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之知青老万

兆良

<p class="ql-block">美篇名:兆良</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184013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万大名万玉坤,67届初中生,六九年一月份插队到安徽省阜南县会龙公社,七六年招工到铁路部门工作,2009年退休,回沪定居。</p><p class="ql-block">我和老万相识极具偶然性,一天我看美篇上有人在找下放阜南县的知青,我就在上面留言,第二天再打开美篇,老万在上面说你认不认得聂广建和张嘉豪,如果认得留下你的电话号码。我一看激动了,聂广建是大队会计,张嘉豪是上海知青,我的好朋友。就这样我和老万联系上了。</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万联系上了以后,一起喝了几场酒,喝酒是假,主要是找个场子说说话。我离开农村早,老万上调迟,所以主要是我听老万说第二故乡的那些人和事。今年五月份我和老万又找了两位当年的插友相聚,酒酣耳热之际,掏出手机,当场订火车票一起回第二故乡看看。这样我就对老万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来说说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插兄弟在南翔小聚</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老万是一个够朋友讲义气的人,他和安徽结识的农民朋友保持了长久的友谊。我们这次一起回家,老万就告诉一个农民朋友,结果他在温州打工,让他弟弟大吕接待,所以我是沾了老万的光了。大吕当年是十岁左右的半撅子(农村指小男孩)回忆起跟在老万屁股后面逮蛇抓麻雀的事,老万也回忆说:“那时我没啥吃的,好饿,是你回家偷一块饼子给我吃的。”老万的另一个朋友,见了老万很激动,拉着老万的手说“那时我腿疼,县医院也没治好,是你从上海买了药寄来才治好的。那药是上海第三制药厂的”老万也说,那时我没有粮食了,是你给了我红芋面饼子救急的。后来我问老万,什么药?这么神奇!老万说是青霉素。我说你怎么老是吃人家的红芋面饼啊,过的这么苦?老万很骄傲地说:“公社干部待我很好的,会给我回销粮指标买粮的,所以没有挨过饿。”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老万是个吃苦不叫苦的人。回销粮是指农民青黄不接时口粮不够吃,国家再返销给农民的粮食,在阜阳地区一般都是红芋干子。</p><p class="ql-block">左边的农民说,当年要不是你给我寄的药,我的腿就毁喽!(中间的男子是大吕)</p> <p class="ql-block">老万这次回第二故乡的一个心愿就是去看看当年路线教育工作队的领导耿指挥(指挥是职务名),耿指挥很器重老万,工作队给县里的报告、总结都是老万执笔的,有一次一份报告写了有两万多字,让耿指挥很满意,老万成了领导秘书,碰到机会了,耿指挥就推荐老万到铁路上工作。一个插队八年的知青能进“铁老大”工作,老万能有多感激耿指挥吧!见面那一瞬,两人紧紧相拥,早已退休回农村老家的耿老也是激动不已,直说“没想到这么多年你还惦记着我!”老万也是嘴里说着感恩的话掏出一个红包。耿老横竖不要,最后还是在众人的劝说下才收下。老万是上海铁路局淮北车务段退休的,退休金不高,一定要给老领导奉上一个红包,说明什么?说明他是一个讲情义的人,是知道感恩的人。</p> <p class="ql-block">刚刚进铁路部门,在徐州培训时的小万,身着铁路制服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碑留影,那时的老万也是年轻帅气啊!也让我更加理解他为什么口口声声感谢耿指挥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老万到了生产队就去看望当年的生产队副队长,老人家88岁了,也是一眼就认出老万:“你不是万玉坤吗?你咋回来了哩?”老万也是仔细看望老人的生活环境,关照老人儿子要善待他爹并捧上一个红包。</p> <p class="ql-block">老万还想安排乡亲们一起吃个饭,酒桌上啦啦呱,乡亲们对老万说:“你一个上海人,几十年了还想起来看看我们,这饭嘛我们还是请得起的!”酒桌上大家是热情洋溢,回忆起当年的故事笑声不断,但是我发现这些老头们也不喝酒了,就喝点橘子水,农民也知道保健了。</p> <p class="ql-block">老万是个有点名气的书法家,在淮北铁路部门,说起写字的老万无人不知。他是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上海铁路局书法家协会理亊。作品数次荣获铁道部,安徽省书法展奖项,有作品被刘开渠纪念馆收藏。2010年退休返沪后继续从事书法活动,篆书作品入展上海市第十,十一届篆隶书法展,第十届世界花博会上海市书法展。</p> <p class="ql-block">老万从小对写字有兴趣,开始是练钢笔字,后来用毛笔练习汉隶。进入中学受班主任李大元老师的赏识,文革时帮人家抄大字报,他不管内容,沉浸在笔画、架构,布局之中,享受着白报纸,笔、墨随便领的快乐。后来在大元老师的引荐下,拜认邓散木的弟子,上海著名书法篆刻家叶隐谷先生为师。在师父的引荐下又受到沪上名家钱君匋先生的点拨。以后无论是在农村的土屋里,在单身宿舍里,老万都坚持挥毫练字,他的书法尤其是篆字作品进步很大,1994年被吸收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97年在上海铁路局第三届文代会上被增补为书法家协会理亊。</p> <p class="ql-block">书法是老万一生的钟爱,由此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的帮助,在上海铁路局淮北车务段老万是从基层干起的,从扳道岔的李玉和一直干到车站值班员,一笔漂亮的字起了不少的作用,诗仙李太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信然也!当年,许多有一技之长的知青,由于会乐器,会唱歌舞蹈的都很快被有关单位调走,我的中学是羽毛球特长学校,有位女生曾经得过全国第四名,她下放的那个省是如获至宝啊!马上进入省队参加全国比赛。</p> <p class="ql-block">老万退休后也是用自己的特长为人民服务,比如上海铁路局春节为旅客开展的送春联活动,拥军活动等等老万都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拥军活动</p> <p class="ql-block">说起来老万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异地退休的下放知青,退休金比上海同龄的退休职工要低一截,但是他心态向上,三观很正,他说他一直是献血志愿者,现在老了不能献血了,打算和老伴一起去办一个遗体捐赠的证书。</p><p class="ql-block">我是抱着钦佩的心情和这位第二故乡的知青老乡交往的,有一次我还专门跑去松江文化宫观摩老万的作品,并把在老万作品前的留影做成了问“早晨好”的图标天天发在微信里,这大概就是所谓粉丝了吧!</p> <p class="ql-block">老万是千千万万老三届知青中的一个,经历了八年的农村磨练,在外地企业工作了33年,41年后退休回沪,这也是许多知青的经历,所以他很普通,我今天就借美篇平台,用我的拙笔写写这位老知青朋友的“普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