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三处联合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于2015年在联合国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司遗址分布于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现存的主要遗址类型包括土司城遗址、土司军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筑群、土司庄园、土司家族墓葬群等。 土司制度在中国虽然已经废除,但是作为历史的见证,土司遗址保存了土司时期相关民族的建筑遗存与文化元素,明确了土司制度的实施地域,显示了封建王朝设立土司建置的战略布局。目前,中国记录在案的土司文化遗存有一百多处,遗存形式包括城址、堡垒、官寨、衙署、祠庙、墓葬、关隘、石刻等等。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中国古代中央王朝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政治统治权,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遗址所在地古属施州,主要族群为自古定居于此的土家族,元末起由覃氏土司世袭统治,管辖领地600平方公里。 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鼎盛于明天启年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 共历16代18位土司,计381年。<br> 城址占地总面积74万平方米,主要遗存有张王庙、“荆南雄镇”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采石场、营房、桥上桥、院落、道路等自然景观遗存。 土司城在山水秀丽的唐崖河西岸玄武山麓,土司城帅府内,布设机构颇完整,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牢房、阅台书院、靶场、万兽园等。 唐崖土司城的东面、北面和南面大部分地方修建了城墙,在其北面和东北面还修建了内城墙。城墙以自然石块稍微加工后垒砌而成,现大多可见,并保存在1米以上。 张王庙又称桓侯庙,现存庙址基础完好,并存石人石马两对,更保留有石刻文字6处,包括2条石马铭刻和4方重修庙宇碑刻。 石马雕凿精细,栩栩如生, 马身鞍、蹬、缰、辔清晰可辨,马身肥壮,但并不高大,可能塑造的正是本地马种;左侧石人头戴兜鍪,身着盔甲,佩剑抱伞,右侧石人头部已佚,所着铠甲与左侧无明显差别,但未见佩剑及抱伞,所持道具不明,从对称原则看,有可能塑造的是一位女性。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土司遗址”反映了13至20世纪初期古代中国在西南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的管理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自江西萍乡</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