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苏轼《水龙吟.杨花词》

李中合

<p class="ql-block">说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p><p class="ql-block"> 中 合</p><p class="ql-block"> 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约作于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是苏轼与友人章质夫的唱和之作。在此之前,章质夫写过一首《水龙吟·柳絮》词(原词附文末)赠作者,借杨花来感伤妇女的命运遭遇。而苏轼便以此词作和。由于作者不仅能克服来词内容、对象、句式、字数、韵脚等要求限制,更能别出新裁、独僻蹊径,故而超出一筹,赢得了“画工神品”、“压倒古今”的高度赞誉。</p><p class="ql-block">起句“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单刀直入,从杨花的形状情态写起,缠缠悱恻之余,有一股切肤之痛,似乎词人的身心都在颤动。“似花”,是因为杨花也是花,具有花的特点,同迎春来,同送春归,妆扮美好的大自然;说他“非花”,是因为它没有别花那样鲜亮、那样婀娜多姿,没有别花那样透发着醉人的香气,故而引不起人的注意,只是到了飘零凋谢季节,才使人们觉察到它的存在。故而说它“似又不是”。正因如此,杨花生世的命运便不佳,也正因如此,才冒出下一句一“也无人惜从教坠"来。惜,怜惜。从教坠,随它坠落。这句说它不被人观赏,不被人怜惜,任凭它飘坠,凋零。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何去何从、何生何灭?无从知晓、无人问津。前两句从大的方面看,定了全词感情沉痛激切的基调,也定了既咏物、又言情的宗旨,使全词围绕这一基调、宗旨逐步展开。从小的方面看,一开头便抓住了杨花与花的区别,使得人与花、物与情不即不离,协调一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这两句说:“此可作全词定语,盖不即不离也。”不仅如此,其中“惜”、“坠”二字还分别引出“情”和“物”两条线索,使词继续顺着这两条线索全面展开。</p><p class="ql-block">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p><p class="ql-block"> 那杨花自从离开家门,便无处可归,只好依傍路傍,随风摆布。乍看起来,好象没有愁思,但仔细思量,却有着满腔无限心事。这里,物的线索是杨花从空中坠落,依傍路旁;情的线索是痛惜杨花失家,随风飘舞,遭遇悲惨。在表现“情”的时候,词人用了“抛”、“无情”、“有思”几个词。杨花本无家,却说“抛家”,而不说“离枝”;杨花本无情,却说“有思”。看来,完全是用形象的拟人化表现手法来写,使其具有人的情感。杨花多么象那位遭受离愁的女子啊!这里人与物、虚与实高度统一,高度完美,寄遇了词人对杨花的深切同情。萦捐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闲。</p><p class="ql-block">紫,萦回,千回百转。困酣,极度疲乏劳累。娇眼,杨花的眼睛。联系上层,既然杨花富有人的感情,那么,面对抛家傍路,无人怜惜的痛苦现实,它一定是愁肠百结的了!不是吗?那空中的枝条经风摇荡,不正像柔肠在牵动、在百转,加上那自然界风雨无情的吹打,杨花已被折腾得有气无力,困眼难睁,花容月貌也憔悴不堪,失去了它应有的模样。“萦损柔肠”刻划出杨花内心的痛苦之多;“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写出了外形的摧残之甚。</p><p class="ql-block">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痛苦的折磨,杨花睡着了,在梦幻中去寻找郎君,以求寄托。可是万里迢迢,还没到地方,就被可恼的黄莺吵醒了。它付出漂泊万里的代价顿时化为乌有,它的努力追求也随之幻灭。进一步表现出追求上的不幸和命运的可悲。词人在这一层的表现中,创造性地化用了唐人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诗句。同时,又给杨花以梦境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这既符合杨花空灵飞度的体态,又符合梦境飘忽多变的特点;既收到了近看写花,远看写人,人花莫辨,浑然一体的交融效果,又收到了含蓄蕴藉,缠绵悱恻的表达目的。</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上片,上片写杨花身世的不幸、痛苦的遭际和追求的幻灭,表现出词人对杨花的怜惜与同情。上片以咏物为主,下片以言情为主。南宋张炎《词源》说:“下片愈出愈奇,真是压倒古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p><p class="ql-block">“不恨”一句遥遥呼应开首句,因为杨花有着不是花的一面,所以不必以杨花“飞尽”为恨。但西园真正的花落的满地都是,难以缀连在原来开放的枝头。西园不仅凄凉衰败,且意味着春色已去,这才是令人叹惜的。看来,词人似乎把同情之调转移到“西园落红”之上,其实,正是借落红来反衬杨花遭受冷落、无人怜惜。词人以曲笔传出杨花的连遭不幸,其色彩又是十分地强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既然以上说杨花“飞尽”,那么,杨花“遗踪何在?”晓来雨过,一池萍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来,昨晚的一场大雨,早已把杨花冲进池塘,到了清晨,已经化为浮萍,得出对“遗踪何在?”的回答。这三句是在追踪杨花的归宿结局。至此,物这条线索呈出末端。回看这条线索,杨花从开放到坠落,到依傍路旁,到梦随风万里,到萍碎池塘,每个生活阶段都充满着痛苦与辛酸、悲哀与感伤,没有得到过一点点的怜惜及欢乐,而结局更为悲惨凄凉、余恨无穷,这就是杨花的一生。物这条线索收束,但情这条线索并未终止,词人依旧郁结着一段深沉缠绵的感慨,并以议论的方式展示给读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