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书(三)

John Song

<p class="ql-block">  书法力度来源于用笔。笔力的表达是书法艺术赖以生存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笔墨运用中产生书法艺术的骨气与神韵,即“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式自生耳”(李世民《论书》)。它是构成中国书法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简牍的隶书、草书的用笔特点是方圆结合、诸锋交替,既使用方笔,也用圆笔,两者巧妙地结合,相互为用。既用中锋,也用侧锋与逆锋,诸锋交替使用,各显其长。从而使河西简牍的书风时而率意洒脱,自然流畅;时而粗犷泼辣,野趣横生;时而雄健豪放、浑厚苍劲,形成百态千姿,各显其妙的生动格局。居延汉简的逆入平出,藏锋收笔,使一点一画均内含筋骨,力在其中。简书中有的竖画,畅泻而下,收笔处重墨粗画,宛如长矛大戟,挺然大树,表现出了雄浑的笔势和强健的笔力美。</p><p class="ql-block">  书法艺术是线条艺术。在远古时代第一个用线条创作文字图形、表达文字意思的人就是我国的第一位书法家。如果没有第一位的创造,也就没有汉字,没有传统的中华书法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及篆、隶、楷、草、行五种主要书体的毕至纷呈。汉代是隶书、草书盛行的时代,隶书与草书是更能高度自由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线条艺术。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线条组成,这无数的线条可以千变万化,如方与圆、曲与直、长与短、粗与细、浓与淡、轻与重、缓与速、疏与密、虚与实、斜与正、巧与拙等。在书法家笔下,这些线条有的重如崩石,有的轻如飞花,有的刚如凿铁,有的捷如闪电,有的柔如嫩芽,千姿百态,各显其妙。河西简牍书艺在用笔、结体、章法上的各种变化,归根结蒂是线条形态与组合的变化,由用笔、结体、章法的变化形成了河西简牍书艺的特征,所以说线条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书法家以自己的作品来反映自然与社会。使书法艺术美与天地山川美、衣冠人物的社会美联系起来的纽带是线条。在书法艺术中,书法家丰富的情感也是通过线条实现的,书法家笔下千变万化的线条是书法家内心世界的表露。中国书法通过变化无穷的线条,把中国近万年的书法史,描绘得有声有色。</p> <p class="ql-block">1957年7月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西南15公里处武威汉墓群发掘了编号为6号的一座夫妻合葬墓,在墓中出土了480枚木简。除11枚简为日忌、杂占内容外,其余469枚均为《仪礼》简。这批简出土时未有散乱,极少有破损的残简零札,而是九篇共计27298字完整的《仪礼》文章。简文用毛笔所书,大多墨迹如新。每一篇文章首尾俱全,保存了原书的篇题、页码和顺序,像这样完整的《仪礼》简是迄今出土汉简中空前的发现,这是西汉经书的样本,不愧是天下第一简。我们这里介绍的《士相见》主要是甲本木简(宽0.75厘米,长55.5—56厘米,约合汉代二尺四寸),七篇文章中的其中一篇:《士相见》16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出土汉武威木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振华习汉简书《士相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敬请欣赏振华节临</b></p> <p class="ql-block">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曰:“某也愿见,无由达。某子以命命某见。”主人对曰:“某子命某见,吾子有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宾对曰:“某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主人对曰:“某不敢为仪,固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宾对曰:</p> <p class="ql-block">“某不敢为仪,固以请。”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将走见。闻吾子称挚,敢辞挚。”宾对曰:“某不以挚不敢见。”主人对曰:“某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足以习礼,敢固辞。”宾对曰:“某也不依于挚不敢见,固以请。”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出迎于门外,再拜。宾答再拜。主人</p> <p class="ql-block">揖,入门右。宾奉挚,入门左。主人再拜受。宾再拜送挚,出。主人请见,宾反见,退。主人送于门外,再拜。主人复见之,以其挚,曰:“向者吾子辱,使</p> <p class="ql-block">某见。请还挚于将命者。”主人对曰:“某也既(……)某还挚。”宾对曰:“君不有其外臣,臣不敢辞。”再拜稽首,受。凡燕见于君,必辩君之</p> <p class="ql-block">南面。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君在堂,升见无方阶,辩君所在。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p> <p class="ql-block">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p> <p class="ql-block">抱,卒视面,毋改。众皆若是。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夜侍坐,问…</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