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无锡市惠山古镇景区,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听松坊,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核心区域面积1.09平方千米,原为无锡市锡惠公园和惠山老街。2017年,锡惠公园与惠山老街合并,组成无锡市惠山古镇景区。</p><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景区从区域功能上划分为文物古迹区、锡惠名胜区(锡惠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惠山老街)、山林保护区(惠山)四个游览区。文物古迹区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建成的惠山寺;唐代和明清时期在寺旁建有园林、祠堂,形成惠山古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发建设锡惠公园。无锡市惠山古镇景区依山傍水,集祠堂文化、园林艺术、泥人文化、运河文化、宗教文化、江南饮食文化等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吸引我,有的地方还在维修,感觉像是赶集。我们去时大部分人开始出来了,可是人还是显得拥挤。想照几张清净的照片都难。</p> <p class="ql-block">被封,里面在维修。</p> <p class="ql-block">不知为什么这有老舍茶馆?</p> <p class="ql-block">故居。</p> <p class="ql-block">原锡惠公园山门。</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在十一节期间的电视节目上看到了介绍靖江蟹黄汤包,印象深刻。所以,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锡落脚一晚后因要路过靖江,想到</span>虽然在鼓浪屿和福州都吃了蟹黄汤包,但仍应品尝靖江品牌的蟹黄汤包,于是就去了下面图片显示的南国宾馆门店,是比较正宗的店。</p> <p class="ql-block">一屉五个汤包。</p> <p class="ql-block"> 显示汤包外表的质量和含汤量。</p> <p class="ql-block">汤包的馅。</p> <p class="ql-block">尝过后认为,靖江蟹黄汤包是真正、正宗的蟹黄汤包!不是仅在包子口处有点蟹黄,而是在包子内充满了蟹黄和蟹黄汤,很好吃。有机会去靖江的朋友可以去体会一下。</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正门。</p><p class="ql-block">吃完汤包,开车时间不长就到了金山寺。</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简介。</p> <p class="ql-block">水漫金山。</p> <p class="ql-block">文宗阁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许仙与白娘子。</p> <p class="ql-block">我想大家对金山寺应该都比较熟悉,一看便知也就不在此多说了。</p><p class="ql-block">在镇江一晚后路过扬州到淮安入住。中途在扬州邵伯古镇一游。</p> <p class="ql-block">马路对面小亭子边是去邵伯古镇的步行道。</p> <p class="ql-block">邵伯古镇街边的牌楼。</p> <p class="ql-block">雕像不是一比一的。如果站在边上像来自小人国的人。</p> <p class="ql-block">雕像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寺庙。</p> <p class="ql-block">古镇简图。</p> <p class="ql-block">滚水坝。</p><p class="ql-block">滚水坝也是进镇的一条步行道。</p> <p class="ql-block">邵伯古镇巡查司。</p> <p class="ql-block">大码头。</p><p class="ql-block">面对小巷,我背后是大码头,大码头几个字是乾隆赐名。其实码头看去就是船的一个停靠点,因为是皇帝所提,所以叫大码头。在当年其实也不能算是大码头。</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现在还是很繁忙。</p> <p class="ql-block">董恂读书处。</p><p class="ql-block">董恂(1807年-1892年),初名椿,科举后改名醇,同治帝即位后避帝讳,改名恂,字忱甫,号酝卿,江苏扬州邵伯镇人,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全权大臣。</p> <p class="ql-block">看完邵伯古镇就到了周总理故居。</p><p class="ql-block">从故居的图片和介绍可以看出周总理自从参加革命后就再也没回过淮安老家。因为看不到相关的记录。</p><p class="ql-block">根据有关的资料介绍,周恩来总理从12岁起,离开了江苏淮安前往东北求学,之后投身于革命事业,一路走来共经历了整整66个春秋。在这66年间,周总理从未回过家乡。不仅自己不回去,周总理也不允许自己的弟弟周恩寿回去。</p><p class="ql-block">可谁会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家乡,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之地,是塑造我们人生价值的桥梁。回忆家乡,首先想到的就是乡愁。那种感觉,总是深深地渗透在心里。</p><p class="ql-block">无论你走到哪里,哪怕已经很久不曾回家,只要一提起家乡,一个个图像就会稳稳地停驻在脑海中,让人感叹岁月无情却友善。</p><p class="ql-block">在1965年7月,周恩来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农场,在看望支边青年时,他对思念家乡的江苏淮安姑娘李正兰说:“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家乡的。”</p><p class="ql-block">从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家乡在周总理心中的地位。那么周总理为什么,一次也没回过令他魂牵梦萦的家乡呢?</p><p class="ql-block">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心里揣着国家和人民,唯独没有自己。</p> <p class="ql-block">族谱。</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故居也是我们这次旅游的最后一站,第二天一站到家,回到北京。</p><p class="ql-block">这次旅游学习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又是一次新的生活体验。</p><p class="ql-block">一路开车,各种现象都会遇到,堵车、车祸、下雨和大雾。都遇到了。</p><p class="ql-block">下面两个视频就是在到杭州之前遇到大雨,以及在淮安回家的路上遇到的大雾也在此记录一下。</p> <p class="ql-block">在去杭州的路上遇到大雨。</p> <p class="ql-block">从淮安回北京的路上遇到大雾。团雾时视线只有20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最有感触的还是一路的交通问题,在此不能不专门说说。可以说不吐不快!</p><p class="ql-block">我最大的感觉有以下点:</p><p class="ql-block">第一,开车人普遍交规意识不高。体现在我一路开车所见的不遵守交规的问题。几乎有90%多的车辆在高速上超速行使、变道不打灯、大车超载等,这与几个问题有关,</p><p class="ql-block">一是高速公路的设计到底应是多大速度?在公路建设时应是有工程目标、标准和质检的。也就是说如果建设的路,工程目标和设计标准是最高时速每小时120公里的高速公路,如果质量是合格的,就应当标明最高限速120公里。至于由于天气或拥堵等各种因素开不了那么高的速度,也应由开车人来选择和控制。否则学车、考驾照是干什么的呢?学了开车难道不知道要根据路况开车吗?难道大雾天也猛踩油门吗?</p><p class="ql-block">二是出现了目前90%的车在一些地段超速问题都是开车人的问题吗?前面已经说过,按科学方法制定标准应当遵守建设标准,即便是执法部门也不能随意改变道路的设计时速。因为按工程标准建设表明,如果是正常<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限速以内开</span>车,不论是直道还是弯道都不会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只能是开车人违反交通规则出问题,这是开车人的问题,不是道路问题。不按交通规则开车,再慢的道路也会出问题。</p><p class="ql-block">目前有的道路又宽又好但就是限速很低,明显与设计不符,拒不执行设计标准。所以产生90%多的超速问题必有其原因。</p><p class="ql-block">另外,目前的变道不打信号灯,特别是在高速上更是危险的行为,但却很少被罚款、罚分。这助长和纵容了违法习惯。使这种违法人数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第二,交通标志全国不够统一。</p><p class="ql-block">我在国外(比较发达的国家)也开过车。开车必须先阅读该国的交规,而开车时绝不会遇到标志和交规不一致的情况。可这次我在国内从北京开车跨了多个省市,交规却屡屡出现不一致现象。例如,道路的左转弯车道位置排列不一致,这种人为造成因素很容易使开车人出错,显然是制定标准的问题。还有,红绿灯的类型、安放位置、高度以及不同路口的标准变灯时长等,人行横道交通灯的位置、高度以及绿灯和红灯的变化速度等,都常出现差别。有的根本缺乏设计和维护(不亮灯或突然亮灯)。</p><p class="ql-block">第三,隧道速度缺乏等级规范。</p><p class="ql-block">有的隧道道路条件好,限速100或80不等,有的隧道设施建设并不很好也限速100或80不等,标准根本就不一致。显然是拍脑子,说的严重点就是权利拍板,不按科学办事一言堂的结果。</p><p class="ql-block">第四,城市中机动车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到底什么算机动车?按道理但凡不是人力或牲畜驱动的,而由汽油、电力等驱动的车都应算作机动车。但机动车的管理却更多的只针对四轮以上的汽车。电动自行车、轻型摩托车等却疏于管理和约束。作为大众的公共道路,不论是什么车或什么人,只要参与交通,都应遵守交通规则,都应学习交规。所以,只要是机动车上路,本应上牌照,学习交规,持证开车,按交规行驶。违章者按交规处罚。可是目前各个城市的电动自行车和轻型摩托车乱象百出,横冲直撞。特别是目前的快递,不但在主车道上,在自行车道上,甚至在人行便道上没有顺、逆方向,快速穿行于人群中。有人管吗?没人!为什么不管?可能的理由是人员不足。这显然是推辞!五六十年代号称中国是自行车王国,可是那时很少有自行车乱行的,是要被罚款的。自行车违章罚款5元。现在看是一点点钱,可在那个时代5元钱并不是小数目,要知道那时最好的冰棍也就5分钱。</p><p class="ql-block">在澳大利亚如果开车手机放在贴身能看到的位置被罚款相当于人民币好几千元,罚心疼了才能长记性,这是国际惯例,任何发达国家都是这样。我们目前为什么不执行了呢?警察不是搞教育的,执法就是执法,法律要有权威和严肃性。关于罚款国外也是一样,交通警察罚款只开罚款单不收现金,不存在贪污问题,只是罚款要有确实的证据。所以,国外警察执法时都有摄像头实时记录,如果被罚人不服可以投诉。如果真的是乱罚款警察也是要受处罚的,所以没有乱来的。</p><p class="ql-block">我认为上交的罚款一是有账,二是可以监督检查,三是完全应当提取一部分罚款补助真正在道路上执勤的警察,这也是的符合劳动原则的。如果通过补贴能促进警察在道路上积极合理执法不正是好事吗?</p><p class="ql-block">现在开车很少看到流动道路执法警察了,最多在路口能看到个别固定警察。如果公民真的交通素质高了,违章自然就少了,当然警察自然不必天天在道路上流动执法了。</p><p class="ql-block">快递乱开车也有其内在因素,其中主要的是订单多、时间有限。其实这不是理由。作为市场经济,运输是有成本的,成本就包括了人员、设备、耗财和时间等。可能有人会想快递小哥很不容易,如果被交通罚款就挣不到钱了,这是在回避要点。我要问快递费凭什么这样便宜?凭什么非得这样快地送到你手中?即便是时间也是成本的一部分,飞机送、汽车送、轮船送以及人送哪个成本高?在国外用人的成本最高。难道国人就不是人不值钱吗?</p><p class="ql-block">如果不把这些算进去,就都被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吃掉了。是资本赚了钱?还是在无序竞争中客户得了便宜?在这种市场中总有吃亏的,这种市场不能长久。在一个合理的市场环境下,每一个环节都应得到其自身应当得到的部分,这包括了需要的成本费用和利润。所以对于送快递时间的要求和成本必须回归到运输合理的范围内才有可能连带解决小机动车交通乱象。快递小哥很多是在不要命,也不顾他人生命地开着快车在不应该走的道路上窜来窜去的,严管交通是必须的!改进物流成本也是必须的!否则根本就不能解决好这种交通问题。</p><p class="ql-block">总之,要想成为一个现代国家,必须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这不是一句空话,是要落实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每个人都提高现代社会的公共规则素养。在货物运输上,很多发达国家根本就不太可能有超宽、超载,汽车撞桥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任何货车都是标准化的,标准的车型、长度和高度的集装箱车,重量也就基本确定了,怎样装货都是在集装箱内,也不存在遗撒问题。</p><p class="ql-block">一个没有多少标准的社会,没有多少公民自觉维护标准的社会,必然是落后、混乱和高社会成本的社会。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发达的现代的国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说的够多了,</span>就说到这吧。作为这次旅游对不好现象的批评吧!</p> <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百度网络有关信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