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参观组照及注释:北京圆明园的遗址废墟与历史警示</font><br>——洪哥警影 摄影图集 摘编文稿<div><br></div><div>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div><br></div><div>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div><div><br></div><div>清朝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中华大清都的“万园园”竟然遭到英法联军的全面洗劫和彻底焚毁。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和废墟,永久地见证了并控诉着中国近代历史上那一幕幕、一回回悲壮的伤痛和屈辱。</div><div><br></div><div>曾经多次在京读过书、培过训、参过会、旅过游的“洪哥警影”本人,诚然也就好几次去过故宫、颐和园、圆明园等京城景点。</div><br>2024年10月16日,本人和妻子、妻弟、弟媳,这次从湖南长沙来首都北京旅游的第四天上午,再次游览、深切凭吊了圆明园的历史遗址与废墟,并手持尼康D810+VR24-70,边走边看边拍了本篇组照;照片图集的文字注解,摘编百度等网络资料。</div>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div><br></div><div>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圆明园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div><div><br></div><div>最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损坏。<br></div> △圆明园不仅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div><br></div><div>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br></div> △大清“万国园”的西洋楼—— 被英法联军焚毁前的壮丽堂皇、雍容华贵,让千万中国游客痛定思痛、愤然警醒的京城圆明园! △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中华大清京都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中国近代史上那一幕幕、一回回的悲壮的过去和屈辱的历史……<br>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遗址的园林与道路和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改善,新设了圆明园历史展览馆,并在整个遗址公园建设上取得六大进展:<div><br><div>一是完善提高了福海、绮春园、园路桥涵绿化美化和服务设施;二是在开辟了蓬岛瑶台、涵虚郎鉴、观澜堂、涵秋馆等十余处遗址景点;三是择要修复了绮春园、浩然亭,福海别有等重要景观;四是全面补砌了绮春园东半部河湖沿岸;五是全面清理了西半部谐奇趣、方外观、海晏堂等各座古迹基址;六是全面整修长春园山形水系基本原貌。</div></div>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圆明园,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其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这里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div></div> △圆明园西洋楼的历史地位<div>西洋楼以建筑及喷泉作为主要内容,建筑形式具有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及洛可可风格。以水力钟喷泉为例,其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雕像,每天按十二个时辰的顺序各自轮流喷水,周而复始,可谓中西结合的一大杰作。<br></div> △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 △勿忘中华国耻,铭记历史警示——当年被英军彻底焚毁的北京圆明园西洋楼遗址。<div><br></div><div>从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成立至今,一直在对建筑遗址、殿座基址、喷泉水池、柱壁石件进行整理和修复。<br></div> △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圆明园开始兴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div><br></div><div>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建国后,中国政府对圆明园开始了保护整修工作。 </div> 圆明园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其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div><br></div><div>圆明园遗址先后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div> △在圆明园遗址景区参观游览的花样年华的小学生男孩少女们—— 从中深切感受圆明园历史残核的悲愤和国耻! △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div><br></div><div>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br></div> △圆明园中的西洋楼遗址区、长春园景区示意图<div><br></div><div>长春园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整体布置疏朗开朗,疏密得当。园门为长春园宫门,五楹,门外左右各有铜麒麟一只。含经堂建筑群规模富丽宏大,布局参考紫禁城宁寿宫,是乾隆计划退位后常居的住所。<br></div> 【遭遇浩劫】<br>清咸丰六年(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div><br>清咸丰十年(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div><div><br></div><div>次日,军官和士兵就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法联军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同年10月7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div><div><br></div><div>英法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军官和士兵们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同年10月18日,数千名英国骑兵奉命到圆明园放火。圆明园以及位于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等处的宫殿、文物,全部在大火中化为灰烬。<br></div> △圆明园《十二生肖齐聚荟展》失散了140余年的十二生肖原物几经曲折方才还璧归赵。<br> <p class="ql-block">△英国摄影家费利斯比特拍摄于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前北京圆明园的照片(图为:海晏堂)。</p> (△图为:大水法)。 △圆明园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几代中国人都希望看到圆明园被毁前的样子(图为:大水法)。<div><br>在英国苏富比拍卖会上,几张英国摄影家费利斯比特拍摄于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前北京的照片,引起藏家的广泛关注,疑似圆明园被烧毁前的照片首次被发现,引起巨大轰动(。<br></div>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圆明园 远瀛观 复原图 △圆明园历史展览 —— 血泪控诉英法联军1860年10月的那场惨无人道的全面洗劫和彻底焚毁……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div><br></div><div>绮春园位于圆明园的东南侧,是由若干个小型园林组合而成,占地约5370平方米;</div><div><br></div><div>西洋楼景区占地约5.3公顷,位于长春园以北,约占圆明三园总面积的1.5%;</div><div><br></div><div>文源阁东西宽约60米,南北长约90米,占地0.54公顷。 </div>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div><br></div><div>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br></div> △绮春园早期曾是清怡亲王允祥的与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乾隆三十四年(1769)归入圆明园,定名为“绮春园”。<div><br></div><div>当时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规模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可后来随着乾隆皇帝的登基,清王朝的盛世的到来,在其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成为中国最宏伟的皇家园林。<br></div> △圆明园被万恶不赦的英法联军扫荡焚毁后,大清皇朝的威风与尊严何在 ?!<br> △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时被康熙看中,但在实际建造中大多还是皇帝的看法,不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都亲自指导。并创造了“烫样”的模型方法,在咸丰年间损毁。 △京城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前的建筑地貌局部图<br> <p class="ql-block">△英国摄影家费利斯比特拍摄于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前北京圆明园的照片之一。</p> △清朝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中华大清都的“万园园”遭到英法联军的全面洗劫和彻底焚毁。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和废墟,永久地见证了并控诉着中国近代历史上那一幕幕、一回回悲壮的伤痛和屈辱。 △圆明园遗址公园全景规划示意图 △圆明园历史展览馆中的部分建筑残块选拍照片 <p class="ql-block">△英国摄影家费利斯比特拍摄于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前北京圆明园的照片之一(图为:方外观)。</p> △凭吊“圆明园遗址”启示录:<div>圆明园的毁灭有力地见证了“国弱受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简单的道理!留住这一方遗址废墟,可以促使国人反思、自审,激发国人自尊、自信、自强,增强民族凝聚力!<div><br></div><div>一座美轮美奂的皇家园林消失了,她转换为另一种生命,一种充满悲情、充满张力的文物的生命,并且有了自己的标志性脸面——西洋楼残躯!</div><div><br></div><div>这片废墟,只要你看她一眼,就会立刻被她的无形磁场吸住,感到心灵震撼,进而灵魂得到警示与启迪,这就是中华历史废墟的奥蕴和警醒!<br></div></div> △海晏堂,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阶前有大型水池,排列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个属相),每昼夜依次辍流喷水。本来是以欧洲风格的裸体女人像,但乾隆皇帝觉得裸体女人不和中国的风俗就改为十二生肖铜像,用青铜制造。<br> △方外观,位于养雀笼之东,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二层西式小楼,左右有环形石阶通二楼,是乾隆帝维吾尔族妃子——容妃(香妃)做礼拜的清真寺。<br> △圆明园遗址的“万花阵”亦称黄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用四尺高的字图案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作“万花阵”。 △“万花阵”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太监、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br> △圆明中的养雀笼简介<div>养雀笼,位于谐奇趣东侧,实为通往东部西洋各景的入口处,建成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南北侧室内笼展陈孔雀等鸟类,因而得名养雀笼,亦俗称雀鸟笼。</div> △圆明园西洋楼 —— 东方凡尔赛宫<br>西洋楼主要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设计,后乾隆又命法国神甫蒋友仁协助郎世宁工作,但并没有单纯模仿和照搬欧式风格,而是汲取中式园林的元素,再按照乾隆皇帝的爱好和意图进行修改,最后由中国匠人进行施工。<br> △圆明园中的方外观简介<div>方外观,位于养雀笼之东,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二层西式小楼,左右有环形石阶通二楼,是乾隆帝维吾尔族妃子——容妃(香妃)做礼拜的清真寺。</div> <p class="ql-block">△勿忘中华国耻铭记历史警示——当年被英军彻底焚毁的北京圆明园西洋楼遗址</p>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侧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br> △2024年10月16日,本人和妻子、妻弟、弟媳,这次从湖南长沙来首都北京旅游的第四天上午,再次游览了圆明园的历史遗址与废墟,并手持尼康D810+VR24-70,边走边看边拍了本篇组照;照片图集的文字注解,摘编百度等网络资料。<div><br></div><div>重游北京被英法联军焚毁前的壮丽堂皇、雍容华贵,让千万中国游客痛定思痛、愤然警醒的京城圆明园! <br><br><font color="#ed2308">牢记历史,不忘国耻!<br> 捍卫主权,振兴中华!</font><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