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ddozj1?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14934885&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南昌同城》“岁末南昌情怀”今天闪亮登场啦!由管理员、评论员秋天主创,策划的这场征文活动,在主持人李利先生的指导下,得以胜利进行,这是《南昌同城》广大美友的一大喜事,也是一大幸事。</p><p class="ql-block"> “东风吹,战鼓擂”,硕果累累的2024年马上逝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在这辞旧迊新之际,举办这样一场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对于《南昌同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征文首日,稿件飞至沓来,目不接暇,神奇的光纤萌动,把南昌与神洲各地,乃至海外连接在一起。这种光纤的弹跳激越。使“地球村”显得更小了。</p><p class="ql-block"> 在征文首发之日,欣喜地读到了《上海60后交流圈》和《上海现代诗诗友会》主持人董懂老师发来的佳作“南昌八一广场游记”。</p><p class="ql-block"> 逐字逐句研读她的佳作,我感到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我从文中字字珠玑的灵动中,感受了一位“文学领域优质作者”文采飞扬的笔力,穿透文章的字里行间,我又看到了一位知识女性勤奋学习,坚毅执著。受好文学,笔耕不辍,佳作频频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南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走武装夺取政权,打响的第一枪。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驰骋战场,解放了全中国。南昌是胜利之城,英雄之城,贡献之城,火热之城。</p><p class="ql-block"> 大书特书南昌,离不开对近百年那场起义追忆,离不开缅怀革命先烈,离不开参观、瞻仰“八一”广场矗立的那抵达冇雄伟的的纪念啤,这就是作者初心不忘,抵达南昌,在纪念啤下吟颂了这么一篇怡情、细腻、生动、感人散文之真谛。</p> <p class="ql-block"> 品味董懂老师这篇游记,就如坐在典雅的酒楼里,品尝南昌那道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然火爆的瓦罐汤,令人格外惬意。</p><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广场游记》好在哪里?文章好就好在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注重运笔的切断面,高明的作者撰游记,一般会绞尽脑汁切中亮点。杜绝了记“流水帐”。因此,作者以一位外省人的口吻引出南昌之游的“游头”。</p><p class="ql-block"> “一直听闻南昌的“八一”广场是军旗升起之处,那是英雄的起源地,是南昌的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这句“英雄的起源地”用得非常好,南昌“八一”起义走出了朱德、贺龙、林彪等一大批开国元勋,这里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所以,南昌又名“英雄城”。</p><p class="ql-block"> 二是抒情润蕴,生动腻人,回味无穷,杜绝了娇柔造作,华藻词汇堆砌。</p><p class="ql-block"> 作者在“八一”广场感受“那片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她是这样写的:“这明媚阳光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微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舞……”</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落的最后一句是微风给予了作者温暖欢迎:“让我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p><p class="ql-block"> 三是现场撷取素材,丰富游记内涵,杜绝了“空对空”。</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文学工作者既要有生活的积累,也要有观察生活的敏锐眼光,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鲜活,好读,耐看的好文章。</p><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广场游记》一文,作者在最后来了一段现场感描写,这是她文学功力的生动发挥,实施“拿来主义”,“现货现炒”,从而有感而发,贴切自然,行文流水,读之欢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