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江画廊游览结束后,我们意犹未尽,第二天从市区宾馆打滴滴又走进了《三峡人家》。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石坪村,属长江三峡西陵峡段,居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是集自然山水、区域文化于一身的自然风景旅游景区,西陵峡不受三峡大坝蓄水影响,从而保留了原始风貌。</p> <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游客中心距离我们居住的宾馆有40多公里,打出租需要1个半小时,出租车费40多元。市区也有到游客中心的公共汽车,每人车费15元,这样坐公共汽车和打出租车到景区的花费差不多,所以有很多游客选择打出租车前来。到达景区游客中心后,我们爬到二楼购买景区门票。三峡人家游览区位于长江的南岸,游客购票后必须在北岸游客服务中心的“胡金滩码头”坐渡船到南岸,所以景区门票和往返渡船票,是捆绑在一起销售的。游三峡人家,景区门票是210元,含景区门票和往返渡船费用,费用还是挺贵的。</p> <p class="ql-block">购票后,游客乘坐大巴车前往游船码头。大巴车在长江岸边崇山峻岭中行驶,奔腾咆哮的江水透过车窗尽收游客眼底。</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到达码头后,下车,再乘船前往三峡人家景区。</p> <p class="ql-block">通过检票口后走进渡船需要自己找坐位,二、三楼有很多舒服的坐位,进船后随便坐,坐位不固定。游船人满时鸣笛开动,慢慢地在长江上航行,此时大部分游客会到甲板上对着青山绿水打卡拍照,所以甲板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到达三峡人家景区后,游客下船,大部分游客先游山上景点。上山有两个选择,一是乘滚动电梯,二是乘坐索道,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择。</p> <p class="ql-block">景区可以分为山上人家(靠近索道站)、水上人家、溪边人家(靠近龙进溪码头)三个区域,其中水上人家和溪边人家是连在一起的,在长江边上步行游览即可。而山上人家的各个景点都分布在江边的山上,游客需要上山才能游玩。山虽然不是很高,但也需要消耗很大体力,爬上去上下游玩会感觉很累。所以步行爬山的游客大部分是年轻人或体力好的,而老年人或体力不好的,大部分都坐索道或电梯上下山。</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观光摆渡游船,在船的甲板上观赏峡江两岸风光,感受着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惬意!大约20多分钟游船到达索道站码头。</p> <p class="ql-block">我们年令偏大,体力不好,下船后乘坐索道上山。这样既可在山上饱览“长江第一湾”明月湾,又可近观三峡洪荒年代见证者“灯影石”。</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可以俯瞰长江明月湾壮美的景色。浩瀚长江奔腾于西陵峡内,临近峡口不远突遇大山黄狮岭阻挡,不得已拐了个110º的大弯,划出了漂亮的月弯形圆弧,从此调整流向一路向东,再无束缚地直出南津关奔东海而去。</p> <p class="ql-block">在明月湾对岸的山峰上,建有一座亭子——邀月亭,是由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而命名。如果站在邀月亭上,眺望峡江景色,云雾绵绵,如同仙境,遗憾我们没能登亭赏景。据说,夜晚皓月当空,能够看到山川如黛,长波生辉,灯影明月,舟舸归人的绝美画面。</p> <p class="ql-block">走出索道,首先看到山顶的灯影石,它由突兀于山顶的四块奇石组成,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形象,天幕作背景又如我国传统皮影戏中的人物剪影,因此有了“灯影石”之名。</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这块沙僧石,它蘑菇状的岩体重达百余吨,而立于悬崖边与底面接触面积仅为0.02平方米,摇摇欲坠之际却已屹立千万年。</p> <p class="ql-block">面对这组惟妙惟肖的奇石,著名诗人郭沫若题诗:“唐僧师徒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p> <p class="ql-block">灯影石的层层水平节理依然留存着海洋生物的化石,这是三亿年前的洪荒奥秘,三叠纪前这里还是沧海一片,直至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曾经的海底出露地表並不断抬升。历经风雨剥蚀的自然之手、遭遇山崩地裂的地质变迁,不经意间塑造了这一世界奇观。</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下,转弯后眼前突然出现一块巍峨的大石头,很是突兀,这就是石令牌。据《东湖县志》载:江南有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石令牌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远观之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当地传说此牌神奇莫测,是玉皇大帝降临人间的令牌。</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石牌保卫战的发生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为保卫陪都重庆,15万中国军队围绕石牌与10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取得了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辉煌胜利,粉碎了日寇觊觎重庆的美梦,成功地阻截了日寇进犯大西南的铁蹄。此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场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p> <p class="ql-block">从石令牌往西走,到了半山腰的巴王寨。巴王寨建筑模式与人们看到的古今中外的堡垒差不多,走进巴王寨,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古老的城墙、威严的宫殿,仿佛在诉说着昔日巴王的辉煌与荣耀。穿梭在寨中的小巷,抚摸着那历经岁月洗礼的石壁,我仿佛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声响,看到巴人祖先们为了生存和尊严而奋勇抗争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巴王宫,是两层木结构的楼房王殿,一层是举行各类仪式、聚会的地方。在此处正遇宫庭奏乐表演,十分悦耳怡心,似乎将游人带回到久远的巴人部落年代。</p> <p class="ql-block">顺楼梯上到二楼,依次是读书房、祭祖房、王者卧房、王殿。王殿两边是陶器房、藏酒房等与日常生活相配套的房子。殿前下一点,是防御房,近似于后来的碉堡。可谓高城深池,谋划周到。</p> <p class="ql-block">相传这是2000多年前,由东巴人在此建立的山寨,取名廪君蛮,为古蛮族,首领为巴王,并留下了这处极其壮观的巴王宫遗址。</p> <p class="ql-block">穿过巴王寨,走向幽谷峻岭深处的茶盐古道,出现了许多陶器制作、铁器打造、布匹纺织以及酒肆茶庄、歌舞亭台的场景。这些场景融入了浓厚的巴楚文化元素,游人可从中领略到古时巴人商街的盛况和生活习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走在茶盐古道,浏览深街雨巷原始建筑,耳畔不时传来一种被称为南曲的优美音乐。这是洋溢着江峡楚风的东巴民俗乐曲,至今仍广为传唱,声名远播。</p> <p class="ql-block">关于巴人的历史至晚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相传当时巴人分有两支,一支为巴王廪君,一支为罗王板楯,他们共同爱上了美丽姑娘鄂水娘。</p> <p class="ql-block">秦王为瓦解巴人势力,利用两王间的爱情纠葛挑起争斗,巴王廪君受伤之际,深爱巴王廪君的鄂水娘,为了巴人免遭蹂躏刺杀罗王后选择了自尽。鄂水娘的死让巴王悲痛欲绝,也深明巴人再也不能自相残杀,它毅然割下自己的头颅,籍以唤醒了民族的和解团结。自此廪君和板楯成为最后一代巴王,巴人一部分融入了汉族,一部分成为土家族。</p> <p class="ql-block">现存巴王宫内建有白虎堂、巴王寝宫、鄂水娘寝宫、兵器室、宴客堂、乐舞堂等建筑,是巴族历史和文化的系统展陈。</p> <p class="ql-block">虎钮錞于是土家先民的军乐器,土家人崇武习武,虎的形象如同精神图腾影响着土家先民。淳于作为军用乐器盛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最早见于文献《周礼·地官》记载,考古发掘最早出土于山东沂水,但中原地区的錞于都为单钮,到了巴蜀地区则本土化为虎形双钮,这与巴人的崇虎尚武习俗显然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巴王宫整体建筑由巨石和原木构成,面临峡江、背依绝壁,既具高度防范意识,又不失土家建筑的原始古朴之美。</p> <p class="ql-block">我们缓缓地来到三棵树广场,映入眼帘的是坐席上的三棵大树枝繁叶茂,色彩斑斓,笼罩着整个观众席。观众席上座无虚席,观众们全神贯注地观看表演。</p> <p class="ql-block">那场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至今难忘。舞者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在欢快的节奏中翩翩起舞,展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那灵动的舞姿,激昂的音乐,让我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村落中,一对青年男女,身着民族服饰,宛如从山间走来的精灵。他们微微仰头,清越的嗓音如同一缕缕清泉流淌而出。</p> <p class="ql-block">唱山歌的人表情陶醉,将心中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倾注在歌声里。观众们沉浸在这独特的表演中,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山寨,感受着那份淳朴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三峡人家景区从灯影石到巴王宫前半程以巍峨壮观的山景为主,是山上人家的盛景,那么后半程龙津溪则以碧水环绕的水景见长,是更接地气的水上人家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从巴王宫到龙津溪有两条路径,1.5公里长的太极猫洞为其一,洞内岩溶景观奇特,尤以“五色奇音石”最妙,它呈黑、白、黄、灰、绿五色交织,敲之可闻鸣锣击鼓之声。因正处维修改行第二通道,翻越野猫坡沿着长江岸边前行。</p> <p class="ql-block">诗和远方,都在路上。在龙津溪到巴王寨的路上有一处诗歌长廊,行走在长江边上,看着原汁原味的西陵峡自然风光,读读古往今来优秀诗人的经典诗作,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得失就在须臾间,缺遗了太极猫洞的穿越,迎来的却是哈蟆泉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蛤蟆泉得名于长江边形似蛤蟆的巨石,茶圣陆羽《茶经》所载:“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若龟形,俗云蛤蟆口水”,因水质至纯优冽评其为“天下第四泉”。宋代著名诗人陆游诗作《虾蟆碚》有吟:“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岩向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p> <p class="ql-block">正如陆羽所云“泄水独清冷”,陆游诗中提及“啮雪饮冰”,宜昌八月正值酷暑炎热之际,入得蛤蟆泉洞内暑热顿消,以至洞内挤满了不肯消散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长江支流龙津溪,迥异于峡江的雄浑,清澈的溪水泛着绿宝石般的光泽,两旁的修竹搭起遮蔭的凉棚,把绿色的水流染得更绿,从八月的骄阳下步入顿觉无比的清爽宜人。</p> <p class="ql-block">濒水的吊脚楼半支陆地半支入水,绿蔭丛中吹奏出悠扬的竹笛,清溪岸边传来土家幺妹节律清脆的捶衣声,白鹅凫水、鱼翔浅底,小桥流水、溪畔人家,好美的龙津溪,俨然是个世外桃源、梦中仙境。</p> <p class="ql-block">龙津溪上的龙溪桥矗立于青山绿水间,呈现出一幅幅如梦似幻的水上人家美景:面朝长江、背依山林,清溪与长江于此汇流;青山幽幽、碧流潺潺,乌篷小船飘飘然于桥下滑过;双桨击水、渔歌互应,俏丽的土家阿妹伫立于船头……</p> <p class="ql-block">龙津溪与长江交汇处,那停泊的航船虽已不再挂帆远航,但依然令人联想起峡江船工那身形粗狂、肤色古铜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立于船头的土家幺妹,那红色的衣裙衬托着碧绿的江水俨然是一副令人久久注目的美图。</p> <p class="ql-block">在三峡人家离岸码头,估计是峡江边上最有风情的位置:溪水岸边的吊脚楼,流水人家的乌篷船,石垒堤坝的停靠港湾……,一座天然的巨大舞台上,正在上演着精彩夺目的三峡大型情境剧,将本人此行采风推进到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原生态的民歌与舞蹈,来自生命的原生态处,带有几分神秘,带着几分野性!一幕幕典型的生存图式、劳动场景、婚嫁传统等巴人的民俗与风情,流向人们的心灵,极具张力,甚为震撼!</p> <p class="ql-block">看吧,山清水碧,廊桥船帆,孕育了美丽的女人与美丽的爱情。她们现场演绎了土家男女相亲相爱的水岸生活,古老而又新鲜,舒缓而且持恒!</p> <p class="ql-block">听吧,岸畔正在表演高亢雄浑、大气磅礴的峡江号子。这是船工和纤夫在对体能极限考验中产生的生命乐章!近些年,虽然峡江号子因木船停用而逐渐消失,但其饱含三峡人家奋斗精神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将被永久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走进龙津溪,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龙溪水,使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p> <p class="ql-block">一位玉树临风的小伙子正沉浸在自己如画的世界中,也让一位红衣少女忘情地伫立在乌篷船头,是不是听着笛声,想起自己的情郎了?</p> <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这里石、瀑、洞、泉……多种景观元素巧妙组合,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壮丽,石有石的气质。极致大自然之天工造化,这里有洪荒之美、这里有苍凉之美、这里有阴柔之美、这里更有雄浑之美。</p> <p class="ql-block">小伙子轻吹一曲,情愫就这碧波粼粼的江面弥漫,沁入游客的心。</p> <p class="ql-block">浅岸临水,少女挥着棒槌在浣洗衣衫,一脸纯净的笑容从江面荡漾到心田;吊脚楼前的大石头上,棒棰捶在石板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好似在演奏一曲深情的恋歌。</p> <p class="ql-block">如此美景,怎么不叫游客流连忘返?怎能叫摄影人放得下手中的相机呢?在这里,摄影大咖们似乎省去了构图的环节,因为这里随便一处都是一幅堪称构图绝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世世代代生息于峡江的人们,以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执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劳动习惯,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渔民的家了。许多三峡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鱼为生,在水上流动,和风浪搏击,与渔船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如今渔民生活虽然改善了,但这种古老的习俗却长久地保存了下来,年轻一代仍然撒网捕鱼,风里来雨里去,延续着这种古老的渔文化。</p> <p class="ql-block">进入龙津溪,溪边人家桥头婷婷玉立的土家幺妹热情地召唤着每位到访的游客,原汁原味的土家姑娘婚嫁表演马上就要开始啦。</p> <p class="ql-block">婚嫁楼每日定时上演土家婚俗中的“哭嫁”,为何要哭嫁,一是即将出嫁的女儿思念亲恩,二是从“女儿”变“儿媳”,角色转换之际难免对未卜命运的担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其实作为从女儿变为女人忧虑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是土家族哭嫁的形式,它们有一人独哭、两人对哭、众人合哭;时间跨度从女儿出嫁前1个月直至出嫁当日,不得不说土家先民的家庭之爱和感情之深是何等凝重。</p> <p class="ql-block">始终陪同在我们身边的导游是一位土家族的姑娘,土家的装扮,还背着一只小背篓,那背篓,玲珑小巧,篾丝手工细腻,透过篾缝穿过来的香囊散发着悠悠情愫。如今的小背篓不再单纯是三峡人背在肩上的生活,三峡人正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把宜昌的美景背向更广阔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景区一天的游览结束,到龙津溪码头集合点,坐渡船返回停车场,乘坐旅游大巴返回宜昌市区。 三峡人家融合三峡文化之精髓,巴风楚韵,峡江今昔,一览无佘。壮伟的长江哺育了三峡文化,它是巴楚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繁衍、发展,当博大与神秘结缘,辉煌与厚重联姻,三峡人家就注定是三峡旅游的传奇。</p>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