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的秋天,我与好友一同踏上了徽州游的旅程。黄山脚下黟县的徽州古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 徽州古城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又称歙县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朝以来就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因此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是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徽州府所在地。它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并称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徽州府的标志性建筑-﹣徽州府门楼。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采用了传统的木质结构和彩绘装饰,悬挂在上方的红白相间灯笼显得格外醒目。门楼上"徽州府"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辉煌过往。</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墙始建于隋末,古老而威严,宛如一位沧桑的老人,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故事。古城墙上,唐砖宋瓦古色古香,山水环绕,白墙黛瓦,徽州古城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南谯楼:在古城西南门,它是徽州古城最重要的地标,是隋朝末年歙州府的正门,同时还是徽州古城最中心、规模最大的城门。在庄严古朴的城楼上"徽州府"三个字赫然醒目,这座城楼始建于隋末,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走进南谯楼便是古今穿越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徽州府衙:穿过南谯楼的正前方就是徽州府衙,作为古徽州府治所在地,这就是古代知府的办公场所,俗称"衙门"。府衙内有府衙迎宾道,六房走廊、大堂、花厅和后花园等都古色古香的富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俗称"八脚牌坊"。它历经明清约500年的风风雨雨岿然屹立。它是由八根柱子作为支撑,横截面呈"口"字型,立体的结构,外部的四个面和内部的四个面都可以观摩。是难得一见的双重古牌坊,作为中国现存在的唯一的一座八角牌楼,已成为徽州古城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石坊的柱脚有十二只石狮坐镇,上部的石雕精美绝伦。整座石坊气势宏伟壮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访,被誉为"东方凯旋门"</span>。许国石坊是整个徽州古城最精华的部分,据说目前这种造型的古牌坊仅此一座,牌坊主人许国是三朝元老。</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内,随处可见具有典型中式风格的建筑。我们沿着石板路前行,经过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宅和商铺。这次旅行,我们不仅领略了古城的美丽风光,还深入了解了徽州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斗山街:是徽州古城里最著名的街巷,其因依靠斗山而得名,曾是明清时期徽商的聚居地。这里多为高墙大院,豪门阔府,简直堪称古建筑的博物馆,享有"锦绣江南第一街"之称。</p> <p class="ql-block">“仁和楼”下的“徽州”二字,据说更有历史。为了看这千年的"徽州"二个字,我们穿越了整个徽州古城。可惜这二个字被金色涂抹了,失去了古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徽州古城中,青石铺就的古道深邃而幽长,双脚叩击在那经过数百年步履踩踏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仿佛是在与古远的时空对话。徘徊在苔藓斑驳的墙壁下,漫步于寂静幽长的街巷中,仰望那粉墙黛瓦和高耸的马头墙,感受着那曾经的风,最忆是江南。</p> 碧山古村,南屏 <p class="ql-block">碧山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夥县,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徽州古村落。</p><p class="ql-block">村子北枕黄山余脉碧山,南临黔县盆地,视溪河穿村而过,东临石亭,西连丰口,北接视溪,南通县城,是一个以汪氏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皖南这座千年古村碧山,让诗仙李白都流连忘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里四周依山傍水,田园风光十分迷人,李太白的诗留在了碧山村的白墙上。斑驳脱落的黄白墙,小店客栈零星散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一座千年古村碧山村里有个【碧山书局】,坐落在百年历史的老祠堂内,这是一座充满文艺气息的书店。冬季,在温暖的室内翻阅书籍,感受岁月的静好,窗外的白墙黛瓦更为这里增添了几分诗意。</p> <p class="ql-block">这是先锋书店在此开设的书局,是村子近来火热的直接原因。</p><p class="ql-block">书局由一座200多年的汪氏家祠启泰堂改建而成, 央视纪录片《书迷》把碧山书局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书店"。</p> <p class="ql-block">碧山书局共有2层。</p><p class="ql-block">从一楼进入,第一眼便是典型徽派建筑的墙瓦木梁,古韵悠长。贴墙而立的层层书架,多以安徽建筑、风土人情、人物传记、历史文化和乡村建设为主,地方特色浓厚。沙发休息区一侧,是生意盎然的各式绿植,点亮了整片空间。</p> <p class="ql-block">从狭窄的楼梯上到二楼,即可享受到绝佳的观景体验:近处是俨然的屋檐与瓦片,远眺则是连绵起伏的秀丽青山,以及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云门塔。</p><p class="ql-block">临窗而坐,在天光云影下,在微风的轻抚中,度过一个书香味的下午….</p> <p class="ql-block">碧山村以其精美的木雕楼群而闻名,是体验徽州文化和自然美景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走在碧山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宁静而古老的时代。古建筑随处可见,斑驳的青砖黛瓦,雕梁画栋,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漫步在石板路上,感受岁月的痕迹,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南屏村,位于安徽省夥县西南,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摄,也被称为中国影视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入村中,在悠长的巷弄中行走,抬头便是两堵高墙中间的一线天空。第一次来南屏,感觉这里如同迷宫,充满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全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奎光堂、叙秩堂等祠堂结构庞大、气势恢宏;慎思堂、冰凌阁等民居端庄典雅、风格各异。</p> <p class="ql-block">南屏村中央的"叙秩堂"是一座罕见的叶氏祠堂,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坐北朝南。张艺谋的《菊豆》就是在这里 拍摄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