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立三(1899 — 1967)</p> <p class="ql-block"> 李立三(1899- 1967) 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任安源工人俱乐部主任,参与领导安源工人大罢工。后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中共上海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p><p class="ql-block"> 1925年被推选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参与领导了著名的五卅运动。1927年当选为中共五大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央工人部部长、中央临时常委。南昌起义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后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p><p class="ql-block"> 1930年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犯了“左”倾冒险错误,“立三路线”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年底赴苏联学习,并从事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文版的编译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5年当选为中共七大中央委员。1946 年回国参加东北解放战争。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劳动部部长、中共工业交通工作部副部长、中共华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常务委员。</p> <p class="ql-block"> 上海总工会委员长</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上海的工人运动十分低迷,60名共产党员中只有3名工人,几乎没有任何工会组织,工人运动陷于停顿状态。在这种情况下,1924年3月,李立三被党派往上海,担任中共上海地委(后改为上海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兼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p><p class="ql-block"> 4月,党中央批准了李立三提出的关于开展上海工会运动的计划,把上海分为7个区,每个区都创办平民学校和职工夜校。李立三和邓中夏等一起,以上海大学为重要据点,着手实施这项计划。李立三每个星期轮流去各夜校上课1次。同时出版了《上海工人》周报,李立三为编辑,发行量最多时为1000份。该报纸在教育工人群众、组织工人的日常斗争、准备迎接革命新高潮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工人觉悟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同年夏天,李立三和邓中夏、项英在小沙渡创办了沪西工友俱乐部,拟定了“沪西工友俱乐部章程”。随后,李立三兼任新成立的吴淞工友俱乐部主任。</p><p class="ql-block"> 12月中旬起,李立三等着手准备日本纱厂工人罢工,提出“反对东洋人打人”的口号,并多次召集日本纱厂工会小组代表会议,讨论罢工计划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 五卅运动时上海南京路上的示威游行民众</p> <p class="ql-block">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李立三虽是上海地区的代表,但因忙于领导罢工,只参加了1次会议。是时,中共上海区委组织以李立三、邓中夏负总责的罢工委员会。2月,在李立三、邓中夏领导下,上海小沙渡的22家日本纱厂4万余工人举行罢工。在2月12日罢工工人会议上,李立三号召“全体工人共同合作,将罢工坚持到日本资本家被迫承认他们的要求为止。”同一天,李立三在各纱厂工会负责人会议上,决定各纱厂已宣布成立的工会一律组织工厂委员会,并准备成立纱厂总工会。斗争坚持22天,取得了胜利,这是上海纱厂工人第一次罢工, 也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罢工。</p><p class="ql-block"> 5月8日,李立三在中共上海区委会议上,报告了小沙渡方面的情况,说明工会会员已达约7000人。5月15日,日本资本家对工人蛮横无理,令上海内外棉七厂故意停闭工厂,不让工人进厂上工。工人来厂要求照发工资,日本工头枪杀工人领袖顾正红(共产党员),重伤10余人,轻伤不计其数。于是激起工人的无比义愤,立即罢工抗议,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p><p class="ql-block"> 当天,中共上海区委开会,李立三再次报告小沙渡方面的详情及其应付政策。会议进行中,传来顾正红被杀事件,当即议决派李立三前去小沙渡进行指导。李立三以内外棉纱厂工会代表及2.5万工人的名义,起草了《为日人惨杀同胞顾正红呈文交涉使文》,揭露和控诉日本资本家屠杀中国工人的残暴罪行,印成传单,向全市广为散发。</p> <p class="ql-block"> 学生示威游行队伍</p> <p class="ql-block"> 顾正红事件后,为了加强对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的领导,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中共上海区委连日开会,商讨公祭顾正红大会的准备工作。在18日召开的上海总工会筹备会成立大会上,李立三被推举为筹备董事会会长。19日,在中共上海区委和共青团上海区委联席会议上,李立三提出:“公祭日人残杀顾正红君,极力宣传运动,联合各学校、各团体作一有力的运动,作一大示威运动计划。”在 22日上海区委会议上,李立三报告了小沙渡工会方面关于追悼大会的准备情况。会议议决:准备分组演讲;临时推举代表,要求严重交涉;运动对日外交会、总商会等电致外交部交涉等。同时因群众发动不够,决定取消前定大游行示威。26 日,各工会举行第一次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上海总工会,李立三任委员长,刘华任副委员长。</p> <p class="ql-block"> 五卅”游行总指挥</p><p class="ql-block"> 5月28日晚,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召开联合会议,讨论上海政治形势和党的行动策略。会议由陈独秀主持,彭述之、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李立三、王一飞等出席。李立三在会上报告了日本纱厂罢工斗争的形势,提出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扩大反日运动范围,不但要包括工人,还要包括学生和全体上海市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稳住罢工形势,迫使日本资本家接受工人要求。他说:“在这形势上要得到胜利,必须扩大社会的运动势力,各团体、各学生起来援助”。李立三支持蔡和森的意见,坚持要在租界组织游行。会议一直争论到深夜,最后通过了蔡和森的提议,即5月30日在上海租界组织反帝大示威,反对工部局提出的压迫华人的“四提案”(即“增订印刷附律”、“增加码头捐”、“交易所注册”、“取缔童工法案"),以及援助沪西罢工工人等。</p><p class="ql-block"> 会议讨论通过了《扩大反帝运动和组织五卅大示威》的决议,改变了党的斗争策略,把斗争口号由经济斗争转为民族斗争。为了统一指挥,党中央任命李立三为游行总指挥。秘密指挥部设在二马路的一家旅馆里。同一天,李立三、恽代英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召集宣传会议,要求学生、工人团结一致举行反帝示威。29日,中共上海区委举行会议,李立三再次报告小沙渡情况,会议讨论了工人具体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1925年5月15日之后,上海总工会为抗议内外棉纱厂日本资本家残酷杀害工人顾正红,广泛进行宣传组织活动,号召工人举行罢工,支援内外棉纱厂工人进行斗争。</p><p class="ql-block"> 5月29日下午,南洋大学学生会举行干事(学生会职员)、评议(班级学生代表)联席会,南洋大学学生会负责人张永和介绍上总工人代表刘华(上海总工会副主席)到会上报告顾正红惨案经过。刘华沉痛控诉了帝国主义资本家残暴压迫工人及凶恶杀害无辜工人顾正红的血腥罪行,吁请学生会也行动起来,支援工人抗议罢工的斗争。参加联席会议的同学,激于义愤,决议在当天下午8时召开全体学生大会,请刘华再向大会作报告。这所工科大学的学生,平时习惯于听学者名流的演讲,现在听到完全工人着装的工人代表作报告,慷慨激昂、义正辞严,激起了同学们一再热烈鼓掌,情绪沸腾。大会立即一致表决通过:1、全体同学节约3天的伙食菜金200余元,捐献支援罢工工人。2、五月卅(日)全校停课一天,结队前往南京路游行、演讲、示威。</p><p class="ql-block"> 南洋大学学生发动起来了,上海党组织决定趁热打铁,号召组织更多的学生和工人群众参加游行,连夜通知所有学生党团员,并由上海学联通知各大中学校学生会,上总组织罢工工人,尽量发动群众参加南洋大学学生的游行队伍。“租界”地区和闸北,远到江湾和浦东,都通知遍了,党的地下印刷所赶印出大量宣言、传单等,供给游行队伍散发。</p><p class="ql-block"> 五月卅日午后,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出现在南京路上。这是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上海最繁荣的商业地带,顿时交通滞塞,游行队伍和数以万计的群众汇集起来。张录和赶往闸北接运宣言、传单,回到先施公司交游行队伍时,看见有巡捕抓捕正在演讲的学生,扭送到先施公司对面的老闸巡捕房。游行示威的群众也冲向老闸捕房,奋力夺回被捕学生。起先英国巡捕头目指使武装印度巡捕紧闭老闸捕房的铁栅,后来竟下令向赤手空拳的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上大学生何秉彝和南洋大学附中学生陈虞钦等13人,重伤数十人,震惊国内外的屠杀青年学生的五卅血腥惨案发生了。</p><p class="ql-block"> 在光天化日之下,帝国主义凶手竟敢屠杀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激起了全市各阶层人民的民族义愤的怒涛。自五月卅一日起全市罢工、罢课、罢市、使全市陷入瘫痪状态。所有的商店一律关门闭户,行人冷冷落落,每逢交叉路口,只见巡捕岗哨禁止行人停步,并设置有救火水枪,准备驱散行人,如临大敌,呈现一片阴森死寂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五卅大示威</p> <p class="ql-block"> 领导上海全市总罢工</p><p class="ql-block"> 30日晚6时,党中央开紧急会议,根据蔡和森的提议,决定领导上海人民实行罢工、罢课、罢市,以实际行动抗议帝国主义的大屠杀。随后,李立三又连夜召集各工人干部开秘密会议,传达党中央指示并部署“三罢”斗争。次日晚,李立三主持召开各工会代表会议,公开宣布上海总工会成立,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李立三兼任总罢工委员会主席。上海总工会会址设在闸北宝山路宝山里。成立后发布第一道命令,宣布6月1日举行总罢工。当时加入上海总工会的有170余个工会、22余万罢工工人。</p><p class="ql-block"> 从6月1日起,全市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的“三罢”逐步全面展开。4日,在李立三主持下,成立了联合战线性质的公开总指挥机关——上海工商学联合会,统一领导全上海的反帝运动。6日,党通过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同帝国主义交涉的17项条件,并推举李立三等3人为交涉条件审查员。17日,上海总工会等20个团体在闸北召开10万市民大会,李立三在大会发表演说,号召上海人民坚决把反帝斗争进行到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卅运动期间李立三还抽空到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的值班室指导工作,据当时任上海学联执行委员会主任兼全国学联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张永和1981年回忆说:“示威死难青年学生的鲜血掀起了五卅运动的风暴。群众团体的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来到上海学联慰问,甚至到深夜里还会有人来访。学联的办事处原来很简陋,只有余泽鸿和我应付日常事务,现在更显得忙乱被动,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上总李立三同志来到办事处,他很关切地提醒我说,应抓紧充实学联内部组织,克服杂乱无章的被动状况,他边谈边拟出一个办事分工的组织表给我参考,那时我很缺少工作经验,受到一次难忘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帝国主义的屠杀政策,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纷纷加入反帝斗争行列,北京、汉口、长沙、九江、南京、济南、福州、青岛、天津、开封、郑州、重庆、南昌、杭州、广州等地,都有“三罢”斗争发生。整个五卅运动期间,全国各地约有50万余工人参加罢工,1700万民众直接间接参加了运动,充分展现了工人阶级先锋队和领导者的作用,给帝国主义以极其沉重的打击,促进了国民革命的空前发展。这场运动成为大革命高潮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五卅运动期间,上海总工会和李立三已成为中外反动派的眼中钉,租界当局决定对李立三等6人实行看管和严处。奉军戒严司令部于9月封闭了上海总工会,并下令通缉李立三。李立三被迫转入地下活动。</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AyNDQ4NA%3D%3D&mid=2652623465&idx=1&sn=48bf981426fb950fa5e36c8e935f7a0c&chksm=80a81362b7df9a74cdb0239fff4630e5f6288e48cab5194f383c545bbb555448708f35fc8dac&scene=27&sid_for_share=99125_3"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网页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