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佛造像艺术

喜马拉雅艺术空间

<p class="ql-block">相比大一统朝代的风格统一,南北朝时期的佛造像风格可谓多姿多彩。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地域朝代也有不同的风格,这期间有“青州的微笑”最让人回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齐 550-577 佛像△</b></p><p class="ql-block">青州的微笑袍子巧妙地勾勒出身体轮廓,这种风格是从印度的笈多雕塑继承而来的。笈多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平静的脸,淡淡的微笑,紧卷的头发和延伸的耳垂。在6世纪的中国,社会精英们将佛教雕塑放置在洞窟中,作为一种积累功德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齐 550-577 僧伽△</b></p><p class="ql-block">这雕像用石灰岩雕刻而成,表面有油漆的痕迹。这个雕塑显示了僧伽(佛教寺院秩序)在中国佛教发展中的重要性。背面红色的荷花和法轮长方形代表穷人的补丁衣服,适合僧侣的节俭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的中国雕塑受到印度艺术的强烈影响,尤其是鹿野苑和秣菟罗的影响。袍子像薄而湿的布一样紧贴着身体,给了她性感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魏 534-550年 一佛二菩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佛陀、观音和弥勒</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齐 550-577 释迦牟尼丰碑宝塔△</b></p><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展示了历史上的佛陀和多宝佛坐在一起交谈。这一主题源自《妙法莲华经》,在早期印度艺术中没有发现。两个菩萨两侧的中心对称,天上的人从上面将花洒下。在顶端是佛塔,多宝佛从中诞生。《妙法莲华经》描述了中国佛教的万神殿。雕刻风格简单,线条清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魏 544年 一佛二菩萨△</b></p><p class="ql-block">中间的佛陀右手施无畏印,两侧的菩萨(觉悟的众生),他们立下誓言,在成佛之前,要帮助一切生灵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石碑上刻着供养人的名字,虔诚的佛教徒经常喜欢用石碑来记录他们的财富和创造的功德,人们相信这会带来更好的来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齐天宝二年 551年 思惟菩萨像△</b></p><p class="ql-block">以一手托腮、一手抚腿、头略低垂的姿势来表示思惟之菩萨。而一足垂下,一足屈盘其上,表现人物的轻闲悠然、洒脱自在的坐姿,则称为“半跏坐”,两者结合起来称为“半跏思惟”。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后代渐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用浅浮雕雕刻的,河北曲阳石刻风格。菩萨把他的手放在脸上,处于沉思状态。“思惟”在佛经中被用来指对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的沉思。灵感来自犍陀罗雕塑。它被认为代表了佛陀在成佛之前的悉达多王子思考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齐 550-577年 石碑△</b></p><p class="ql-block">上半部是未来之佛--弥勒佛。中间佛施无畏印(abhaya)和推究印(vitarka)。它们是由dlsciples和bodhlsattvas组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