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在白山黑水间——记2024年东北行 (五)

阿康

出伪满皇宫不远,拐进一个小院,见一座灰色民国风格的普通小楼,其实它的前身并不简单——汪伪驻伪满大使馆,没有招牌,有一些人在里面办公,向保安求证,确实是的,现在是一家技术开发公司办公场所,他要求我们勿进楼勿喧哗……<div>这座建筑最初叫「仪园」,是溥仪两个妹妹的居所。1941年,汪伪政府与伪满洲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里成为汪伪驻伪满所谓“大使馆”。同样身为日本亲手扶植起来的两个傀儡,溥仪和汪精卫各怀鬼胎上演了一场滑稽大戏。与自己的刺杀对象载沣的儿子溥仪见面时,汪精卫曾经的一腔热血早已不再,两个提线木偶将手握在一起,“不计前嫌”的溥仪,“委曲求全”的汪精卫,实在不知哪一个更令人哀叹。<br><br><div><br></div></div> <div>伪满国务院旧址 一位热心的医学院女老师指点给我们一座大楼介绍,这座楼就是当年的满洲国国务院旧址,现在是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基础教学楼,绕到正面,只见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正面五层(地下室一层)塔式屋顶,楼顶铺盖烟色琉璃瓦,外墙以咖啡色瓷砖贴面。设计风格仿日本国会大楼,时任伪满洲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出席动工仪式,大楼建成后末代皇帝溥仪曾在此阅兵。现在楼前绿地是白求恩塑像。</div>在长春的大街小巷骑车逛街,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具有伪满风格的建筑。虽然这些建筑换了身份,改变了用途,但是它们身上的殖民烙印却依然非常的明显。特别是站在新民大街一眼望去,伪八大部大多是大屋顶与西洋式建筑相结合的风格,被称为“伪满式”,各式各样的建筑混搭,融合了中、日与西方的建筑元素,甚至还参杂朝鲜与满族样式风格,日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推崇它的所谓“大东亚文化”的思想。<br> 市中心的胜利公园,长长的自行车车队可以骑进去,既观景又健身,整个公园面积很大,绿化亭廊湖泊游乐健身场所一个不缺。看似普通却是长春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几乎浓缩了长春近百年的历史。1908年,日本人规划‘满铁’附属地时,就划定了头道沟公园(胜利公园的最初名,俗称西公园)的范围,伪满将西公园改称儿玉公园,还塑了铜像,这是纪念一个叫儿玉源太郎的日本人,此人乃日本陆军大臣、内务大臣,台湾总督,满洲军总参谋长,攻克旅顺口的实际指挥者,双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东北光复以后“儿玉”铜像被推倒,公园改名中山公园。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现在的名字——胜利公园,大门口建起毛主席像。 <div>在长春博物馆认识长春。数百年前,为躲避战乱和天灾,一批批流民闯过山海关,到东北谋生。为管理日趋增多的“闯关东”流民,清政府设置长春厅,就此掀开“长春”城的历史。</div> 日本人精心打造伪满首都新京的形象——城市规划借鉴了巴黎的改造规划、英国的“田园城市”理论,同时结合了中国城市传统规划理念。 城市道路系统包括放射性、环状和矩形状相互配合。干线道路为多心放射状,干道由绿化带分割为汽车道、公共汽车道、马车及自行车道,两旁为人行道,每个重要位置设计大型广场,设置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市中心、政治中心、市民社交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和交通中心。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信线路采用地下管线电缆。排水系统全面采用污水和雨水分流,”新京”亦是中国最先规划地铁、最先普及抽水马桶、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 <div>梦断“新京”</div>日本人避开了满族的故土沈阳与俄国人长期经营的哈尔滨,最终选择将长春作为傀儡政权新的都城,取名“新京”,日本人将其视为“大东亚共荣”思想的物质体现,是他们骄傲的新家园,投入大量精力规划建设,甚至超越当时东京。1945年8月17日,满洲国灭亡。8月20日苏军占领新京,并实行军事管制。12月20日新京改回旧名长春。日本人的伪满新京梦就此破灭。<br> 长春是闻名全国的“雕塑城”。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我们见到来自世界五大洲著名雕塑作品,园内的长春雕塑馆是现今国内最大的雕塑艺术馆。 从室外绿地到室内,都能见到雕塑作品 D37 7月31日 上午狂风暴雨 长春——公主岭——四平 120公里<div>今天老天爷考验骑者的承受能力,用狂风暴雨来招待大家,出城20公里,顶面大风裹挟着倾缸大雨泼向我们,路面白茫茫一片,路面人车难辨,闭着眼冲,更有5人次爆胎,大家守望相助,接应鼓励,见招拆招,终于在下午四点抵达四平,行程120公里。</div> 四平,战斗之城,光荣之城,位置重要,解放战争国共两军血肉相拼,几易其手,有所谓“四平四战”——四平解放战,我东北民主联军从国民党守军手中解放四平;四平保卫战,抵御国民党新一军全面进攻;四平攻坚战,双方在外围四年大兵团决战;四平收复战,双方投入94万人,鼎力相夺绞杀63天,终于掌控四平,分割包围蒋军于沈、长、锦三块孤地 D38 8月1日 多云转晴 四平——昌图——金钩子镇——开原市 骑行97公里<div>进开原前先到开原老城</div> 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城 老城城墙修葺一新,还建有瓮城,是明代辽东长城的防御重心,除了老城中心的钟鼓楼和城墙保存还算完整,其余老街老建筑都是文物古董店,冷冷清清,市况萧条 D39 8月2日 晴热 开原市——铁岭市——李千户镇——抚顺市 100公里<div>李千户镇午饭,镇名挺有趣,姓李的后辈有人当上了明代千户镇长官,相当于当今厅级或部队正团级,也应该是很有面子的。饭后继续是长坡接短坡,爬坡接冲坡,到抚顺正好100公里,宾馆阿姨说:这么大年纪这么大热天还跑这么多路,不怕中暑啊!</div><div>进城路边就见到抚顺战犯监狱和战犯管理所,内部改造升级暂停开放。</div> 这个灰色建筑群,原是日本人修建的抚顺典狱,专门用于关押我爱国同胞以及朝鲜、蒙古、苏联等国的反战和平人士。未曾料到,历史 开了个无情的玩笑,1950年从全国各地及苏联引渡来的侵华日军982名战争罪犯,被押解到抚顺,监管在这座已更名为战犯管理所的深宅大院。另外,伪满洲国战犯71人(包括溥仪),之后,又陆续收押了我军俘获的犯有战争罪的蒋介石集团战犯354人。 高尔山就在市区,不是太高但占地很大,有辽塔、观音阁等等名胜 还有个充满野趣和刺激的自行车越野赛道 怀着崇敬心情参观雷锋纪念馆,抚顺大街小巷,一处处“雷锋”标识,一幕幕“雷锋”再现,见证着这座城市六十年不变的深情与怀念。<br><br><br> 抚顺,雷锋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雷锋精神源起之地,雷锋精神深深地根植于这片热土之中,也牢牢地铸刻在抚顺人民的心中。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 少先队员讲解员 1960年4月,雷锋随部队来到辽宁抚顺。1962年8月15日牺牲后安葬于此。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雷锋日记140余篇,其中120篇都在抚顺写就。 抚顺煤矿博物馆 上世纪抚顺就有一句顺口溜:“上水库、下大坑,进监狱、学雷锋”。其中,“下大坑”指的是探访著名的抚顺西露天煤矿,这不仅是当地一大观光点,也是重要的工业遗产。 西露天煤矿历史悠久,自1901年起开挖,至2019年6月关闭,横跨了一个多世纪。这个煤矿曾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占地达到13.2平方公里,大约占据了半个澳门大小。其深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0米,宛如一处人工天坑。 抚顺西露天煤矿东西6.6公里、南北宽2公里,是抚顺市引以为傲的“大坑”。坑底之深,居然也是我国内陆地表最低点之一,这样的地理标志为抚顺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站在大坑边缘,只见坑里铺满绿植,周围一片宁静,“绿色矿山”、“生态发展”的大字标语鲜艳夺目。10亿吨的原煤开采带来了环境和生态的巨大压力,引起了众多地质灾害,老矿坑到了休息转型的年代 巨无霸成为历史纪念物。我注意到,许多美欧日制造的装载机、挖掘机、运煤车的服役期都有三四十年,大大超出了它的额定使用年限 D41 8月4日 大雨,抚顺——东陵公园——张学良故居——沈阳市 53公里<br>这是此次旅行的最后一段行程,进沈阳顺便参观了福陵和大帅府 福陵是清朝始祖努尔哈赤与皇后的陵墓,与永陵、昭陵称盛京三陵 陵寝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神道、石像生、108磴台阶,圣德碑楼、隆恩门、隆恩殿等等都维护的很好,可以攀爬,明楼巍峨,宝城青冢翠绿。宝城位于方城北面,也称月牙城,因其形如一弯新月,正中突起的土堆即是宝顶,其下地宫埋藏着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纳喇氏的棺木及骨灰。 雨中参观大帅府。大帅府不仅是张作霖和张学良的居住地,也是他们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张作霖在这里成为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国家元首,而张学良在这里进行了东北易帜,成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大帅府见证了从袁世凯称帝到日本人占领东三省的十六年民国历史,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历史事件。<div>这是大帅府核心建筑大青楼</div> 在决定处决杨、常之前,张学良和于凤至在卧室里抛掷银元来预测他们的生死。根据张学良晚年所述,他本来不信神,但那天由不得他不信——连续三次抛掷,银元落地都是代表死亡的正面。于是,他觉得诡异,改变规则,反面则死,再抛三次,前两次居然都是反面,最后一次他让于凤至帮他看,结果还是反的。于是他痛下决心,枪杀杨、常于老虎厅内。 华丽平静的卧室,曾经孕育了一场诡异的惊天大案 张学良的办公桌 ‌大帅府老虎厅。位于大青楼一楼东北角,张作霖喜欢老虎,有部下送来两只老虎标本装饰会客厅。1929年1月10日晚张学良以“阻挠新政,破坏统一”为名,下令将奉系元老杨宇霆和黑龙江省长常荫槐枪杀于此,史称老虎厅事件,又称“杨常事件”‌。 当年的少帅已经垂垂老矣,在美国住所里与儿子儿媳女儿庆生,是张学良少见的全家福<div><br></div> D42 8月5日 阴转晴 <div>老天给了个好脸,骑车去北陵看皇太极陵墓。</div>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城北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 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1636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43 8月6日 晴 火车站把爱车托运至上海,今天在手机上办理盛京通公交卡,乘地铁公交车观光沈阳城。沈阳的地铁已发展到5条165公里,另有5条在建设中,车站设施宽敞合理,语音信息屏幕信息清晰先进,运行快速稳定,凉爽舒适。公交车也很密集快速,换乘方便。有了盛京通,到哪儿都很方便快捷。 先去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很有特色,是一座残历碑造型的巨大石雕,碑形为翻到事变日期的台历,上面布满了弹痕与骷髅,寓意着倒在枪口下的千万个冤魂在呼号,残历碑上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日期和时间,以及事变简介。 日本长期周密策划,于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关东军将其所属“南满铁路”柳条湖村附近的一段铁路炸毁,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向中国军队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翌日晨沈阳陷落,中国军队撤至关内,日军遂长驱直入,翌年3月东北全境沦陷。。小日子奸诈无耻残忍多变,此招屡试不爽。中国人世世代代不忘九一八,就要记住这段史实。 在残历碑广场的西侧,陈列着当年日本人建造的石碑——“炸弹碑”。“九·一八”后,关东军在铁路爆破现场设立木板牌,上书“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线路爆破地点”。为炫耀战功又改用水泥建成此碑。该碑高7米,上宽下窄,至顶部分为三叉,造型酷似炸弹的尾翼。基座正面刻有“爆破地点”四个大字。从远处望去,整个碑就像是扎入地面的一枚炸弹。抗战胜利此碑被推倒,后迁至于此残历碑广场,成为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一个实证。 九一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抗战应该是整整十四年。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个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东北陆军讲武堂是当时中国四大军官学校之一,25年中,培养近万名初级军官,对东北军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北市场是中国早年的十大闹市之一,老沈阳著名商业区、市井文化的缩影 锡伯族家庙,名称为太平寺。由居住在盛京的锡伯族人集资修建。 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锡伯人英勇善战、勤劳勇敢,在历史上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建设祖国边疆发挥了巨大作用<br> 来到沈阳故宫,清朝初期皇宫,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 宫里宫外,到处人从众 人太多,进不了大殿,只得随着人流门口望望 凤凰楼,皇太极及后妃议事、读书、小憩和宴会之所,整个皇宫建筑群及盛京城的制高点,建在三米多的高台之上,台周围环以围墙和巡逻更道,俨然一座封闭的城堡。这是满族先人女真人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传统生活习惯,另外,在高处便于瞭望敌情,时刻警惕来犯之敌,保护自身安全。与北京故宫”殿高宫低“相反,凤凰楼“宫高殿低”,大政、崇政两座殿则建在平地。 大政殿 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改名盛京,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 沈阳刘老根大舞台,表演一种很”东北“的艺术”二人转“,每天晚上这里都是灯火辉煌、笑语连天,都有“赶大集、过大年、看大戏”的欢乐气氛 票价在280——880不等。 四十几天用车轮丈量畅游东北的山山水水,行程2900公里,见识了白山黑水的山川地貌历史变迁风土人情,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走千里路 历数一路走来的城镇乡村山山水水 我们深切体验了祖国大东北的悠久廓大美丽富饶 锻炼了体魄 加深了友情 坚韧了意志 开拓了眼界 增长了见识 感谢同行的每一位骑友,感谢支持关心关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