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广济桥始建暨肇基双翰之考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翰广济桥,处在西通三明、北往尤溪的古驿道上,是德化西陲的重要关津。其历史悠久,建造独特,地势险要,风景优美,人文气息厚重,是德化县内极其宝贵的桥梁古建筑,堪称风雨廊桥中的“活化石”,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青春靓丽,与山水相融,如诗如画,是故乡的地标之一,是历史的见证,是族人的情结,是游子的根。广济桥,到底始建于何时?双翰苏氏何时肇基?</p><p class="ql-block">今有幸翻阅现存最早的双翰族谱——清朝雍正五年版,内有关于广济桥的完整记述,包括《双翰广济桥创始年数》《重修广济桥序》,共2篇,无一落字,小楷清晰,标注句读,文意明白,篇章完整,排版正规,是稽考的重要依据。下文相关考析,以雍正版为上,并兼及其他。</p><p class="ql-block">《双翰广济桥创始年数》的前2/3文字记述是:元朝至正十年庚寅(1350)十一月,开基来双翰。过了173年,即明朝嘉靖元年(1522)岁次𡈼子“始建水尾桥亭”。又过了136年,即清朝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四月初一发洪水,冲去该桥石基,使桥顶倾斜,当年八月举族募资,聘请了永安县上坪乡陈正宇等十余匠人,来重新修复桥基与桥身,“泥水彩画,亦复可观,共费银55两”。</p><p class="ql-block">——明确此桥始建于嘉靖元年,且有桥有亭,抑或指的是廊桥?闽南话,即桥亭。通读上下文,顺治十四年(1657)重修时,“共费银55两”,这绝不是个小数目,据说相当于现在的大十来万元,说明该桥不是简单的架几根大木头而已,何况还有“泥水彩画”,精装修呢。文中的“亦复可观”,即恢复原貌,说明在修复之前就“其貌可观”了,不是今日才添上去的。再看下文,提及“虽未大坏,而屋瓦木板不无凋敝”,虽“不至朽坏”,但已经“上漏下湿,其有待于人修理者,又孔亟矣!”所以时隔76年(1732-1657),到了雍正十年(1732)又加以修葺。至此,维修了2次。至于文中说了一句“于康熙间……迎本桥观音佛母出题”,未言及重修。</p><p class="ql-block">《重修广济桥序》文说,此地“当锁钥之要地,尤为往来之冲衢”,不修此桥,行人乘舆难以济河。“我祖遂于明嘉靖元年壬子建造桥宇,名之曰广济桥”,说明建桥伊始就命名了。该文更详细地描述了“丹楹刻桷,画栋雕梁”,说明有楹联、有雕画,世代有人维护,“所以轮奂宛若旧美也”。但经不住风雨侵蚀,廊桥将崩将折,乾隆九年甲子(1744)五月,又一次整修,使“亘古之奇观如昨,千秋之胜概若新”。此乃第3次重修。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二十世纪的七十和九十年代,也进行了2次维护。</p><p class="ql-block">——这两篇文章都提及,广济桥始建于“明嘉靖元年𡈼子”。看似时间相当明确,可是一查万年历、对照皇帝年号,则有存疑!且细说分明:</p><p class="ql-block">存疑一:广济桥始建于“嘉靖元年(1522,壬午)”,还是创建于“嘉靖𡈼子(1552)”?</p><p class="ql-block">嘉靖元年是1522年没错,但却不是岁次𡈼子,而是“𡈼午”;嘉靖在位期间,壬子岁是1552年,即嘉靖三十一年,前后相差30年!按正常分析,“嘉靖元年”四个字全错的概率少,或许是笔误将“午”错为“子”?否则,就是写序者记错了时间。那么,您又认为是哪一年呢?如果确定是“嘉靖元年1522”,那么他所说的“自元至正十年(1350)庚寅开来双翰……过了173年”,即1522年,吻合。顺便提一下,该文文末,指出康熙年间,迎观音出题,初看以为是指“康熙丁酉(1717)”,多了一个“七”字,其实下文的“今查丁酉年至雍正十年壬子(1732)又七十六年矣”,无误——即丁酉不是指1717年,而是指前边提及的“同治十四年丁酉(1657)”,时间间隔刚好是76年。</p><p class="ql-block">据雍正版族谱载,广济桥于顺治十四年、雍正十年、乾隆九年,各发动族人捐资重修过,此无疑义。但两篇文中的“嘉靖元年”与岁次“壬子”均不对应。鄙人认为,当初写序时将“午”误为“子”,字形大体相近致误,或修谱时采录相关记载的文字模糊、残损而致误。但几经琢磨,细加推演,族谱不是载以数码年份,可以排除将“1552”误为“1522”的可能性,始建广济桥是在“嘉靖元年”,确切无误,即1522年。</p><p class="ql-block">存疑二:双翰苏氏是“元至正十年庚寅(1350)”肇基,还是“至元十年庚寅(1290)”?</p><p class="ql-block">雍正五年版族谱第3页,“至正乃元顺帝之年号也,石城自元至◎十年庚寅开来双翰,后元又十七年丁未(1367)元之统始灭,并开来一年,共计十八年。而明朝共二百七十六年……至雍正七年己酉(1729)共八十六年,开来双翰历三朝共三百八十年(1729-1350)”,这时间算法凿凿有据,一一无误。据此,的确是“至正十年庚寅(1350)”迁居来双翰的。可是问题来了,这与他处的文字记述有出入:</p><p class="ql-block">首先,“元至正十年庚寅(1350)”,再过十几年元朝灭亡,这时间是元朝后期了。而各种史料、文献、遗迹都指向“宋末苏十万抗元”,幸存者于抗元失败后逃离石城、远徙他乡,苏道隆父子也应当是元朝初期避难离乡,继而肇基双翰,怎么可能是在“元末”呢?不可能。</p><p class="ql-block">其二,1946年版《双翰家庙堂基序》载:“善傅公逮皇庆癸丑(1313年)自辟鸿基,乃胜概之规模,名曰双翰堂,不知何时改为世德堂”。1271年元朝建立,1313年是元朝初期,距抗元失败(1280年左右)已过去30多年,我祖安居繁衍,再构筑双翰堂,合情合理。倘若是“元至正十年庚寅(1350)”肇基,难不成,人未到,已提前37年(即1313年)就先来建造好双翰堂,然后才迁居来此?不成立。</p><p class="ql-block">其三,《福德宫序》载,“时伯仲于泰定是岁丙寅(1326年)就庙宇砂外侯山麓下正𡈼位而启公祠”。很显然,若果真是1350年才迁居双翰,怎么可能提前24年(即1326年)来先建福德宫呢?到底哪处出错了?我是不相信:人未来居而先立庙于此!</p><p class="ql-block">其四,倘若是1350年肇基,距抗元失败(1280年左右)相距70年之久。那么期间70年(3-4代)安居何地?也不可能是第二代善保、善傅肯构上下第啊?至少是下一代才有可能。关于何时肇基双翰,可谓疑点重重。</p><p class="ql-block">其五,记载“1313年建双翰堂”的文字,出现在1946年版的谱据,大大晚于雍正版,按照老先版本较有说服力来看,是“元至正十年庚寅(1350)”肇基,但种种推理后,则不成立!相反,倒是1313年建屋、1326年立庙,时间都在元初,合乎常理。</p><p class="ql-block">1987年版署名“糜信 利民”者,写有《至元乎,至正乎?》一跋,对迁居双翰的时间作了全面深刻的剖析,认为“至正”乃“至元”之笔误,至元庚寅即1290年,距抗元失败10年左右,即便辗转他乡数年,而后徙居双翰,善保、善傅成家立业,开辟鸿居,继而营构福德宫,以示“国有庙,家有祠”,比较合理。至于人未来此定居,提前数十年建屋立庙,简直无稽之谈。可见,“尽信书不如无书”,前人也非个个圣贤,存在谬误也很正常。雍正版族谱虽现存最早,其他版又有臆断之嫌,望后世子孙详加细读、比照、稽考、论证,得出相对贴近史实的结论。幸甚!</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在下更倾向于以下观点:一,广济桥始建于嘉靖元年壬午(1522年),非“壬子”;二,肇基双翰或许是至元庚寅(1290年),不是1350年。但对错与否,还望众族贤不吝赐教。当然,广济桥始建与肇基双翰时间之探究,丝毫不影响我族人世承先祖遗泽、光大石城家声、同心聚力共创美好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注:同治丁卯谱也转载了《双翰广济桥创始年数》一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山其人</p><p class="ql-block"> 2024.7.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