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原创日更第1593——淝水之战

玛丽读写

<p class="ql-block">20241219</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好,欢迎回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历史,我们今天来了解“淝水之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之前讲到“五胡乱华”的后果是中原的老百姓,包括战乱之下和百姓一样要逃难的世家大族、贵族们一起南渡——“衣冠南渡”,西晋的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新建立了晋王朝,史称东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此同时,在华夏的北方也完成了一次统一,或者说也完成了一次整合啊,还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就是有一个民族啊,把各个民族包括他们的部落的军事的集团力量啊,还有政治的集团力量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政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整合这一切的民族是五胡里的哪一胡呢?我们知道五胡是鲜卑、匈奴、羌、羯、氐,是哪一个民族完成了这次北方的整合呢?是氐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氐族出了一位领袖,这个人呢当时年纪算是很轻啊,大约30岁,这个人叫苻坚,他整合了北方,建立了一个政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苻坚是哪里人呢?苻坚是天水人,天水在现在的甘肃上啊,其实是甘肃省和陕西省交界的地方,可以从地图上可以看一下啊,甘肃和陕西交界的地方就就是天水,由于苻坚他是天水人,所以他建立这个政权啊,一定会叫什么呢?一定叫做“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水是古秦国的发源地,现在的天水还有一个县叫秦安县啊。那么北方呢就完成了这样的一个整合。就是有了秦,历史上呢,把它称为前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苻坚是希望一统天下的,北方在苻坚的统治下整个前秦的老百姓啊是得到了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苻坚他觉得时机成熟了,我们也过了这么些稳定的日子,接下来呢,我们要准备一统天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呢,苻坚召集前秦所有的军队,把他们组织起来,号称80万,其实是 25万左右,就真正投入前线作战,很可能有很多人还在后方对吧,没有直接参与前线作战,但它号称80万,实际投入前线准备攻打东晋的是25万军队啊。那么这个历史书上喜欢说的多一点,然后我们也就说的多一点转按照80万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晋一看,哎呀不好,前秦大军压境 ,非常慌张,赶紧启用了当时的一个名士作为丞相临危受命啊,来抵挡前秦的八十万大军,这个临危受命的人是谁呢?是谢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这里写一写啊,苻坚80万大军,对手是南方的汉民族氏族谢安。谢安呢也调动军队,整个东晋军队他调动组织了多少人呢?组织了8万人,那么苻坚前秦军队80万打过来啊,谢安这边就会抵御抵抗对吧?那么于是呢,就在今天的安徽淝水一带展开了一场决战,历史上呢,被称之为“淝水之战”。那“淝水之战”的结果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那这个话一说出来,大家就就会明白,最终谁赢了啊?是东晋的军队赢了,东晋的8万军队把苻坚的80万大军给打散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苻坚的这些军队就会溃逃,逃往北方。这次溃逃史书记载前秦军队里面的这么多士兵啊,其实不是战死的。是在溃逃的过程当中,被自己人给踩死的。换句话说这叫什么?这叫溃不成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这样一来,他把前期的军队给打散了,也把前秦的这个政权给打散了。两年以后苻坚他在北方的威望越来越低,自己的实力也越来弱,最终是被他手下给杀害了。那么北方呢就此分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我们再来回头看一看这个淝水之战。我们讲到前秦啊在淝水之战当中啊,它实力应该说是非常强大的,为什么到最后会失败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因有很多啊,比较关键的原因是在于苻坚这个人他好大喜功,换句话说,他志向很远大,他太想成功了,或者说他急于求成啊,苻坚整合北方8年之后,才打了这个“淝水之战,那在这个8年当中前秦的内部啊,它的统治力量还不够,因为毕竟他整合的是北方各个少数民族,因为当时“五胡乱华”的少数民族不止是5个,主要的是5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想想这些过着游牧生活的北方少数民族,没有固定住所,讲得俗一点,他们一直是没有章程的,没有规矩的,也没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能够统一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信仰,是不是?所以呢,要整合这样一个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只用8年是远远不够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年时间不足以能够使得北方万众一心来攻打南方的这样的一个意识、这样的一种凝聚力啊,远远没有达到。换句话说,在这之前,北方少数民族其实也打了很多年的仗,军队当中,士兵厌战不想打仗,而老百姓呢,更不想打仗,因为战争是需要老百姓支持的。需要后方提供物资的支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在战争的前期,前秦既没有政治上的基础,也得不到军民的一致响应,所以战争开始没打几下,前进的军队就不想打了,就往回逃了。人多不一定有用,是吧?缺乏凝聚力和缺乏这种高昂的士气的军队,一定是不堪一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南方的东晋王朝,这些士兵,他们不打就没办法活,你们打过来,我们就完了是吧?这个叫殊死搏斗,拼死抗争,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对比下啊,虽然前秦的军队人数占优势,但是士气和后方的支援一定是东晋王朝要占优势得多,那这也是导致淝水之战这个结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著名的“淝水之战”这场战役里发生了很多有名的典故,很多都成为了成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看看有哪些成语:第1个,关于谁的?关于苻坚的,叫做“投鞭断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苻坚还是蛮骄傲的,当苻坚决定攻打东晋的时候,其实是遭到了大臣们一些劝诫的,劝他说:你现在太着急了,指出东晋是由汉人所建立的群众基础,我们现在这些游牧民族啊,占领的北方,原来也是汉民族建立的,我们出兵去攻打东晋的群众基础不是很好。而且呢,更关键的呢,是有长江啊,长江阻隔,就是你要攻打东京,必须要渡过长江,长江是天险,不易攻下,那苻坚也已经下决心了,也不易更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说,我们坐拥百万大军,其实没有100万号称80万啊,最终投入前线的25万,意思反正就是我们人多啊,只要我一声令下,所有的士兵,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手里都有鞭子,如果所有的士兵把这个皮鞭扔到长江里面,足可以把江水阻断,使得长江断流。长江天险有什么好可怕的呢?是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这番话,说起来豪气冲天,褒义来讲是一种豪情,贬义来讲啊,是一种骄傲,那么这就有了一个成语“投鞭断流”啊,来形容什么呢?形容军队、阵容非常强大,实力很强,当然隐隐的我们也可以暗指某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的一种骄傲的表现对吧,这是第1个成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2个典故生成的成语——草木皆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草木皆兵”是讲,前秦的先头部队,被这个东晋的军队偷袭惨败,这个前秦的军队士气受挫,那么这个苻坚本来的信心也开始动摇。有一次,他听说东晋的军队打过来了,走上城头就看向对方的军队啊——观察敌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方的军队啥动静呢?我得看一看。一看,哇不得了,对岸的这个军队排列整齐,战船密布,他就觉得有点害怕和担心了,因为他看到的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那么就在这个时候呢,再望一望啊望一望啊,对面的山上。有无数的什么草啊木啊树啊。北风一吹,草木东摇西晃,哗啦啦啦发出声响,就好像无数的士兵在那里练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这边的士兵心里面就很害怕,那里都有埋伏啊,心里就非常担心,然后终于承认,原来东晋是一支多么强大的对手啊,后来我们后人就用草木皆兵来形容一个人啊,神经过敏啊,然后疑神疑鬼啊,连树里面都有那么多的士兵,这就是“草木皆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接下来一个成语呢,也是讲苻坚的跟这个“草木皆兵”,它的语言环境所表达的意思非常接近,叫做什么呢?叫做“风声鹤唳”,“风声鹤唳”是讲这个前秦的军队,苻坚这一战当中被彻底打败、打散了,然后苻坚自己也中了箭,率领士兵拼命往北方逃,他听到风的声音,还有鹤飞过的叫声,都是以为敌军的厮杀。一路在后面穷追不舍啊,这时候已经是精神错乱了啊,舍命的跑,拼了命的日夜逃跑,终于逃回北方。然后一看自己的军队,基本上是全军覆没了,啊后人便以“风声鹤唳”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受过一种强大的刺激以后心灵就变得什么,变得不堪啊,变得脆弱。一旦风吹草动就会觉得受不了,就会觉得很害怕,就感觉自己处于非常危险的境界,这就是风声鹤唳。三个成语都跟苻坚有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4个成语跟谢安有关——“东山再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山再起”指的是“淝水之战”即将开打的时候,前秦军队“哗啦哗啦”大举压境,东晋王朝啊觉得没办法,现在需要有一个人主持大局啊,然后朝廷想到了谁呢?朝廷想到了一个名士啊,这个士大夫阶层当中威望很高的一个名士,谁呢?谢安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安这个时候啊,他喜欢去会稽啊,会稽山的东山游览山水,吟诗写文章,那这个时候他没有办法了啊,临危受命,他原来是准备过一种隐居的生活,这时候他40岁,然后接受这个任务,重新来组织军队迎敌,对抗前秦大军,这就是“东山再起”,因为他隐居在东山,现在再从东山重新再启用啊,肩负起东晋王朝的兴亡。来主持这样的大局,“东山再起”就是有关谢安的一句成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淝水之战”之后呢,北方分裂了,分裂为大大小小的16个国,史称“五胡十六国”,当然这个“五胡”不够准确,因为这其中有一些国啊,它是汉民族建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南方的东晋王朝呢,趁机北伐趁机把军队往北打啊,打过了长江占领了一部分的黄河流域以南的地区,也就是把东晋王朝的领土呢,向北方又推进了一些,但是在这之后,基本上的格局还是南北对峙——北方是少数民族,南方是汉民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旧隔着长江或者是沿着长江以这条界线对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明天再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