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12月19日早上8:30,在孔子故乡--曲阜,国培计划(2024)--云南省中小学教研员“新课程、新课标”专项培训(初中历史)正式启动。此次培训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我省初中历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来自全省一百名教师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span></p> 开班仪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开班仪式在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承办此次培训活动的语文社负责人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代表主办方,承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接着,他强调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指出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span></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还提到,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交流的平台。他希望参训教师们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他也对培训期间的纪律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要求大家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保持良好的学习风气,确保培训活动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代表张维老师上台发言,她说道:首先感谢云南省教育厅的关心和语文社的精心准备,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补充营养,注入新鲜血液。来到孔子故里,深感教师职业的沉重与使命,一定好好学习,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p> 专家报告 <p class="ql-block"> 仪式结束后,上午的课程随即展开。来自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员,教育部“统编教材巡讲团”专家组成员姬晓灿博士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基于统编教材教学问题解决的教科研现状与建议”这一主题,为参训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讲座伊始,姬博士首先介绍了当前教科研的现状。他指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统编教材的广泛使用,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还涉及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改进。因此,加强教科研工作,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p> <p class="ql-block"> 接着,姬博士深入剖析了教科研问题的原因。她认为,造成当前教科研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和教学的疏离;二是教科研能力与规范意识有待提高;三是学校与相关部门忽视过程管理;四是缺乏过程性与表现性评价。</p> <p class="ql-block"> 针对这些问题,姬博士提出了相应的突围路径和建议。她强调,要解决当前教科研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实践规划与理论提升----教育课题研究;二是感性体悟与理性表述----教育论文写作;三是潜心阅读与专业成长----教育科研杠杆。</p>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过程中,姬博士用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为教师们呈现了一幅清晰的教科研发展图景。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独到见解,让参训教师们深受启发,学员代表总结时满怀壮志表示要将所学所得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下午,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焦广敬老师带来了《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命题及教学建议》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在教育不断探索与发展的征程中,把握好学业质量标准对于教学与命题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这场讲座犹如一场知识的盛宴,为在场的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点亮了前行的灯塔,带来了满满的收获与深刻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讲座开场,引人入胜:焦老师从云南和山东两省的中高考命题引入,从中国高考改革的宏大历史背景和历史试题的微观变化历程,带领全体参训教师感悟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之路,理解命题的变化反映出来的国家人才培养选拔的标准的变化:育人目标从从“双基”、三维能力到核心素养的变化,教学过程从知识技能到能力素养的变化。焦老师的解析让全体参训教师认识到教学改革以及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促进专业成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焦老师丰富的命题、析题经验,幽默风趣的语言,瞬间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也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 接着,焦老师围绕课标,以简洁而有力的话语点明了当下历史教学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学业质量标准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的关键地位。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历史教学更加契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命题来精准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成为了每一位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焦老师先是对学业质量标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他通过清晰的框架和生动的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学业质量标准所涵盖的不同维度与层次要求,让原本看似抽象的标准变得具体可感。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到不同学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水平,焦老师层层剖析,让我们明白了学业质量标准不仅仅是一组冷冰冰的条文规定,更是引导我们开展教学活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p> <p class="ql-block"> 在讲解过程中,焦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的不同表达方式,以及在初高中学业质量标准中不同的核心体现。他指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如何贯穿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学生学业成果的考查之中,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日常教学里,要时刻以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为导向,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真正让历史学科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 除了命题方面的指导,焦老师还站在教学实践的角度,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操作性的教学建议。他倡导我们要立足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以正确的思想统领历史课程发展,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鼓励教师们积极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最后,焦老师强调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也要结合学业质量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成长与进步。这些教学建议贴合实际教学场景,让我们深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大有可为,也为我们优化教学过程指明了方向。</p> 学习随记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培训学习时光转瞬即逝,但两位老师的讲座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体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收获到了满满的学术知识,学到了课题研究、教育论文写作和命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带来了沉甸甸的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对历史教学和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我们将把今天所学所思融入到日常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让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相信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们云南的历史教育事业定能蒸蒸日上,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厚历史学科素养、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新时代学子。</p> <p class="ql-block">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和专家指导,我们满怀信心,将砥砺前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 图片:全体1班1组学员 文稿:甘美芳、王东昇 编辑:李鹏超 审核:王东昇、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