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祖国最南端的亚热带城市西双版纳

向日葵🌻的微笑属于太阳

<p class="ql-block">  深秋的树叶渐黄飘落,银川的始冬开始了,北风吹起,冬季初见,随即我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简单收拾行装转身飞往祖国的最南端亚热带城市——西双版纳。</p> <p class="ql-block">从飞机上看到一水连六国的澜沧江</p><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地处云南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柬埔寨近邻,世居着以傣族为主的13个民族(傣、汉,哈尼、彝、拉祜、布朗、基诺、瑶、苗、回、佤、壮族、景颇),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无四季之分,只有干湿季之别。这里拥有北回归线上仅存的热带雨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特有的气候自然造就了西双版纳无数的奇花异草和神奇动物,是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世界物种基因库”、“森林生态博物馆”、“天然疗养院”等美称。多个少数民族世居于此,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出了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自然、人文、宗教、历史、融为一体,构成了西双版纳种类齐全的全天候和常年性丰富的旅游度假资源。西双版纳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这里是文明世界的南传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  一抵西双版纳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异国风情,马路两旁全是棕榈树、槟榔树、椰子树,还有绿油油的不认识的植物映入眼帘,好一派南国风光,心情真是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从窗户外望去,晚上的夜景是这样安详静谧。</p> <p class="ql-block">  街上好多在佛教中常作供奉之用的文殊兰正盛开着。</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三角梅开的正旺</p> <p class="ql-block">般若寺(读bo re )</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距离天空最近的白塔,不同一般寺庙红砖绿瓦的形象,而是一座有着神秘魅力的佛塔,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公元833年,印度长老曾到此宣扬佛法并率领僧团与当地村民一起开始修建佛寺,经历了多次的重建,直到2014最后的修缮,才有了今天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般若寺的佛教用语即有透视一切智慧的意思,而今般若寺成了出家人学修弘法的道场,它和泰国清迈的白庙有异曲同工之妙。般若寺通体洁白,充满着神圣和庄严,象征着纯净圣洁。</p><p class="ql-block"> 此塔是佛舍利塔,塔内供奉着释迦摩尼佛真身舍利四颗,头发两根。主塔奉供着七尊星期佛,另外四个边角供奉着是“四大金刚”,塔内供奉的是释迦摩尼。每天都有很多人虔诚祭拜,祷告祈福,我们也顺时绕塔三圈,获福无量。</p><p class="ql-block"> 在佛寺周围有几棵大的菩提树,相传是释迦牟尼曾经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p><p class="ql-block"> 般若寺坐落在景洪市曼真村志恒小象山的山坡上,距离市中心七八公里,是西双版纳著名最美的免费打卡景点。它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历了1300多年的古老寺庙,历史悠久,去时一定要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礼仪,穿着要得体,不要穿短裙短裤和露肩的衣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span>里充满了南传佛教的神秘魅力,如果你想欣赏一座银白色塔的佛寺,那么般若寺是你不容错过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寺内种着很多可以刻写经文的贝叶棕,它是人类文明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般若寺的菩提树</p> <p class="ql-block">到百年古茶园游览参观</p> <p class="ql-block">  傣族讲解员给我们讲解普洱茶的历史和现在的经济价值及发展前景。</p> <p class="ql-block">古茶树园里</p> <p class="ql-block">野象谷</p><p class="ql-block"> 感受原生态雨林的呼吸,踏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p><p class="ql-block"> 来到西双版纳的勐养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中国首家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汇集了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和众多珍稀动物植物种群。</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午餐是“大象餐”</p> <p class="ql-block">蜥蜴园</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  是羚羊吗,不会是从西藏来的吧?好像说是高鼻羚羊,不敢确定。</p> <p class="ql-block">  象湖中睡莲铺成一片花海,朵朵“睡美人”彼此依偎或如箭挺立,诗情画意,令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蝴蝶园</p> <p class="ql-block">  蝴蝶园里各种蝴蝶翩翩起舞,追逐嬉戏,给人们展示着自己美丽动人的翅膀。</p><p class="ql-block"> 仔细看哟,这里有我国稀有保护品种二级保护动物——中华枯叶蛱蝶,通常人们也叫枯叶蝶。不要小看蝴蝶园里的枯叶蝶,它可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当天敌来临时它可以一秒变装,完美的躲过敌人的追击。休息时就像一片掉在地上枯黄的落叶,落入植物叶片之间,然后迅速地将翅膀合拢静止不动,在完全拟态伪装的形态下,鸟类等无法发现它们,这种伪装技术高超的蝴蝶,更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它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也为我们揭示了生命在适应环境中的巧妙之处,让我们一同赞叹这位自然界的伪装大师,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叹和欢乐。</p> <p class="ql-block">枯叶蝶</p> <p class="ql-block">  在这处美丽的蝴蝶秘境里,可以看到惟妙惟肖的枯叶蝶,这可正是激发出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神秘生物探秘热情的时刻呢。</p> <p class="ql-block">看亚洲大象表演</p> <p class="ql-block">  高大聪明的亚洲大象把挂着的水桶放下来,用鼻子吸入水,然后喷出来,若的掌声叫声连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  游人可以买各种水果喂大象,跟大象近距离接触互动。</p> <p class="ql-block">这里每个傣寨都有这样相似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传统傣寨——曼远(一)</p><p class="ql-block"> 古韵傣寨秘境曼远,2017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也是综艺《向往的生活》第四季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  寨子里种了很多坚硬结实的炸弹果也叫炮弹果,果实比头还大,很是显眼。成熟后就会像炸弹一样炸开,种子喷洒地上,果实不能食用,但叶子有很好的药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  傣族独特吊脚楼是曼远的文化底蕴,这里有着保存完好的傣族建筑,是古朴的杆栏式傣楼。楼底层腾空的杆栏结构,可以用于停车、蓄养和纳凉之用,二楼是起居室,没有围栏的杆栏式的设计有着冬暖夏凉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手工古法制纸裱画</p> <p class="ql-block">这里经济的发展还是以橡胶为重</p> <p class="ql-block">  矮鸡——生活在树上的宠物鸡,寨子里闲情逸致的傣家生活令人生羡。</p> <p class="ql-block">啊呀,腿出错了</p> <p class="ql-block">在“喃博瓦”古井里舀一勺甘甜的井水尝尝……</p><p class="ql-block"> 请看到最后啦,谢谢!</p> <p class="ql-block">传统傣寨——曼掌(二)</p><p class="ql-block"> 曼掌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是一个充满典型傣族风情的传统村落,拥有500多年的历史。曼掌的名字在傣语中译为“驯养大象的村子”,建寨时仅有7户人家,因饲养大象而得名。它紧靠中缅边境线,距离国门近800米,距220号界碑仅100米,是名副其实的中缅国门第一村,并与国家级“独树成林”景区相连。</p><p class="ql-block"> 曼掌保存和体现了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建筑形式、农耕格局、生活空间和民族文化习俗,村内有许多古老的傣族民居,每家门口都养有漂亮的公鸡,寓意吉祥如意。此外寨子还提供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如傣族古法造纸、傣家织锦和打傣拳等。如果来想试试就可以手制作陶器、纸张和布艺,感受传统手艺的魅力。这里还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可以在这里体验摸鱼、斗鸡等趣味项目,还有竹筏泛舟等娱乐活动。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转转看看,随便逛逛……</p> <p class="ql-block">呵呵,这里的广告语都非常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花草,宜人的小院,热闹的每家门口摆着的小摊,娓娓动听的民间传说,经典刺激的边境探秘,富于和美的乡村生活,无不让人流连忘返,这片曾经的边陲小镇,如果你想深度旅游或带孩子游,那就可以在这里住下来,好好探索体验。</p> <p class="ql-block">石斛的花</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第一次吃孔雀宴</p> <p class="ql-block">大碗喝酒</p><p class="ql-block"> 傣族人被称为“水一样的民族”,性情如水一般随和,他们的喊声代表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祝愿,在敬酒时会唱着霸道的祝酒歌《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时喊:水、水、水,表达对客人的热情和欢迎。</p> <p class="ql-block">  这寨子里人们卖的水果特便宜,都是十块钱一堆,新鲜的火龙果、香蕉、鸡蛋果、迦释果……</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水底世界</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么多花,爱不释手,赶紧把它们拍下来。</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大的森林孔雀山庄</p> <p class="ql-block">孔雀山庄傣族风情舞蹈表演</p> <p class="ql-block">  你们看到过孔雀在空中飞翔吗?在西双版纳的孔雀山庄就有机会把它拍入镜头。随着驯养员一声哨响,成群结队的孔雀们从金湖对岸的山那边上飞来,煽动着有力的翅膀,由远而近不停歇,直奔湖边的岸边空地落下,并在湖边的空地上觅食。因为天空下着微微小雨,孔雀怕打湿羽毛飞不起来,飞下来很少,取消了和游人们互动环节。(2011年我看见过,情景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猴谷</p> <p class="ql-block">落雨了,猴子们都淋湿了。</p> <p class="ql-block">抱着小猴子的猴妈妈</p> <p class="ql-block">多美的鸡蛋花啊</p> <p class="ql-block">  位于景洪市告庄景区中心,是景洪市南传佛教的总佛寺,主体是一座傣式风格大佛塔,寺庙建筑非常宏伟壮观,距今1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主管整个景洪二百零伍个寺院,是传播南传佛教文化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景洪寺大金塔</p> <p class="ql-block">传统傣族村寨——曼丢(三)</p><p class="ql-block"> 曼丢也叫曼贺纳古寨,傣王曾居住过的村寨,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个寨子是个典型傣家古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大片橡胶林中,每天清晨,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安详和谐的热带田园风光,保留了原住民的生活,可以免费体验到原始淳朴的傣家风情。</p> <p class="ql-block">在古傣寨曼丢里,97 小 院,傣文是这样写,好像不难….…</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一棵很大的树,据说抱一抱可吸收大树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文艺、干净、整洁</p> <p class="ql-block">  曼丢有一口千年古老水井,水井的建筑造型别致,至今井水还清澈见底,甘甜凉爽,井壁五彩斑斓多彩多姿,是古寨的标志,傣族人对水井真的是很在意啊。</p> <p class="ql-block">  傣族是一个爱水、惜水、敬水的民族,在世人的心目中,傣族与水的关系似乎比其他民族更为密切。所以古往今来,凡是记载傣族和傣族先民的文献,无不将它们与水联系在一起。在傣族人的心目中,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圣洁和美好的象征,是大地之神“婻妥纳妮”给的赐福。傣族因此如此热爱水,那么傣族对于日常使用的水#当然十分重视,傣族水井极具特色,通常每个村寨都会有一到两口水井,水井的建筑由井底、井台、井栏和井罩、排水沟等构成,皆为精工砌筑。整个水井浑然一体,造型别致,它融雕、塑、绘画和实用为一体。曼丢水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水井属群塔式,井罩的顶部中央有一座主塔,周围造六座小塔,每座塔的顶部都立一杆铁针挂着银铃和金属三角旗,塔基有各种浮雕,美观典雅。井罩内还挂有一面大镜子,这是傣家人利用镜子的光线反射,观察光线较暗的井罩内水的清洁程度。水井上绘制的图案和塑造的雕塑大多是傣族人民喜爱或崇拜的动植物,整个水井是显得五彩缤纷,多姿多彩,是傣族地区的一大特色。水井建成以后必须开光,进行民俗仪式,村民们载歌载舞庆祝水景的建成,并请僧人念经祝福。水井建成之日也是祭水井的日子,每年届时祭祀神明,淘洗水井。</p> <p class="ql-block">  顺着路直走就到了依山傍水寨子的早市,傣家早市人不太多,因为天空飘落着微微雨,不时传来傣家妇人调侃地喊“哨哆哩、芒哆哩”的声音,我们都不年轻了,感觉有点想笑,因为她们傣语叫的是小姑娘、小伙子,应该叫我们老咪涛、老波涛,哈哈。我买了一些傣家人自已做的渍水酸菜,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  寨子里人种的水果——象鼻蕉,具说像象的鼻子而得名,别说吃过,见都没有见过。</p> <p class="ql-block">千层指蕉</p> <p class="ql-block">  寨子里有好多果树,其中木瓜树和香蕉最多。</p> <p class="ql-block">  香蕉的花,已经失去它的价值,有卖的可以食用。</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美丽的曼丢</p> <p class="ql-block">曼飞龙塔</p><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有三个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而曼飞龙塔就是其中之一,也是西双版纳唯一一个塔类型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是傣族悠久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是西双版纳最著名的佛塔群,还因塔身洁白被称为白塔。傣族称为“塔糯”,即为“笋塔”之意。据傣文记载,曼飞龙塔在南宋泰和四年间,由三位印度高僧设计和当地勐龙头人“古巴南批”等人主持建造,至今有820年的历史。它是一座具有较高技术艺术价值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是傣族先辈留给后人的一座建筑艺术精品,并在1988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遗址。它是一座具有浓厚东南亚风格的佛教建筑,不仅展示着独特的文化底蕴,还融合了泰国的宗教特色。也是距离国境线最近的国宝,距离缅甸大概十几公里,是南传上坐部佛教在国内很重要的遗存,也是比较早期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曼飞龙塔是砖石结构,属八角金刚宝座式群塔,由大小九塔组成。塔基呈圆形,周长42.6米,八角各砌一佛龛。主塔高16.29米,四周小塔个高9.1米,塔呈葫芦形状,塔身和佛龛有多种精美的装饰图案,塔刹由宝瓶、相轮、宝盖、风铎等组成。每个佛龛里都有一尊佛雕和内壁还排布着佛像,佛龛上还有精美的泥塑凤凰凌空飞翔。塔群由基坛、塔基、佛龛与塔群三个部分组成。九座塔均为实心,在塔的底部南向辟有一扇小门可通往塔内,塔内供奉着两尊佛像和传说中留有佛祖脚印的青石。(传说佛佗当年传法到过此地,在大青石上留下一个巨大的脚印,后人特建此塔以资纪念。)八个小塔顶上,每座挂有一具铜佛铃,主塔尖上还有铜质的“天笛”,山风吹来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塔上各种各样的彩绘,圣洁秀丽优美。门口是两条泥塑的大龙,像是守护着塔群。</p><p class="ql-block"> 曼飞龙塔不但在国内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流行的地区颇具影响,而且每年都有很多来自缅甸、老挝、泰国的信小乘佛教的教徒不远千里前来朝拜,虔诚地敬献上自已喜爱的礼物,表达对佛祖的崇拜和敬仰。</p><p class="ql-block"> 有机会来西双版纳的朋友,有时间一定要来这里看看,相信这里的独特风景会让你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传统傣寨——曼飞龙(四)</p><p class="ql-block"> 曼飞龙古寨,傣语说是天上飞来的寨子之一,号称长寿村、富贵村、土豪村。相传曼飞龙湖边的寨子里有一棵古榕树,常常见到云雾环绕并伴有旋转,上风之风卷起榕树叶如飞龙盘旋,不时就会下雨,故得名曼飞龙。</p> <p class="ql-block">质朴傣陶路灯</p> <p class="ql-block">  曼龙村的慢轮制陶工艺被誉为火与土的艺术,是我国原始陶艺的代表,是人类具代表的艺术创作。它是解开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烧陶之迷的钥匙,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听导游讲慢轮制陶在早年下乡知青来后,工技和艺术发展不少。</p> <p class="ql-block">叫老人须的花(草)掛满屋檐</p> <p class="ql-block">  当年有北京和上海知青到此寨下乡,在文化传播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五十多年过去了,寨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房子从茅草屋变成现在的第四代房屋,寨子里整洁有序,没有商业,沿路家家户户的庭院内外种满了多种多样的多肉和花草,看得出来是热爱生活安居乐业的状态,感觉自然又非常有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依田而居,依湖而畔,行走在曼飞龙古寨,映入眼帘的仿佛一幅山水田园画。村道两侧五彩缤纷,花草树木相间,村庄美丽宜人。</p><p class="ql-block"> 每户门前是瓜果飘香,生气勃勃,累累果实结满枝头,五彩六色的各种鲜花和满目翠缘的果树点缀着庭院,老人们把房子收拾的格外清爽,悠悠岁月是悠哉悠哉。</p> <p class="ql-block">  每个寨子里都有的菩提树,曼飞龙也不例外,这是傣族人的“圣树”。</p> <p class="ql-block">  一个让我们放慢脚步,放飞心情,自由自在漫步在原生态乡间小路上的傣寨,真的不要太美了哦!</p> <p class="ql-block">  最髙兴的时刻,就是互动开始,大家一起扭起来。</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嘎洒镇曼飞龙水库的非物质文化体验馆放眼望去碧波荡漾景色美不胜收,我们来到这里看鱼鹰捕鱼,心情美美的。</p> <p class="ql-block">勤劳的鱼鹰们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勐泐大佛寺的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第一代傣王</p><p class="ql-block"> 进景区后看到的第一尊佛像就是第一代傣王帕雅真,他是在1810年的时候统一了澜沧江中下游一带的傣族部落,成为了傣族历史上最高的统治者。</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西双版纳所有景区门票最贵的一个地方。进入大佛寺有两种选择方式,一种是沿傣王后面步行直接上山,还有一种是坐电瓶车上山游览,我们选择了电瓶车上去。这里拍照也是非常出片的地方,有机会穿着美丽的傣族服饰来这里打卡吧,不要错过哦!</p> <p class="ql-block">庄凯大金塔</p><p class="ql-block"> 上山后就被震撼到了,这里真的是太炫了,不到这里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做金碧辉煌,它就像一座金光闪闪的宫殿,叫万佛塔也叫庄凯大金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在勐泐大佛寺最高平台,是一座傣泰笋式佛塔,它不但吸收了东南亚建筑风格,还具有傣族传统笋塔建筑特点。由一座主塔,八座副塔,十六座小塔组成,直径六十米,象征着圆满轮四。高八十米,寓意着佛祖八十岁涅槃。从形制规模上讲,大金塔在西双版纳塔林中独树一帜。大金塔的明镜台也值得一观,不但把大佛寺一览无余,还可以俯瞰西双版纳城市的日新月异</span> 。</p><p class="ql-block"> 大佛寺依南莲山而建,是东南亚境内最大的佛寺,可以和泰国大皇宫媲美,是傣家人心中的圣地。大佛寺是在傣王朝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历史上一位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而修建,承载着一段深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寺院景观主要有浴佛广场、弘法广场、景飘大殿、八十托钵罗汉、吉祥大佛、圣菩提树、庄凯大金塔、四国殿等,在这里每一处壁画、雕塑,甚至每组台阶都蕴含着佛教寓意和说法。因寺院依山而建,半山处高达四十五米、黄铜锻造,恢宏巨大的吉祥大佛而得名。吉祥大佛还是南传佛教区域中最大的一尊露天站佛,面朝景洪市区,护佑着芸芸众生。大佛脚下有八十罗汉守护,他们顺着山势沿着台阶托钵说法,在此与众生结缘,使众生观比丘相得解脱因,显得无比庄严肃穆。</p><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作为国内唯一信仰南传小乘佛教的地区,与泰国清迈、缅甸景栋、老挝朗勃拉邦齐名,被称为南传佛教的四大中心之一。大佛寺作为南传寺中的代表性建筑,不但可以俯视景洪市区的旖旎热带风光,欣赏独特傣族建筑,还是了解西双版纳南传佛教文化的好去处。大佛寺在傣家人的心目中存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高大的吉祥大佛露天俯瞰站立在景洪市最高点,远远望去气势恢宏,圣洁不可侵犯。 </p> <p class="ql-block">  庄凯大金塔东西南北设有4个门,分别由不同神像守护,这些神像是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区域里的吉祥瑞兽幻化而来的。大金塔象征着财气聚而不散,寓意着好的运气无所不能的佑护。</p> <p class="ql-block">  穿上美丽的傣服来到金盆洗水池,用水洗去晦气,洗去烦恼,留下美好,祈福时来运转,让金水能够带来好运和祝福。</p> <p class="ql-block">吉祥大佛</p><p class="ql-block"> 这个东南亚最大的露天站佛吉祥大佛高四十九米,重四百多吨,相当于十七层楼高,远远望去气势雄伟,真的非常非常壮观。他的全身是采用黄铜锻造,右手向前代表着普度众生,左手的手指指向地面代表着放下一切的烦恼,愿看见大佛的人吉祥平安。</p> <p class="ql-block">托钵守护在吉祥大佛边的八十位罗汉</p> <p class="ql-block">景飘大殿</p><p class="ql-block"> 勐泐大佛殿的建筑风格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寺院完全不同,是因为佛教传入到中国有三种方式,第一是我们常常能看到的汉传佛教,第二就是西藏地区传入的藏传佛教,还有一种就是从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传到我国云南傣族一带的南传佛教,也称为小乘佛教,西双版纳全民信仰小乘佛教。</p><p class="ql-block"> 傣族的男子以前到了8~10岁,必须到寺院里去过僧侣生活,到寺院里学习经书、文字、天文地理,1~5年过后才能还俗回家。所以男孩子会读,会写,女孩子只会说。</p> <p class="ql-block">在傣族佛寺中:</p><p class="ql-block"> 单头龙代表着对佛教有功的龙王,曾在佛陀传教时给予帮助。由于佛陀曾表示动物不能出家,该龙王便请求佛陀在任何讲经之地提及它的名字,以示其愿意为佛教护法守护佛法之地。</p><p class="ql-block"> 三头龙寓意三件宝物,佛宝、法宝、僧宝,即佛法中的三宝,分别代表着觉知、法规、和合之意。</p><p class="ql-block"> 五头龙象征着佛教教义需要,五千年的历史代表着佛法的持久与连续。</p><p class="ql-block"> 七头龙代表着一段传说,据说在释佛四处传教时一条龙王变化出七个头颅为佛陀遮风挡雨,这条龙王后来成为佛陀传教时的常伴,为其提供保护。</p><p class="ql-block"> 九头龙象征着天龙在上,洗涤太子的神圣之意。</p> <p class="ql-block">  去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园的路上司机师傅带我们去了一个傣族古寨子。</p> <p class="ql-block">传统傣寨——曼法龙(五)</p><p class="ql-block"> 一进寨子,寨子里的老人们就敲鼓欢迎我们,寨子里的导游(红蔷薇)和蔼可亲,十分好客,热情地带我们去她家小坐,我们真正进入到傣家人的起居室里了。</p> <p class="ql-block">  走到她家看到的是傣家特有的典型两层高脚干栏式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楼上是卧室住人,楼下当车库,放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也是活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她告诉我们傣族高脚楼的下面柱子之所以都是方形的,因为是为了防蛇,蛇不能沿着这个方形的柱子攀爬,杜绝了蛇爬进房间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  傣寨很传统,非常干净整洁, 村里有古法制糖,还有个小药铺,里面都很多传统的傣药……</p> <p class="ql-block">纯天然手法制糖</p> <p class="ql-block">  她告诉我们现在寨子里基本上都住在第三代傣楼里,住上第四代傣楼的也很多,没住上的也都在为第四代傣楼努力。</p> <p class="ql-block">  寨子里非常重要的纪念活动,全寨人都参与,祭祀祖先寨神,隆重热闹。</p> <p class="ql-block">  寨子里家家户户喜欢种花,各种各样的花草在这里出现在院子里和路两旁。因为篇幅问题不能一一展示,请谅!(在我下个美篇里会介绍)</p> <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p><p class="ql-block"> 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勐仑镇213国道旁,有一片被罗梭江切割成葫芦形状的地方,这里就是蜚声国内外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由中国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于1959年倡导创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作为国家植物种植资源保护基地,是我国面积最大,户外栽培保存植物收集物种最丰富的植物园之一,成为抢救和保存热带珍稀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是西双版纳唯一的5A级风景区。作为亚洲收集物种最丰富的植物园,收集13,700多种热带植物资源和丰富的动物资源,占地11.25平方千米相当于16个北京故宫那么大,上万种热带植物遍布在百花园、榕树园、民族植物园、奇花异卉园、名人名树园、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等38个专类园区,保存有一片约250平方千米的原始热带雨林和绿石林景区,它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最多的植物园之一。因为时间和体力的关系,我们只是参观了西区,西区为游人的观赏园区,植物种类多,分了好多小园区,观赏性更强,风景更美。</p> <p class="ql-block">兰花园</p> <p class="ql-block">王莲池</p> <p class="ql-block">棕榈园</p> <p class="ql-block">灰绿棕</p> <p class="ql-block">湿地</p> <p class="ql-block">雪茄竹芋</p> <p class="ql-block">露兜树</p> <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版纳热带植物园里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坐上热气球俯瞰植物园全貌,开启浪漫的植物科学之旅,不要太美了哈!</p> <p class="ql-block">曼听公园</p><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位于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是国内AAAA级景区,占地面积400余亩,处于澜沧江与流沙河汇合的三角地带,有保存完好的500多株古铁力木及植被,园内有山丘和河道,又有民族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观,是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以前是傣王的御花园,建造于傣历648年(1268年),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景区集中体现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三大主题特色。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这里美好的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实际上曼听两字在傣语中指“种树种花的寨子”,</p><p class="ql-block"> 沿放生湖边的人行道两旁,看到的全是高大的铁刀木、王宗、贝叶、菩提、椰子等热带树木,特别是一搂多粗的铁刀木比比皆是,这些500多棵铁刀木的树林都有00年以上,望着铁刀木高大黝黑的躯干和苍老粗糙的树皮,自然会联想到公园的古老和悠远。</p> <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大门内广场耸立着一尊周总理铜像。总理身穿傣服,头扎布巾,左手端银钵,右手持凤凰树叶,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笑容,深深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如今这里已成为西双版纳各族群众永远怀念周总理的纪念地。这座铜像郁郁如生地再现了1961年4月15日周总理和傣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一起参加泼水节活动的动人情景。这座塑造周总理的铜像不但是对总理参加泼水节的纪念,更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和邻国外交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认真编辑,存储素材。</p> <p class="ql-block">有名的铁刀木</p><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里最引人瞩目的是铁刀木古树林,这片树林的杆形十分奇特,下部是一米多高粗大树桩,上部是由树桩上萌发出的枝条,任何一个地方的古树都不会有这个造型。铁刀木的木材坚硬密实,燃烧值高,枝条被伐后萌生能力强,所以铁刀木是傣族人民世世代代居家过日子所需要的燃料树种。傣族人民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在男女结婚之后所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给以后自己的孩子种上一片铁刀木,将来这个孩子长大结婚成家自行开火后,只能使用父母给他种植的铁刀木作为燃料生火做饭,不能到山上去砍树,他们烧火取柴时不是先把整棵树放倒,而是在距地面一米处保留树桩只取上面的枝条,只要树桩还在,枝条被砍后又会长出新的来,这样作为能源就会总取总有,永续利用。</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傣族百姓一直延续着这样一种民风习俗,所以西双版纳的森林是我国保存的最好的森林。铁刀木不仅是燃料树种,而且也是珍贵的用木材树种,硬度高、颜色深、纹理美观、其心材被我国颁布的《红木》国家标准中列入了鸡翅木的系列。铁刀木终年常绿,枝叶苍翠,叶茂花美,花瓣黄色,开花期长且病虫害少。属低维护优良树木,铁刀木枝可提取拷胶。</p> <p class="ql-block">  八角廊桥是曼听公园内的一个著名景点,建在放生湖上,连接东西两个景区。这座桥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提供了纳凉和赏荷的机会。站在桥上还可以听到各种鸟叫声,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体验。八角廊桥的设计非常独特,它是一座八角砖木结构的佛庭,高21米,有31个面和32个角,亭子外墙有31幅浮雕,亭外壁镶嵌着镜子和彩色玻璃,亭子是木结构的锥形,攒间顶是多层屋檐平角,上面塑有金鸡凤凰等雕刻,亭子最顶端是莲花华盖及风铃,若微风拂过时就会传来悦耳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放生湖里的黑天鹅,据说是当年傣王和王妃的化身,他们有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曼听公园的大地女神金色龙头洗手池</p><p class="ql-block"> 都说在这里洗手可以洗去烦恼,带来好运,并可以为亲人朋友祈福添寿。</p> <p class="ql-block">聚果榕</p><p class="ql-block">和无花果是亲戚</p> <p class="ql-block">酒瓶棕</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用打伞遮阳光,大面积的树荫下逛着走着欣赏着,好爽!</p> <p class="ql-block">总佛寺</p><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地区等级最高最大最金碧辉煌的是总佛寺,是闻名世界的南传佛教中心,是信徒们朝佛的中心,也是云南最大的佛寺。解放前是西双版纳地区最高统治者招聘领及其土司、头人拜佛的圣地。始建于隋朝,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是西双版纳地区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手下管辖者版纳地区大大小小五百九十多座寺庙。总佛寺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100平方米左右千百年来历经5次大修大鉴有了如今的大雄宝殿、界堂、阿嘎牟尼、舍利塔、钟楼、鼓楼、长老寮、福顺楼、僧寮、斋堂及高约八米的立佛等主要建筑物。总佛寺是南传佛教风格,在修建中吸取东南亚国家佛教建筑特点,从南传佛教黄金色为主基调,庄严肃穆,独具傣族传统佛教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  来到总佛寺门前,一种金光闪闪,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扑面而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让人产生极大兴趣想要走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进入寺庙内,稳重中带着飘逸感的佛寺建筑,大气庄严不失浪漫和唯美,使人耳目一新,仿佛来到了一个新奇而神秘的地方。总佛寺和佛学院建在一起,郁郁葱葱,高大的热带植物,紧紧环绕着他们,在金黄碧绿中泛着灿灿的光,整个环境大气华贵优雅而静谧。</p><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人都信奉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是很久以前由印度传到斯里兰卡,再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的西双版纳等地,这也是为什么西双版纳佛寺的建筑外形跟泰国和缅甸的佛寺建筑外形差不多的原因。由于信众多,在西双版纳几乎随处可见具有东南亚风情的佛寺建筑,佛寺佛塔是傣族人生活的中心场地,佛殿是他们心中的圣殿。总佛寺内的建筑不尽外形别致,颜色也独特,均由黄、红、白组成,在傣族人心目中黄、红、白代表着神圣,他们把它用在与王宫佛教相关的建筑和装饰中。傣族人认为孔雀代表着吉祥如意,大象代表着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总佛寺的建筑群中,把这两种有着美好寓意的动物汇聚在一起,做成吉祥物安放在每个屋顶的戗脊上。屋顶戗脊上不仅站立着大象和孔雀的吉祥物,屋顶屋檐还挂满着各种绽放的鲜花和藤蔓等吉祥图案,这些图案用金灿灿的黄做基调,中间镶嵌着海蓝、翠绿和洁白的宝石,尽显富丽堂皇。建筑的墙壁上用黄色绘着生动的图案,有龙鱼一体,有骏马奔腾,有端庄的佛像等,他们讲述着有关经书里的故事。同时还用各种生机勃勃的花卉和藤蔓图案排列整齐的装饰在墙上显得高贵典雅,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代傣王的墓地就在寺内,想到这里,无论男女都不能穿的太少,尊重信仰,尊重文化,我们都要礼貌游览。</p> <p class="ql-block">  相传西双版纳总佛寺是从缅甸来的两位僧人,于七世纪兴建的,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早的南传佛教寺院之一,历史悠久,法缘深厚。大约在700年前就确立为西双版纳最高等级的佛寺。是发布全境性佛事活动、昭示批准高级僧侣晋升、举行新任宣慰史及名勐土司宣誓仪式的地方,也是西双版纳的宣慰及属下各勐土司、头人拜佛,各地寺庙主持朝拜的圣地。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加上历代高僧辈出,在整个东南亚上座部佛教信徒中享有盛誉,是西双版纳信众心中尊崇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佛寺园林景观设计巧妙地融合了人文与自然,保持了一种和谐的平衡,精心修剪的花坛和池塘点缀其中,让人们沉浸在繁纷世界之处找到内心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总佛寺散发着浓浓的异域风采,看过之后给人留下了美好难以忘怀的印象,漫步在㫊旎的热带风光中,伴着佛音弥弥,心灵也觉被净化和洗涤。这里非常值得拜竭、欣赏和参观,如果到西双版纳最好不要错过,我已来过两次了。</p> <p class="ql-block">总佛寺和曼听公园相隔间的棕榈树</p> <p class="ql-block">冒雨来到中缅边境</p> <p class="ql-block">  傣历九百三十二年(公元1570年),宣慰使召勐为分配贡赋,把所管辖地区划分为12个“版纳”,即“西双版纳”(12个版纳之意),这既是西双版纳名称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再告诉大家一下哈,傣族这里的男人都姓岩,女人都姓玉。</p><p class="ql-block"> 大家可能更不知道的是,傣族人的十二生肖里没有猪而有象。</p> <p class="ql-block">  旅行的意义就在于接受不同的风土人群,而不在于过高的期待,把日子过成一幅画,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我们深爱路上的风景和人文,让平琤的幸福在普通的生活中发出光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