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九团二营六连战友55周年再聚首暨“上海~松江寻根之旅”纪实拍摄……2024.12.18~12.20

大兴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此次奔赴上海松江主要是参加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九团二营六连战友55周年再聚首活动,期间和结束后我怀惴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探寻一趟为何称松江为“上海之根”缘由的古今脉络,虽已匆匆过去2个月,但想编辑整理一点自己的足迹思维始终不忘,故此美篇主要以此出发点而编辑整理出来,敬请读者谅解!</p> <p class="ql-block">  从杭州南站乘上绿皮火车前往松江北站的那一刻,就感觉行驶在怀旧感的年代里,而在公交车看到仍有专人售票管理员,车票也仅为一元,顿时感觉找回了那年那时的时代烙印……</p> <p class="ql-block">入住松江“花惜美拾酒店”</p> <p class="ql-block">松江~上海人心中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松江被称为“上海之根”,它对上海的发展产生了独特而深刻的影响,在上海市16个市辖区里,松江区不是特别显眼,却有一个响亮的称号—“上海之根”,口气虽然有点大,但是松江区却当得起,因为松江区的历史,几乎就是上海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建城之根</p><p class="ql-block">美国著名学者杜威先生来松江演讲时曾经说“凡是人类文明都发端于山海之滨”,有证据表明,在6000年前,上海在尚未完全成陆之时,松江的先民们已在这一带繁衍生息,公元751年在此设立了松江县。</p><p class="ql-block">是上海广大地域上,建立的第一个县级政府,到了元代(公元1292年)正式设置了上海县,从此上海县有了正式的行政建制,属于松江府管辖,后来上海市又从上海县建城的地方壮大起来,直到近代成为国际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之根</p><p class="ql-block">松江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文化发达,文化名人多汇集于此,松江从宋代到清代共产生进士500多人,单就明代就有进士200多人,晋代有陆机、陆云等著名文学家,唐代有陆贽等著名政论家,元代有杨维桢、陶宗仪等著名诗人文学家。明代董其昌、陈继儒等著名书画家诗人,清代有张照、张祥河等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深受松江的熏陶和影响。如今松江虽然成为上海的一个区,但是松江的古代文化却永远是大上海文化宝库中最为耀眼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地缘结构之根</p><p class="ql-block">上海的地理结构为大陆边缘临海冲积平原结构,上海有其独特的山水也和松江脱不开关系,九峰是天目山的余脉,这条余脉在地下暗暗延伸过来,到了松江地域就拔地而起,成了秀丽的山峰。上海地区的黄浦江,它的水系源头在松江,壮阔浩淼的松江碧波成了黄浦江的源头活水,并为上海人民提供清泉般的饮水,松江成为上海地缘结构之根,地理特征十分明显。</p> <p class="ql-block">松江对于上海发展的意义独特而深远,也能够解释松江成为“上海之根”不容置疑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方搭园……松江方塔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上海人心中的日月。‌</p><p class="ql-block"> 松江方塔位于松江区东南隅的方塔园内,建于五代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并在北宋熙宁、元祐年间(1068-1093年)最终建成。因其平面呈正方形,故俗称方塔。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题的园林,园内主要景观包括宋代的方塔、宋代的望仙桥、明代的砖刻照壁、兰瑞堂、水陆池等‌</p><p class="ql-block">方塔亦是松江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松江照壁坐落在上海市松江区方塔园内,建于明代洪武三年(公元 137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照壁原为松江府城隍庙的影壁,与府城隍庙大门相对。在抗战初期,府城隍庙被日本飞机炸毁,惟独照壁幸存,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天妃宫~上海方塔园天妃宫,前身为顺济庙,原位于上海小东门十六铺一带,咸丰六年(1853年)遭毁,光绪九年(1883年)易地上海北苏州路南路重建,改名“天后宫”。20世纪70年代末,因上海市政建设需要,移至上海松江方塔园内,名“天妃宫”。</p><p class="ql-block">现今的天妃宫是上海地区幸存的妈祖遗迹之。</p> <p class="ql-block">府隍庙遗址: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荒废多年的兴圣教寺兴圣殿遗址上,新建了规制轩宏的松江府城隍庙……等。清初,松江百姓为了纪念抗清捐躯的知府李待问,遂尊他为城隍,塑像为祭。每逢他的诞辰七月十四举办庙会,热闹异常……,抗战初庙被敌机炸毁。</p> <p class="ql-block">醉白池是上海4A级景点,位于上海松江区人民南路,占地5公顷,与上海豫园、嘉定古漪园、秋霞圃、青浦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也是五大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原址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谷阳园,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现内园为清顺治至康熙年间(1644年—1722年)在旧园址上重建的,外园是1958年向西扩建出的。醉白池,上海古典园林的瑰宝</p><p class="ql-block">在上海松江区人民南路,有一座园林,它不仅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更是上海的旅游胜地——醉白池。从园林的前身算起,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中最古老的,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江南园林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上海之根</p><p class="ql-block">松江~醉白池</p><p class="ql-block">池上草堂</p><p class="ql-block">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p><p class="ql-block">初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私宅园</p><p class="ql-block">名:谷阳园</p><p class="ql-block">意为两陆(陆机陆云)之乡</p><p class="ql-block">明代易主</p><p class="ql-block">董其昌</p><p class="ql-block">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p><p class="ql-block">晚年邀友在此吟诗赋</p><p class="ql-block">清中期再次易主</p><p class="ql-block">顾大申</p><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工部主事</p><p class="ql-block">在明代旧园遗址上辟建</p><p class="ql-block">顾大申仰慕白居易</p><p class="ql-block">以一泓池水为主</p><p class="ql-block">池上建堂</p><p class="ql-block">池名:醉白</p><p class="ql-block">园建成顾做梦见李白来此悠游</p><p class="ql-block">被园林陶醉</p><p class="ql-block">命名醉白池</p> <p class="ql-block">好奇的大爷探出脑袋看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  乐天轩~原为宋代元佑六年(1091)进士朱之纯筑的“谷阳园”、“文澜堂”旧址。“乐天轩”之称谓,是古人崇拜白居易而得名,该建筑历代几经修复才得以保存,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上海最古老园林建筑之一,轩旁墙侧竹林掩映,松林碧翠,怪石嶙峋,屋后银杏参天,屋前板桥流水,可谓小桥流水人家村野之趣。</p> <p class="ql-block">可爱活泼的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温馨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穿着旗袍气质优雅的一对情侣与楼台亭阁相融一体增添了古老醉白池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当结束松江寻根之旅短暂的几日行程,感觉仍有许多根要去探寻,如广富林……等其他遗址,仅当暂时度过了一段历史极其渺小阶段。</p><p class="ql-block">虽然较“魔都上海”感觉那里的人与环境都是那么的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其实它就是上海的一个“卫星城市”,它静静的在那片古老而现代的土地上,干净整洁的城市市容,朴实热情的人们,正热情且静谧呵护着这座城市,迎接着四方的来客……</p><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配音:於大新(大兴)</p><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2024.10.18~20。</p><p class="ql-block"> 编辑整理……2024.12.18~20。</p><p class="ql-block"> 说明: 在介绍方塔园期间,我很感谢上海战友金龙一路的陪伴和倾心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醉白池因当时正值部分装修改造,故也仅探寻部分,且主要楼阁景点仍不对外,实为遗憾,但也不虚此行,至少了解了一段历史脉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