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ont color="#ed2308">丝路驼铃</font></b><br>作者:碑林路人 <br>诵读:珠猪姥爷<br> 一声声清脆的驼铃,惊醒了沉睡多年的土地。这是杳无人烟的茫茫戈壁,这是冽冽长风的千里荒原,这是被太阳烤焦的沙漠,这是 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神秘高原。<br><br>公元前一百三十九年,一群牵着骆驼的人,在一个寂静的早晨,唤醒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从此,这里有了人们行走的痕迹,从此,这里有了熙熙攘攘的市场,有了零零星星的驿站、石窟、和城池。<br><br>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高高低低的驼峰承载着历史的使命,坎坎坷坷的路途,布满了刀光剑影。 从长安出发,日升而行,日落而息,一条长长的足迹,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书写着一段辉煌的记忆。<br><br>丝路驼铃,出阳关,进西域,过楼兰,抵罗马,东西方文化在驼队的一次次出行中,被牢牢地系在一起,人类文明的第一次交流,由此开启。<br><br>一声声驼铃,伴随着一次次战争;一声声驼铃,目睹着一个个朝代的变更。旌旗猎猎,战鼓阵阵,几经迷失,几经沉寂。时间在风风雨雨中侵蚀着倒塌的断垣残壁,不断升起的太阳,依旧笑看着这一片热闹又复沉寂,沉寂又复热闹的土地。 丝路驼铃,由远而近,由近而远,披星戴月的驼队,不断地奏响着西行的凯歌。梭梭草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它们用生命 见证着丝路上的人们,一次次艰难的出行和一次次光荣的归来。<br><br>从长安到罗马,从楼兰到莫高窟,许多的凝重,许多的遐想,在清脆的驼铃声中无限延伸。长长的西行路上,留下了一个个伟大的奇迹,也留下了一个个未解的谜团。<br><br>没有人知道,古老的城池是如何在历史的光阴中 坍塌消失。也没有人知道,掩埋在沙漠戈壁中的一堆堆白骨,曾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br> 天苍苍,野茫茫,胡笳悲鸣,羌笛忧伤,西出阳关的路啊,如此漫长。<br><br>这丝绸,这刺绣,这香茶,这桑麻,经历了多少酷热、雪崩、缺氧、断粮。胡天八月,朔风怒号,这条充满艰辛的路啊,留下了多少闪光的足迹。<br><br>驼铃声声,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重复着一首首苍凉的歌谣,这歌用血和泪描绘着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画卷,这歌在雪山上,在沙漠中,在戈壁上,开出了一簇簇鲜艳的花朵。<br><br>丝路驼铃,昨天、今天,生命在风雨中延续,文明在苦难中绽放。当沉寂了许久的丝绸之路,再次睁开惺忪的睡眼,我看见一道光芒正在东方的土地上熠熠闪亮。 作者:碑林路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文章散见于报纸、杂志,经常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广播电台播出。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范本,和全国高校教师语文培训写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文章深受各年龄段朗诵爱好者喜爱并传诵。已出版个人文集《禅花如雪》《掌灯的人》。