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荷:生命的绝唱

松松

<p class="ql-block">冬荷:生命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  大雪节气一到,已到荷花枯萎之时。</p><p class="ql-block"> 次日下午便去天山公园葫芦湖观赏枯荷,此时正是它的告别演出。果然,石桥下的湖面枯荷已经荡然无存,此时园工正驾船在水榭旁的湖池打捞枯枝残叶,幸好来的及时,还能见到它们残剩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早年就读过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文章尤为突显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濯清涟而不妖”的英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对它怀有崇敬之情,这也是爱莲观莲的一个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所以,一如既往,从荷花的才露尖尖角的亮相,到映日红的盛装,直至到残荷枯叶的谢幕,本人从不缺席,每每都会前去拜访。</p> <p class="ql-block">  每次冒寒去观赏枯荷,除了去送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此时能够欣赏它的形式美。</p> <p class="ql-block">  冬日枯荷的观赏点在何处?当然是它的形式美!</p> <p class="ql-block">  艺术大师吴冠中认为绘画的形式是最重要的表现方式。绘画的形式美是客观事物外在形态的呈现,构成要素是点、线、面、色彩、空间、材料等要素的组合,绘画的比例关系需要恰当的协调,这样画面具备一种秩序和规律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看到枯荷现在的形态,就会想起吴冠中大师曾创作过的一幅《新柳残荷》图,它纯粹用枯枝线条、柳丝和水波线条、枯叶点块构建而成,这幅画被人戏称为「小孩子涂鸦」的画作,可恰恰被拍卖出上亿高价,他也被人称为“中国毕加索”。</p><p class="ql-block"> 冠中大师在作品中十分重视点线的作用,被评论称之为“点线无极″,他将点与线交织出无限的可能。《新柳残荷》看似简单,却显露出形式美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观赏枯荷,会得到怎么样的观感?</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枯荷已经具备了点、线、面,甚至色彩的基本要素,看它们在湖面上的形态,枯枝与湖面投影,正如线条构成的多变几何图形,枯叶的倒影色同墨块,当它们与湖水波纹、周围的景物完成了组合,构成了一幅幅神奇美妙的画面……与《新柳残荷》何其相似?</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切并非是艺术家的创作,而是枯荷告别生命舞台惊艳的谢幕!</p><p class="ql-block"> 幸亏今日赶上,才能有了这最后的一瞥,观赏到它的生命绝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