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7日,荷兰莱顿大学国际亚洲研究所研究员陈英杰博士和友人,以及龙田教堂陈先生、何先生等一行四人专程来到福清三中,瞻仰福清三中前身培元书院原院长、西教士柯志仁先生在这所学校留下的遗迹。福清三中校长施家贵,老校长王钦法,副校长刘辉、吴娟,校办副主任施玮等陪同陈博士参观了柯志仁老院长早年募捐建设的柯琳·约翰逊纪念堂(现为校史展览馆,福清市文物保护单位),教士屋(北洋楼)和南洋楼遗址,以及据信乃柯志仁手植的百年龙眼树、榕树等。陈博士与大家分享了他多年来对柯志仁先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施家贵校长向陈博士赠送了反映福清三中132年历史发展的校史书刊。</p> <h5>▲ 陈博士一行在通往教士屋(北洋楼)的甬道上的留影(1)。</h5> <h5>▲ 陈博士一行在<span style="font-size:15px;">通往教士屋(北洋楼)的甬道上的留影(2)。左侧原始的挡土石墙已足足有了120年的历史了。图片正中、风雨亭右侧是古龙眼树。</span></h5> <h5>▲ 陈博士一行徜徉教士屋(北洋楼)的遗址(今为美贵园),观赏古龙眼树。</h5> <h5>▲ 1904年柯志仁建成的教士屋(北洋楼)。</h5> <h5>▲ 陈博士一行与学校领导在百年老屋柯琳·约翰逊纪念堂前留影。</h5> <p class="ql-block"> 柯志仁先生是美国田纳西州人,其父亲曾任田纳西州大学校长。柯志仁上世纪初在福建福清四十年间,除了传教、办学、打虎之外,还喜欢摄影摄像。据他儿子回忆,最初柯志仁希望能够为老虎拍摄一部完整的故事片。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们一家仓促撤离福清,柯志仁冒着巨大风险拍摄的老虎素材丢失了。</p><p class="ql-block"> 2009年,柯志仁外孙女盖尔·哈里斯(中文名毕乐华)将其外公遗存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拍摄的二十一卷电影胶片,赠送给田纳西州影音博物馆。这批长达数小时的电影资料,不仅展现了民国时期福清乃至福州、福建的农业、军事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还记录了佛教、道教、地方信仰与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当地的实践活动,包括民间游神、占卜、求子、过关、驱邪、浴佛、木偶戏、烧船、佛教葬礼等活动场面。</p> <h5>▲ 柯志仁1930年代拍摄的电影片段。来源于田纳西州影音档案馆(Tennessee Archive of Moving Image and Sound)。感谢吴宗银先生提供视频源信息。</h5> 这个视频短片,是柯志仁先生1930年代在福清县福华堂拍摄的。除了哥特式教堂建筑与老城景观之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眉目清爽、服装合体的教会学校(毓贞女校)的女生——她们终于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并将因此成为走向社会的新女性;以及教堂执事向孩子们分发小鸡的场景——很多家境贫寒的基督徒无力负担教会惯常要求的“什一税”,美以美会则以提供雏鸡,待教徒将其养大后再交还给教会的形式冲抵税务。 <h5>▲ CCTV-9纪录频道《云上的故乡 鼓岭1》对柯志仁家族有关事迹的报道</h5> 近年来,包括柯志仁家族在内的曾在福建生活过的美国家族后代,一年一度聚集于福州鼓岭,开展各项联谊交流活动。国家最高领导人多次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希望能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由此也推动了一些学者对于“鼓岭现象”的广泛探索与深入研究。陈英杰博士2022年的学术演讲《狩猎与福音:柯志仁、蓝虎及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就是其中的杰作之一。<br> <h5>▲ 陈英杰博士学术演讲音频《狩猎与福音:柯志仁、蓝虎及美国自然史博物馆》</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MOM</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