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门湾位于祖国东海之滨,它是金门岛与福建省厦门市一衣带水的一片海湾。金门湾作为金门岛的一个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要地点,还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说到金门岛,我们这一代人立马会联想起75年前的那个夜晚,金门岛古宁头的海湾边上,枪炮声大作,火光冲天,掀起了层层巨浪。战斗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上千名将士血染海湾。这场战斗我们称之“金门战役”,而金门当局称之为“古宁头之战”。</p><p class="ql-block">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争与军队是一个千古的话题。胜利与失败也是一个千古的话题。成王败寇也就成了这些话题的最终结论。</p><p class="ql-block"> 然而成也罢败也罢,75年过去了,这场战役引来了无数专家学者的种种评说,至今仍是连绵不断。在此我们就不敢枉言多嘴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说的是,当我们的双脚踏上了金门岛后,看到了今天的金门湾,游客无数,是那样的祥和平静。</p> <p class="ql-block"><b>(我们的游轮缓缓地驶向金门湾)</b></p> 感人的情怀 <p class="ql-block"> 金门岛古称浯洲,历史上,属福建辖区。自古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说。因此得名“金门”。金门岛总面积151.65平方公里,由大小金门、大担、二担,等12个岛屿所组成。岛上常住人口13万人。金门厦门、门对门,最近的距离只有2310米。水性和体力稍好的人,都能游得过去。</p><p class="ql-block"> 如今,因两岸长期分隔的原故,目前只允许福建籍的居民登岛观光。我本想去的人不会很多,12月7日,当我们来到厦门的五通码头一看, 哇塞!前往宝岛观光的游客,熙熙攘攘,等候乘船,排起了长队。</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许是有人要问,这么多人游金门,金门岛好玩吗?依我说,到金门岛游玩,不仅仅是游览那旖旎的海岛风光,还有一层特殊的含意。可以说,大部分游人都和我一样,是带着实现这种特殊含意的心态和目的而去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双脚踏上这块特殊的土地。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我们的足迹和身影,生而无憾!特别是我们这一代,生长在五星红旗下的共和国同龄人,这种愿望尤为强烈。因为我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感人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客轮上,我碰见了一位年过古稀的大姐,一头银发,女儿陪着。她从厦门来,于是我们聊了起来。她对我说了一段动人的往事。她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而来的。她的父亲是位老军人,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爸爸走不动了,爸爸此生有两件事未了完成,你一定要替爸爸去完成。有两个地方,你要替爸爸走一趟。一个是朝鲜,一个是金门。爸爸有许多的战友长眠在那,你替爸爸去看看他们……” 大姐眼含热泪,激动地说,朝鲜我已经去了,替爸爸在志愿军烈士陵园敬献了鲜花。今天女儿陪我踏上金门湾,到了古宁头海滩,我要面向大海献花躹躬。告慰在天的爸爸,您的心愿,女儿替您完成了。这位大姐说的往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在心里,默默地向这位老军人爸爸致敬!</p> 一脉相承的文化 <p class="ql-block"> 午后时分,当我们乘坐的新“武夷轮”就要靠岸时,激动的心还是产生了一丝的怯意,错综缠结。然而,一转眼就又有了新的感受。因为,那一刻,你眼见的、耳听的,都是你十分的熟悉的东西,没有一点陌生感。沿街见到的都是繁体汉字,字体虽复杂些但都看得懂;身边来往人都说的都是浓浓乡音的普通话,话虽说的不标准但都听得明白。一股亲情的暖流涌上了头心。一切疑虑随之消失,相反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上升了。</p> <p class="ql-block"> 金门码头的大厅里,首先闯入我眼帘的是: 随处可见的繁体汉字。我马上对夫人说:“你看这繁体的“門”字与“歡”字多复杂啊”,繁体字真是久违了。我忽然想起了我们家的小朋友,上幼儿园时,因她的名字中有个溪水的“溪”字,回来就哇哇叫着说,这个字太难写了要把它改了。那么金门的小朋友呢?面对那么多繁体字要记要学,岂不是更要哇哇叫了。 </p> <p class="ql-block"><b>(繁体字: 金门欢迎您)</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每一个繁体汉字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结晶,无论将来汉字如何改革,繁体字都不能丢失,它同样需要坚持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b>(这“乔”字不复杂吗?)</b></p> <p class="ql-block"><b>(我们的孩子见了广告上“业务员”这三个字,该不会说是错别字吧)</b></p> <p class="ql-block"><b>(金门民族文化村)</b></p> <p class="ql-block"> 金门的民俗村,看到这一排排,一座座眼熟的老房厝,你能不心动吗?典型的闽南风格,标准的“三红”建筑: 红砖、红墙、红瓦。格窗、门眉、梁柱、庭院、处处镶嵌着各种传统的木雕、石雕字画。尤其是每座老厝屋的房顶都是飞檐翘角,如同燕尾飞翔,有“盼燕归巢”之意,形象地传递着主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p> <p class="ql-block"> 如今金门的古厝民居,成了旅游景点。一脉相传的文化,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不言而喻,同宗同祖同文化,打断了骨头连着筋。</p><p class="ql-block"> 这些古厝,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它的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导游阿泽向我们讲述了早年金门游子外出打工,艰辛创业的故事。红古厝您见证了无数代人的悲欢离合,您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抹不灭的印记。那些不自量力的人,想搞去中国化,去的掉吗?痴心妄想!</p> 难以消失的痕迹 <p class="ql-block"> 金门码头的港口,海岸边林立着一堆又一堆乱麻般的水泥墩子。当过兵的人,一眼就明白,这是为防止舰艇靠岸登陆而设制障碍物。由于我在船上拍攝的角度有限,只能展现出这一个视角。其实在港口,上千米的海岸线上,都躺着这些歪七竖八的水泥墩子。可见那个年代的当局政府,可是用心了,下老功夫了。</p> <p class="ql-block"> 导游阿泽带着我们来到了一个面对厦门的海滩上,他说,站在这可以清楚看到对面的厦门,这也是古宁头海湾的一个区域。原先这一带全是军事要地,绝对的禁区,任何人都进不来的。如今全都开放了,成了一个有特色的战地文化景点。海滩上,山丘上遗留下了许多当年的碉堡、岗楼、瞭望台及退役的坦克战车。</p> <p class="ql-block"><b> (这是个隐藏的前线瞭望台)</b></p> <p class="ql-block"> 阳光下,海天一色。金色沙滩熠熠生辉,漫长的海湾线,漂亮的海景。金门望厦门、门挨着门。厦门咫尺天涯,幢幢高楼依稀可见。然而这美丽的自然风景与身旁的碉堡、战车极不对称。更叫人感到有煞风景,特别是金色沙滩上立着那一排黑色的铁柱子,叫人看了不舒服。</p> <p class="ql-block"><b>(海水与沙滩间竖立着一排上千米长的铁柱子,这些铁柱子都是铁轨锯断制成的。底座由水泥浇铸。尖端削成锐利状。将其布满海岸沙滩就是防止舰艇船只靠岸登陆的)</b></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都成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只能做为历史的产物放在那吧。或许若干年后,还会成为后人笑谈的“作料”。“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 <p class="ql-block"><b>(我们身后依稀可见的那座跨海大桥,就是连接大小金门岛的金门大桥,全长4800米)</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取之网上的金门大桥照片十分壮观)</b></p> <p class="ql-block"> 一道漫长的的海浪线,夕阳的照耀下,绽放着朵朵雪白的浪花,轻柔地翻腾着,我们的耳边响起了,一阵阵哗哗……的浪涛声。叫人触景生情,思绪如潮。犹如:“……梦回吹角连营,五十弦翻塞外声”。数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当年回荡在古宁头的战火硝烟,如同眼下的似血残阳,随着潮起潮落的怒涛声,消失在了漫长的岁月中。</p><p class="ql-block"> 我与夫人顺手从沙滩上捡起了几个小贝壳。别看这小小的贝壳,它永远是大海潮起潮落的见证人,同时它也是这七十五年前一幕的见证人。这滩头、这沟壑、这里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曾经染着鲜红的血痕。如今变得浅浅的淡淡的,如云般地消散了。但我还是要对着大海呐喊,我们没有遗忘你们,我们看你们来了。</p><p class="ql-block"> 站立在战争与和平中间的永远是那些是披甲执锐的战士。战士和平时期枕戈待旦,战争时期横刀立马。他们为和平牺牲了一切,我们就是那小小的贝壳,怎敢将他们遗忘。</p> <p class="ql-block"><b>(古宁头的海滩上,我很认真地捡起了7个小贝壳,它们生于这片海滩,是生与死的见证者。虽说相貌平平却风彩十足。我倍加珍惜,一一收藏)</b></p> <p class="ql-block"><b>(细心人,认真细看是可以看见海湾对岸隐隐约约的厦门市高楼大厦)</b></p> <p class="ql-block"> 昔日的一切,此刻都淹没在喧腾的浪花中,化作了一缕轻风不知不觉地悄然离去了。唯有金门湾上的云彩和不停飞翔的海鸥在默默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一切,它在唤起我们遥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b>(导游阿泽贵州人,父亲原是国军王家烈部下,我与他合影说,你是国军的后代,我和我夫人都是共军的后代,今天我们走到了一起是新一代的国共合作喽!)</b></p> <p class="ql-block"> 历史给这片海湾留下了累累地痕迹,历史又让这些残留的痕迹,成了特殊文化的宣传工具。</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一个坑道,坑道的宽大令人吃惊。能并排开进两辆军用卡车,可见当年花了多少人力和财力。坑道里能住人,有各种物资储备库,有一门口径特大的海岸炮。讲解员介绍说,这是美国佬的产品。是个真家伙,体积庞大,固定在那成了一景点。每天都有一个炮班的战士,在固定的时间里进行操炮表演。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操炮班的兵员里有男有女,都是假军人,一场热闹非凡的表演罢了。</p> <p class="ql-block"><b>(这位操炮指挥官女扮男装,有模有样)</b></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特殊人工坑道,这坑道前面修建了一座漂亮的迎宾馆。挂着军人服务站的牌子。深深的坑道里建有数间卧室,卧室内设备十分简陋朴素但绝对安全、舒适。这些卧室曾接待过许多著名的人物,墙上挂有照片,不用我说,一看便知何人。</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海湾上,遗留的产物还真不少。看看这些吧,面对大量废弃的炮弹弹头,一个新型的产业运用而生,金门钢刀脱颖而出,成了当今金门三宝(利钢刀、高梁酒、一条根)之一。这也成了金门旅游必须打卡的景点。门市部有锻刀现场制作工序,各种钢刀制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演示者、购物者、嘈杂的叫卖声汇集在一起,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金门钢刀的质量确实很棒。但说这些钢刀都是金门人用炮轰金门时遗留下来的炮弹碎片打造而成的,我持怀疑态度。1958年炮轰金门事件已过去60多年了,至今还会有炮弹碎片用来生产钢刀吗?在这个销售门市部里堆满了炮弹头,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炮弹头都是哑弹,没有爆炸开花?显然是做秀摆设。</p> <p class="ql-block"> 据说金门钢刀的历史很久远,也是百年老字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是金门的吴宗山先生在厦门学技艺,一开始只是个手工作坊。1937年他的后人吴朝熙先生,在金门吴厝创建了金合利制刀厂。在日本鬼子入侵时期,由于物资短缺,吴朝熙先生开始用盟军轰炸日军基地遗留的炮弹皮试锻刀具。经过精心处理,最终锻造出了中外驰名的金合利钢刀。</p><p class="ql-block"> 金门钢刀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金门岛的历史沧桑和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的精神。金门钢刀的制作工艺独特,每把刀都是独一无二的,象征着手工艺术的精湛和文化的传承。</p> 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 <p class="ql-block"> 金门没有什么大型企业,除了我上述的金利钢刀厂外,就是高粱酒厂了。金门没有农业,一片片荒芜的沙地,除了能种地瓜和一些花生外,就只能种高粱了。因这里的土地盛产高粱,便有了著名的高粱酒。由于没有什么强大经济支柱产业,因此金门的经济消费水平低于台湾。这的最低工资,法律保障的收入是2800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6000元左右。初一听感觉还可以,但从实际购买力看还是会差点,必须过紧日子。年轻人是接受不了的,因此金门的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p> <p class="ql-block"><b>(金门唯一的大型工厂,高粱酒厂)</b></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与一位台湾中年人进行了一番对话。四十开外的他,是一位环保卫生工,一早就穿着红马甲在宾馆街道旁打扫卫生。见我们散步,很有礼貌地向我们问好。于是我们就开始对话了。他告知我们,他是从台湾来金门讨生活的,孤身一人借住在姐姐家。金门消费低,一个人一个月的吃饭费用有一万台币(约2300人民币)就足够了。我说,如果租房住要多少钱,他说租一般的套房,月租5000元新台币约人民币1000左右。他还告诉我们,金门当局为了稳定当地居民的生活,防止人口不断外流,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惠民措施。这里的小孩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律免费,一般的治疗看病,有医保不用花钱,但有些大病还是要花些钱的。他比较坦诚,对金门的税收多、税费高,以及金门的商品房价高还是很有意见的。匆匆地聊了几句,他就去忙着打扫街道,我们没有留个影,我深感遗憾。</p><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金门岛上的饮水是最大的困难。金门地处亚热带,雨量少,河流短,岛上存不住水。再大的雨很快就流入大海了。因此要解决几万官兵和13万居民的饮水成了一大难题。多年来,岛内挖池打井,想了不少办法,水还是不够用。甚至从台湾运水,还搞海水淡化,最后都因成本高、耗费大,承受不起失败了。</p><p class="ql-block"> 金门当局不得不向祖国大陆求援。1995年,福建省作出了“向金门供水”的承诺,开始了跨海引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工程经历了多个阶段,2017年,海底管道全线贯通。又经过多次测试和调试,2018年8月5日正式通水。从此,每天都有优质的水源从福建泉州晋江的龙湖水库经围头海底输水管道缓缓流向金门岛。彻底解决了金门同胞缺水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b>(泉州市晋江水库)</b></p> <p class="ql-block"><b>(一江清水向东流,1995年送水工程正式开始了)</b></p> <p class="ql-block"> 海峽无阻隔,乡情亦可渡。一湾浅浅的海峡,永远阻隔不了血浓于水的两岸情亲。金门同胞动情地高呼:“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p><p class="ql-block"> “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这句话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期待。它表达的是两岸人民之间的亲情、友情。让我们共同守护好这份深深的血脉之情。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共同追求一个繁荣、和平的未来。共同书写两岸关系的新篇章,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把金门两字组合成一个精美的电话亭,温馨如家)</b></p> <p class="ql-block"><b>(网上的一张照片,一位金门少女坐在金色沙滩边的乱石堆上,纯真的小姑娘身后有一排排障碍物黑铁柱子,她背景的远方便是祖国大陆厦门市繁华的高楼大厦。小姑娘的眼神和手势充满了美好的愿景,她期盼着什么?不言而喻了)</b></p> <p class="ql-block">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片海湾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期待,愿两岸同胞永远心连心。当我们离开金门湾的时候,望着四周一望无际的大海,心情格外的豁达开朗,这应该就是大海的魅力,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家国情怀,也是我们金门湾之行的最大收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取自网络的照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不当作者立刻删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景熟熟</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12月于家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