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读苏轼《记游松风亭》有感 正阳一中 邹元军

秀荷

<p class="ql-block"><b>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b></p><p class="ql-block"><b> ——苏轼《记游松风亭》</b></p> <p class="ql-block">  此文虽寥寥数语,却勾勒出苏轼在困境中洒脱释然的心境转变。彼时的苏轼,历经仕途坎坷,被贬谪至惠州,然而他并未被困境所束缚,在这松风亭下的感悟,彰显出其超凡的人生智慧。</p> <p class="ql-block">  苏轼在仕途奔波中疲惫不堪,他本欲至松风亭休憩,却因亭尚远而心生困扰,然而瞬间的顿悟,让他突然想到,自己为什么现在不能歇一歇呢?</p> <p class="ql-block">  苏轼此般心境,恰似教育路上诸多情境。我往往怀揣着对学生未来的美好期许,为他们设定了诸多长远的目标与规划,恰似那远方的松风亭,看似是学生们必须抵达的理想彼岸。然而,在追逐这些目标的进程中,我忽略了学生们当下的学习体验与内心感受。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节奏与发展路径。有的学生可能在短期内就能迅速吸收知识,向着目标大步迈进;而有的学生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与耐心,在知识的海洋里缓缓前行。若仅仅执着于那个遥远的 “松风亭”,一味地催促学生加快步伐,可能会使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在疲惫与压力下,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爱与自信,如同过度牵拉的弓弦,终会崩断。正如苏轼从执着于到达松风亭,到领悟随处可歇,教育也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体验,当学生在知识难点前困惑时,允许他们稍作停顿,整理思绪,而非一味赶进度。</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放下执念,活在当下”的哲理,就是教人时刻分清楚“目的”和“手段”。《记游松风亭》中,其实休息才是目的,到达松风亭只是手段。可一旦将亭子设为赶路的目标,就很容易迷失,而错把当亭子当作目的。执拗的人,看到亭子还远,哪怕痛苦不堪,也非要不惜伤害身体赶过去。豁达的人,顷刻顿悟,休息这一目的并非只能通过到达特定的亭子才能达成,“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这一观念的转变,巧妙地揭示了目的与手段之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僵化对应关系。目的的实现可以有多种途径,手段也应依据实际情境灵活调整,而不应被固有思维所禁锢。</p> <p class="ql-block">  起初,我按照传统的管理思路,增加了对后进生的学习监督力度,课后留校、与家长频繁沟通施压等手段纷纷用上,但效果却微乎其微,学生反而对学习更加抵触。就如同苏轼望着尚远的亭宇,我望着那似乎原地踏步的后进生,满心都是 “如何转变” 的焦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焦虑情绪常常如影随形,可能源于对班级成绩的过度担忧,对学生纪律的把控不安,或者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急切期望。这种焦虑会不自觉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压抑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焦虑也会蒙蔽双眼,难以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和闪光点,阻碍教育的良性开展。再加上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压力与挑战,那些外在的目标、考核犹如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驱使着我一路狂奔,不敢有丝毫懈怠,期望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既定的标准。就像努力朝着松风亭攀爬的行者,身心俱疲却又不敢停歇。然而,苏轼却告诉我,“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p> <p class="ql-block">  此时,我不禁反思:是否失去了教育的初心?是否忘记了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美好?那些课堂上纯真的笑脸、一个突发奇想的精彩回答、一次嘘寒问暖的感动瞬间,都可能被我在匆忙赶路中忽略。而这些,恰恰是教育中最珍贵、最值得驻足品味的 “歇脚之处”、转折点。何不采用正面激励的手段,课下对中等、后进学生多一些关注、关爱。何不积极与家长报喜,让家长感受孩子在学校的点滴进步和变化的美好,关注孩子的兴趣发展,而不仅仅是成绩差或告状。不如鼓励他们参与为班级设计文化墙,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当累的时候,不如告诉自己:更好的生活才是目的,工作只是个手段。像苏东坡一样识别出陷阱,及时抽身出来,放下心中执念,发现当下美好,再继续前行。学生的转变不是仅靠几次谈话,教育乃是唤醒,而非改造,我转变观念尽我所能就好。不如挂断下班后与家长的电话,品一篇文字,反思一段旅程,提升自己……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p> <p class="ql-block">  有幸,得以一窥苏轼那超脱物外的豁达心境。他不纠结于必须到达松风亭才能休息这一常规思维,而是懂得顺应内心的需求,在当下的情境中寻找安宁与慰藉。只有能以一种更加从容淡定的心态去面对教育工作中的种种压力与目标时,才能真正从繁琐中解脱出来,回归到教育本真,以一颗纯粹而炽热的心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去热爱生活。</p> <p class="ql-block"> 公元1101年, 六十五岁的苏东坡站在自己的画像前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自己入道、悟道到圆满最终的精神状态和总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的功业是在哪里完成的?黄州入道、惠州悟道、儋州圆满。在旁人眼中,这三处皆是贬谪之地,满是仕途的失意与生活的困窘,然而苏轼却能在其间寻得生命的真意,成就其独特的精神高度与文学伟业,这怎能不让人对他心生无尽的喜爱与敬仰?</p> <p class="ql-block">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业水平和复杂多样的个性特点,我时常感到困惑与迷茫,正如苏轼在初到黄州时的彷徨,不知未来之路在何方。然而,每当此时,我便会想起苏轼在逆境中的泰然自若。他能将生活的磨难化作创作的源泉,我亦能把教育中的难题视为成长的契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作者:邹元军,正阳一中教师,愿以素心,守语文净土,绘教育华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