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语诵读践行(114)周

大化思语

<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论语》诵读践行第114周</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开启中华文化诵读践行之旅,体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 让我们带着道德的使命和光辉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华精神、中华风貌、中华气派。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p><p class="ql-block">【论语•雍也篇】诵读</p><p class="ql-block"> 6.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p><p class="ql-block">【意译】 孔子说:“颜回是一个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贫穷的困扰而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多么有贤德,有境界!”</p><p class="ql-block">【大化思语】</p><p class="ql-block"> 本章是孔子对颜回坚守安贫乐道的赞赏和敬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样艰苦生活颜回能做到坦然淡定,坚守浩然正气,在古代非常人能坚守,更何况追逐金钱,权利,物力的今天,很多人被难得之货困扰一生,纠结一生,享乐的思想根深蒂固,有多少人能理解颜回的境界,物质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穷,中华文化告诉人们幸福人生的目标: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有无相生,任何事情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贫富是相对立又相互依存,没有贫穷何谈富有,艰苦的生活锤炼人的意志与心境,勇敢而睿智面对生活,走出贫穷,以创造生活的坚毅,实现凌云壮志;安逸的生活一旦脱离道法自然就会走向极端,贪婪,懒惰,自私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当年孔子问颜回 “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孔子不仅赞赏颜回致虚守静的境界,而且自己也要像颜回学习,“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意思是同于大道,人的思想就不会有偏爱,做到无私爱己,与万物的发展规律相一致,每个人内在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创造新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能力与日俱增,人类才能效仿天地衣养万物,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