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王守业

文革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七年了。虽然时间渐渐抹去了失去亲人的悲痛,但在我们子女心中,父亲在家庭中关爱家人、孝敬老人,工作中坚持原则、公正亲民,生活中勤俭节约、为人正派的高尚品格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也是我们后代思考人生,如何做人做事的指引。</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是深刻而美好的。那时候虽然生活清贫,没有电视机,没有宽敞的房屋,但家庭氛围浓郁。最让我兴奋的事就是姑姑爹爹来家,他们来了父母自然给弄点好吃的。晚饭后家人们围坐在炕上拉家常,而我就坐在角落听他们天南地北地闲聊。听的多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也就知道了,也形成了我的初级人生观。对父亲青年时代的了解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慢慢有了。</p> <p class="ql-block">  父亲1933年11月12日出生在陕西省府谷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爷爷在村里也是个文化人,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生活虽然拮据,但也供父亲上了个高小(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父亲从小聪明好学,人小懂事。在爷爷出口外打工的几年里(在当地教私塾),十几岁的他就担起了家庭重任,帮助奶奶下地干活,照料姊妹。然而辛勤的劳做并没有换来温饱,连年的战乱灾荒实在让人无法生存。就在解放前夕,爷爷决定举家迁往口外,那次的迁徙是在初冬的时候,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十几岁的父亲扶老携幼,带领全家徒步翻山越岭,一路上是饥寒交迫,风餐露宿。在迁徙过程中,发生了两件让父亲刻骨铭心的事。一件是父亲背着最小的妹妹过河时,小腿被冰凌茬子划破了皮肤,破伤和寒冷导致了静脉曲张,腿肚子里像是盘着一条蛇,我小时候看了都很害怕。另一件事是他背过河的妹妹因为饥饿,有一天吃了野葱花后中毒身亡。父亲一生中曾说过多次,每一次说的时候,都是无奈和痛心的表情。</p> <p class="ql-block">  一家人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几乎乞讨着经过半个月艰难的跋涉,在好心人和亲戚的帮助下,最终在达拉特旗高头窑石山子村安顿了下来.也许是因为自身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吧,我记得每当家里来了乞讨的人,不管是要饭的还是要钱的,父母总是尽力施舍,并且教育我们不能责骂那些讨吃的。</p><p class="ql-block"> 1953年,父亲在原昌汗沟乡参加工作,后任副乡长,1954年在乌兰斯太卫生院任会计,1956年至1972年在耳字壕公社工作,任卫生院行政院长,并在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72年,父亲调入青达门公社工作,由于公社所在地当时没有家属房,我们家就搬到了离公社50多里的红塔沟借了间房居住,后来落了户口并分了自留地。也就是那一年,弟弟也出生了,一家七口人吃饭就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和在自留地产的糜米和土豆维持,生活很是清苦,吃肉更是奢望。记得有一次父亲要去二三十里外的大队开会,听说大队要杀内销羊,七岁的我便随父亲去了。那天晚饭吃的是精羊肉饺子,也是我记忆最深的美味佳肴,一饭盒饺子我差不多吃了一半,父亲吃了几个就不吃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吃好了,留一些让老婆娃娃也尝尝。回家的时候,众人给填满了满满一饭盒让我们带着,我高兴的抱着饭盒跟着父亲踏上了归途。大概走了一半多路程的时候,困倦的我就跟不上了父亲的步伐了,父亲看到后就牵着我的手走,再后来实在走不动了,父亲就背着我走。那晚的月亮特别明,我趴在父亲的背上能看到长长的影子在负重前行。他那宽广的脊背给了我依靠和温暖,渐渐地我就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不仅对子女关爱有加,对长辈也是尽心尽力。我有个二爷爷因为有精神疾病,在父亲他们当年离开府谷时留在了当地。后来打听到一个人在府谷生活也很困难,父亲就回府谷把二爷爷接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以后一直跟随我们搬了几次家,直至去世,父亲对长辈孝顺的事在当地也传为了佳话。1973年秋,我们家搬到了青达门公社所在地,居住条件有了改善,交通也方便多了。到那儿后,父亲几乎每个月都要搭便车或坐班车去高头窑看望爷爷奶奶(他们和二爹居住),我也在那段时期成了高头窑二爹二姑家的常客。见证了他们孝敬老人的方方面面,记忆最深的事是爷爷去世出殡后,父亲姊妹几个因为钱财吵了起来,一个代东的长者出面说:“我见过白事宴上都是为了分得老人钱财而争吵的,就没见过你们是怕自己少拿钱而争吵的!”后来长者平息了争执后又经他的嘴把这事传为了美谈。</p><p class="ql-block"> 父亲从1972年调入青达门工作后直至1983年退休,先后任组监干事,党委秘书。他性格耿直,公道正派,给当地群众解决了不少问题,办了很多好事,群众基础特别好。已至于乡里出现很多疑难问题都派他去解决,结果都是水到渠成。这方面是事情听父亲叙说过很多,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特别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令我非常震撼。记得有一年春季,乡财税所组织人员到各村清理上一年欠税,有一天来到了父亲多年前包过的枳机塔村一户农家,经过了解后得知,该户并非有意抗税,只是因为反映到乡里的土地纠纷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并说不解决问题绝不缴税。后来拉闲话的时候,他得知我的父亲是王守业后,马上改口说你是王守业的儿子我不能给你出难题,立马拿出钱缴清了税款。当时我非常激动,没想到父亲的影响力这么大。后来在我思考人生时常联想到这件事,一个人该怎样活人,怎样为子孙后代积德造福。</p><p class="ql-block"> 父亲2017年4月30日下午4.50去世,享年85岁。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人正派、忠厚耿直,他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爱岗敬业、守正清廉。</p><p class="ql-block"> 青山永志贤德 绿水长咏雅风</p><p class="ql-block"> 正气长存天地 英灵含笑九泉 </p><p class="ql-block">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十八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