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 耐 一一在“耐”字上下功夫

襄水士

<p class="ql-block">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华金良</p><p class="ql-block">图片:襄阳冬色·朋友圈</p><p class="ql-block">歌曲:寻找刀郎·杨错</p> <p class="ql-block">●在“耐”字上下功夫,打磨耐心、涵养耐性、锤炼耐力</p><p class="ql-block">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就拿“能耐”一词来说,意思是技能、本领。但把“能”字与“耐”字组合起来表示技能、本领,绝不只是为了多一个叫法,而是有一定指向和深意的。“耐”是坚忍、蓄力,是“能”的前奏;“能”是能力、才干,是“耐”之大成。换句话讲,本领更多是耐力的体现,需要在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中淬炼和沉淀;而本领有了耐力的加持,就能抗得住挫折、经得住诱惑、忍得了寂寞。这启示我们,要想长技能、强本领,需要在“耐”字上下功夫,打磨耐心、涵养耐性、锤炼耐力。</p> <p class="ql-block">一、“耐凡”</p><p class="ql-block">能“耐凡”,立足平凡、追求不凡。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在成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个因素,就是耐得住平凡。从坚守开山岛32年、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王继才,到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人民工匠”的许振超,再到30多年在雪域高原跋涉26万公里、被誉为“马班邮路”忠诚信使的王顺友……这些时代楷模之所以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就在于他们坚守平凡、专注平凡,以平凡岗位为平台、以吃苦耐劳为基石、以不懈追求为目标,在尽职尽责、默默奉献中成就了令人敬佩的事业和令人景仰的人生。练就硬技能、真本领,须注重养成“耐凡”的品格,笃定“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信念,珍惜平凡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在敬业精业中成为岗位能手、行家里手。养耐性、锤炼耐力</p> <p class="ql-block">二、“耐繁”</p><p class="ql-block">能“耐繁”,不拒繁杂、不避繁巨。黄炎培先生曾告诫儿子:“事繁勿慌。”此语道出了“耐繁”对于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当年,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忠心选择导弹测控专业时,面对像“天书”一样的理论知识和如“迷宫”一般的电路图纸,下定决心刻苦钻研。从专业教材、操作流程到故障手册,他逐个章节学、逐个要点记,一点点啃下“硬骨头”,终于熟练掌握多种型号导弹武器操作本领,精通近20个导弹岗位技能,成为受人称赞的“导弹兵王”。王忠心的这种“事繁不慌”,难能可贵。练就硬技能、真本领,就要过好“耐繁”这一关,遇到繁重的任务不胆怯、遇到繁杂的事情不慌乱,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干,如此才能练就扛重活、打硬仗的本领。</p> <p class="ql-block">三、“耐烦”</p><p class="ql-block">能“耐烦”,克制浮躁、强化定力。“耐烦”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一种修为。在古人看来,“而耐烦者,众善之所由集也,故曰耐烦为要”。古今中外,举凡事业有成者,无不具有“耐烦”的修为。张云泉26年坚守信访岗位,始终在一线接访,遇事不烦;王有德治沙,一年四季与风沙抗争,遇苦不烦;屠呦呦研究青蒿素,长年累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其间经历了190次失败,遇难不烦……有道是,能“耐烦”者终不凡。练就硬技能、真本领,就要不断修炼“耐烦”的心性,砥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修炼“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静气,磨砺心智、祛除躁气,变“不胜其烦”为“不厌其烦”,真正成为一个有耐心、耐性和耐力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