦定命名。接着。入大中门,进入孔庙第四进庭院,古树葱郁,疏阔幽深;此门原为宋代孔庙大门,门左右两旁各有角楼。大中门迎面即为同文门;过同文门,是高大的奎文阁,即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中外的孔庙藏书楼。奎文阁前有两座御碑亭,亭内外有四幢明代御碑,碑文多为尊崇孔子;东南还有“重修孔子庙碑”,是明宪宗所立,碑文道:“朕惟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暂缺。”因石碑立于成化,习称“成化碑”,该碑以精湛的楷书书法著称于世。在同文门至奎文阁的院落中,东西各有“斋宿”,东院是“衍圣公”的斋宿所,康熙、乾隆祭祀孔子曾在此沐浴;西院是从祭官员的斋宿所,现改称“碑院”。过奎文阁为孔庙的第六进庭院,院中矗立着十三碑亭,是专为保存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亭内存放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的石碑五十五幢,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碑亭中最早的是两幢唐碑,即“大唐赠泰师鲁先圣孔宣尼碑”和“鲁孔夫子庙碑”;最大的一幢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所立。此院东南、西南,还各有一片丛林似的碑碣;北墙还镶着大量刻石。均为历代帝王大臣们修庙、谒庙、祭庙后所刻。十三碑亭院两侧,东建毓粹门,西建观德门,是孔庙的第三道偏门。十三碑亭北,五门并列,居中为大成门。“大成”之名源于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紧靠大成门的是金声门、玉振门。自此,孔庙分作三路:中路大成门,主祭孔子夫妇,并以历代先贤先儒配享从祀;东路承圣门,内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西路启圣门,内奉祀孔子父母。大成门以北是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杏坛建筑精美华丽,坛前置香炉,坛侧植杏树。乾隆曾为之赋诗:“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大成殿东西两侧是“两庑”,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如董仲舒、韩愈、王阳明等人的地方,陈列着百余块历代石刻,其中不乏“汉魏北朝石刻”,如“五凤”“礼器”“乙瑛”“孔宙”“史晨”“张猛龙”以及“汉画像石刻”等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孔庙大成殿</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杏坛北是大成殿,殿额是雍正御笔。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雕梁画栋,群龙竞飞,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形制像太和殿。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一如古代天子礼制;两侧为四配,包括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再外为十二哲,包括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四配塑像和十二哲塑像,一如古代上公礼制。门外正中是雍正题书“生民未有”匾额,殿内正中是康熙题书“万世师表”和光绪题书的“斯文在兹”匾额,南面悬挂着乾隆题书的“时中立极”匾额。大成殿后又一座大殿矗立,即寝殿,一如皇后宫室制度,殿内有“至圣先师夫人神位”神龛,祭祀孔子夫人亓官氏。寝殿之后是圣迹殿,是保存记载孔子一生事迹的石刻连环画圣迹图的大殿。殿内迎面是康熙手书“万世师表”石刻,字下正中为唐代画家吴道子画的“孔子为鲁司寇像”,左边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画的“先圣画像”,右边是吴道子画的“孔子凭几像”。在这些画像上,有宋太祖、宋真宗等皇帝的御赞。殿内还有康熙、乾隆的御制碑,以及宋代书法家米芾篆书的“大哉孔子赞”。东路承圣门往北,依次为诗礼堂、孔宅故井、鲁壁、崇圣祠、家庙、神庖;西路启圣门往北,依次为金丝堂、启圣王殿、启圣王寝室、神厨。孔庙后有东西角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孔庙示意图》描述孔庙,我一是想说明对其规模、建制、文化深感震撼。孔子去世后,其后裔开始只是在家中设庙祭祀,后来家、庙分开;随着孔子后世爵封提高,孔庙、孔府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天,孔庙一如皇宫,令人不可思议。二是想说明在中国,历代君王政客以及文人骚客尊孔登峰造极,一定是为己所需,当然不排除随波逐流者。孔子思想因此大大影响了两千年的中国社会政治、思想与文化,这恐怕是孔子在世时想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府</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府,也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这个府第是明初朱元璋特命在孔家阙里故宅以东重建的,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所建。孔府为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等四百余间,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号称“天下第一人家”。孔府九进庭院分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孔府仿照王朝六部在二门以内两侧设有六厅: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以管理孔府事务。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府正门坐北朝南,大门高悬的“圣府”匾,相传为严嵩手书;门两旁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相传是纪晓岚手书。二门门楣高悬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重光门独立于院中,门楣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据说这种门一般官宦人家是不能建的,可见孔府尊贵。重光门平时不开,只有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重光门两侧的东西厅房,是孔府的“六厅”。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案、申饬家法族规,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文。堂中有高大的红漆公案和披铺斑瓓虎皮的太师椅。大堂正中悬挂着“统摄宗姓”匾,上刻顺治谕旨:“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规定了衍圣公这个正一品爵位在孔氏家族中的种特权。大堂与二堂中间一个通廊,通廊里有一条“阁老凳”。相传当年严嵩被劾将要治罪时,曾到孔府来托其孙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说情,衍圣公没答应,这倒也说明孔家的正直。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替朝廷考童生(礼、乐)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诗书礼乐”的大匾。三堂既是衍圣公接见官员,也是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堂之后是孔府内宅。通往孔府内宅有一道禁门,戒备森严,由守门人持着皇帝特赐的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立于门前,外人不得擅自入内。过内宅门是前上房,房内正中高悬“宏开慈宇”大匾,中堂之上挂着慈禧亲书的“寿”字,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接着是前堂楼,是个两层楼,其中有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及其两个女儿的卧室。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14岁时写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渊,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条幅。后堂楼也是二层楼房,是孔德成的住宅。后堂楼西边还有佛堂楼,是衍圣公烧香拜佛的地方。后堂楼之后还有后五间,原是衍圣公读书的处所。孔府花园位于孔府的后院。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代皇帝不断效仿,为表明对孔子的尊崇以及对孔子嫡孙的优渥,不断给予赏赐,加上孔子嫡孙也留意搜集历代文物,因此孔府中保存着大批文物。如“商周十器”, 就是清廷赏给孔府的。有些文物、珠宝、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没有贬义,孔子一人创立儒学,其子孙世世代代“背靠大树好乘凉”,以他们的孔圣人为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孔林万古长春坊</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林,也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孔林经历代不断扩充,规模不断扩大,现占地约有200公顷,有坟冢10万余座。孔林中的主要建筑万古长春坊、至圣林坊、二林门、洙水桥、孔子墓、孔令贻墓、孔尚任墓和于氏坊等。其中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墓前有两块石碑,前边一块碑刻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后边一块碑刻篆书。孔子墓东侧是其子孔鲤墓;前面是其孙孔芨(子思)墓。据说这种墓穴布局叫做“携子抱孙”。孔林具有丰富的文物信息,对于研究古代墓葬制度和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书法等都有极高价值。还有,孔林内奇花异木,古树参天,是一座古老的人造园林,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邹城到曲阜,拜褐过两孟、三孔,感慨颇多。作为一个中国人,真心为我中华能产生这样两位伟大的思想家而自豪,我也曾经常长期陶醉于儒家文化之中,不断加以推崇。直到最近,看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到一段话,给我很大震惊。这段话大意是说,新加坡实现现代化,根本不是儒家思想起的作用,而是英国的法治制度使然。我原来曾认为,日本崛起、“亚洲四小龙”腾飞都有儒家文化的功劳;儒家文化在市场经济初期是起抑制作用的,但在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它会在追求功利和道德之间起到平衡作用。看来这些观点需要重新反思。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礼,讲“内仁外礼”;孟子在此基础上讲“仁政”。他们的思想对民众来讲是修身、齐家,但治国、平天下,是天子的事。他们的思想被统治者所推崇,就是因为适应了统治的需要。用“内仁外礼”建立一套思想、行为秩序,让百姓忠君爱国,让人民安居乐业。从一定意义上讲,说它是一套统治术也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孔孟同一时代的“希腊三贤”,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在哲学、文学、艺术上达到的高度,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内,没有人能超越。据说,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也起源于古希腊,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以及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使自由平等思想法律化。不知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提出与发展,和“希腊三贤”有多少关系。但不管怎样说,民主、自由、平等是诞生在希腊那块土壤上。而孔孟之道中,是少有民主、自由、平等这种思想的,主张是相反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二千多年历史的一种悲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